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伏天,苦受寒氣侵擾!這樣做,教你護陽祛濕!

三伏天,苦受寒氣侵擾!這樣做,教你護陽祛濕!

護陽 讓你不受寒氣侵擾

常言道,太陽出來暖洋洋,人有了陽氣才能身體充滿活力。而進入三伏天之後,天氣炎熱,吹空調、食冷飲、飲涼茶,加之晚睡晚起等多種因素影響下,使得陽氣受損。同時,暑濕也最傷陽氣。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針灸康復科主任中醫師聶斌強調,在夏季避暑之時,也不忘扶陽,可以讓人舒心度夏不被寒氣侵擾。

如何保護好陽氣?除了在日常生活上少貪涼,注意保養外,聶斌更推薦外治法扶陽,他認為這些方法簡單、方便且調理身體的效果較為明顯。

第一件事:暖背

中醫認為,背為陽,腹為陰,人體背部分布的基本上是人體的陽經,所以背部的脊柱是主一身陽氣的督脈所在。背的寒暖與臟腑的功能息息相關。

聶斌介紹,當風寒入侵人體時,背部是首當其衝的。背部受寒,就會出現腰酸背疼、肌肉抽搐等問題,並可能導致下肢關節及內臟等的不適。在背部的脊柱兩旁是貫穿全身的足太陽膀胱經,各臟腑的背俞穴均在背部膀胱經。刺激這些穴位,可起到疏通經氣、振奮陽氣、調和氣血、恢復臟腑功能的作用。

第二件事:艾灸(火艾灸)

艾灸是借艾火的純陽熱力和藥力給人體以溫熱性刺激,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來調節臟腑的陰陽平衡。聶斌說,背部艾灸療法,距離皮膚兩厘米,採用艾條懸灸和艾灸器溫灸的方式施灸,由於艾絨持久發熱,而且透熱性強,因而用於穴位灸比較適合。補陽時選背腰部取背俞穴,每次艾灸30分鐘,可以起到培補陽氣、調五臟氣血、通經活絡的作用。

健脾祛濕 讓你精神爽

小暑節氣高溫酷暑,濕度也大,人體容易受濕熱邪氣的侵襲,出現疲倦乏力、頭身困重、食慾不佳、腕腹脹滿、泛酸腹瀉等癥狀。專家認為,脾虛易惹濕,濕氣又易傷脾。這兩者相輔相成,相互影響。所以在小暑時節,既要清熱祛暑,更要注意健脾化濕。

該如何健脾祛濕呢?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心血管科教授王清海認為,食療首當其衝。如果脾虛濕氣重,可以經常用淮山、茯苓、炒扁豆、陳皮、黃芪、党參等健運脾胃的藥材煲湯。另外,若加入砂仁等芳香醒脾的藥材,更能達到活躍脾胃運化的作用,這樣祛濕才能事半功倍。

其次,脾主四肢,多做肢體運動鍛煉可健脾胃、祛濕氣。現代人動腦多、體力消耗少,加上長期待在室內,身體很少流汗,在早晨天氣好時,多外出做運動,因為太陽是最廉價的化濕劑,任何「有點喘、流點汗」的運動,就可以把體內的濕氣發散出來,都有助氣血循環,增加身體的代謝。

第三:按摩穴位。足三里穴(雙側小腿外側,在外膝眼下方四橫指處)是胃經的合穴,「合治內腑」,經常點揉、刺激足三里穴有調理脾胃、運化水濕的作用。

起居 晚睡早起中午小憩

夏季天氣炎熱,晝長夜短,人不易入睡。按照中醫養生學,夏季起居時間應順應自然界變化,提倡晚睡早起。晚睡時間比春季稍晚,通常建議10點左右入睡,5點左右起床。另外,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中午小睡一會,不僅能讓心臟得到休息,消除疲勞,為下午的活動補充體力,另一方面可以養人體的陽氣。

運動 宜靜不宜大動

汗為心之液,大量出汗耗心氣,傷心陰。夏季主張宜靜不宜大動,靜則養心。可以適當選擇強度小的舒緩運動,如散步、游泳、打太極拳,微微出汗狀態即可,以減輕心臟負擔。運動時間宜選擇在早晚涼爽時段,避免強日照下進行劇烈運動。

情緒 保持平和心態

火氣通心,夏季火氣旺盛容易傷心陰。火氣還干擾心神,加重煩躁易怒的情緒。緊張的工作後,適當閉目養神,排除雜念,能夠達到養心和放鬆身心的目的。另外,遇事不急躁,保持平和心態,自然能夠體會心靜自然涼的妙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寒氣 的精彩文章:

入伏了,今天開始驅寒氣了哦!
《魔獸世界》全職業T21套裝預覽 死騎鎧甲寒氣逼人
最全「三伏貼使用指南」,趕跑攢了一年的寒氣
今日小暑,借「天時」排出體內寒氣的最好時機,切勿耽擱!
小暑時節,借「天時」排出體內寒氣的最好時機,切勿耽擱!

TAG:寒氣 |

您可能感興趣

天氣漸熱,貪涼易受寒,養護陽氣常按這個穴位!
天氣漸熱,貪涼易受寒,養護陽氣常按這個穴位
氣溫陡降,這樣做,老人、孩子不容易受寒
明日大雪,吃三果,喝三茶,做好4件事,溫暖過冬,不受寒無病痛
最冷的日子要來了!做好這些事,一年不受寒!三碗粥讓你渾身舒坦
大雪節氣艾灸得當,一年不受寒!
女性吃冰易引起子宮受寒不孕?這4個時刻吃冰極傷身!
溫暖度爆棚的棉服外套,冬季這樣穿讓你不再受寒風侵襲哦!
老人常說關節受寒就會得風濕,這是真的嗎?
大熱天,寶寶卻最容易受寒感冒、咽喉腫痛,原因是……
膝蓋受寒,別不當回事!大連一女子因為這個毛病造成腎損傷……
為什麼有貪心的習氣,就會受寒冰地獄的苦?
一吃冷飲胃病就犯?喝一款茶,胃再也不受寒,胃病悄悄改善
盛夏養生要過「三道關」:不讓情緒煩躁,避免貪涼受寒,預防腸胃不適!
春季溫差大,肩頸受寒疼痛怎麼灸?
大寒節氣!人體這5個薄弱地帶最易受寒 一定要做好保暖!
子宮受寒女人更易衰老!3種食物要常吃,保護子宮卵巢,防止衰老!
做好這四項冬季胃不再受寒
果郡王為了給甄嬛退燒,躺在雪地里飽受寒冷!難怪皇上都自嘆不如
夏天子宮更易受寒!女人有這2種習慣的一定要改,否則宮寒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