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目的與手段:如何提升券業自主App的覆蓋率?

目的與手段:如何提升券業自主App的覆蓋率?

今天在網上看到小馬宋的一篇文章,覺得還蠻有道理的,所以特意拿來給各位做個分享。

他認為,

現在很多做新媒體的,特別是借勢營銷這塊,老闆老是逼著員工去學杜蕾斯,其實是不對的。

因為,整個杜蕾斯借勢營銷的傳播核心驅動力在於創意。而這些創意又是由業內最牛逼的人生產的,你不能指望每個人的才華都能夠在這一領域比肩他們。

這既不公平,也不現實。

因此,與其繼續逼著員工靠創意和才華實現傳播,不如把其他更容易做的環節做好,比如正確的品牌策略外加長期的渠道投放。

儘管這種模式很傳統,一點也不新媒體,但從獲得的結果來看,或許對於絕大部分普通的團隊而言,走後者的道路會更適合,也更容易獲得成功。

看完這篇文章,讓我想起了羅胖在最新一期奇葩說裡面的話。

他說,我們每個人做任何一件事,其實都可以分解為目標,手段和行動3部分。

千萬千萬不要把目標和手段搞混了。

搞新媒體是為了獲得影響力,搞傳統媒體也是為了獲得影響力。

獲得影響力是企業營銷的終極目的,至於到底是靠新媒體,靠才華,還是靠傳統媒體,靠投放,其實沒有絕對的對錯,無非只是手段的不同。

對於企業而言,關鍵在於如何找到達成目的成本最低的手段。

寫到這裡突然覺得,券業做App的運營和推廣也是同樣的道理。

儘管我們每個人的目的都是為了儘可能提升App的裝機率與覆蓋率。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公司都必須要學互聯網企業,去做ASO、信息流、廣點通等領域的投放。券業和互聯網公司最大的差異在於,絕大部分券商都有自己的線下渠道。

我們如果把客戶分成4個維度,分別為線上新增、線下新增、線下存量,線上存量。不同細分客戶的群體特徵與覆蓋率可能並不相同,對應的轉化策略與成本自然也不會相同。

具體來說——

從轉化難度上,"線下的存量客戶"由於交易習慣早已形成,因此肯定是最難轉化的。他們要麼已經使用了券商的App,不管怎麼折騰,他們都會使用。要麼之前使用的PC端或其他交易終端,對於新生事務的接受程度很差。

相較而言,由於線上開戶啟動的時間並不長,因此,"線上存量客戶"的轉化率可能稍好一些。但具體也需要視開戶渠道而分開來看,如果是從同花順、大智慧等行情交易端導來的客戶,那指望這部分客戶使用券商自己的終端可能就會有些困難。但對於其他渠道的客戶而言,由於以小白投資者居多,投資經驗相對缺乏,因此,理應這一客群中App的覆蓋率應該是相當高的。如果發現這部分客戶的覆蓋率與裝機率很低,那一定意味著整個流程哪裡出問題了,這時候去優化流程就比去做推廣來得更重要。

當然,對於同花順、大智慧等渠道來的客戶,也並非完全沒有辦法轉化,可以考慮通過活動策劃的方式,先在客戶與他既有使用的行情交易終端之間,插入第三類觸點,比如引導客戶先去綁定微信,讓客戶能夠接受到客戶基於交易的各類消息推送。久而久之,可能其就會慢慢接受使用券商自主交易終端。

至於"線下新增的客戶",由於同樣具備小白客戶的屬性,因此,這塊理論上的轉化率與覆蓋率應該很高。但事實上,如果不做任何優化,這部分客戶安裝App的比例並不會很高。這裡面,我也想過,可能主要有如下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被分支通過線下渠道拉來的客戶,可能並不具備特彆強的投資或開戶意願。很多時候,往往只是礙於面子,或者看中一些小的禮品,所以才勉強開了戶。由於沒有真實的需求,後續自主安裝App的動力自然很少。

第二,分支員工展業過程中缺乏對客戶足夠的引導。很多券商總部對分支是有新開戶的指標壓力的,但未必所有券商都對自己的App有裝機的指標壓力。因此,在分支展業的過程中,往往更看中開戶,有時可能為了儘可能多開戶,而缺乏對客戶有足夠的引導。

至於解決方案,其實也都不難。

這裡提供兩個角度供各位參考:或者從產品的角度著手,把開戶與安裝App的流程合一,保證每個人開戶的人都一定能安裝券商的App;或者直接給分支下達裝機的KPI或舉辦勞動競賽,給予一線展業人員或渠道額外的渠道激勵。

其實,這部分費用的成本並不高,因為分支本來就是員工,有固定的工資收入,對應的裝機激勵成本肯定是直接低於找外部的互聯網推廣機構的。

而只有面對"線上新增"客群時,才會用到互聯網企業標準的推廣套路,如ASO、信息流、廣點通等。但這塊成本並不低,一個App用戶的獲客成本很可能在40-80元之間。此外,由於這塊做的互聯網公司很多,有不少灰色地帶,為了保證費用的合理投放,往往還需要配備專業的推廣人才。

因此,個人以為,從成本與效益的角度出發,或許只有當"線上存量"與"線下新增"這兩部分客群的轉化率都已經達到一定的水平之上以後,才是啟動互聯網推廣的時候。

直接拿一筆錢去做線上新增客戶的推廣,未必是效率最高的選擇。

所以,回到目標與手段之間的討論。

看別人做什麼,我們做什麼,其實未必都是對的。

不同的人、不同的企業所擁有的資源和所處的發展階段都是不同的。

互聯網推廣當然可以提高App的裝機率,提高公司對於潛在用戶的影響力。但這並非唯一解,也未必一定是最優解。

互聯網企業只做推廣,原因在於他們沒有存量,沒有線下。但券業是不一樣的。

如果能夠達成同樣的目的,完成同樣的指標,簡單的為什麼不先做,便宜的為什麼不先做。

條條大道都通羅馬,為什麼要走更難的那條?

以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Kevin投資茶館 的精彩文章:

TAG:Kevin投資茶館 |

您可能感興趣

美國證券業ICE、NASDAQ正加快布局,促進加密貨幣合化法
上交所債券業務中心副總監:以包容開放的心態擁抱區塊鏈等技術與金融業的融合
董晨:證券業發展需倒逼破局 新產業龍頭更有機會
證券業雙向開放提速 中外資博弈加速洗牌
35萬證券從業者,我們正經歷這樣的證券業!是嚴冬繼續還是機遇在前?看14個核心變化
新華社:證券業對外開放步履不停 面對競爭要有底氣
券業服務新打法:從流量競爭到數據智能化
行業洗牌期迎分類制度安排,券業新格局漸行漸明
從中信證券年報看券業,「贏者通吃」時代加速到來
證券業迎來重磅開放舉措 三年後或全部取消股許可權制
33萬從業人!券業去年流失1.1萬人,這幾項業務卻大力擴張……
深交所:開展「一帶一路」債券業務試點 即日起實施
消息稱證券業協會要求券商不得為場外股權質押融資
推出一帶一路債券業務 推動境內債券市場雙向開放
中國證券業對外開放步履不停
科創板融券業務將實行T+0、巨人網路聲明史玉柱被警方帶走系謠言…今日重要消息有這些
「盛滿舔一舔,中資的高管」?證券業請客吃飯那些事…
證券業對外開放進入實際操作階段,瑞士銀行正式成為內地外資控股證券公司;廈門投500億扶持集成電路產業
朋友們,券業星球「券商經紀與財富管理」系列報告已上線!
我國證券業對外開放再邁實質性步伐 外資「由參轉控」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