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辦學校要有點經濟學思維

辦學校要有點經濟學思維

今日敘事

1790年7月17日,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逝世。其著作《國富論》出版後引發大眾廣泛討論,他也因此被尊稱為「現代經濟學之父」。

經濟學包含了一個淺顯的道理:做事情也好,思考問題也罷,都要從收益與成本的角度分析問題,強調合作,減少對抗。那麼,經濟學思維,在一所學校管理中可以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

辦學校要有點經濟學思維

辦學校,其實是一個如何用錢的事

當了這麼多年校長,最讓我操心的是什麼?是錢。

辦學校永遠都是缺錢的。這倒不純是因為政府對教育的投入不足的問題,政府對教育的投入再大,學校也還是會缺錢的。因為學校用錢其實是沒有止境的。

為了有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學校的每一個點都可以通過用更多的錢來提升質量。都說辦學校關鍵是師資,其實好的師資是可以通過錢買來的。不信?將你們學校人均工資提升200%,300%,最優秀的老師都會來的,老師問題就解決了。

學校的產品是課程,課程也是可以通過錢來買的。現在幾乎每一門課程都有最好的公司在運作,你們學校的課程不好,通過購買服務就解決了。最近我還聽說連伊頓公學的領導力課程都有售,據購買了這門課程的學校說,畢竟有伊頓公學的牌子,效果不錯,家長孩子都很滿意。

所以我說,辦學校,其實最重要的是錢,當校長,最操心的,是如何籌錢,如何用錢。實際上,這是幾乎所有校長共同的感受。

但奇怪的是,成噸成噸的學校管理著作、校長學著作,很少有人正面來談這件事。隨便打開其中任何一本書,說的都是理念要如何先進,老師要如何優秀,校長要如何敬業,學生要如何管理,教學要如何改革,課程要如何更新。

說的都對嗎?都對,不管哪個層面上來說都是對的。但是這些報告對我們一線校長們的影響,實話實說,有限得很。我們都感覺到專家說得很對,但又都感覺到我做不到。這是為什麼呢?

我聽過很多專家的報告,聽得多了,忽然明白了一個奧秘,這些專家的報告,都有一個假設,這些專家的假設是:學校的錢是用不完了,學校有很多錢放在那兒,等著校長、老師來用。專家報告的實際含義是:在學校的錢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前提下,學校的各項工作應該如何如何。

但所有的校長都知道,恰好是這個前提,其實是不存在的。不僅僅是在中國不存在,全世界都不存在。窮地方不存在,富地方也不存在,中國不存在,美國也不存在。反正沒有一個地方存在教育經費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我到過世界上許多國家,我跟這些發達國家的校長面對面談的時候,我總不會忘了問一句:學校錢夠用嗎?所有聽到這句話的校長,都會莞爾而笑,說:總是不夠的。

這就是教育在用錢上與其他行業不同的地方:教育永遠是缺錢的。給再多的錢,還是會缺的。因為對教育來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一個一百萬的實驗室夠用了吧。其實對孩子們的成長來說,一千萬也不嫌多,兩千萬也是可以的。你說這個錢到哪一個點是夠。

比較真實的問題是:我們就這麼多錢,如何用好這些錢,可以把學校辦得更好些。這恐怕是比較有用的問題。

這就是我所說的「辦學校要有點經濟學思維」的第一層意思。

學校辦得好不好,根本標準是「性價比」

教育不是一個贏利的事業。這在各國都是如此。這倒不是哪個政府體恤人民,為人民謀福利。教育的受益者,一是人民個體,二是社會,即各用人單位,三是國家和政府。最大的教育受益者是政府。人民受教育的程度,與政府的管理效率提供了基本保證。教育是政府的對人民的義務,這種認識,是現代國家的基本認識。只是由於各國的財力不一,所以義務教育的覆蓋面各有長短。

教育不是一個贏利的事業,但教育永遠有市場性。只不過購買教育的人付出的可能不是金錢,而是時間、精力。學生和家長如果要獲得更好的教育服務,可能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學校這一方,為了有更好的聲譽,從而獲得更多的辦學資源,需要招收更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的學生。這就教育的市場性。

教育的市場性,決定了教育是有選擇的。家長和學生會選擇更想去的學校,學校也會選擇更想要的學生。雖然在中國,我們聲稱義務教育階段是普惠的,是平等的,學生入校是執行「就近入學」的,但不管是學校還是家長和學生,都有許多的辦法,實現了他們的「選擇」。可以這樣說,最後學生進入某所學校,都是學生和家長及學校雙方選擇的結果。

