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母親心中的向日葵

母親心中的向日葵

宗旨:

飛揚的輕舞,期待你我來此共編一曲文字飄香的盛裝輕舞,舞動你激情四射的青春,舞動你心靈感受到的自然,舞動你找尋到的那最初的感動,舞動人間帶給你我的溫暖……在輕舞的路上,不論你身處何方,不論你眼睛裡的世界何等模樣,輕舞都會給你展示的平台,輕舞都會陪你一起在跌撞中成長,請相信輕舞的力量,請張開你無論是稚嫩抑或是堅硬的翅膀,讓我們一起在輕舞中飛翔!

江山文學網精品散文

優秀作者:文綺

母親心中的向日葵

作者:文綺

向日葵是昂揚向上的象徵,從骨子裡都散發著朝氣,它又像女神般地牽絆著人心。

——題記

住到城裡以後,很少看到向日葵,但這並不意味著我減退了對它的記憶,那些刻骨銘心的過往反而在心頭時時縈繞,揮之不去。

過去大集體年代,家家戶戶都有「自留地。」就那點為數不多的自留地,大家都把它當做命根子去作天大的指望,母親也是如此。

從我有記憶起,我記得我家的自留地就在灣里叫楊麥咀的地方。一塊挨著堰旁邊,好澆水,母親就把它專門用來種蔬菜。另一塊就是離水源遠一點的嚴西湖岸上,面積稍微大一點。不過那塊地很有優勢,因為有一邊接壤道路很方便,容易下地幹活,由於澆水不便,就安排種旱莊稼。

那塊地一般種棉花或者紅薯,周邊就種向日葵,套種的目的是為了節約地。種向日葵,母親的打算是為了過年來客人,大家坐在一起嗑瓜子,有吃有笑顯得熱鬧。就母親的話說:「那是遮臉,免得客人瞧不起。」不過種向日葵遠遠不止這些,還有母親心中的一種嚮往與追求,那就是母親的精神寄託了。

以前是怎麼過來的,說不清。到我十二、三歲時,就知道觀察一些事。並且在母親種地時還可以幫些忙,即便幫不了多少,和母親做個伴也是好的。因為那塊地的右前方是一片祖墳山,無論是清晨,還是傍晚,或者是陰雨綿綿的時候,一個人在那裡種地,多少有些膽怯。那時,我常常看到母親一個人起早貪黑在地里忙不停。後來漸漸地就跟著母親一塊下地。一次,母親忙得滿頭大汗還抬頭笑眯眯地說:「到底女兒長大了,跟著我一起做個伴,膽子就大些。」因為那時父親經常在建築工地,很少在家。家裡一切都是母親擔當。可想當時母親的心裡有多重的壓力,該是多麼苦,僅僅只是陪伴,母親就感覺那麼滿足。

到我十三歲那年,母親和往常一樣,還是把那塊地種棉花,周邊按等距離地點種向日葵。我就跟著母親一起,她點一蔸,我就學著蓋好一蔸,就這樣,可以節省母親一些力氣和時間。母親說:「一人不抵二手,兩人快多了。」母親邊幹活邊跟我說:「從小學勤快,餿懶死好吃,長大沒出息。」母親的嘮叨還真的記在心裡去了。後來母親只要下地,我就跟著一塊去,因為我是家裡的老大,幫母親也是應該的。

種好的向日葵種子,過上半月左右,就看著幼苗生起來了,母親格外精心呵護,她把幼苗的周圍包個土包子,說是護苗。後來母親就時不時從糞窖里挑糞去上肥。母親說:「莊稼一支花,全靠肥當家。」再過上半月,小小的幼苗在眼皮底下看著長到尺多高。葉子也撐開了,嫩嫩的淡淡綠,感覺想狠狠咬一口才痛快。看著它們的長勢,即使累得滿頭大汗,但母親臉上仍然掛著笑容,可想母親該是報以多大的希望!

文綺

在向日葵長到一米左右高時,就開始結出小小的葵花盤,盤的周圍開滿金黃的花,嫩嫩的黃櫻子,柔爽柔爽的,就像一張張愉快的臉,笑得那麼燦爛。最奇特的是:太陽東升,它就朝東,太陽偏西,它就朝西。這樣一個微妙的變化,讓人不可思議。

為了節約地,母親在地頭種了一窩南瓜。南瓜幾乎和葵花一起開花。記憶中,那窩南瓜長勢非常茂盛,一窩蓬蓬滿滿大大的葉片,牽出根根藤子,藤子的櫛櫛處開花,呈喇叭形,雌雄分明。按科學道理,需要授粉。那是夏日的一天清晨,天剛蒙蒙亮,母親就叫醒我:「林兒起來,我們一起到地里去給南瓜授粉。」聽得母親的話,我翻身起床,梳好辮子,抹個臉就跟著母親一起跑。

