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淺談茶樹的合理修剪(下)

淺談茶樹的合理修剪(下)

四、修剪後的肥培管理

茶樹因修剪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若使茶樹儘快恢復生機,必須保證充足的水肥供給。可以這樣說,土壤營養狀況,是決定衰老茶樹更新後能否迅速恢復樹勢,達到高產的重要影響因素。在缺肥少管的情況下修剪,只能消耗樹體更多的養分,加速樹勢衰敗,達不到更新複壯的目的。因此,修剪前,要施入較多的有機肥和磷、鉀肥;修剪後待新梢萌發時,及時追施催芽肥,以促使新梢健壯生長,充分發揮修剪的應有效果。一些受水土沖刷嚴重的茶園,養分流失量大,土層變薄,結構變差,肥力降低,更應做好修剪前後的養分供給工作。

五、茶樹修剪的合理運用

茶樹修剪的合理應用我國茶樹種植區域廣泛,大都分布於山區和丘陵地區,茶園地形複雜多樣,氣候差異較大;茶葉產品名目眾多,加工不同茶類對鮮葉原料的理化性狀需求各異。茶樹修剪不但可對茶樹生長和樹冠結構進行有效調控,而且能改變鮮葉的採摘期、產量和理化品質。因此,必須根據茶園的立地條件、耕作方式、採制茶類以及茶樹的生育情況,合理應用修剪措施,才能實現修剪管理目標。

(1)採摘茶園的周期修剪:常規茶園的周期修剪主要包括輕修剪、深修剪、重修剪。主要目的是平整樹冠面,使發芽部位相對一致,調節芽數和芽重,控制樹高,刺激下輪茶萌發,提高鮮葉質量等。修剪程度越深,對茶樹生長的影響越大,茶葉開採期也越遲; 而成年茶園的管理目標是向制茶儘可能多地提供鮮葉原料,因此,要合理運用3種修剪方式,促進多產優質鮮葉,達到增產提質的目的。根據採摘方式不同,大致可分為手採茶園和機採茶園。手工採摘靈活機動,適應性強,能按名優茶製作要求採摘標準芽葉,故而手採茶園應以生產名優茶為主。春季鮮葉是生產名優茶的最佳原料,而茶樹枝梢上越冬芽是形成春茶鮮葉的基礎,所以,手採茶園在園相和樹勢尚可的情況下,可多用超輕修剪方法,盡量減少輕修剪和深修剪次數,尤其要避免秋冬及早春程度較深的修剪措施,以保留足夠數量的越冬芽葉,確保春季名優茶產量;若茶園的園相和樹勢較差,需要用輕修剪或深修剪措施調整,宜將輕修剪或深修剪安排在春茶後進行,以保證當年及翌年春季名優茶產量不受影響。機械採茶效率高,選擇性差,機采鮮葉通常難以達到名優茶的採摘要求,因此,機采鮮葉主要用於加工大宗茶。機采方法對茶樹的採摘面也有相應要求,所以,機採茶園修剪要使用與採茶機相匹配的修剪機,以便形成適合機採的採摘面。機採茶園的輕修剪宜選擇在秋冬季或早春; 深修剪可安排在夏茶後,到翌年春茶萌發前再用修剪機整理冠面。

(2)幼年茶園和衰老茶園的修剪:幼年茶園修剪以培育樹體骨架、擴大樹幅、塑造良好樹型為目的,其修剪採用定型修剪與輕修剪的組合修剪模式。衰老茶園的修剪目標是重新構建優質高產樹冠,一般採用重修剪或台刈與定型修剪的組合修剪模式。由於對幼年茶園和衰老茶園的茶葉產量要求不高,故而在修剪時期的選擇上,應該以有利於茶樹生長為原則。幼年茶園定型修剪一般選在春茶前,輕修剪可選在春茶前或春茶後; 重修剪或台刈及其定型修剪宜選在春茶前。茶樹修剪下來的枝條,要清理出茶園,以減少病蟲害發生幾率,消除對其他耕作活動的影響。幼年茶園定型修剪和衰老茶園更新改造後,由於茶樹生長對水肥的需求量增加,茶樹冠面覆蓋面小,尤其是更新改造後的衰老茶園,茶園土壤裸露,表土經雨水多年沖刷,土壤中鹽基流失嚴重,土壤大都已板結退化。因此,修剪後要深翻土壤或培土,重施基肥,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增加土壤肥力;採取鋪草等覆蓋措施,保持茶園土壤水分,防止水土和肥料流失,阻止雜草滋生; 並根據茶樹生長對養分的需求情況,適時追肥,滿足茶樹生長需要。只有在搞好茶園土肥管理的情況下,才能使幼年茶樹儘早成園投產,衰老茶樹儘快更新複壯。