現在的問題是,不管是學生和家長,還是學校,他們實際上在選擇什麼?從學生和家長這方來說,選擇學校,歸根結底是想讓孩子學得更多、學得更好。從學校這方來說,歸根結底是想讓校方付出同樣的代價的前提下,學生的成績更好。

這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問題。如果不考慮代價,實際上,學生選任一所學校都是一樣的。一個在不那麼優質的學校學習的學生,在課外自學(或者找家教)達每周20個小時,與另一個在非常優質的學校學習的學生,可能成績是差不多,甚至會更好。但為什麼大家都要爭到優質的學校,而不願意到一所一般的學校去?顯然,人們是奔「性價比」去的。

同樣,一所學校,選擇A等的學生,學校化了一半的精力,就能教好,選擇了D等的學生,學校化了兩倍的精力,也可能教不好。從學校這方面來說,也是奔「成本」去的。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現:什麼是好學校?好學校不是以結果論英雄的。好學校是性價比高的學校。

李鎮西老師曾有一篇文章討論了一個非常警人的命題:我們評價一座醫院好不好,就看這所醫院醫好了多少別的醫院醫不好的病人。這種大家都能醫得好的病人,我們可以稱之為「好病人」,那種別人醫不好的病人,我們可以稱之為「差病人」。越是接收了「差病人」的醫院,越是好醫院。但學校很奇怪,越是接納了「差生」的學校,越是不好的學校,而所謂好學校,無一例外都在搶好學生。

李鎮西提了一個好問題:「為什麼所有一流醫院收治的都是最難治的病人,而所有一流的中學招收的卻是最好教的學生?誰能回答我?誰又能破解這個難題?而破解這個難題,也許是中國基礎教育走向優質均衡發展的希望所在。」這可謂之教育的「李鎮西之問」。這個李鎮西之問的學理基礎,就是教育的「性價比思維」。

好學校,是性價比高的學校,不是單純指「優秀學生比率高的學校」。一所學校,學生起點低,學生運用到學習上的時間相對不多(這樣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運用到社會實踐和體育鍛煉上),而成績並不比別的學校低,這就是好學校。這一評價標準,遲早會被這個社會所接受。

辦學校,也有一個「投入與產出」的問題。雖然這裡的「投入」與「產出」的具體內涵是特指的,但投入與產出之比,則與經濟學思維沒有什麼區別。這是我這裡所謂的「經濟學思維」的第二層含義。

教育是種稀缺性資源,當代最稀缺的是個性化的教育

從經濟學的原理來考察學校,我們會發現學校永遠是一種稀缺性資源。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資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對於人類無限增長的需求而言,在一定時間與空間範圍內資源總是有限的,相對不足的資源與人類絕對增長的需求相比造成了資源的稀缺性。

對人的發展而言,教育就是這種「相對於人類無限增長的需求而言,在一定時間與空間範圍內」總是有限的「相對不足」。

我們辦好一批學校,所有的人都希望進這樣的學校學習;我們辦好所有的學校,但人們發展的需求又產生了變化,又有了新的發展需求。一句話:人的發展的需求是不斷提升且永無止境的,這一點就從根本上決定了,好學校永遠是稀缺性的資源。

如果要分類的話,稀缺性資源又可分為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教育當然是可再生性資源。理論上來講,教育可以無限發展,學校可以不停地造。但是,教育還是稀缺性資源。這是為什麼呢?

教育作為稀缺性資源有它的特殊性。教育的稀缺性,不是指數量上的少,而是指在滿足人的教育需求上,它永遠都沒有所謂終點。人的需求有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因人而異,每個人的需求是各不一樣的。

學校可以無限地造,但如果學校不能滿足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還是把各不一樣的學生編織在一個大的單元里,實行統一的目標,統一的課程,統一的評價,那麼教育就永遠整體上呈現一種稀缺性。

學校越來越多,但能滿足人的個性化需求的學校卻越來越少。這不是教育之幸,這是教育的不幸。

可以預言,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增長,學校會越來越多。學校的增加不等於教育稀缺性的減少,要最終緩解教育的稀缺性,迫切需要強化教育的個性化發展。

但是從辦學校的角度來說,保持其稀缺性,又是一條有效的發展策略。保持稀缺性,不是縮減學校數,而是辦有個性的學校,為不同教育需求的人提供適合他自己的教育。在當代,越是個性化的學校,就越是稀缺性的學校,就越是辦得好的學校。一個學校幾千人,甚至上萬人,一個班七八十人,甚至上百人,學生上大課統一學,老師流水線式的教,這樣的學校肯定會走向死亡。這樣的學校叫考試工廠,它生產的學生叫「大路貨」。

