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話沒重點?錯!你只是講的結構順序不對
1、
對於做自媒體的我們來說,給用戶提供價值特別重要。而大部分用戶,對於文章的耐心都是不足的,於是幫用戶節省時間是我們優化內容的核心原則。而節省時間的關鍵是,快速,準確的把核心要點闡述明白,也就是抓住重點。
如果一篇文章,標題立意明確是如何在第一次見面的時候,獲取對方好感的,但是你看了三四段了,都還沒講到重點,你會不會直接退出不看了呢?
如果你去參加一個主題明確的分享會,分享老師上來就是四十多頁PPT,講了10頁了還沒get到你想要知道的點,你會不耐煩嘛?
如果你的員工,或者你的合作夥伴,要和你講解項目的進度,東拉西扯半天還沒說到事情的重心的時候,你會煩躁嘛?
往往這些時候,我們感覺不耐煩,對方沒講到重點,而對方卻會感覺,明明我講的都是重點啊。
其實,那是因為對方的表述方式,沒有結構化的表達,就算是重點,我們聽著也連不起來。
2、
《金字塔原理》的作者,麥肯錫諮詢顧問芭芭拉是一位神人,她首次在這本書中提出了一個結構化表達的工具——SCQA架構。
SCQA即:S-Situation情境/背景;C-Complication複雜性/衝突;Q-question問題;A-Answer答案。
很多我們寫的文章,都是按照這個結構化的表達邏輯來的,交代背景情況,引出存在的衝突,解決衝突所遇到的問題,最後的答案。
這個和好萊塢的大片故事邏輯也是異曲同工的,背景-衝突-難點-解決-大結局。
這個結構可以引導人們的邏輯思考,讓人很順利的可以根據你的結構去理解你所要表達的事情,從而get到重點。
比如關於解決痘痘的問題,背景就是每個人都會有痘痘的情況,衝突就是我們要去把它解決掉,問題就是錯誤的方法導致更嚴重的後果,答案就是給你正確的痘痘處理辦法。
SCQA有個簡略式也就是背景-衝突-答案三段式,這三段式如果熟悉使用,會讓你的表達更具結構化,容易理解。
3、
如果,你把背景-衝突-答案的順序打亂,就可以有著重的表達,比如開門見山式——答案-背景-衝突。
比如痘痘那一段,先給你推薦XX祛痘的方法或者洗面奶,然後在緩緩的把背景交代清楚,也把問題講明白,最後強調主題。
比如,突出憂慮式——衝突-背景-答案,關鍵強調衝突,引導觀眾的憂慮,從而激發對背景的關注和對答案的興趣。
這招醫生常用,「啊喲,你這,病的不輕啊!」這話沒有誰會淡定吧。
「還好,能治,美國有一項最新研究陳果,通過了FDA認證。」這就是背景,聽完這句話,是不是放心多了。
「就是。。。。。有點貴!」這才是重點和答案。
最後,突出信心式-問題-背景-衝突-答案(QSCA)。
「今天全人類面臨的最大威脅是什麼?」這是一個問題!
「過去幾十年,科技高速發展,人類擁有先進武器,可以摧毀幾十次地球啦!」這是背景!
「但是,我們擁有摧毀地球的能力,卻沒有逃離地球的方法!」這是衝突。
「所以,我們公司,要做的火星移民計劃!」
答案出現。
突出重點,結構清晰,讓你們之間的信息傳輸更加準確,更高高效!


※公平感,管理組織情緒繞不過去的坎
※儲蓄和保險,你會選擇用哪個來未雨綢繆
※懶人攻略——讓你變成牛人的核心方法
※管理離職員工——未來管理新課題
※給人希望,做一個坐在邊上鼓掌的人
TAG:蛋殼說事兒 |
※訓練計劃沒問題,但是效果不好?看看是不是你的運動順序搞錯了!
※餃子餡總是不好吃?這樣的做法才正確,只要順序不錯,一個字,鮮
※起床後,先刷牙還是先喝水?這個順序不少人做錯了,看看你錯了嗎
※你知道脫髮的真正原因嗎?還不是你弄錯了洗髮水護髮素的使用順序
※怪不得你敷面膜沒有效果,連順序都弄錯了
※不管做人做事,想成功這些順序很重要,千萬不要顛倒
※晨起,是先刷牙還是先喝水?九成人都搞錯了「順序」,還不如不喝!
※你知道增肌的訓練順序嗎?練錯了,肢體不協調,還不如不練!
※管理就是做好這兩件事,順序不可顛倒
※你中招了嗎?搞錯護膚順序,就算是「神仙水」也沒效果!
※先敷「眼膜」還是先塗眼霜?很多人搞錯了順序,難怪效果不好!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練習瑜伽,按照我的順序來吧,效果很不錯
※吃自助餐沒吃多久就會飽,那是因為你順序搞錯了,難怪吃不回本!
※為什麼漢字的順序即使是亂的,人們也感覺不到?想不到!
※早晨起床是先喝水還是先刷牙?弄錯順序易傷胃,看了這個終於不再糾結!
※正確的化妝順序,看看你都做對了沒
※護膚品沒有效果?那是你用錯了順序,來看看正確的步驟!
※清醒點,護膚順序不對一點用都沒有!
※是先擦精華還是乳液?不少人把順序弄反了,既沒效果又「傷臉」
※怪不得以前的蛋炒飯做得不好吃,原來做它也是要講究順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