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大明的戰爭之第七章——靖難之役

大明的戰爭之第七章——靖難之役


大明的戰爭之第一章——漢人退無可退終造反


大明的戰爭之第二章——大起大落紅巾軍


大明的戰爭之第三章——朱重八的崛起


大明的戰爭之第四章——削平群雄,建立大明


大明的戰爭之第五章——明太祖北征大漠


大明的戰爭之第六章——少年英雄沐英

靖難之役




正史記載朱元璋一生共有26個兒子。洪武年間,曾兩次分封諸子為藩王。藩王各擁重兵,坐鎮一方,其中尤以防禦北方的秦、晉、燕、寧諸王實力最強。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與馬皇后所生嫡長子---太子朱標病故,繼立皇太孫朱允炆。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






建文帝生性文弱,見各地藩王勢力日益膨脹,難以掌控。聽信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的建議,採取一系列削藩措施,終於引發「靖難之役」。







早在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朱元璋為確保明王朝能夠千秋萬代地統治下去,想方設法加強皇室本身,具體的辦法就是分封諸王。他把宗室二十五人(24個兒子和1個從孫)封為藩王,分駐北部邊境和全國各戰略要地,想通過他們來屏藩皇室。從全國來看,這些封藩主要有兩類,一是明朝的核心內地,二是邊塞要地。受封諸王在自己的封地建立王府,設置官屬,地位相當高,公侯大臣覲見親王都得跪拜。






明太祖規定:


每一個藩王食糧萬石,並有軍事指揮權,於王府內設親王護衛指揮使司,轄軍三護衛,護衛甲士少者3000人,多者1.9萬人。九位王(遼、寧、燕、谷、代、晉、秦、慶、肅)因有防禦蒙古人侵擾的重任,所以護衛甲士尤多。









北平的第四子燕王朱棣擁兵10萬,北方防禦核心大寧的第十七子寧王朱權也「帶甲八萬,革車六千」。他們在邊塞負責築城屯田、訓練兵將、巡視要害、督造軍器。寧王這個系統的封地,本在內蒙的大寧,靖難之役後,改封地為江西南昌。



第五代寧王朱宸濠在明正德14年(1519年),唐伯虎生活的時代造反,被王陽明剿滅。唐伯虎和朱宸濠是同時代的人物,而且有交集,寧王確實招聘過唐伯虎,電影《唐伯虎點秋香》的鬧劇也算有些根據。寧王造反被誅殺,唐伯虎也差點受牽連。







晉王、燕王早在洪武后期,多次出塞征戰,打敗蒙元殘餘勢力,軍中大將皆受其節制,朱元璋甚至特詔二王軍中小事自斷,大事才向朝廷報告。尤其是燕王,由於功績卓著,朱元璋令其「節制沿邊士馬」,地位獨尊。




藩王勢力的膨脹,勢必對中央政權構成威脅。在朱元璋大封諸王時,曾規定凡受封諸王必須離開京城,到封地就藩。不允許各親王之間相互往來,即使入朝,也不能同時前來,必須一王離京,另一王才可啟程。朱元璋此舉的目的在於避免諸王相互串聯,與中央相對抗。






洪武十三年(1380年),21歲的朱棣就藩燕京北平,之後多次受命參與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兒不花,並曾生擒北元大將索林帖木兒,加強了他在北方軍隊中的影響。朱元璋晚年,長子太子朱標、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晉王朱棡先後去世,故朱元璋四子朱棣不僅在軍事實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為諸王之首,成了侄子建文皇帝年齡最大,地位最高的長輩。




明太祖朱元璋早年所立的成法中有一條是關於「靖難」——為了保證皇帝的權威,如果出現奸臣亂政的情況,藩王可以帶兵入京勤王,以「清君側,靖國難」。朱棣抓住了這個關鍵點,發動了「靖難之役」。不過太祖的成法裡面還有一條就是皇帝先召喚藩王,藩王才能起兵,且成功剷除奸臣後要五日之內離京。所以朱棣的「靖難」,不過是奪取皇位的好借口而已。




洪武三十一年(1398)閏五月,朱元璋病故,廟號太祖,皇太孫朱允炆即位為帝。臨終前,朱元璋立下遺詔,「皇太孫允炆仁明孝友,天下歸心,宜登大位。內外文武臣僚同心輔政,以安吾民」、「諸王臨國中,毋至京師」。




朱允炆即位,為明惠帝,改元建文。




朱允炆




儘管有朱元璋的遺詔,不許諸王「入臨、會葬」,但燕王朱棣仍直奔京城建康(今江蘇南京)。朱允炆聞訊後,立刻派人持敕,令朱棣返回燕京(今北京),對此朱棣十分不悅,雙方的尖銳矛盾初步顯露。