辦個性化的學校,從而保持其稀缺性,這是辦學的「經濟學思維」第三個層面的含義。

教育改革怎麼改?改「計劃教育」為「自由教育」

人類一直存在著一種衝動,就是把一切都控制在所謂「理智」之下。這種衝動的集大成,就是經濟領域的「計劃經濟」。歷史已經用鐵的事實證明,這是一條死路。在當代,絕大多數國家,都選擇了「市場經濟」。歷史同樣用鐵的事實證明,這是一條光明大道。

這是一個非常優美的人類曲線。不用動用那麼複雜的管理技巧式,不需要經歷那麼艱難的管理過程,其實只是允許人民按自己的意願自由地從事經濟活動,人類的財富就能有這麼巨大的豐富。當然,短暫的放緩甚至衰退也經常出現,但靠著這種自由的選擇,人們總是能達成自愈,保持著走向繁榮的大趨勢。

中國經濟改革開放三十年,如果要總結經驗教訓的話,一句話,就是變「計劃經濟」為「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極大地解放了人的生產力和創造精神,推動了中國經濟的繁榮昌盛和中國社會的進步。但是在教育領域,整體上,還是實行的「計劃教育」。

靜下心來想,中國的各式各類教育,一切都在政府的計劃之下。從學校布點,到招生規模,從課程設置到畢業標準,可以說,從教育事業發展到一所學校的教室的窗戶數,都有各式各樣的文件、標準、規程、檢查、項目在計劃著,控制著。

曾經有一次,我所在的城市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將各位校長召集起來開會半天,最後就解決了一個問題,就是學校門衛保安,必須使用50歲以下的人,50歲以上的人要辭退。我曾有一個比方。學校就像是一個被切成幾塊的大蛋糕。政府有很多部門,每個部門都在管著其中的一塊。而校長,只不過是一個包工頭,起一個總協調的作用。總之,一切都在控制著。

實際上,這種計划下的教育規模和教育發展,它只解決了「有學可上」的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計划下的教育,對人的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呈現一種制約,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甚至已經演變成一種迫害。

教育改革的方向,應該是還教育以選擇權。

第一是還校長以辦學自主權。這就正如當年還廠長以辦企業的自主權一樣。

第二是還學校以辦學自主權。這正如當年讓企業直接面向市場一樣。

第三,是還家長、學生和教師以自主權。學校自主選擇學生,學生自主選擇學校,學校自主選擇教師,教師自主選擇學校,以及學生自主選擇教師,教師自主選擇學生。

總之,還教育以完全徹底的選擇權。

這樣教育會不會亂?學校會不會亂?實際上,還教育以選擇權,就是讓每一所學校真正成為面向社會的獨立辦學主體。

每一所學校,對社會的需要、用人單位的需要,對學生的需要、家長的需要、教師的需要,感受是最為敏銳的。如果這所學校,真正是由校長和教師自主辦學的,那麼它就能最大限度響應社會的需求,家長和學生的需求,辦成真正符合社會需要和家長、學生需要的學校。

我們現在不是天天在說教育要適應社會發展,要辦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辦適應學生的學校嗎?那就請從還學校以選擇權,還學校以辦學自主權開始,從還教師、學生和家長的教育選擇權開始。

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市場經濟就是還人們以選擇權的經濟,同樣,自由教育,就是還人們以選擇權的教育。讓學校直接面向社會,讓學校在選擇中求生存、求發展,這就是我所謂「辦學要有點經濟學思維」的第四個層面的含義。

「教育日課」

尊重原創,支持好文

喜歡本文,可識別下列二維碼向作者打賞

責編 | 趙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校長 的精彩文章:

教育永無止境,帶上愛和初心
五大出行神器在手,旅行說走就走!
關於「減少教師非教學工作」的調查報告
一句話形容時下流行的PBL就是,「這場學習不太冷」
校園微改造:趁假期重組教室元素,打造學習新空間

TAG:新校長 |

您可能感興趣

經濟學思維——讓你學會思考
我為什麼一直強調,理工科學生也要學點經濟學?
儒學與經濟學
鄧新華:思想者應多學點經濟學
經濟學研究科,日本留學最好進名牌大學大學院的專業!
日本大學經濟學和經營學的區別?
政治經濟學與人類學
牛津大學學者:將社會學視角引入經濟學研究
日本留學中常談的經濟學和經營學的區別是什麼?
經濟學是能夠預言的科學
新派學者主張的初等計量經濟學教學
一個二本大學經濟學的學生有什麼出路?
京都大學經濟學研究科招生調整
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基礎學慣用書六種
懂點愛情經濟學
我的5個經濟學思維
杜克大學經濟學項目介紹
多倫多大學、卡耐基梅隆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第一屆大數據在經濟學領域的應用學術研討會成功舉辦
「安倍經濟學」和「里根經濟學」有很多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