沿途長滿草的泥濘小路都是露水,我們光著腳丫,刷刷刷地不顧一切,急匆匆地三步並兩步前行,管他踢不踢腳,也許在農村是一種習慣。大約十幾分鐘,就到地里了。到那一看,驚嘆了!整個向日葵清一色全部面朝東,朵朵葵花盤就像對著東方開懷大笑般地那麼快樂自信,而且米把高的它們,就像解放軍排列的隊形那麼整齊,雄赳赳氣昂昂地環繞著地的一圈,母親也驚呀地叫出來:「哎呀,真好看!」隨後又三步並做兩步跨到南瓜窩旁邊,摘下一朵雄花接上一朵雌花,然後扯一根細細長長的草把它們鬆鬆地稍微纏一下就行,母親邊做邊教我說:「不能纏緊了,否則就把花給纏斷了。」我也學著母親,纏了一對。很快就授粉完了。這時母親隨意走到向日葵中間看看,當時,我看到母親齊耳的短髮,又濃又黑,皮膚飽滿,雙眼皮,身穿一件櫻藍色的上衣,臉上露出微微的笑容,一口整齊的牙齒,容光煥發,美麗極了。當年母親剛剛三十齣頭,也是一個女人一生中最美的時光!

站在地里的母親和我朝東方望去,看著那輪紅日從遙遠的山凹慢慢升起,映出東方半空紅霞,很快如大紅燈籠般地跳出山凹,懸掛著,紅彤彤的,又很快放射出萬丈光芒,普照著綠油油的大地,嚴西湖與連綿起伏的東南山相交輝映,瞬時湖光山色,再瞧周圍,田野的禾苗鬱鬱蔥蔥,頂滿露水的苗尖歇滿了蜻蜓,不遠不近處,紫氣騰升裊繞,在晨曦的照射下,五顏六色,泛出無數閃閃金光,在湖面上飄然,粼粼波光,繾綣著一地難以複製的絕色,那一幅大自然風光鑲崁在家鄉的一角,叫人嘆為觀止!

儘管景色那麼美,我們卻沒時間去欣賞,母親急切地催促我快回去做早飯。當我們回到村頭,隊里有線喇叭開始廣播,傳來播音員親切的早上問好聲,隨即播放一支《社員都是向陽花》的歌曲:「公社是棵長青藤,社員都是藤上的瓜,瓜兒連著藤,藤兒連著瓜……。」那首歌歡快,激情,流暢,十分鼓舞人心,聽到歌聲的母親心情格外舒暢。

母親理解為社員都是公社瓜藤上的瓜,每個社員就是向陽花。怪不得母親那麼鍾愛向日葵,肯定她認為社員都像向日葵向著太陽那樣向著共產黨,在母親精神境界里就是如此。那時母親是年輕的共產黨員,她對黨的感情特別深厚。尤其是解放後「男女平等,」讓母親揚眉吐氣。到如今在我家神龕牆的那一面,還掛著毛主席的像,兩邊的對聯上聯是:「翻身不忘共產黨,」下聯是:「吃水不忘挖井人。」橫批::「共產黨萬歲。」

文綺

那年,到向日葵長到一米多高時,母親將它們用一根根細竹篙綁起來,防止暴風雨把它們吹倒。一天晚上母親在生產隊放工回,就抱著一捆細竹篙叫我一起去。當我們一去,所有的向日葵都面朝西,這也真奇怪。在我們一根根綁的時候,母親饒有興緻地給我講一個當年外婆講她聽的故事,說是:「在遠古時期,有一位姑娘長得很漂亮,但是備受後娘的虐待,一次在打她時,一不小心,打在了自己女兒的身上,後來她氣急敗壞地將這個姑娘的眼睛挖掉,還惡狠狠地將她推出門外,不久姑娘就死去,後來灣里人幫著埋在了一個高高的山崗上,不久在她的墳墓上長滿了如向日葵般的野花,始終向著太陽,象徵著姑娘嚮往光明,厭惡黑暗。後來有心人就將它培植成如今的向日葵併流傳至今。」當時聽母親一講,心裡直發顫,感覺那姑娘好可憐,難怪母親那麼喜歡向日葵,原來在她心中還有一股濃厚的憐憫心,種好向日葵,也寄託著對那姑娘的哀思,更能體現母親如此地心疼我們。在母親的心裡,始終把我們當成她的心肝寶貝樣的愛護,生怕被人欺負,尤其是我們女孩,長大成人後,還在母親百般呵護中,一切衣食住行,都被母親照料得井井有條,這讓我們對母親感恩不盡。

那年,向日葵在母親的精心呵護下豐收了。每個葵花盤都是厚厚大大的,剝下的葵花籽裝滿一麻袋。到過年時,母親在土灶大鍋里用沙炒,炒好了又用布袋裝好,以免受潮不好嗑。真的過年家裡來的客人都吃上了母親種的葵花籽,大家圍在一起談笑風生,議論著國泰民安的大事,議論著社會主義好的大好形勢。說去說來說到葵花籽顆粒大飽滿,吃在口裡肉頭頭的。母親聽了笑呵呵地說:「感謝黨,感謝毛主席,不是政策好,哪有我們女人登上大雅之堂與男人一決高下,這比過去兵荒馬亂的年代不知幸福到哪裡去了!」

是啊,備受封建社會欺凌的母親,總有對黨訴不盡的感恩之情!