建文元年(1399年)正月,朱允炆即位不久,燕王朱棣即遣長史葛誠入朝奏事。朱允炆遂向葛誠密問燕王府之事,葛誠如實稟告,乃派他返回燕王府,作為內應。葛誠回到燕王府,朱棣見他神色不對,心中不免作疑。隨即朱棣親自入朝,他自恃皇叔身份,徑直走皇道入宮,登陛不拜。朱棣察覺到朝廷對自己懷有貳心,回燕王府後,便託辭患病,以觀事態的變化。




建文帝與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卿黃子澄商量,齊泰、黃子澄以諸王權勢過大,恐難駕馭為由,力主削藩。在削藩順序上,齊泰認為應先削實力最強的燕王,但黃子澄反對,認為燕王有功無過,為了爭取輿論支持,應該先找有問題的親王下手。惠帝支持黃子澄,遂先後廢除五位親王。




燕王朱棣




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削周王。因周王是燕王同母兄弟,而朱允炆怕他與燕王沆瀣一氣,於是決定先廢周王。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朝廷削齊、湘、代三位親王,廢為庶人。湘王不堪受辱,為保名節舉家自焚;齊王被軟禁在南京;代王被軟禁在封地大同。兩個月後,削岷王,廢為庶人,徙漳州。 由於朝廷削藩激化矛盾,藩王與朝廷開始決裂,此時實力最強的燕王就成了眾藩之首。而朱允炆與朱棣之間的矛盾逐漸激化。




按照朱元璋原先設想和設計的「理想制度」,是由皇帝、藩王、外戚、駙馬組成家天下體制,在權力、禮法和親情的共同作用下穩固地支持大明王朝的江山永固。然而,文弱的侄皇帝與身邊的書生幕僚們未能掌握制約桀驁不馴的叔叔輩藩王的辦法,朱元璋最初頂層設計的制度,終於釀成大禍。在這場戰爭中,皇親國戚們紛紛參戰,投向不同的兩個陣營。




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為了提防燕王造反,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張昺為北平布政使,都指揮使謝貴、張信為北平都指揮使。隨後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駐開平,並調走北平原屬燕王管轄的軍隊。







燕王朱棣見到幾位藩王先後被削,家破人亡,明白如此下去,自身必無法逃過此劫。因此靖難之役,從根源上講,是朱允炆朝廷「逼反」了朱棣,朱棣若不造反,恐怕也要死無葬身之地。年輕的朱允炆和他的書生幕僚團,終因自己操之過急的政策,導致了災難性的結局。




為了爭取時間,建文元年,朱棣先裝病,使惠帝放了在南京做人質的三個兒子回北平。之後,朱棣的屬下被朝廷處死,遂裝瘋。但朱棣王府的線人長史葛誠,密奏朝廷「燕王裝病」,裝瘋把戲遂被發覺。

朱棣當機立斷,立即誘殺了前來執行監視逮捕任務的朝廷官員和將領,於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初四日,公開起兵反抗明朝中央政府。




七月初四夜裡,朱棣攻下北平九門,遂控制北平城。燕軍控制北平後,七月初六,通州主動歸附;七月初八,攻破薊州,遵化、密雲歸附;七月十一,攻破居庸關;七月十六,攻破懷來,擒殺宋忠等;七月十八,永平府(今河北盧龍縣,屬秦皇島市)歸附。七月二十七,為防止大寧軍隊從松亭關偷襲北平,用反間計使松亭關內訌,守將卜萬下獄。至此,北平周圍全部掃清。燕軍兵力增至數萬。







八月,齊泰等顧慮遼王、寧王幫助燕王,建議召還京師;遼王從海路返京,而寧王不從,遂削寧王護衛。宋忠失敗後,部將陳質退守大同。代王本欲起兵呼應朱棣,被陳質所控制,未果。朱棣初起兵時,燕軍只據北平一隅之地,勢小力弱,南京朝廷則在各方面都佔壓倒性優勢。戰爭初期,朝廷擬以優勢兵力,分進合擊,將燕軍圍殲於北平。




朱棣採取內線作戰,以部將郭資戍守北平(今北京),迅速攻取了北平以北的居庸關、懷來、密雲和以東的薊州、遵化、永平(今河北盧龍)等州縣,掃平了北平的外圍,排除了後顧之憂,便於從容對付朝廷的問罪之師。




