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病毒性肝炎:距離消除還有多遠?|世界肝炎日

病毒性肝炎:距離消除還有多遠?|世界肝炎日



?

2013年,中國科學家李文輝

鑒定了乙肝病毒進入肝細胞的關鍵受體,並基於此建立乙肝病毒細胞感染模型,這將加速新型抗乙肝藥物的研發。





撰文 | 潘孝本(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大學肝病研究所研究員)


責編 | 陳曉雪






  ●

 

 




2017年7月28日是第七個世界肝炎日,主題是「消除肝炎

(eliminate hepatitis)

」。




如果將時間回撥到1925年的當天,在紐約的布魯克林,一個律師家庭迎來一個男孩的誕生,為他取名Baruch Samuel Blumberg。在希伯來語中,Baruch是被祝福的,而Samuel是希伯來的先知。Blumberg顯然接受了這份祝福,他在38歲那年發現了乙型肝炎病毒,而在51歲那年,他因這一發現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全球高達1/3的人口曾感染過這一病毒,其中3.5億人發展為慢性感染者。正是乙型肝炎病毒的發現拉開了病毒性肝炎病原學診斷、治療和預防的序幕。為紀念Blumberg在肝炎領域的傑出貢獻,2010年,世界衛生組織

(WHO)

決定從2011年開始將他的生日作為世界肝炎日。第一個世界肝炎日的主題口號是:這就是肝炎......






發現乙肝病毒




人類對肝炎的

認識

實際上歷史久遠。早在公元前2000年就有黃疸性肝炎流行的首次記錄,這一疾病已被視為具有傳染性,因為它常發生於人口密度大、衛生條件差的地區。公元前460~公元前375年,西醫鼻祖希波克拉底就在《內科疾病》中提及「流行性黃疸」,中國的《黃帝內經》中也有黃疸記述,古代這些黃疸的描述大多即為病毒性肝炎的臨床表現。





1908年,S. McDonald猜測可能存在一種可導致肝病的病毒,但它如何傳播是個謎。1947年,從事肝病研究的英國醫生F.O. MacCullum提出可能存在兩種病毒:一種通過糞口途徑傳播甲型肝炎,稱為甲型肝炎;另一種通過血液傳播,稱為乙型肝炎。那時在二戰中擔任美國海軍軍官的Blumberg剛退役不久,正在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攻讀醫學博士。但Blumberg的興趣並不在於肝炎,博士畢業在哥倫比亞大學長老會醫學中心當了幾年住院醫師後,他轉而到牛津大學攻讀生物化學的理學博士。他當時的研究興趣是:為什麼在同一環境中,有些人易患某種疾病,而有些人不會?為回答這一問題,他到全球各地採集血樣,分析血液中蛋白成份的差別,試圖研究蛋白多樣性和疾病易感性的關聯。比如應用當時的新技術——澱粉凝膠電泳——來觀察人和動物血清蛋白在遷移時的細微差別,進而發現蛋白的多態性及分布特徵。他確實有幾個新的發現,但並沒有大的突破。




Blumberg及同事開始轉換思路:如果許多血清蛋白具有多態性變異,那麼這種變異可能會具有抗原性。對於接受多次輸血的患者,如果其自身並沒有多態性變異,就有可能產生相應的抗體。




?

Baruch Samuel Blumberg(1925.7.8-2011.4.5)





根據這一思路,1960年他們開始引進

當時的新技術

免疫電泳,這是一種將瓊脂電泳和雙向瓊脂擴散結合起來,用於分析抗原組成的方法。他們的假設很快得到實驗結果支持:一位經過多次輸血的患者,其血清能與特定人群中多個人的血清發生反應。雖然後來證實這只是由於人群中血清低密度脂蛋白的多態性引起,但這顯示了這一研究思路可能會帶來某些有趣的發現。




事實也沒讓他們失望。1963年,Blumberg發現在一多次輸血的血友病患者中檢測到與低密度脂蛋白多態性顯然無關的抗體。因其最初可與一澳大利亞人的血清發生反應,所以被稱為「澳抗」。人群的研究發現,「澳抗」在普通美國人中很少見,但在白血病患者中比較常見,因此Blumberg他們最初推測「澳抗」可能是白血病發生的風險因素。但對白血病患者的長期臨床觀察發現,有一例最初沒檢出「澳抗」的患者,在檢出「澳抗」的同時出現了肝臟炎症。這一發現開始指向「澳抗」可能與臨床上的肝炎有關。隨後更多研究表明「澳抗」是此肝炎病毒的組成成份。




1970年,英國病毒學家David Dane用電鏡觀察到了這一病毒的完整顆粒

(後來命名為Dane"s顆粒)

。因「澳抗」與輸血後肝炎密切相關,符合MacCullum所提出的乙型肝炎的概念。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這種與「澳抗」相關的肝炎病毒被命名為乙型肝炎病毒

(HBV)





?