母親一生對黨的感情那麼淳樸,真切,純厚,在她心裡一直都裝著黨和政府乃至集體。只有黨和政府才是翻身婦女的依靠,這是母親五八年作為先進生產者到北京參觀學習後始終不曾動搖的觀點。

母親作為一個普通的勞動者,她的思想境界一點也不比知識女性差,一生對生活的信念,對人生的追求,像向日葵那樣,陽光,健康,積極,向上,這對我們下一輩起著至關重要的言傳身教的作用。

母親的一生是光明的一生,勤勞的一生,無私的一生,因為她把畢生精力都奉獻給了他人,唯獨沒有自己。她以堅強的人格,端莊的品德,贏得了眾多口碑。

敬愛的母親,您的恩德,我們永遠銘記!

文綺

【編者按】一直以來,向日葵都以積極向上,樂觀陽光的姿態被人稱頌,又因為萬眾一心,面朝太陽東升西落矢志不改初衷的堅定,在戰爭年代鼓舞著無數仁人志士跟著共產黨出生入死。而作者筆下的向日葵,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成了母親堅強樂觀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她細心地呵護著向日葵,就像細心呵護著自己的孩子,將自己對生活的美好嚮往全部傾注在向日葵里,看著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彷彿看到自己美好的生活在陽光下盡情釋放。作者跟著母親辛勤勞動,感受著勞動的艱辛也品嘗著勞動的快樂。無論生活多麼艱辛,母親都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堅強面對,以潺弱的身體支撐著家的天空,給孩子們足夠的溫暖和幸福。而母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也時刻不忘初心,愛黨愛他人,一生光明磊落,一生勤勞質樸,給後人留下了言傳身教的優良傳統。作者借向日葵來歌頌母親積極向上無私奉獻的一生,讓人感動也讓人欽佩。和作者一樣為這樣的好母親自豪!感謝作者帶來這篇文筆流暢,充滿陽光的好文章,推薦共賞。期待你的更多精彩!【輕舞編輯:雲飄碧天】【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017071005】

文綺

作者簡介:江山id: 文綺,實名:李愛林,中共黨員,高中文化,湖北武漢人。2015年武漢計生委徵文,作品《窗外的布谷鳥》被評為三等獎,並編入書本。作品《少年時的那個秋》《秋情》分別在2015——2016年被選入優秀文學作品集。2015年三月開始網路文學創作,迄今為止已經創作長篇小說一部,散文、小說、詩歌86篇。現為江山之星,2015年3月12日 簽約江山文學網。並在湘韻,盛京各大網站發表作品。

創作宗旨:以不成熟的筆,謳歌真善美,寫盡人間真情,弘揚積極,向上的主旋律。

雞毛蒜皮

江山首部幽默職場

喜劇《雞毛蒜皮》,此劇正在熱播中,手機掃右側二維碼觀即可觀看精彩劇情!開心與你同在!

江山文學網目前擁有作者八萬人,作品70萬餘篇,是創作群體最為廣泛的文學原創網站。

開設欄目有:長篇頻道、短篇頻道、江山徵文、江山萌芽。短篇頻道:情感小說、傳奇小說、江山散文、雜文隨筆、詩詞古韻、江山詩歌、作品賞析、微型小說、影視戲曲、微電影劇本。

長篇頻道:人生百態、軍事歷史、青春校園、經典言情、懸疑武幻、劇本連載。

其中江山「萌芽」是全國中小學生習作園地,專門選拔優秀編輯一對一,手把手對孩子作品的不足與亮點給予細心修改和充分肯定,以最快的速度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山文學 的精彩文章:

江山散文 吊漿湯圓

TAG:江山文學 |

您可能感興趣

地震中的母親,廢墟中的母愛
生母日與母親節
那些年父親母親的村居日子
母親,心中永遠的痛
張雲香:母親的抗日故事
世說心語:我的父親母親
母親、母親、母親、母親、母親!(就是你的活佛)
吳桂英《母親,母親》
趙麗:夜空中最亮的星——致最親愛的母親
母親、母親、母親!
【節日特輯】致敬偉大的母親--三國殺中的母與子
和母親在一起的日子
春燕:我的母親
年輕的母親,中年的母親,老去的母親!(讀完流淚)
地震周年日記:英雄母親的映秀淚 -在一個模糊方向尋找兒子氣息
女人節,感恩心中永遠的女神「母親」
父親母親老兩口的日常
《裴先生》:裴艷玲之父親和三個母親
李大西:懷念我的父親母親
母親節:致我們偉大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