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維生素D在防控慢性病中的合理應用(下)

維生素D在防控慢性病中的合理應用(下)

陝西日報《百姓健康》專版

如果用統一的監測方法和指標[血清25- (OH)D]評價, 全球有10億多人維生素D缺乏, 相當於每6人中就有1人。

中國人群的情況如何呢?2010 年我國公布的「中國人群維生素 D 營養狀況」 研究結果顯示,我國居民維生素 D 缺乏者占 39.3%、 不足者占 32.4%,充足者僅為 28.3%; 按地區分布, 維生素 D 缺乏率在北緯 35 度以北(黃河以北) 地區為 58.7%, 北緯25—35 度 的 中 部(黃 河 與 廣 東 之 間)地 區 為10.0%; 缺乏主要發生在缺少日光照曬的冬春季,尤以孕婦與新生兒為重, 例如北方地區冬季孕婦嚴重維生素 D 缺乏高達 42.6%—74.1%、 新生兒維生素 D 缺乏冬季為 89.4%、 夏季為 43.8%, 新生兒佝僂病患病率總體為 16.4%, 即使在醫療衛生服務與保健意識均很強的北京市, 冬季新生兒佝僂病患 病 率 也 達 7.9%。 如 果 以血 清 25-OH-D 水 平 成 人30—100(ng/ml)為正常(兒童 20—100 為 正 常)評 價 ,冬 季 北 京 市 的 孕 母 和 新 生兒 分 別 僅 為 9.33 和 9.14。2010 年 7 月 2 日, 國際生命科 學 學 會 中 國 辦 事 處 與 中國 營 養 學 會 在 北 京 共 同 主辦 的「 維 生 素 D 科 學 新 認識」 會議上公布的調查數據表明 「我國大約 90%的兒童維生素 D 介於不足、 缺 乏 和 嚴 重缺 乏 之 間 ; 女 性的維生素 D 缺乏也 超 過 了90% 」。 中 華 預 防 醫學會兒童保健分會最新 公 布 的 數 據 表 明「我國城鄉嬰幼兒維生素 D 缺乏性佝僂病患病率仍高達 25%」。

1、 人體骨鈣化的最高峰大約是在智齒 (人的最後一對牙齒, 個別人終身不長出來) 萌出前後。因此在智齒出現以前應當堅持每日補充維生素 D 400 國際單位, 為骨骼的終身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礎。

2、 維生素D在兒童青少年的合理應用。世界衛生組織 (WHO) 建議小兒出生後2周—2周歲應每日補充維生素D 400—800 國際單位 (考慮到各國環境、 資源、服務條件的差異)。

美國兒科學會(AAP)2008年建議小兒出生數天後即應開始補充維生素D, 每日400國際單位, 一直持續至青少年階段 (18周歲左右); 對母乳餵養的嬰兒更需每日補充 400國際單位(除非當日吃入的配方奶大於 1000ml); 孕婦最後三個月每日至少應補充維生素D400國際單位。

我國全國佝僂病防治科研協作組、 中國優生科學協會小兒營養專業委員會最新制定的 《維生素 D缺乏及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防治建議 (2015版)》 規定:

(1)胎兒期的預防: 孕婦懷孕的後 3個月應每日補充維生素D 800—1000國際單位, 同時服用鈣劑。如有條件應監測血清25-(OH)D濃度, 存在維生素D缺乏時應給予維生素D治療, 使25-(OH)D水平保持在正常範圍 (30—100ng/ml)。

(2)0—18歲兒童的預防: 嬰兒出生應該儘早開始補充維生素D 每日400—800國際單位, 不同地區、 不同季節可適當調整劑量。

(3)高危人群補充: 早產兒、 低出生體重兒、 雙胎兒出生後即應補充維生素 D每日 800—1000國際單位連用3個月後改為每日400—800國際單位。

此外, 增加戶外活動有利於皮膚合成維生素D, 但考慮到紫外線對兒童皮膚的損傷, 目前不建議6個月以下嬰兒在陽光下直曬。

3、 維生素D在產科的合理應用。孕婦體內維生素D水平可直接影響胎兒的維生素D水平, 母親水平低下是胎兒和新生兒維生素D缺乏的最重要危險因素。因此, 預防孕產婦的維生素 D缺乏對胎兒以及嬰兒的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美國 2001 版 「膳食維生素 D 推薦的參考攝入量(RDA)」 規定孕婦和乳母每日最低補充量為600國際單位 (建議量是 1500—2000國際單位, 可耐受量上限為每日4000國際單位)。

