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建築師的情懷與節操

建築師的情懷與節操

引子

2016年,電影《導火新聞線》引起了新聞行業的極大震動,以在香港的新聞傳媒工作者為主題,記錄在商業社會的現實中,為了收視率及其帶來的經濟效益,不良媒體利字當頭,不惜故意製造話題。電影涉及對新聞報道職業操守的思考,令人反思新聞報道取捨的背後邏輯與媒體是否應該有自己的新聞道德底線。

雖為電影,但依然可以得窺行業百態一斑,反映出社會現狀,行業競爭壓力,自身生存壓力讓從業人員開始喪失自我,殘酷抉擇。

網路圖

設計行業怪相

設計行業屬於第三產業(服務行業),而服務行業有個共同性,就是甲方與乙方有著供需關係。效率VS成果、成本VS品質,這些都是尖銳的對立面。甲方需要品質,需要利潤率,需要佔有率。而對設計師而言,他們需要精力、需要能夠拿上檯面的作品,不僅僅只是一個完成品。甲方要求設計師以最快的速度,向他們提供最好看的、最便宜的,要設計師們變成「超人」,而在設計師看來甲方的要求無異於要白日做夢。

網路圖

建築行業的市場蛋糕開始逐漸變小,行業內部的實力競爭卻越來越大,行業設計分布也似乎呈現了兩頭倒的趨勢,部分設計院入不敷出,開始裁員,有的設計院卻由於項目太多,大量招收員工。而這樣情況的分化,必然使得行業內部自身出現了一大怪相:成功的人開始談情懷,失敗的人開始丟節操。

要麼有情懷——比如懷舊復古、抒情言志、標新立異...

要麼無節操——各種惡搞、各種逗逼、各種無恥...

建築師的情懷

情懷大概是所有行業中最玄妙的東西了,情懷就像夢想。你很難說清楚到底是什麼,因為它對於每個人來說,都不一樣。

與最初搞民宿的人們的初衷不同,近些年,一部分有遠見、有前瞻性的建築師們沉下心,開始思考新的方向。在城鄉二元結構仍然是當前中國城市化的基本背景,他們將設計關注點從城市轉向廣闊農村,攜帶商業資本及社會力量開始進入鄉村。突然間,大量資本家與設計師不謀而言,上山下鄉搞建設,以民宿、旅遊開發等多種形式。

情懷建立在產品的基礎上,這在世上各行各業都是相通的。有情懷的商人與設計師們將自己從小希望住在四合院,耕著幾分地、出門望遠山,吃著自己種的農家菜的願望在這裡實現,將自己的情懷注入,在我國資源條件較好的農村各種類型的民宿隨處可見。

設計師積極主動的介入到鄉村的行為,是希望更多的藉助鄉村特殊的場域環境,來實現自身的設計理想,在滿足了資本方與設計師的自我述求,實現自己的個人意願,也消費大眾中產階級的情懷。做有意思的住宅,與將原有做大型公建的設計理想轉換為做民宿為主,既能實現自己的心中的建築情懷,也能盈利。

網路圖

建築師的節操

在校園裡你學到的是基本都是正派武功,老師教你的都是怎麼從城市、周圍環境的角度出發,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協調處理好各方面的關係,將你最大的創意潛能發揮出來。等工作後,進入社會,再做設計時,你會發現,設計不再那麼單純,也看到了其他人的「獨門功夫」。

而為了滿足甲方的要求或主觀意志,追求所謂的效益、外觀等,太多設計師開始忽略了使用者的客觀需求。舉一個常見的例子,在某小區設計時,為了追求所謂的法式風格而採用嵌入式陽台與客廳連為一體的設計,卻導致住戶因為缺少功能陽台(晾曬等)而感到十分不方便;樓盤間用漂亮的綠地做隔離帶,卻忽視了人們出行的方便;為追求落地窗的浪漫感,使得一、二樓的住戶像是住在大街上,毫無隱私可言,長年躲在窗帘後。這樣的情況太多,數不勝數。

以小見大,現在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抱怨設計師的不用心、不負責任、設計質量越來越差,是因為種種原因在一起,而導致許多東西在失控。建築市場行業的不景氣,部分設計院入不敷出,除了裁員、控制運營成本。大家為了保住飯碗,為了養家糊口,為了存活,建築師失去節操,開始不顧行業規範,搗亂行業秩序收取低廉的設計費,甚至是不需要設計費,他們拚命畫圖,接受投標項目,面對壓力,他們開始對於降低自身對於建築的要求,為了獲取項目,他們開始選擇迎合甲方。

