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方狀元為何多於北方?吃得飽才能學習好

南方狀元為何多於北方?吃得飽才能學習好

高考考生準備進入考場。(新華社記者 楊青/圖)

南宋是南北方狀元人數置換的分水嶺。南宋的政治重心南移與農業重心再一次重合,使得南方的馬斯洛需求層次進一步向高處走。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南方狀元為何多於北方?

高考季談狀元是常態。如今的高考狀元,本質上跟古代的狀元性質已完全不同了。古代狀元的地域性分布十分明顯,具體表現是由唐及清,狀元和進士數量逐步呈現南多北少的趨勢。換言之,南方學霸多過北方在古代是不爭的事實。

為什麼南方比北方多呢?這是一個吃的問題。


「天命所在地」的北方

老管早在戰國就告訴世人,倉庫有了糧,身上有了衣服,才會去考慮禮節和道德,這跟現代的馬斯洛需求層次不謀而合。科舉選拔制度出現之前,由於士族門閥牢牢把持著社會上升通道,基層人才的流通處於一潭死水狀態。然而科舉一開,一個地區的富裕與否,直接影響教育投入的多寡,進而該地區的人才的產生,也就表現出了對前者的強烈依賴。

西晉之前,無論是政治還是農業和商業經濟的重心,都絕對在北方地區。八王之亂後,黃河流域的世族大家們首次成規模的南遷。北方原有的農業生產技術理念被帶到南方,於是在農業上,南方頭一次可以和北方平起平坐了。

東晉之時,農業重心逐漸移至長江以南,南方水田種稻的每畝產量比之過去有了增長。據《晉書·食貨志》載:東晉威帝「咸和五年,……始度百姓田,取十分之一,率田稅米三升。」……(這進而表明)南方的稻米的生產水平已與漢魏時北方的粟差不多並駕齊驅了。中國南方水稻生產發展,與粟並為主糧,是從東晉時開始的。——(《中國歷代糧食畝產研究》吳慧)

隋朝科舉的開始,給底層人的改變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渠道。有唐一代,狀元出現了141位,但這時期的狀元分布,還是以北方佔據絕對多的地位。以狀元數量最多的三個北方地區為例:河北(15)、河南(13)、陝西(11)

江蘇在唐代只出現6名狀元,而浙江居然是0。可見,農業上雖然在唐朝後期已經出現了「賦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現象,但由於國都在北方,政治重心造成的虹吸效應,從而導致科舉人才還是以北方居多的現象。再者,從東晉政治重心南移到唐朝的大一統,不過一兩百年兩三代人的時長,這一時期南方的各項發展,還處於起步和上升階段,因此在這一輪的人才選拔中,南方居於下風也是正常的。


從「壯圓」到狀元

古代相當長的時期內,政治重心、農業重心、經濟重心這三者是重疊的。然而進入北宋之後,重疊局面被徹底打破,政治和農業重心首次出現了非常明顯的南北分離。國都雖然還在北方,然而農業重心已經不可避免的南移。就如美國學者羅伯特·哈特威爾所研究的,「黃州和蘄州轄區跟其他中部、南部地區一樣,大大得益於早熟稻的傳入以及由此產生的更高的人口密度」。

《宋史》記載:「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五月戊辰,帝以江、淮、兩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萬斛,分給三路為種,擇民田之高仰者蒔之,蓋早稻也。」早熟稻在南方地區大面積的推廣,是導致農業重心由北向南轉移的主要原因。

宋初的時候,通過大運河、汴河運達開封的南方漕糧為400萬石,到大中祥符年間的時候,這一數字已增加至700萬石。而整個北方黃河流域運抵京城的漕糧只有200萬石。包拯就曾言:「東南上游,財富攸出,乃國家仰足之源,而調度之所也。」

