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醫是唯物的,對人體的研究更是妙不可言!

中醫是唯物的,對人體的研究更是妙不可言!

陰陽是事物的一種重要屬性,存在於所有事物之中。既對立統一,又相互轉化,所以世間萬物都處於運動之中。事物運動是一種客觀存在,表現中國古人哲學思想的《易經》有言:成敗倚伏生乎動。這句話具有一定的哲理性,是真善美三者的統一,而且只有哲學具有這樣的統一性。

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根基是陰陽,所以陰陽作為哲學概念,是真善美的統一。但是從哲學中分離出來的其它學科,是沒有辦法將真善美三者統一在一起的。比如藝術求美,醫學求真......所以,中醫作為一門醫學,實際上是從陰陽的哲學思想中脫離出來的。中國古人向來講究道法術器,哲學層面的就是道,合乎道的規律即為法,依法而行的便是術,術施於器。

中醫是以陰陽為基礎的,是研究人體之中陰陽運轉規律的。對於規律的證明,中國古人採用的方式是歸納,將所有現象進行歸納,總結出具有共性的東西,就是我們今天所謂的中醫理論。

中醫理論是通過對正常人或者病人的生理、病理現象進行歸納總結,然後按照陰陽思想,進行抽象化的總結。萬物從陰陽中化生,陰陽是萬物的主宰,但是應用到具體事物上,這陰陽的運轉規律會存在特殊性,所以歸納總結就是在尋找特殊規律。

《黃帝內經》作為中醫的理論基石,地位是不可動搖的。但是內經成書,並非一人一時所作,而是跨越了許多朝代,代表著不同時期中醫理論的發展水平。

所以在讀《黃帝內經》的時候,有的文章是以陰陽四象為基礎的,比如春夏秋冬,象徵著少陽,太陽,少陰,太陰的《四氣調神大論》;有的則以三陰三陽為基礎進行論述,比如《陰陽離合論》。

四象理論是普世的,可以對應春夏秋冬,也可以對應心肝肺腎,還可以對應東南西北,酸苦辛咸......這是可以應用到自然界中萬事萬物的陰陽四象理論。但是具體到人體之中,僅靠陰陽思想理論是不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這就要求中醫在發展的過程中,根據人體的變化規律來豐富原有的四象理論,比如三陰三陽理論,氣血循環理論,十二經系統理論......

所以在內經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熟讀,同時還要不斷的對比、總結,因為不同篇章之間的觀點有的相近,有的卻又相左,有的則是病理狀態下的陰陽次序,有的則是生理狀態下的陰陽次序。有的陰陽次序是按照時間排列,有的則是按照氣的多寡來排序......

所以研讀《黃帝內經》,需要有一定的功底,既要對不同歷史時期的理論發展水平有所了解,同時要通過對比,發現哪些理論是先有的,哪些理論是後來完善的,如此一來,才能夠對這些理論有清晰的認識,也才能夠更好的指導臨床。

古人是如何歸納總結出這些規律和理論的,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卻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中醫的發展絕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過上千年的實踐檢驗,而後總結出來的人體生理及病理的運行規律,並根據這些規律,找出最佳的治療方法,而後作用於人體,治療疾病,這個過程是道法術器的完美結合。

中醫是求真的,很多時候我們似乎將他與哲學思想混淆在一起,以至於在研讀《黃帝內經》的時候,將每一篇理論都作為真理,歷代醫家都為了證明這個真理,開始牽強附會的進行解釋,所以很多名家解讀內經的著作前後不一,自相矛盾。

陰陽是中醫的根基,也是萬事萬物的根基。中醫的陰陽理論是從《易經》的陰陽思想中誕生,但是與易經的體系又有所不同。只是我們沒有用心區分而已。實際上,中醫理論就是研究人體運轉規律的理論,這理論只有不斷突破,不斷創新,不斷完善,才能讓中醫理論更接近於真理,只有這樣,才能解決現實生活中,關乎人類疾病的所有問題。

《黃帝內經》是中醫理論的基石,但卻很難讀懂。所以,我們在讀《黃帝內經》時,思考的方法很重要。比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實際上,這段話雖是描寫自然界水循環的一段話,但是實際上是一種互參的手法,將人參照天地來寫。

如果我們把一個人分成內外,外為天,內為地,那麼人體之中的氣從內向外走,實際上就是由液體變成氣體的過程;同樣的道理,這些氣到了外面遇冷開始凝結成水滴,又回落到體內,就是氣體凝結的過程。所謂無不升降,無不出入,即從臟腑到皮膚,再從皮膚迴流到臟腑。那麼這個過程是怎麼實現的呢?

