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越放縱,孩子的這種能力越強

越放縱,孩子的這種能力越強

2017.7.13 專註力0:0來自凱叔講故事打開今日頭條,體驗完整音頻內容


凱叔說

kaishushuo

很多媽媽都曾在後台留言:孩子專註力不足要怎樣去糾正?我想說的是,孩子不需要糾正。

當孩子總是不能夠專心做一件事時,我們是時候該反思一下,自己平時是否過多地干涉和打擾了孩子?

一個正在蹣跚學步的孩子想去拿玩具,他真正需要的絕對不僅僅是那個玩具,而是獨自完成「拿」的這個過程。當孩子嘗試著自己獨立去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只需在旁邊陪伴著,守護著他,就足夠了。

孩子的專註力,源於你的「放縱」。

作者 | 蔡尖尖 主播 | 默聲

01

鄰居蘇蘇的女兒小欣,只大我女兒6天,聰明伶俐。

剛會走路就能夠說很長的句子,並且和大人對話,

時有驚人的表現。

3歲多的時候,言語、精細動作、大動作等

各個方面都比我的女兒要快,

但就是什麼事情都做不長久,

堅持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就跑開了。

有一次,小欣的奶奶帶著她到我家串門。

一進門,小欣就被客廳的地球儀玩具吸引了,

用小手不停地擺弄。奶奶趕緊上前去抓住她的手:

別搞壞了妹妹的玩具。」

我說:「沒關係,玩具就是拿來玩的。」

沒一會兒,小欣又跑到書房,奶奶也馬上跟了過去:

「你不要翻妹妹的書,不要碰人家的東西。」

後來,小欣與我女兒一起扔海綿球,

不小心打到了電視上,

奶奶一臉緊張地勸孩子,「不要玩了」。

在我家待了半個小時,奶奶制止了孩子至少十幾次,

儘管我一再表示沒什麼,放手讓小孩子一起玩就好,

但是小欣還是被奶奶拉走了。

越放縱,孩子的這種能力越強

02

後來我才了解到,小欣平時不管是在看動畫片,

搭積木,塗色,還是剪紙,經常是幾分鐘不到,

奶奶就會過來問問題,或者招呼她吃點心、喝水。

我找蘇蘇認真談了這個問題,她說小欣確實坐不住,

也一直羨慕我女兒可以獨自玩一個小時,

安靜翻書,玩點讀筆,還能自主閱讀簡單的繪本。

「你快傳授我一些經驗吧,我要怎麼糾正小欣呢?」

我的回答是:

「不是我做了什麼,而是我什麼也沒有做。

你要做的,是有意識地對孩子忽略關注。」

我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在高中當老師,

我的學生經常和我訴苦:

「老師你課講得真好,但不知道為什麼,

我上什麼課會都會走神兒,控制不住啊。」

其實,這個問題很多人可能都經歷過。

中國社會心理學協會調查顯示:

有42%的孩子上課時不能很好集中注意力;

60%的孩子不能堅持聽課30分鐘以上,

20%的人「經常走神」。

而世界衛生組織(WHO)研究結果也顯示:

全球僅有24%有注意力問題的青少年

會在13-15歲出現發育型改善,

但仍有超過70%的青少年把問題帶到成年。

也就是說,童年沒有做好孩子專註問題的培養,

這個問題就將很大概率帶到他成年以後,

並且一直影響著孩子未來的生活、學習,還有工作。

越放縱,孩子的這種能力越強

03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孩子的專註力,

從他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有了。

你會發現,孩子會做很多看來特別無趣的事,

比如把水從一個杯子倒到另一個杯子,

又或者是把蓋子打開又擰上,

他都可以樂此不疲地玩上半天。

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要打擾孩子,

有意識地去引導孩子專註。

因為這不僅是一個人取得成就的基礎,

更是一種獲得幸福的能力——

能全情投入工作或者興趣愛好。

不要打擾正在專註的孩子

人的注意力分為有意注意無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帶有目的性,受意識支配的注意,

比如集中精神看書,並且理解內容;

而無意注意是無目的性的,

比如突然的聲響讓人下意識地轉過頭。

子的注意力特點和成年人不一樣,

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大部分時間是並存的。

而且對於低齡的孩子來說,無意注意比較明顯,

外界的打擾輕易就能把他們的注意力帶走,

但是要拉回來就很困難,注意力的持續已經被打斷了。

最為簡單做法就是:

任何時候,

都不要輕易打擾孩子正在進行的正常活動。

因此,我對蘇蘇的提議是:

「看動畫片不用老是和孩子互動,

或者讓她喝水吃東西。除非他邀請你或者主動發問。

但可以在結束後問問孩子,

剛才看了什麼,想了什麼,

這樣就能強化專註的效果。」

除了玩遊戲、吃東西這些常規活動,

還可以進行一些增強注意力訓練遊戲。

比如塗色,串珠子,拼圖等,

可以讓孩子自己慢慢來,

我們只保持動態關注,完成後給他肯定表揚。

不但讓孩子的專註力逐漸穩定,

還能培養孩子獨處的能力。

越放縱,孩子的這種能力越強

別同時給孩子太多的選擇

有的父母以為繪本、玩具這些東西

擺在孩子身邊越多越好。


一位母親曾經問尹建莉老師:

「是放很多繪本讓孩子隨手就拿到,

還是一次只給一兩本?」

老師回答:「一兩本。」

因為除了無意注意,

孩子的注意力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

就是無法對它進行合理地分配、調適和轉移。

比如,吃飯時一看電視就會忘記咀嚼,

強迫孩子做到這一點可能會很困難。

在小區里,經常看到很多祖輩帶著一盒切好的水果,

一臉慈愛地跟在瘋玩的孫子後面,

時不時喂一塊水果,

一邊不停地嘮叨叮囑,「寶寶小心點」。

其實,孩子在玩瘋了時候,那會有心思吃東西,

那會聽得進告誡呢?老人的這些行為,

不但會打擾孩子專心玩樂,

還可能讓玩鬧中的孩子被食物嗆到,

或者影響孩子的消化功能。

出於愛孩子,我們總會嫌自己給孩子的不夠多:

飯吃得不夠多,衣服穿得太少,

玩具不夠多、不夠好……

然而過多的選擇,

只會讓孩子的專註不斷地被打斷、分散和消磨,

養成了「三分鐘熱度」的習慣。

我們要做的,

是按照孩子的年齡和生理特點節奏來調整方法,

太過心急,

只會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流失了寶貴的注意力。

給得少一點,孩子反而會得到更多。

越放縱,孩子的這種能力越強

以身作則,你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有次在朋友小西家吃飯,看到她不斷地和女兒說:

「不要玩麵條」「小心燙」「你看湯又弄灑了」

「別動來動去」……

但小丫頭挺調皮,一邊吃飯還一邊擺弄玩具。

小西斥責她:「誰一邊吃飯一邊玩玩具的?」

「你和爸爸吃飯還玩手機呢!」

小西沒想到小丫頭利落反擊,還義正言辭的樣子。

成年人無論是大腦生理構造,

還是認知都已經成熟穩定,

注意力的廣度、集中性、調配能力都比孩子強,

所以能夠同時進行幾種活動,看起來就是三心二意。

但孩子不同,在一個時間段,

孩子有限的注意力只能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從孩子的角度看來,爸爸媽媽自己不是也不專心,

那憑什麼要求我一心一意呢?

當我們看到孩子三心二意的時候,

可能第一反應是指責孩子,

有的父母甚至會打罵孩子,

但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行為,已經被孩子看在眼裡,

並且有樣學樣了。

如果沒有緊要的事,父母在吃飯時就應專心吃飯,

在家工作的時盡量專註高效,就算是孩子過來找你,

也試著和他商量:

「寶寶,爸爸/媽媽現在必須忙工作,

大概XX分鐘後結束,結束後再陪你好嗎?」

當然,記得言出必行,

因為以身作則從來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每個人一生要走的路很長,

爸媽們有策略的愛與引導,

會讓孩子走得更遠、更輕鬆。

凱叔問

你的孩子專註力怎麼樣?你有沒有做過破壞孩子專註力的事呢?歡迎給凱叔留言。

作者| 蔡尖尖,凱叔講故事專欄作者,寫深度的心理解析,做溫暖的情感樹洞。尖尖而立,保持獨立思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凱叔講故事 的精彩文章:

原來,毀孩子的不是離婚而是它
預告 | 暑假帶娃出門,你還缺什麼?能裝進口袋的【大容量雙肩包+四人野餐墊】,每個僅重100多克!
開團 | 它拳頭大小,卻能滅甲醛、除異味!迷你的空氣凈化器,房間、車內、冰箱都是清新好空氣
暑假日記太難寫?五招教你輕鬆搞定!
【凱叔·聲律啟蒙】七虞①(每天三分鐘,國學童子功)

TAG:凱叔講故事 |

您可能感興趣

越是窮人家的孩子越難教,家庭越好的孩子越努力 你也這麼覺得嗎
越是聰明的孩子,好奇心越強,不要傷害孩子好問的積極性
有這幾種睡姿的孩子,可能會越睡越笨!越睡越丑!准父母必須警惕
孩子注意力越來越不集中?快查查孩子是不是缺了這個!
孩子越來越大,跟你的關係卻越來越遠?那可能是你沒做好這4點
家長們如果有這些壞習慣的話,就怪不得自己的孩子越來越笨了
再窮也不能讓孩子穿這三種衣服,嚴重影響孩子的自尊心!
頭型即顏值!警惕這些壞習慣!只會讓孩子的頭越來越扁
現在的熊孩子,真是越來越厲害了,你小時候都不敢這樣干!
孩子抵抗力差會有這些表現,媽媽可從這幾方面,幫孩子增強抵抗力
常吃它可以強化視力,減緩近視,這樣做簡單又好看,孩子最愛吃
「孩子很聰明,就是不努力!」 就是這句話害了孩子一生丨推廣
孩子不是吃得越多越營養,貪吃對孩子的這些影響,你知道嗎?
允許自己孩子脆弱的媽媽,你的孩子才能成為堅強的孩子
為什麼養一個孩子,越來越難
媽媽在這幾個方面越懶,教出的孩子反而更優秀!
想讓孩子更聰明,就多吃這些,吃的越多越補腦,全家為孩子收藏!
我家孩子為何越吃越瘦越吃越生病
相比較於充斥著暴力的網路,或許這些球鞋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孩子睡覺出現這幾個姿勢,媽媽不能大意,可能孩子身體有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