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法發布了,你還需要知道的一些中藥知識
7月大事件~那就是《中醫藥法》的發布啦!
據統計,全國現在每年有5億人次接受中醫門診和住院治療,而且數量還在進一步增加。同時,接受中醫養生保健調理的人數也很可觀,且增長迅猛。
這一方面反映出人民群眾對於中醫藥的喜愛,另一方面也要求對中醫藥基礎知識的科普,除了中醫的診療技術和療效需要提高和規範外,我們也要努力倡導「每一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讓大家對自己的健康負責,能夠分辨基本的好與壞。
我們先看看央視爸爸對騙子行騙套路的總結。
(圖片來自央視新聞公眾號)
看了上面的套路,如果我們生活中遇上誇大作用的神奇葯,實際藥物作用不大,這種情況還好一些;但如果是遇上特效藥的情況,這個就需要重視了,藥物的有效成分是什麼,錯用或者長期服用是否有毒副作用,這都是需要我們注意的。
與此同時,不去醫院自己進行中醫食補和中藥保健也是比較常見的現象,但是我們認為正確的、對症的食補或者保健真的是沒問題的嗎?
數據統計顯示,中藥不良反應多發人群是婦女和老年人,不良反應最常累及的器官系統是皮膚及附件。
小編在想如果大家能多了解一些中藥的基礎知識,知道中藥錯用或是不對症可能會出現的表現,是否可以躲過很多坑呢?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中藥如果產生不良反應會出現的各種臨床表現吧~
中藥不良反應的臨床表現
1.神經系統不良反應:頭痛頭暈、四肢麻木、抽搐、心理藥物依賴、昏迷
易引起該反應的藥物:馬錢子(番木鱉)、川烏、草烏、蟾酥、火麻仁、番瀉葉
2.心血管系統不良反應:心悸、心慌氣短、紫紺、胸悶、血壓異常、甚至循環衰竭死亡
易引起該反應的藥物:含烏頭鹼類藥物(川烏、草烏)、含強心苷類藥物(蟾酥)
3.呼吸系統不良反應:呼吸困難、咳嗽、肺水腫、窒息、咽喉部不適、踹息、肺纖維化
易引起該反應的藥物:氫氰酸(苦杏仁)、中藥輸液急性過敏、辛夷、旋覆花過敏
4.消化系統不良反應:噁心、胃脘不適、嘔吐、食欲不振、腹脹、腹痛、泄瀉、黃疸等
易引起該反應的藥物:寒涼藥物(大黃)、長期補益滋膩藥物(大棗、阿膠)
5.泌尿系統不良反應:腰痛、小便異常、浮腫、尿毒症、腎功能衰竭
易引起該反應的藥物:馬兜鈴科(關木通)
6.造血系統不良反應:貧血、血小板減少、再生性障礙貧血、出血、紫癜、溶血
易引起該反應的藥物:中藥輸液輸注速度過快、雷公藤、芫花
7.藥物過敏反應:皮疹、皮炎、過敏性休克、瘙癢、丘疹、水皰、喉頭水腫
易引起該反應的藥物:異體蛋白類(過敏原)蜈蚣、全蠍、蟬蛻,注射劑含雜質或類過敏源
中藥不良反應按藥物臨床病理表現分類
A型藥物不良反應
是藥物已知藥理、毒理導致的臨床反應和表現,是由藥物固有作用的延伸所引起的不良反應。在各型不良反應中所佔比例達70~80%,發生率高但死亡率低。
作用增強效果的不良反應:三七當成補益葯,長時間使用導致牙齦出血、鼻出血。
藥物副反應:人蔘在補氣、抗疲勞、提高精力的同時,會出現興奮、失眠、血壓升高等不良反應;大黃治療座瘡可出現腹痛腹瀉、例假過多等副反應。
繼發性不良反應:番瀉葉治療便秘,長期服用會減弱胃腸蠕動功能,繼發排便困難,家中便秘,甚至繼髮結腸黑變病。
撤葯綜合征:罌粟殼長期應用具有成癮性,撤葯後出現戒斷癥狀。
B型藥物不良反應
與病人的體質異常性有關,與中藥成分複雜,含有大分子物質,中藥製劑工藝及質量的穩定性有關。該類不良反應罕見(發生率小於1%),僅在少數人中發生,不可預測,死亡率高。
不耐受性不良反應(低於常量即發生的不良反應):年老體弱者對附子的耐受性差,即使是按規定劑量有時也可發生中毒。
特異質反應(遺傳):有報道患者泡服胖大海致小腹脹痛、血尿,其母親服胖大海也發生過血尿。
變態反應:蟾蜍、僵蠶、全蠍等動物葯、中藥注射劑導致的過敏。
C型藥物不良反應
是指一些潛伏期長、用藥與反應出現時間關係尚不清楚的藥品不良反應,其特點是用藥史複雜,複製性差,難以用試驗重複,發生機制不清,有待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那麼遇上上面所說的不良反應,我們一定要記住這5條:
救治原則
早起診斷
及時停葯
加強藥物代謝和排泄
及時治療
及時報告
最後的一點建議:學習科學的中醫藥知識, 在正規醫院就診,在正規藥店買葯,不要偏信養生節目,多和家人溝通交流,自己對自己的健康負責!
參考文獻:
1.許多、高小明等.中藥不良反應發生特點與規律研究[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年.
2.張冰,徐剛主編.中藥不良反應概論.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5年.
3.崔燕寧主編.藥物安全與藥物警戒.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年.
4.張伯禮,翁維良主編.中藥不良反應與合理用藥.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
文 四川育強科技有限公司
圖 來源網路
內容原創 轉載請聯繫授權


TAG:四川育強科技有限公司 |
※你需要知道的這些藥品安全知識
※你必須要知道的,幾個飲食小知識
※決定養貓前,你需要知道的一些事
※這些知識你要知道!
※大家都知道這味中藥,卻很少人知道這味中藥背後的故事
※中藥什麼時候喝最好?發揮藥效還需要知道這7種正確煎藥方式!
※初學太極拳必須要知道的一些知識
※糖尿病與感染,你應該知道的那些知識
※腎病的一些小知識,你敢說你全都知道嗎?
※原來你知道的這些養生常識,並不是科學的,完全顛覆了你的認知!
※你一定要知道的知識 應對產痛有訣竅
※一開始你是我的秘密,我怕你知道,又怕你不知道
※冰敷可以止皮膚癢,這些辦法你要知道
※古代的內衣都是什麼樣子的?告訴你不知道的冷門知識
※腫瘤康復的這些事你一定要知道
※治病先知病,你知道為什麼會得鼻炎嗎?老中醫一土配方,告別反覆
※湯藥服法有講究,這些術語你知道嗎?
※致癌的因素有哪些?這些知識你要知道!
※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知道,但是我就是知道
※肝病患者飲食上要注意什麼?那些你不知道的養生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