乙型肝炎病毒。A、B為有表面抗原蛋白組成亞病毒顆粒,C為完整乙型肝炎病毒Dane"s顆粒。







研製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被發現後,疫苗的研究就提上了日程。在乙肝感染者的血清中,存在大量僅由病毒表面抗原蛋白組成的小球形顆粒,Blumberg意識到這些不帶感染性的病毒蛋白可用於製備乙肝疫苗,並研發出了製備工藝。1975年,他把專利轉讓給了製藥廠Merck公司以生產商業化疫苗。




經過嚴格的臨床試驗,1981年美國FDA批准了血源性乙肝疫苗的臨床應用。20世紀80年代中期,由於基因重組技術的發展,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因更安全、品質更穩定,得以廣泛推廣使用,而血源性疫苗退出歷史舞台。




乙肝疫苗的使用極大減少了乙肝的流行率。在疫苗應用較早的台灣,乙肝流行率從1984年的10.9%降到了1989年的1.5%,而日本從3%降到了0.3%。目前,全球的慢乙肝感染者已從3.5億減少至約2.5億,2015年五歲以下兒童慢乙肝感染流行率從疫苗接種前的4.7%降至了1.3%。







丙肝病毒的發現




由於乙肝可通過輸血傳播,1972年美國立法規定所有獻血者要事先進行血液篩查。到1970年代後期,隨著更靈敏度檢測方法的出現,發達國家普遍要求獻血員做乙肝病毒的檢測,這極大降低了輸血所導致的病毒性肝炎。但醫生們發現,儘管對獻血者做了嚴格的血液篩查,但仍有許多人在輸血後得了肝炎。於是,醫生們把這種輸血後未知病毒引起的肝炎稱為「非甲非乙型肝炎」。




為了尋找這種肝炎病毒,科學家們將這些肝炎患者的血液進行了檢查。儘管先後使用了電子顯微鏡、人工培養和免疫學等多種方法尋找病毒,但並未能發現 「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的蹤跡。



1983年,美國Chiron公司決定出資支持一項大規模的研究計劃來解決這一難題。疾病控制與防治中心和Chiron公司的多位科學家投入到了這一研究計劃中。科學家們先讓黑猩猩感染非甲非乙型肝炎,然後將黑猩猩的感染血清提供給Chiron公司分析。直到1989年,Michael Houghton等最終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克隆出這一病毒。由於這是人們發現的第三種專門感染人類肝臟的「嗜肝病毒」,它被命名為丙型肝炎病毒。隨後臨床調查證實80%~90%的非甲非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不同於過去使用電鏡,人工培養或者免疫學方法,這是科學家第一次應用分子生物學技術直接發現病毒並克隆基因序列,為感染病原體的發現開闢了一個新的領域,是科學研究的一項巨大進步。1990年之後,隨著敏感高效的丙肝病毒血液檢查方法推廣,發達國家由輸血導致病毒性肝炎已下降到十萬分之一。






研發丙肝抗病毒藥物




相對於乙肝來說,丙肝感染後的危害更大。乙肝感染後慢性化主要發生在嬰幼兒感染,而成人在感染後90%以上為隱性或者急性感染的過程。但是,丙肝感染後的慢性化率為60%~85%。除非進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慢丙肝可發展成為肝硬化、肝癌等終末期肝病。丙肝的另一個困難在於:不像乙肝病毒的表面蛋白高度保守易於研發疫苗,丙肝病毒外包膜蛋白序列高度變異,疫苗研發困難重重。這使得丙肝的抗病毒藥物研發尤為迫切。




對於抗病毒藥物研發而言,高效穩定的藥物研究平台至關重要。德國海德堡大學的Ralf F.W. Bartenschlager和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的Charles M. Rice通過對丙肝病毒複製和感染機制的深入研究,終於在實驗室培養細胞中建立丙肝病毒的複製和感染模型。2007年,Arbutus生物製藥公司Michael J. Sofia篩選出一種能夠有效抑制丙肝病毒複製的新葯——索菲布韋,並於2013年獲得FDA批准,這大大革新了丙型肝炎的治療。這3位科學家也因此於2016年獲得素有「諾貝爾獎風向標」之稱的「拉斯克獎」。





?