溫飽維持生命,性和情感延續生命,當一代人和二代人能穩定維持這些需求後,從三四代人開始,便會去追求自我在社會上的改變和成就。吃飽穿暖,教育才會發展。看來,想要考中狀元,先得把身體養成「壯圓」。於是,整個北宋時期,南方籍的狀元,一躍超過了北方。

北宋部分地區狀元數量:河北(3)、河南(20)、陝西(1)、江蘇(9)、福建(24)、浙江(19)

然而,由於黃河流域之前一直是政治、農業、經濟的重心所在,加之北宋國都也在開封,從皇族到士族大家,都認為北方才是「天命所在之地」。這種偏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南北方狀元的數額,宋初宰相寇準還直接開地圖炮:「南方下國,不宜多冠士。」赤裸裸的地域歧視,也改變不了南方糧多生活富足的局面。雖然北方籍的統治階層在心理上過不去那道坎,但農業和經濟基礎才是決定上層建築的關鍵所在,北宋後期,人們徹底接受了政治重心在北,而農業經濟重心南移的分離局面。

(農健/圖)


重心的南移

南宋是南北方狀元人數置換的分水嶺。南宋的政治重心南移與農業重心再一次重合,使得南方的馬斯洛需求層次進一步向高處走。相比之下,北方由於大規模的戰亂,社會各個方面開始迅速凋零,在戰爭的夾縫裡求生存,人們更多關心的是如何填報肚子進而安全的生存下來。而此時的江浙地帶,不但成了「蘇湖熟,天下足」的糧食主產區,其在教育上的投入也甩出其他地區好幾條街。賈志揚所著的《宋代科舉》里統計,無論是狀元數量超高的江浙和福建地區,還是南方的其他省份,其州學和縣學的普及率都在90%以上,教育投入遠遠大於北方地區,自然進士以及狀元的轉化率也就高於北方了。

明清之時,狀元南多北少的局面進一步穩定,雖然兩個朝代的政治重心均在北方,但農業和經濟重心始終在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尤其東南江浙一帶,資本主義萌芽興起,人們對經濟作物的偏好大於糧食作物,以至於「蘇湖熟天下足」的民諺,在16世紀又逐漸變成了「湖廣熟天下足」。糧食產區沿長江向上游位移到了湖廣地區。

明代八個省份的進士人數,南方完爆北方:

南方:浙江(3697)、江西(3114)、江蘇(2977)、福建(2374)

北方:山東(1763)、河南(1729)、河北(1621)、山西(1194)

狀元分布的前五個省份里都是南方,北方徹底出局:

浙江(20)、江西(18)、江蘇(17)、福建(10)

《大明一統志》里記載,全國有308所書院,其中長江流域各省市的書院有230所,北方各省市只有48所,差別之明顯,不言自明。


經濟上的徹底碾壓

南北方在農業上的偏差,隨著清朝來臨,已逐步讓位給了商品經濟的流通,進而導致南北方的差距比純粹的農耕時代還要大。於是,當江浙一帶成為經濟重心的時候,這一地區其他領域的發展也走在了時代的前列。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得到了極好的驗證。

江浙地區,河網密布,沿海港口良多:

這個地區位於中國的東部與中部,通常被稱為江南地區,是現在被我們稱為長江下游的大地區的繁華核心。這一核心區域包括江蘇南部、安徽東部的一角,以及浙江北部。人們常常以這個中國最發達的經濟區域為背景,對十八世紀中國的商業擴展進行論述。中國最為繁榮的地區經濟已在這裡存在了七八百年。由於這個地區內各地的經濟都達到了高度的專門化,以至於糧食產量過低,難以滿足當地人口的需要。於是,江南的許多城鎮成為大規模地區間穀物交易的集散地。進入十八世紀後,每年都有足夠為三四百萬人食用的稻米從長江中上游各省運往蘇州、松江和太倉周圍的各個商鎮。這些稻米最終將抵達遍布華東的各個缺糧地區。——《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孔飛力

