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做孩子的貼身保姆?教你4步讓孩子學會獨立!
每當一年級開學,會見到一些抽抽噎噎不肯進校門的孩子,肩背書包水壺忙著安撫的父母。習慣被呵護的孩子忽然接下從此好好照顧自己的責任單,開始學著管理自己的物品,渴要自己喝水、冷要自己添衣,跟人吵架要想辦法解決,上課聽不懂要舉手。
進入小學是小孩走向獨立的重要關鍵時刻。因為小學代表一個更大的社會,老師也無法像幼稚園那樣花很多心力在某一個孩子身上。因此包括人際、學習和生活自理各個層面,孩子會有點像被趕鴨子上架,被迫走入獨立自主的進階關卡。
偏偏有些父母捨不得孩子這麼快長大。為了表達源源不絕的父母之愛,搶著幫孩子做他們已經會或應該自己來的事情,如幫忙刷牙、吃飯、整理書包、綁鞋帶;為了不想讓孩子討厭你,只要他們一哭鬧就棄械投降,把界限丟到九霄雲外。
其實,在小學生學習獨立的同時,家長也必須同步調整自己的角色,從事事代勞的保母,轉成只引導不出手的教練。這條轉變之路並不簡單,孩子會使出哀兵之計,撒嬌耍賴,讓你們心甘情願做牛做馬。因此,小學生父母特別需要堅定心志,理清此時父母的四大挑戰:
挑戰一:省麻煩,還是我來吧
小學生的作息比幼兒園嚴格又複雜許多。家長奔波於學校、補習班和工作之間。為了趕上每一個行程,父母往往會幫忙喂飯穿衣。「急」並不會幫助孩子自立,孩子從零開始學習一件新事物需要時間。剛開始父母必須有意識的耐心等待,讓孩子理解哪些事應該是他們自己的責任。
挑戰二:求整潔、清潔的焦慮
這個時期的孩子還在他律轉自律的階段,粗心、丟三落四的常態,也很容易把自己弄的髒兮兮,不需要過度責罵。父母應該及早認知並接受孩子天生的特質。房間亂七八糟,父母可以幫孩子設立一定的原則:不能在房間吃東西招蟑螂。只要不影響到家人,眼不見為凈,把自己對整齊清潔的高標準焦慮收回來,不再突增親子衝突。
挑戰三:怕孩子討厭自己
現代父母和孩子相處時間較少,常出現補償心態:只要跟孩子在一起就盡量滿足他們、怕失去他們的愛。孩子容易因此得到不當的管教,知道怎樣可以得到想要的。父母就是得勇於忍受孩子對你給他界限的抱怨。切記,父母不是在和一個同伴建立合夥關係,父母的功課不是巴結、迎合孩子,而是給他們方向和能力。
挑戰四:無法堅守界限
其實界限挑戰的對象是大人,小孩子不斷要求到父母讓步為止。因此父母要做的是比孩子再多堅持一次。別因為大人的情緒化或在乎別人眼光而退縮,界限的存在是為了讓孩子自立,這個動機切不可忘。
無法堅守界限的原因之一是大人也必須付出某些代價,度過艱難的習慣養成期。
放手並不代表完全不管
專家也建議,小學生父母放手時,必須提供以下的必要協助:
1.提供適當的環境:要建立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就把毛巾架、牙刷、牙膏、鏡子放在孩子伸手可及之處,清楚分類好衣櫃的隔間。孩子在短時間內上手,可增加成就感。
2. 選適當的時機:當父母要訓練孩子自立,得避開孩子壓力大的時間點,比如搬家、轉學或大型考試前,讓孩子有充裕的心力面對放手的挑戰。
3. 給技巧和能力:告訴混亂的孩子「趕快收房間」沒有用,父母要親自示範,比如先拿箱子把書籍、衣物分類,再一類一類歸位。若孩子的社會科敗在不會劃重點,除了告訴他們劃重點是關鍵之外,請教老師或拿參考書協助,親自教他們怎麼劃重點。
4. 給剛剛好的協助:不管是忙碌的父母、貼心的奶奶,都只能提供孩子所做不到的協助;人力性質定位在支援而非取代,讓孩子每次都做自己可以做的事。
孩子上小學後,父母走過了新手父母階段的新鮮感,最容易感受到的情緒是疲憊。將孩子安頓到新的人生階段後,自己的事業也需要加足馬力衝刺。事業成就若往上爬升,勢必花更多時間去經營,事業也可能停頓在某一點,內心也必須有所調適面對。這時孩子的教養特別需要夫妻兩人培養共識,並建立育兒主見,排除外在壓力與無謂的比較。
越小的孩子越好教,與孩子抗戰是長期的工作。許多的親子矛盾,都是來自父母沒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壓力所致。父母的心神體力有限,要經常靜下心來理清調整教養方向,希望孩子在幾年後擁有怎樣的生活能力,就給自己和孩子幾年的時間去養成。這幾年內務必意志堅定,盡量相信孩子、愛孩子,他們真的可以做得到。


※孩子,你若不學醫,將來拿什麼救你的孩子?
※父母還這樣給孩子無節制的吃,會害孩子一輩子!
※影響孩子身高和智商的食物,你還在給孩子吃么?
※你竟給孩子學這麼多?我只想教孩子這一樣
※末代皇后給溥儀帶「綠帽子」生了孩子,而孩子他爹就在她的身邊
※孩子是給誰生的?上班的媽媽,孩子誰帶最科學?
※想讓孩子聽你的,你要先學會「聽」孩子的
※女主人生完孩子也沒把貓咪送人,結果它成了孩子最好的保姆!
※她肚子里的孩子,和我肚子里的孩子,你只能選一個!
※留學,你和孩子都準備好了嗎?
※聰明的爸媽學會這樣「偷懶」,孩子更優秀更獨立!
※孩子一哭就要抱抱嗎?別讓孩子的哭聲威脅父母
※父母要和孩子做朋友?別在該立規矩的年齡和孩子做朋友!
※幼兒園老師神總結,看孩子穿什麼來上學,就知道孩子媽在不在家!
※寒假,親子共讀「教育聖經」:給孩子插上愛的翅膀,讓孩子學會幸福飛翔
※別把孩子教成「媽寶」 養育孩子也得學會「斷舍離」
※聽說你很愛你的孩子,卻給孩子買了少兒平安福?
※睡前給孩子吃這5種食物,影響孩子身高,還會讓孩子變笨
※「小瑩說育兒」我們究竟想贏了孩子還是贏得孩子?
※孩子在學校被孤立,交不到朋友怎麼辦?我帶著孩子一起去刷了《奇蹟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