這裡就涉及到營衛之氣了,營行脈中,衛行脈外,人體有形之物是不動的,也就是處於一個固定的空間,營衛二氣是運動的,只是在不同的空間,名字不一樣而已,在脈中運行的就是營氣,在脈外運行的就是衛氣,也就是空間不同,同一物質的陰陽屬性發生了變化。營衛之氣的運轉,是有一個通路的,也就是體內一氣的運動,要有通路。

《黃帝內經》中有這樣一段對話:

黃帝曰:營衛之行也,上下相貫,如環之無端,今有其卒然遇邪氣,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脈陰陽之道,相輸之會,行相失也,氣何由還?

岐伯曰:夫四末陰陽之會者,此氣之大絡也,四街者,氣之徑路也。故絡絕則徑通,四末則氣從和,相輸如環。

黃帝的問話中,提到了手足是陰陽交會的通道,營衛之氣從臟腑出來之後,由於突然遇到寒邪,交通被堵塞了,這樣一來,營衛之氣如何再回到臟腑之中呢?

從這段話我們完全可以判斷出人體陰陽出入的關鍵點,就在手足四肢。手三陰經從胸走手,手三陽從手走頭,足三陽經從頭走足,足三陰經從足走腹。這裡三陰經是從胸腹走向四肢的,而三陽經則交匯在頭與四肢交匯,在流會回到胸腹部。

我們以胸腹之中作為起點,精化為氣從內(地)到外(天),如同自然界水氣上升的過程;手足三陽則是從手到頭到足,這個過程就如果自然界水氣運轉過程中凝結的過程,足三陰則是如同水氣下降迴流的過程。

岐伯給出的答案則是:手足四肢是氣運行流轉的大絡,同時還有四街這個重要路徑。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氣從臟腑向外走,從裡到外一層一層的滲透,滲透骨,筋,肉,皮,最終從內走向外部的氣,全都聚集在四街(也就是三陰三陽經的交匯處),從四街開始注入經脈,迴流到臟腑。

黃帝的問題很明確,就是營衛之氣在十二經脈中運轉,如果遇到邪氣,該怎麼回去。

而岐伯的回答則告訴我們,營衛之氣運轉實際上就如同自然界的水循環,這個過程是臟腑之中的精化為氣,從內外到影響全身,這是出入環節的出的環節。而入的環節則是這些氣聚集在手足大絡,流匯到四街後,從十二經脈這個通道,帶著氣血迴流到五臟之內。

黃帝內經的理論,實際上就是構建了我們人體營衛氣血運轉的模型。這個模型的基礎上,就可以針砭治療疾病了。除此之外,還有五行理論,三陰三陽,五運六氣的模型,這些模型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如果我們能夠把所有的模型都掌握好,自然就可以運用自如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地陰陽 的精彩文章:

TAG:天地陰陽 |

您可能感興趣

佛教是唯物還是唯心?
無論人鬼戀多麼唯心、唯美,養出娃來就唯物了
我是一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可是因為你,我相信有來生
老子的道究竟指什麼?為何人難以理解?老子的道是唯物還是唯心?
超甜·少女·背景圖:我這一生都是堅定不移的唯物主義者,唯有你
王陽明的心學究竟是唯心論還是唯物論?
火影忍者,大蛇丸是堅定的唯物主義者!他才是忍者界孤獨的努力者!
彰顯唯物史觀的真理偉力
為何唯物主義者愛因斯坦,在晚年時會說出「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呢
唯物可推動進步,唯心才能凈化心靈
是唯物主義催生了科學,還是唯心主義催生了科學?
真相只有一個——這宇宙是唯物的 by 狄仁傑
這個第一美男子情書公開:我這一生都是堅定不移的唯物主義者,唯有你,我希望有來生
這是我一個南方好朋友說的故事,你是一個唯物主義者嗎?
認知神經科學研究多傾向於尋找全腦模式,否定取消論唯物主義?
唯物與唯心,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樸素唯物主義增肌觀——長肌肉就是多吃蛋白質?
虛雲老和尚談唯心論、唯物論、唯神論:令人心悅誠服而生正信,舍佛教其誰與歸?
如何以歷史和辯證唯物主義方法研究人類心理
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爭論了千年,其實就一個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