經過朱元璋大肆殺戮明初的開國功臣、宿將之後,朝廷基本無將可用,這是南京朝廷初期雖然優勢明顯,卻越戰越弱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朱允炆只好起用年近古稀的倖存老將長興侯耿炳文為大將軍,駙馬都尉李堅為左副將軍,都督寧忠為右副將軍,率軍13萬伐燕,數路並進,號稱百萬大軍,同時傳檄山東、河南、山西三省供給軍餉。







建文元年八月,師至河北滹沱河地區。燕王在中秋夜乘南軍飲酒作樂之機,突破雄縣,盡克南軍的先頭部隊。繼而又於滹沱河北岸大敗南軍的主力部隊。耿炳文逃入真定城中,閉門固守。「靖難」軍攻城三日不克,還師北平。




建文帝聽到耿炳文軍敗,根據黃子澄的推薦,任曹國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為大將軍,代替耿炳文對燕軍作戰。又令遼東江陰侯吳高等領兵圍攻永平(今河北昌黎西北)。朱棣留下少量兵將堅守北平,自己親統大軍救援永平。







李景隆本是紈絝子弟,素不知兵,「寡謀而驕,色厲而餒」(一幫官二代怎麼打的過久經沙場的皇叔!)。九月,李景隆至德州,收集耿炳文的潰散兵將,並調各路軍馬,共計50萬,進抵河澗駐紮。




當朱棣偵知李景隆軍中的部署後,笑著說,兵法有五敗,李氏全犯了,其兵必敗無疑。政令不修,上下離心;兵將不適北平霜雪氣候,糧草不足;不計險易,深入趨利;求勝心切,剛愎自用,但智信不足,仁勇俱無;所部儘是烏合之眾,且不團結。







為了引誘南軍深入,朱棣命令姚廣孝協助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自己親率大軍去援救被遼東軍進攻的永平,並告誡朱高熾說:「李景隆來,只宜堅守,不能出戰。」朱棣還撤去了盧溝橋的守兵。朱棣這一招果然靈驗,李景隆聽說朱棣率軍赴援永平,就率師於十月直趨北平城下。經過盧溝橋時見無守兵,禁不住歡喜,說:「不守此橋,我看朱棣是無能為力了。」這時朱高熾在北平城內嚴密部署,拚死守衛。李景隆則號令不嚴,指揮失當,幾次攻城,皆被擊退。




南軍都督瞿能曾率千餘精騎,殺入張掖門,但後援不至,只好停止進攻。又因李景隆貪功,要瞿能等待大部隊一起進攻,錯過了時機。燕軍則因此得到喘息,連夜往城牆上潑水,天冷結冰,待到次日,南軍也無法攀城進攻了。而在北線,吳高怯懦,不敢應戰,退保山海關。朱棣解救永平之後,率師直趨大寧(今內蒙古寧城西)。







大寧為寧王朱權的封藩,所屬朵顏諸衛,多為蒙古歸順大明的騎兵,驍勇善戰。朱棣攻破大寧後,挾持寧王回北平,合并了寧王的部屬及朵顏三衛的軍隊。朱棣帶著這些精兵強將於十一月回師至北平郊外,進逼李景隆軍營。燕軍內外夾攻,南軍不敵,李景隆乘夜率先逃跑,退至德州。次日,士兵聽說主帥已逃,「乃棄兵糧,晨夜南奔」。但建文帝被下面蒙蔽,不但沒有責罰,反而獎勵打了敗仗的李景隆。賞罰不明,南京朝廷已露敗相。




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景隆會同郭英、吳傑等再次集合兵將60萬眾,號稱百萬,進抵白溝河(今河北雄縣北)。朱棣命令張玉、朱能、陳亨、丘福等率軍十餘萬迎戰於白溝河。戰鬥打得十分激烈,燕軍一度受挫。但南軍政令不一,不能乘機擴大戰果。燕軍利用有利時機,力挫南軍主將,南軍兵敗如山倒。李景隆再次退走德州,燕軍跟蹤追至德州。







五月,李景隆又從德州逃到濟南。朱棣率燕軍尾追不舍,於濟南打敗李景隆率領的立足未穩的十餘萬眾。濟南在都督盛庸和山東布政使鐵鉉的死守下得以保住。朱棣圍攻濟南三月未下,恐糧道被斷,遂回撤北平,盛庸又收復德州。朝廷主將李景隆在幾個月內一敗再敗,建文帝撤免了他的大將軍職務,又采黃子澄之謀,遣使議和以求緩攻,又任命盛庸為平燕將軍,代李景隆統兵。




盛庸屯兵德州,以遏燕軍南下。建文二年九月,盛庸率兵北伐,十月至滄州,為燕軍所敗。十二月,燕軍進至山東臨清、館陶、大名、汶上、濟寧一帶。盛庸率南軍於東昌(今山東聊城),嚴陣以待。







