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談談中國的山水、水土文化

談談中國的山水、水土文化

一、水文化

中國文化的經典之一是「上善若水」。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水,無色無味,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無所滯,它以百態存於自然界,於自然無所違也。

在道家學說里,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湧;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衝突,人生之道,莫過於此。

水是天物,落到地面以後,或滋潤地表、滋養萬物,或形成涇流,匯聚江海,或滲入地下,成為地下水。

水文化的真實內涵在於水的可塑性。「水本無形,形自盛器;水本無色,色生倒影;水本無聲,聲自落差」。那麼,水文化又是如何體現的呢?

海洋水文化: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江河水文化:不聚小流,無以成江河; 湖泊水文化: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瀑布水文化:氣勢來自於地貌的落差; 溪潭水文化:為荒涼山谷帶來生機和美麗;泉水文化:問溪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泉水來。洪水文化:發怒和咆哮,只為了把大自然塑造的更美。地下水文化:無聲無息,無影無蹤,雕塑的是地下溶洞的瑰麗世界,表現的是「泉水無聲惜細流」的高尚境界。

二、山文化

上面,我們談了水的文化,接下來我們再談山的文化。中國目前已經進入遊戲和休閑時代,山作為旅遊和休閑的重要場所,其文化內涵將起到重要意義,社會學家于光遠說:"旅遊(休閑)是一個文化性很強的經濟事業。" 瑞典哲學家皮普爾說:"休閑是一種文化基礎"。休閑學者馬惠娣說:休閑的價值不在於實用,而在於文化,所以,這裡我們有必要探討一下山的文化內涵。

信手翻閱一下中國的文化藝術書籍,或回眸一下中華歷史長廊,你會發現,中國的文化歷來與山有著不解之緣。中國古人對於山有著近乎宗教一般的崇拜與敬畏,歷代帝王都有登山封禪和祭祀山帝的傳統。

山嶽文化:春秋之前,朝廷把掌管大山的官吏稱為"岳",因此,山又稱岳。早期只有東西南北"四岳",因為在中國文化的辭彙中有行、五穀、五音、五味之說,又添加了中嶽嵩山,始有五嶽之說。

佛道文化:中國的山嶽多因是道教、佛教的發祥、壯大之地而聲譽鵲起,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靈"。五嶽是中國道教孕育傳播的地方,九華山、普陀山、峨眉山與五台山列為四大佛教聖地。

神話傳說:中國古代眾多的神話傳說都發生在名山大川之中,像神農嘗百草,愚公移山,孫悟空與花果山、五台山等,《西遊記》、《聊齋志異》提到的魑魅魍魎的出沒藏身之地則不是山洞就是山頭。

武術文化:武當山、嵩山與博大精深的中華武林文化有著深厚淵源。

山居文化: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王維《山居秋暝》對山中美景一詠三嘆,唯美之至;黃公望晚年隱居富春山,一幅《富春山居圖》被後人譽為畫中之蘭亭。白居易築草堂於北香爐峰,其《廬山草堂記》開頭便是:「匡廬奇秀,甲天下山」為廬山奠定了很高的聲望。

建築文化:"背山面水"不僅是中國古代建築學上的人居經典,而且是今天的房地產商宣傳中最響亮的招牌之一。

紅色文化:稍作留意,你會發現毛澤東的詩詞中出現"山"字不下數十次,有井岡山、黃洋界(西江月《井崗山》)、武夷山(如夢令《元旦》)、岷山、烏蒙山(七律《長征》)、六盤山(清平樂《六盤山》)、昆崙山(念奴嬌《崑崙》)、鐘山、龜山、蛇山、巫山、韶山等。

三、山水文化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的巍峨,水的靈動,讓仁者賞心,讓智者悅目。山水與文化之間,有著天然的不解之緣。沒有山水的養育,文化便缺少了根基與源泉,沒有文化的滋潤,山水便缺少了精神和韻味。山水與文人相得益彰,相應生輝,讓我們走進山水,品讀其中蘊涵的豐富文化。

青山綠水之間常常蘊含著悠悠的詩意,尤其是在唐代這樣一個物質與精神文明高度發展的歷史階段,文苑詩林名家輩出,群芳鬥豔。山水詩和邊塞詩猶如撥地而起的兩座山巒,並峙著直衝雲霄。

在幽幽山水間,孟浩然高唱著:「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向我們走來;在繁花綠柳間,李白身著長袍高喊著「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向我們走來;杜甫低垂著雙眼輕嘆著「映階碧草自春色,隔夜黃鶯空好音。」向我們蹣跚而來;在靜謐的天空下,陶淵明輕訴著「噯噯遠人村,依依墟里煙」向我們踱步而來;在溫暖柔和的春風中白居易高唱著「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向我們走來;伴著「千里鶯蹄綠映紅,水村山郭灑旗風」的歌聲,杜牧向我們走來。