(3)密植茶園的抽枝修剪:密植茶園成園投產後,樹冠已密接鬱閉,下部葉片受光較差,茶蓬採摘面積、生產枝密度等均已保持穩定,提高產量的潛力受到一定限制。為使茶芽多發快長,在需要利用群體頂端優勢而保證芽重的基礎上加快新梢的生長速度,增加採摘輪次,從而提高生產率,這就需要在年度輕修剪時盡量減少對萌動芽的損害,充分利用秋冬季形成的越冬頂芽和上位肥壯腋芽的生長優勢,從而實現繼續增產。為此可採用抽枝修剪法,即只剪去蓬面的雞爪枝和徒長枝。採用抽枝修剪法,綠色葉面損失極小,枝條受傷少而輕,越冬芽完好無損,既保證了芽的數量又增加了芽的重量,並且可以比一般輕修剪提早5—7天萌發,春茶提早10天以上開採,增產達二成以上。抽枝修剪不受時間和季節限制,一年中的任何時候都可進行,對密植茶園來說也是協調個體、群體矛盾的有效手段。連續抽枝修剪幾年之後,若樹高增長太快可用深修剪進行調節。密植茶園因樹冠面大,往往使人行走道密接而影響農事操作,也影響茶園的通風透光,放在每年秋冬季(也可在春茶前)修剪一次邊腳枝。

(4)幼齡茶樹「分段矮化法」修剪技術: 幼齡茶樹頂端生長優勢明顯,1989年、1990年、1991年定植的1600多畝幼齡茶園茶樹進行了定型修剪的實踐和探索,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分段矮化法」修剪技術,現將該法的技術要點介紹如下:茶樹生長達到定型修剪要求的標準高度、枝梢達半木質化或木質化程度時施剪,剪口下部全部留外側葉片,剪口與葉片相平行,以利於冠面擴展和防止因剪口積水或細菌感染而影響茶樹生長。施剪時對病蟲枝要全部剪掉,細弱枝依據枝條角度部分疏掉,特別是在1—3次定型修剪時,疏枝顯得更為重要。在每次施剪時,只剪達到修剪標準的枝條,達不到標準要求的一律不剪,待達到施剪標準時再及時施剪。1—4次定型修剪工具只能用整枝剪,嚴禁使用大籬剪。此外,施足基肥、追肥和加強病蟲害綜合防治等工作是保證實施「分段矮化法」定型修剪的田間配套栽培管理措施,必須嚴格認真抓好。特別是茶樹剛剛施剪以後,此時若營養供給不足,傷口就不能迅速癒合,新梢就不能及時生長;若茶樹剛剛抽出的嫩芽嫩梢被病蟲危害,茶樹就不能健康生長,下一次的定型修剪就不能及時進行,最終會影響「分段矮化法」定型修剪技術的效果。 實踐證明,採用「分段矮化法」定型修剪的茶園,茶樹骨幹枝粗壯且分布合理,樹冠結構理想,矮而整齊,蓬面形成快、覆蓋度大,有利於茶樹對土壤養分和水分的有效利用,有利於機械採摘、修剪、病蟲害防治等冠面管理工作的實施,最終能實現高產、穩產、優質的茶樹栽培目的。「分段矮化法」定型修剪技術在幼齡茶園管理中具有實際的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我國茶樹種植區域廣泛,不同茶區的自然條件、茶樹品種、製作茶類及其要求鮮葉的採摘標準不同,只有採用多樣化的修剪模式才能適應生產實踐需求,因此,各地必須根據茶園的具體情況和管理目標,因地制宜,靈活使用修剪措施並建立相應的修剪模式。只有這樣,茶樹修剪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實現茶葉提質增效目標。

作者: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王燁軍

青陽縣陵陽鎮農技站項利民

《徽茶》戰略合作夥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茶以靈氣似有禪》
土耳其的「茶葉之父」
非遺傳承人葉漢鍾:制茶三十年,我把單叢玩成了這樣
山中長日,風搖竹海——桐木關訪茶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古茶樹和古樹茶的「精、氣、神」
包裝 茶樹 圖騰
曾軍:范小青《右崗的茶樹》中的文化傳統意識及其藝術想像
茶樹的全身(5)
劉安興:探究「老樹肉桂」,解密「肉桂」桂皮香與茶樹樹齡的關係
用茶苗製作茶樹盆景的方法和技巧,建議收藏
薰衣草與茶樹油中的化合物能夠破壞激素穩態
茶樹與光照的關係
古茶樹下閃片房
綠茶是長在一棵叫做「綠茶樹」的樹上嗎?
散文《宋種古茶樹走了,古風還在嗎?》
白笑傑《茶樹寨事件》
「茶樹」的葉子,都能泡茶嗎?
常見岩茶茶樹品種介紹
邦崴茶樹馴化茶葉農藝探源基地
一顆鳳凰山的茶樹,包你整年的茶飲
茶樹、茶葉具有靈性、敏感的生命,謂之茶仙子
茶花樹、茶葉樹、油茶樹是同一種植物嗎?它們的區別究竟在哪裡?
茶樹遮陰曾經是我的研究課題
美食推薦:醋熘木須,蒜蓉白蘿蔔絲,茶樹菇瘦肉湯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