誠然,在實際項目中,甲方的要求必然重要,但是一味順從甲方,聽從甲方或者是領導異樣的審美眼光,做出些逾越自己底線的建築作品,或者就是降低圖紙質量,東拼西湊,這你真的可以接受么?只是為了降低工作量以及滿足甲方快速從深受甲方喜愛的方式出發,徹底地迎合大部分甲方的需求,而這樣的行為無異於飲鴆止渴。

從已經持續辦了七屆的中國十大丑陋建築的候選名單中,裡面有著我們大家「屢見不鮮」的醜陋建築常客,這不得不讓我們去思考,雖然建築在設計中運用了BIM、參數化設計等新技術,但是這究竟算是甲方的勝利,還是建築師的倒退。

網路圖

建築師的選擇

美國新總統特朗普的成功,或許能給我們帶來了一絲啟示。特朗普,曾被人視為不靠譜,言行尺度很大、狂人妄語,即使這樣,但是他在行動上卻比較務實,執行力強。

網路圖

另外還不得不提建築界里的一個優秀人才:約翰·波特曼(John Portman),他是約翰·波特曼建築設計事務所的創始人。在做設計師時,他與常常遇到被甲方刁難,他不願意做被掌控的那一方,他便開始轉行做開發商,追求「建造出更接近於自己本意的建築」的夢想,他不認為建築師和開發商之間有典型的文化衝突,更不會向房地產界的標準妥協來調整自己的設計。他開創了建築師兼為開發商的先鋒角色,從而在實施他的設計理念時能擁有更多自由。憑藉敏銳的商業頭腦及開創精神,他開發了眾多利潤可觀的項目,最終獲得了成功。

波特曼願意投資他自己的項目,他本人致力於藝術和建築的決心從一開始就非常明顯。他的首個任務是改造Eagles男生大樓。在此工程中他想添加上一個當代鷹的金屬雕塑。業主很喜歡這個主意但不願意為藝術品出錢,波特曼用自己的錢建造了這座雕像,並把藝術品融入項目作為其一個組成部分。

網路圖

面對困境,要生存?還是要生活?要情懷?還是要節操?

我們是勇敢的去繼續堅持建築夢,用實際行為去說服、打動甲方,還是退一步,屈服生活,順從甲方。對於建築師而言,如何與甲方處理好合理的關係是一個相互博弈的過程。而與甲方博弈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追求利潤與追求藝術之間取得平衡的過程。正是在這兩者之間取得效益的最大化:一方面是要讓設計要在經濟上取得切實的效益,一方面還要把控好設計品質。作為一個現實的理想主義者,在這兩者之間平衡永遠都不太容易,因為好的想法還不夠,要把好的想法和實際的項目結合起來;而換個角度來思考:則是一方面是理想主義存在,要去追求美感;另一方面要追求實際和應用的平衡。關鍵在於我們要融合二者,而不是削弱另外一方。在一個項目中,有不同的人、不同的想法和需求,這一點也需要平衡。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我看來,增加人民大眾對於建築知識的普及,提高他們對於建築的審美及對建築設計的要求,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其實沒有誰對誰錯,你可以跟甲方講貢獻,講效率,你也應該相應的去告訴建築師們,只是不要把自己的熱情耗盡。

網路圖

有人為情懷買單,但是誰為自己的節操負責。

有情懷的人,總讓我們很尊敬。

縱然市場殘酷,建築師在擁抱情懷時,不要丟掉了自己的節操

如果節操不要,請把情懷還給我們。

參考資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點點建築 的精彩文章:

TAG:一點點建築 |

您可能感興趣

靳尚誼 師者的風骨與情懷
春節的詩意與情懷
對建築師而言,鄉建之路需情懷與理性同行
設計的視野與情懷
導彈工程師家的詩詞情懷
憧憬與懷念,復古的情懷
導演的情懷
書畫中的節日情懷和親情
春:柔和的情懷
重建的寬厚里,是濫用的人文情懷
復古與情懷的懷舊碰撞
社會性鄉建與情懷性鄉建
盆景藝術與文人情懷
與歸隱的情懷相處
地下城情懷與手游文化的結合
食者的情懷——孫霖的有機食學之旅
情懷和初心才是推動盆景藝術發展的源動力!
最有的情懷的芳華
斥巨資修建的宮殿於有品與情懷的人心中,抵不過一塊翡翠
現實的感悟與佛學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