我國兒科學會的規定是 「鼓勵孕婦增加戶外活動, 適量補充維生素D以維持血清 25-(OH)D 大於30ng/ml」國外研究顯示, 孕婦每天攝入維生素 D 400 國際單位只能提高血清25-(OH)D濃度約3—5ng/ml; 要使其水平提高到正常的 30 ng/ml 以上, 每日需服用1500—2000國際單位維生素D才可以實現。

4、 成人的維生素D需要量和補充量。近來許多研究證據顯示, 除非經常吃魚油和過度暴晒, 維生素D的每日攝入量需要提高到800 國際單位才可以保證維生素 D 供給充足。2008 年美國國家骨質疏鬆基金會(NOF) 的 《防治骨質疏鬆的臨床指南》 推薦: 大於50歲的中老年人, 每天需要攝入維生素 D 800—1000國際單位 (此劑量方能使血清的25 (OH) D達到30ng/ml的正常最低水平; 還有研究認為每天需要額外攝取維生素D約 1700 國際單位才能使老年人達到這個水平)。

5、 目前國外研究提示每日補充400國際單位維生素D僅能夠維持骨骼健康 (例如防治兒童佝僂病); 要保證對骨外效應 (即防控惡性腫瘤、 心腦血管疾病、 糖尿病, 提高免疫功能和減少自身免疫性疾病, 防止抑鬱、 痴呆、 促進精神健康慢性病) 的作用, 至少每日應攝入1000國際單位以上, 才能使血液中的25-(OH)D濃度達到正常值的最低限 (30 ng/ml); 在這方面, 尚缺少國內的研究資料。

6、 按照規定的推薦值和補充量每日補充維生素D是必要和安全的, 但由於維生素 D一旦進入體內不易排出, 加之個體差異的影響, 因此凡應用藥物、 營養素補充劑補充時, 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應用保健食品補充時應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 使用含有維生素A和D的複合產品補充時, 還要注意過量使用時可能出現的維生素A過量和中毒的危險性。

據報道, 兒童每日服用維生素D 2萬—5萬國際單位(成人每日服用 5 萬—15 萬國際單位) ,連用數周或數月可發生中毒(國外報道 3個月內累積攝入約300萬國際單位, 國內統計為 120—240 萬國際單位)。但由於個體差異,有的小兒少於上述劑量亦可出現中毒現象(例如 3個月內累積攝入約 30萬國際單位)。最安全可靠的措施是定期檢測血液中的25-(OH)D濃度。

維生素D中毒的癥狀主要為低熱、 煩躁不安, 食慾減低、 噁心、 嘔吐、 便秘, 口渴、 無力, 四肢疼痛、 皮膚脫屑、 多尿、 內臟鈣鹽沉著, 嚴重者可發生腎功能不全。

如果短期內攝入大劑量維生素D而懷疑過量或中毒, 應立即去醫院進行檢查和處理, 同時儘快檢測血清25-(OH)D 濃度: 100—150 ng/ml 為過量, 大於 150ng/ml為中毒。

(文章來源: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系 教授 潘建平 )

編輯:沫軒

審稿: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應用於慢性病檢測的微流控技術
慢性病中的隱病灶
體弱多病、慢性病及癌症的艾灸保健穴
謙和既濟智能中醫關於慢性病調理的看法
癌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遠離腦卒中:改善生活方式,預防慢性病
研究發現:包裝食品工業在慢性病中的發揮著可恥作用
利用「生物導彈」——靶向治療把晚期癌症轉成慢性病
防控慢性病,應始於生命早期
慢性病之呼吸系統:慢性肺炎
慢性病飲食調理有用嗎?
研究發現包裝食品工業在慢性病中的發揮著可恥作用
拒絕艾滋病歧視!AIDS現已是可治療慢性病
慢性病之呼吸系統:慢性支氣管炎
癌症是一種慢性病,WT1Plus腫瘤疫苗有效預防癌症
伴隨慢性病的結直腸癌如何選擇手術和化療
養生文化:華佗《五禽戲》防治慢性病(圖解)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高級顧問Lance Rodewald:慢性病患者更應接種疫苗
如何食療治療慢性病
蒲公英巧治慢性病、婦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