Ralf F.W. Bartenschlager(左), Charles M. Rice(中), Michael J. Sofia(右)




此後隨著更多高效,副作用更小的丙肝抗病毒藥物被研發,丙肝的治癒率已近100%。在可預見的未來,丙肝將成為「罕見病」,這也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通過藥物徹底治癒的病毒感染性疾病。






新型抗乙肝藥物研發加速




相對於丙肝藥物研發的高歌猛進,乙肝藥物顯得要遜色很多。




從1998年開始,強烈抑制乙肝病毒聚合酶活性的拉米呋啶就被批准應用於慢乙肝的治療。此後FDA也陸續批准了一系列抑制病毒作用更強,更不易發生耐葯突變的類似藥物。儘管這些藥物可強烈抑制乙肝病毒複製,但僅有不到1/3的人可達到停葯後持續抑制病毒複製的效果,大部分人在停葯後會出現病毒反彈的現象。




乙肝病毒生命周期的特點使得徹底清除病毒基因組要遠比丙肝困難:乙肝病毒是雙鏈DNA病毒,其病毒基因組可隱藏於肝細胞核內,形成微染色體結構。而丙肝病毒是單鏈RNA病毒,其病毒複製過程只存在於細胞漿中。這些特點使得乙肝病毒的基因組更穩定,也更難以受到免疫分子攻擊。另一個困難是多年來一直缺乏高效實用的乙肝病毒細胞感染模型,這也限制了抗乙肝藥物的研發。




但近年一個引人矚目的成就是,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李文輝研究員鑒定了乙肝病毒進入肝細胞的關鍵受體,並基於此建立乙肝病毒細胞感染模型,這將加速新型抗乙肝藥物的研發。此外,隨著丙肝治療藥物問題的解決,更多的科研力量投入到了乙肝藥物的研發,近年來也有一系列新靶點藥物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消除乙肝也已曙光微現。






其他肝炎病毒




除了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顧名思義顯然應該還有另外一些肝炎病毒。




1973年Steven Feinstone領導的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科學家小組確認了導致甲型肝炎的病毒,病毒來自於一個犯人志願者的糞便樣品。甲肝通過「糞口」途徑傳播。一個令人不安的事實是:「如果你得了甲肝,你可能吃了他人糞便的某一部分」。但令人安慰的是甲型肝炎是自愈性疾病,一般不會導致嚴重後果。一個例子是1988年的上海,因食用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出現了34萬例甲肝大流行這一創世界甲肝流行歷史記錄的事件。最後,共有31例病人死亡,而這些死亡患者本身有一些慢性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以及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等等。1981年微生物學家Maurice Hilleman研發出甲肝疫苗。




1978年,義大利胃腸病專家Mario Rizzetto和美國喬治城大學的分子病毒學家John Gerin 共同發現了丁型肝炎病毒,但這種罕見的病毒是缺陷病毒,並不能獨立感染,依賴於乙肝病毒而生存。




1983年,莫斯科脊髓灰質炎和病毒性腦炎研究所的Mikhail Balayan發現了戊型肝炎病毒。和甲型肝炎一樣,戊肝也是由污染的水或食物經消化道傳播,並可引起局部地區的流行。2012年,廈門大學教授夏寧邵研發出世界首支戊肝疫苗。




相對於可引起慢性肝病的乙肝和丙肝而言,甲肝和戊肝流行規模和致病性都比較小。因此雖然已都有疫苗,並不向大眾提供普遍的預防接種,而強調飲食衛生,防止病從口入。






中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在全球的病毒性肝炎防治版圖中,中國一直是重要的環節。




中國曾是慢性乙型肝炎的高發區,感染率曾達10%,佔全球感染人口的1/3。在中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研究中,一位不得不提的先驅人物是北京大學肝病研究所

(原北京醫學院肝病室)

的陶其敏教授。她在1970年代初即率先引進了乙肝病毒的檢測方法並向全國推廣。1975年,她與國外同步展開了乙肝表面抗原蛋白的純化和疫苗製備研究。當時正值國內文革剛剛結束,在科研條件困難,沒動物模型可用的情況下,為驗證所研製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陶其敏教授以無畏的精神給自己注射了中國的第一支血源性疫苗。她獲得了成功!此後,血源性乙肝疫苗逐步向全國的推廣直至1988年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在中國投入使用。陶教授為此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在丙肝發現之後,陶其敏還進行了國產化的丙肝檢測試劑研發,為降低中國的輸血後丙肝傳播邁出第一步。





?