江南的煙雨迷濛讓人神往,邊塞的大漠長河更讓人留戀。在曠野之中,王維高唱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向我們走來;在峰火連天之時,王昌齡大喊著「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向我們走來;岑參在漫天白雪中高呼「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向我們踱步而來;千里黃雲下,高適大吼著「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向我們走來。

詩化的山水,動人的樂章,帶著我們進入美不勝收的文化境界。而古今中外的很多文人都鍾情于山水,是因為山水也是有品格的。江河奔流不息,溪流清澈宜人,北國山川莽莽,江南山水靈秀等等,讓我們一起去解讀山水的精神。一卷波瀾壯闊的畫卷,一幅蒼勁有力的字筆,一群揚彩撒墨的開拓者,印襯了五千年的華夏精神。

高傲穩挺的山靜置著,潺潺輕柔的水流淌著,一動一靜,一剛一柔,彼此侵入,又各自分離,統攝著各自不同的精神聖地。

四、土文化

在地球的表面,由於風吹日晒、冰劈水蝕、植物風化等作用,地球表面堅硬的岩石會被風化剝蝕,形成礫石、沙子、土和泥巴,這些風化物被風和水篩選,形成戈壁、沙漠、土地和沼澤。 我們知道,戈壁和沙漠環境極其惡劣,是人類生存的禁區,沼澤同樣不適合人類的生存,只有土地是人類和所有生靈生存的空間場所,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典型的土文化。

由於母岩的不同,氣候環境的不同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土壤環境。

在我國東北地區,由於多為花崗岩地區,植被茂盛,水量豐富,沼澤發育,但由於氣候寒冷,多處於還原環境,所以,以黑土地為主。並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黑土地文化。

在祖國的華北和山陝地區,由於西北地區強烈的風化作用和乾旱的氣候環境,形成了黃土高原和黃土平原,塑造了華夏民族,進而形成了黃土文化。

同樣,由於相同的原因,在我國的新疆、內蒙、青海和甘肅等地形成了沙漠和戈壁,形成了沙漠地區特有的文化。而在我國的南方,由於花崗岩地區植被茂盛,氣候炎熱,氧化程度高,多形成紅土地,透水性差,成為種植水稻的最佳之地,並形成了又一種特色文化。

而在我國的西南地區,由於主要是石灰岩地區,加之石灰岩溶於水,多有溶洞或地下暗河存在,地表嚴重缺水,成為「石漠」。人類在石漠中頑強生存,形成了典型的文化。

五、水土文化

我們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而在文化方面卻是「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為什麼這麼說呢?這主要是因為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各地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不同,。受歷史、地理、地質和物產等因素的影響,生活環境不一樣,生活習慣也不一樣,各地區的文化帶有明顯的區域性特點,就連語言也存在較大差異。不同區域的文化,長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鑒、相互吸收,既漸趨融合,又保持著各自的特色。形成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特點。

在中華文化的百花園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它們都為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體,中華文化呈現著多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們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創造了中華文化。

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Author Introduction

作者介紹

本文作者張忠慧,是中國地質學會旅遊地學與地質公園研究分會副秘書長、河南省地礦局山水地質旅遊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河南省地礦局萬山地質文化產業園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旅遊地學調查研究、地質公園規劃建設和地學旅遊產業的策劃創建等工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忠言慧語 的精彩文章:

恐龍來了!帶上孩子來河南汝陽恐龍地質公園Happy吧!
明明是風景秀麗?為啥大家來這裡後都潸然落淚?
河南省地質公園分布和紅旗渠·林慮山國家地質公園的詩與遠方
礦物告訴你:神奇的礦物葯——滑石、高嶺土

TAG:忠言慧語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的山水詩畫與農耕文化
淺談中國山水畫的分類
山水觀念和文化氣質,都在吳冠中的水墨山水裡
中國山水盆景氣韻瑣談
「山水之樂」與中國古代的旅遊文化
宋畫中的中國山水
淺絳山水和山水畫的分
山水與道教文化
米家山水,中國的山水
讀懂中國畫術語——仕女畫、青綠山水、金碧山水
中國山水畫史
中國山水畫篇——山水畫的四大藝術魅力說
中國山水畫「水」的技法演變
中國畫——金碧山水
中國畫-李金山的山水畫
中國山水畫的意境
山水畫賞析 領略山水中的風水含義
胸懷山川,筆墨意境——宋、元、明、清中國古代山水畫淺談
水墨中國當代山水
精美國畫水墨、彩墨山水畫,大氣磅礴的迎客松、泰山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