燕軍屢勝輕敵,遂被盛庸指揮的南軍大敗,朱棣親信將領張玉死於戰陣,朱棣自己也被包圍,借朱能援軍的接應才得以突圍。東昌戰役是雙方交戰以來,南軍取得的第一次大勝利。兵敗後,朱棣總結說:東昌之役,接戰即退,前功盡棄,今後不能輕敵,不能退卻,要奮不顧身,不懼生死,才能打敗敵手。




建文三年(1401年)二月,朱棣率軍再次出擊,先後於滹沱河、夾河、真定等地打敗南軍。接著,又攻下了順德、廣平、大名等地。戰爭已經進行了兩年的時間,南北交戰的主戰場在河北、山東境內。燕軍雖屢戰屢勝,但南軍兵多勢盛,攻不勝攻,燕軍所克城邑旋得旋失,不能鞏固。能始終據守者,不過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







正當朱棣為此而苦惱之際,應天宮廷里不滿建文帝的太監,送來了應天府空虛宜直取的重要情報。朱棣手下謀士也勸朱棣勿攻城邑,越過山東,以迅速行動直趨京城,京城勢弱無備,必可成功。於是朱棣決定躍過山東,直搗應天。




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燕軍進入山東,繞過守衛嚴密的濟南,破東阿、汶上、鄒縣,直至沛縣、徐州,向南直進。而燕軍已過徐州,山東之軍才如夢方醒,南下追截。四月,燕軍進抵宿州,與跟蹤襲擊的南軍大戰於齊眉山(今安徽靈璧縣境),燕軍大敗。雙方相持於淝河。在這次決戰的關鍵時刻,建文帝受一些臣僚建議的影響,把徐輝祖所率領的軍隊調回南京,削弱了前線的軍事力量,南軍糧運又為燕軍所阻截,燕軍抓住時機,大敗南軍於靈璧,俘獲南軍將領幾百人。







自此,燕軍士氣大振,南軍益弱。朱棣率軍突破淮河防線,渡過淮水,攻下揚州、高郵、通州(今江蘇南通)、泰州等要地,準備強渡長江。這時,朱棣之子朱高煦引蒙古騎兵趕到,燕軍軍勢大振。




建文帝曾想以割地分南北朝為條件同燕王議和,被拒絕。六月初三,燕軍自瓜洲渡江,鎮江守將出城投降,朱棣率軍直趨金陵。十三日進抵金陵金川門,守衛金川門的李景隆和谷王開門迎降。燕王進入京城,文武百官紛紛跪迎道旁,在群臣的擁戴下即皇帝位,為明成祖,年號永樂。歷時四年的「靖難之役」以燕王朱棣的勝利而告終。




燕王進京後,宮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有的說建文帝於宮中自焚而死,有的說建文帝由地道出亡,落髮為僧,又有一說建文帝逃至東南亞,鄭和下西洋的一個目的就是尋找建文帝。建文帝的真正下落成為明史上的一大懸案。







四年的「靖難之役」,給明初剛剛有所恢復的社會經濟以較大的破壞,而直接遭到戰爭踐踏的山東、河北地區,破壞最為嚴重,「淮以北鞠為茂草」。朱棣登基後,減免了河北、河南、山東等曾為戰場省份的賦稅,以休養生息。




朱棣謁孝陵,即皇帝位,是為明太宗(後改為成祖)。







朱棣不承認建文年號,將建文元、二、三、四年改為洪武三十二至三十五年,次年改為永樂元年。凡建文年間貶謫的官員,一律恢復職務,建文年間的各項改革一律取消,建文年間制定的各項法律規定,一律廢除。




朱棣在靖難之役獲勝後,誅殺齊泰、黃子澄、方孝孺,滅其族。其中方孝孺被史無前例的「誅十族」,受牽連而死者共873人。景清降後密謀行刺,事敗,滅九族。後屠其家鄉,謂之「瓜蔓抄」。罪臣家屬被流放、被逼作妓女。直至明仁宗即位後始獲赦免,甚至後代遲至明神宗時才全部赦免 。朱棣瘋狂屠殺和報復政敵與朱元璋的大殺開國功臣,顯示出朱元璋和朱棣父子的慘無人道。






靖難之役為明朝帶來的系列影響:




遷都北京




洪武年間,北方的防務多由邊王(如朱棣、朱權)負責,而靖難後,朱棣為了防止自己造反的經歷被別的藩王「有樣學樣」,遂遷徙北方諸邊王於內地,導致三北防務空虛。朱棣鑒於「唐之守外虛內、宋之守內虛外」皆至敗亡的教訓,認識到繼續定都金陵(南京)、遙控將領守衛邊界的風險很大,而定都北京,以「天子守國門」,則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另外,在南京,建文帝的殘餘影響很大,也不適合朱棣繼續在此稱帝,故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後,朱棣決定遷都北京。







永樂元年(1403年)二月,朱棣改北平為北京,名順天府。隨後遷徙各地富民於北京。稱北京為行在。永樂年間,遷都北京的工程一直在進行,修建北京城防、新建宮殿、疏通漕運。直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北京皇宮(即紫禁城)和北京城建成,遂下令遷都,以南京作為留都。




由於朱棣自己是武裝奪權,為了保證中央政權穩固,他即位後,先將諸邊王改封於內地,然後逐漸解除諸王的兵權。與此同時,大封靖難功臣,將大批有經驗的文臣武將保留下來,加強中央政權,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央和諸藩王的軍事力量對比,鞏固了中央集權。







設特務統治、重用宦官




為了更有效率地處理國務,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八月初一,朱棣令解縉、黃淮入值文淵閣,參預機要。隨後擴充內閣至七人。從此內閣開始在明朝政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清朝仍沿用此制度。




朱棣是造反稱帝的,對大臣有所猜忌,故恢復了洪武年間廢除的錦衣衛,重新開始實施明朝的特務統治。隨後,永樂十八年,朱棣又設立了東廠,令親信太監掌權,加強特務統治的同時提高了宦官的地位。有明一代,特務統治幾乎貫穿始終,成為一大特點。









靖難之役時,京中宦官提供的情報幫了朱棣大忙,即位後便改變明太祖以來禁止宦官干政的政策,開始重用宦官,為明朝埋下了日後宦官禍國的種子。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

關注




軍武酷



簡介:最新的軍事資訊,最全的時事點評,拒絕打官腔,無觀點不說話!


關注

軍武酷

微信公眾號

回復

具體

序號

看全文



【34】

無論美韓還是朝鮮 有種你們就真的先發制人一回!


【33】

火星四濺的大國碰撞必將奴性韓國燒成齏粉!


【32】

戰略機遇期已近尾聲 中國該亮劍了!


【27】

中美博弈:中國把美國玩得團團轉!


【35】

暫時中斷與中國的外交工作關係,底氣何來?


【31】

福島核災難真相驚人 終於明白日本為什鬥不過俄羅斯了!


【25】

美軍陸戰隊入駐台灣,是武統台灣最佳時機?



【49】

詭異神器橫空出世!澳大利亞皇家步兵戰力將稱霸全球!


【44】

番號不在,軍魂永存!——獻禮共和國18個集團軍



【13】

南京,南京! 永遠不能忘卻的祭奠!





以上文章,關注

【軍武酷】

公眾號後,回復序號看全文





END







文字 |冷山


圖片 | 網路



無條件歡迎分享轉發至朋友圈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文章來源和立場與本公號無關


▼再推薦一個很牛逼的公眾號▼



科技無國界



▲長按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


簡介:以獨到的視覺


為您揭秘國內外科技上的奇聞軼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酷 的精彩文章:

052D驅逐艦再添新丁,將被命名為「南寧艦」!
中國降低「香格里拉」對話出席代表團級別,證明了中國的強大!
航母反恐能有用?還不是因為他們在胡jiao鬧shi
新型東風鑽地導彈,命中精度低至5米!

TAG:軍武酷 |

您可能感興趣

大英崛起之路之三—第四次英荷戰爭
中國古代戰爭之勇氣之戰——長勺之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戰爭序幕
戰爭之殤與和平之思
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之遼瀋戰役,林彪為什麼要槍斃六縱司令黃永勝
影帝的巔峰–戰爭之王
太平洋戰爭第五部之中途島海戰(五十八)
太平洋戰爭第五部之中途島海戰(七十八)
太平洋戰爭第五部之中途島海戰(五十九)
太平洋戰爭第五部之中途島海戰(七十九)
太平洋戰爭第五部之中途島海戰(八十)
太平洋戰爭第五部之中途島海戰(五十七)
太平洋戰爭第五部之中途島海戰(五十七)
太平洋戰爭第五部之中途島海戰(五十五)
遼朝與宋朝的第一次戰爭——高梁河之戰
太平洋戰爭第五部之中途島海戰(七十七)
太平洋戰爭第五部之中途島海戰(六十八)
二戰遺物看戰爭之慘烈
太平洋戰爭第五部之中途島海戰(十五)
太平洋戰爭第五部之中途島海戰(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