而同時期的華北地區,跟江浙地帶比起來,農村的商品化程度最低,可供銷售的剩餘農產品非常少,而且由於沒有能通航的河流,陸路運輸成本的高昂徹底停滯了商業化的催生。產生了不了商品集散中心,進而導致都市化水平極低。於是,華北自明清時代開始,成了一個城市稀少、人口稠密、貧窮落後和完全自給自足的鄉村內地。

南北方兩地的發展,和宋代之前的社會,來了一個徹徹底底的對換。宋代以前,南方還是所謂的蠻地,北方才是華夏正統。然而自宋至明清時期,華北地區的農業發展模式沒有顯著的變化,原來的華夏正統之地一直在原地踏步。但江南地區在農業起步後,卻從沒有停下發展的步伐。兩地的差距越拉越大,直接影響教育的投入,進而又影響了科舉選拔。

清代前四個省份進士人數:江蘇(2949)、浙江(2808)、河北(2674)、山東(2270)

清代各省狀元,山東作為北方勉強有5個上榜,但是和江蘇的27個狀元比起來,還是有五倍多的差距。

雖然在明清時代,北方徹底被南方趕超,但華北作為華夏文明的起源地,這裡曾孕育過百家爭鳴。因此,後世雖然這個地區一再遭受戰亂蹂躪,但是重學之風猶存,一旦稍有喘息機會,學風便會重新抬頭。這也是為什麼在明清兩代進士的分布上,雖然江浙地區一直拔得頭籌,但豫魯兩地卻一直緊跟其後的緣故——你雖然富裕,但是我這裡畢竟是孔子和老子的出生地,不能忘本!而其他一些邊緣省份,由於從沒做過政治或農業的重心區域,加之人口稀疏,所以在科舉選拔上,也就不具備和中東部地區抗衡的能力。

總體而言,古代科舉人才的分布,大致是以太行山為界線。太行山東部往南的大部分地區,是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地區,教育投入高,科舉人才選拔較多;以西的地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後,人才就少。再者,一個地區重學之風一旦形成,便會延續下去,雖然教育的投入會隨著經濟發展的好壞而起伏,但這種學習風氣卻輕易不會消散。

看來,吃雖然不能成為必然的因素,但是吃卻是其他需求的基礎,一旦吃的基礎穩固了,各項發展也就無憂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周末 的精彩文章:

是什麼成就了那些「偉大的輟學者」
於佩爾:《她》,重新定義了女性主義
學術雜誌的評價標準到底是什麼?
共享單車「清場」開始?首家企業倒閉之後,又在醞釀巨變…
「有狀元學生,沒有狀元先生」 ——史家趙儷生誕辰一百周年

TAG:南方周末 |

您可能感興趣

這幾種水果在南方才能吃到,身為南方的你有沒有吃過
好好吃飯,才能更好減肥
養好腸胃,才能好好吃胖
掌握好這些沖泡方法,才能讓紅茶更好喝!
如何才能學好英語?
美容覺要如何睡才能更美容?方法掌握好,漂亮少不了!
女人學得好才能活得好
只有南方人才能吃到的那些美味,北方人只能看著流口水!你最喜歡哪道?
西紅柿是生吃好還是熟吃好?怎麼樣吃才能吃的最健康呢
在南方才能吃到的特色小吃,在北方都吃不到,你最愛哪一個?
好土才能種好菜
能好好吃飯的情侶,才能走得更長久
鬱金香種球水培方法 及時換水才能長得更好
好吃又補鈣的櫻桃,寶寶多大才能吃?怎麼吃才最好?
風熱感冒多久才能好 推薦5道食療方
這3個星座別傻傻去愛,要懂得方式方法才能幸福!
怎麼吃才能好吃又不胖?
懂得善巧方便 才能真開智慧
小米粥怎麼熬才能好吃?
治療靜脈曲張大概要多少錢 正確選擇修復方法才能少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