陶其敏(左);陶其敏注射第一支中國乙肝疫苗(右)




傳染病的防治,除了疫苗和藥物發揮作用,健康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也起關鍵性作用。2002年,中國政府決定將乙肝疫苗納入兒童計劃免疫,並自2005年起新生兒全部實施乙肝疫苗免費接種。隨著乙肝免疫預防的推廣,中國慢乙肝流行率和乙肝傳播方式已發生明顯改變,已由高流行區降至中流行區水平。2012年WHO發來賀信祝賀中國應用乙肝疫苗控制乙型肝炎獲得巨大成功,並將中國的成功視為地區和世界的典範。正是由於堅持乙肝疫苗接種為主的綜合防治策略,2014年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中國14歲以下兒童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已小於1%。




中國一般人群的抗-HCV陽性率為0.43%。但目前公眾對丙型肝炎了解不夠,非專科醫生對丙肝慢性感染的長期預後知識及抗病毒治療有效性還不能充分了解。2017年4月,國家葯監局批准了第一個丙肝口服直接抗病毒藥物,國產原研的丙肝直接抗病毒藥物也即將上市,這將徹底改變中國丙肝治療的現狀。




此外,基於國內外最新進展,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和傳染病學分會多次制定和更新了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指南,為肝炎的規範化治療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指導性文件。




儘管乙肝的疫苗免疫預防和丙肝的抗病毒治療均取得了巨大成功,WHO的報告表明,病毒性肝炎仍是一個重大的全球健康問題。WHO所發布的信息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球仍有3.25億人患有慢性肝炎;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受感染者很少獲得檢測和治療;病毒性肝炎在2015年造成134萬人死亡,與結核病死亡人數相當,超過了艾滋病毒死亡人數;新的肝炎感染病例繼續發生,主要是丙型肝炎。2016年5月的世界衛生大會首次通過了「2016-2021年全球衛生部門病毒性肝炎戰略」,強調消除病毒性肝炎不僅是全球健康事業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全世界可持續性發展目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為此,WHO號召全世界行動起來,提出了「至2030年實現全面消除慢性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所造成的健康威脅」。其具體目標是:到2030年,使全球的病毒性肝炎新發感染人數減少90%,病毒性肝炎死亡人數減少65%。這是病毒性肝炎防治的全球戰略目標,這個目標並非好高騖遠,因為儘管面臨諸多挑戰,全球消除肝炎的努力正在取得進展。




潘孝本,醫學博士,北京大學肝病研究所研究員,碩士生導師。美國Baruch Blumberg研究所博士後。主要研究方向為乙型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學和抗病毒機制。




製版編輯:斯嘉麗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點擊查看相關文章


世外桃源

|中國病人資源|HHMI青年學者

|留守與流動兒童


青蒿素

|可燃冰|

西湖

|

農場

|

學術辯

|

日本獎


張毅|王曉東

|張啟發

|崔維成

|

張鋒

|

楊振寧

|

李佩


盧煜明

|

王小凡

|吳文俊

|袁鈞瑛

|

張純如

|劉若川





知識分子

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

The-Intellectual

投稿:

zizaifenxiang@163.com

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長按二維碼,關注知識分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華人學者Nature發文,或揭開下丘腦與衰老間神秘關係的黑盒 | 前沿
論文造假:除了徹查,科技部還應做什麼?
Cell:曹雪濤等揭示抗病毒免疫的新機制 前沿
貧困如何影響大腦?|《自然》新聞特寫
病毒性肝炎:距離消除還有多遠?世界肝炎日

TAG:知識分子 |

您可能感興趣

「周末推薦」消除病毒性肝炎,還有多遠?
肝癌:距離肝炎 肝硬化有多遠?
肝癌 距離肝炎 肝硬化有多遠?
肝炎、肝硬化距離肝癌有多遠?
腸炎 肝炎 胃炎 胰腺炎……身體有炎症距離癌症有多遠?
肝病患者終於遇到了天然的肝臟解毒王,常吃點,遠離肝炎肝病
世界肝炎日——你對慢性乙肝了解多少?
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癌?關於肝臟的八大謠言你知道多少
什麼是肝炎和病毒性肝炎?
世界肝炎日,小心非感染性肝病,護肝就等於護命!
什麼是病毒性肝炎?
肝炎的「死對頭」來了,喝水加「它」,排除肝臟毒素遠離肝病
乙型肝炎病毒,你知道多少?
世界肝炎日:肝炎已是危害人類健康的第二大肝病
肝炎變肝癌,4徵兆很明顯,多喝「水」修復受損肝細胞,肝癌勿擾
擔心肝炎變肝癌?5大食物是肝病的「剋星」,吃一吃,肝病不攻自破!
肝炎是肝癌的「敲門磚」 這4種食物遠離 謹防肝炎演變肝癌
肝炎、肝硬化的「死敵」,有人嫌苦,喝水時加紅糖,遠離肝病困擾
用3種食物煮水喝,「沖洗」肝臟,掃清肝炎病毒,肝癌自然遠離
乙型病毒性肝炎根治並不遙遠,最快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