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跳出舒適區or待在舒適區

跳出舒適區or待在舒適區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舒適區這個名詞就經常出現在了我們眼前。舒適區定義也很簡單就是指的是一個人所表現的心理狀態和習慣性的行為模式,人會在這種狀態或模式中感到舒適。我們總是會有自己很習慣的方式,可能是自己都察覺不到的習慣方式,比如手指交叉哪個手指在上,翹二郎腿習慣翹哪一個,當然我們這裡更多的指性格、待人接物方式或者自己習慣的各種處事方式。

我們現在經常會提到一個詞就是跳出自己的舒適區,要不斷的逼自己不要太頹廢,嘗試新的一些學習接受一些新的挑戰,這樣在工作學習上可能就會有大的突破,如果老是做著自己習慣做的事情那麼就會永遠停滯不前。

當然事情還有另外一面,我們在進行一些面試的時候經常也會被測評,測評的通常也就是智商情商性格等等,為什麼要測這些無非就是想看看你是什麼樣類型的人,這些類型是不是適合應聘的崗位,潛台詞就是如果不是這種性格或是什麼類型的人可能這個工作是不太可能做好的。

看起來就非常矛盾的事情,那我們在工作學習中,那到底是應該總是跨出自己的舒適全做一些自己不習慣的事情好呢,還是就做現在現在習慣順手做的事情?

這個問題或許也永遠沒有最準確的答案,但我覺得要選擇怎麼做,最終選擇的理由就是你想要達到什麼樣的狀態,也許你是一個來自偏僻的小山村考上大城市的大學畢業想要留在這個城市,能夠有自己的立足之地,而過去的生活狀態更多是學習再學習,沒有太多和人打交道的經驗很不習慣突然進入職場的那種狀態,在這種情況下你還有什麼其他選擇么,自然要去面對這樣需要自己克服的困難,當然也還可以有另外的選擇,如果你覺得自己適合學術那麼走另外一條學術的道路或許也是可以的。而如果你是成長在大城市富裕家庭的白富美,那麼選擇就不一樣了,找個自己喜歡做著順手舒服的工作就是太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那讓我們再用不一樣的視角來看看舒適圈這個概念,把時間拉回我們自己成長軌跡的童年,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最舒適的環境就是媽媽的懷抱,當我們開始學會爬學會走學會離開父母都是在不斷的嘗試一些陌生的新的事物和環境,這其實就是一種脫離舒適圈。為什麼會有這個圈,其實就是人類對陌生事物的不確定事物的恐懼,有了這種本能才讓人類在過去複雜的自然界中不會因為對未知的無知和魯莽而葬送自己的生命,所以這種習慣就一直保留了下來,我們就有了舒適圈這個東西。但是人類為什麼會比別的生物更有競爭力成為食物鏈的頂端,那就是我們身上的另外一種東西,好奇心敢於去接觸新的事物,去探索這些未知的東西,當你探索成功的時候你的能力就擴大了舒適的圈子也就變大了。

當我們理解這樣的解釋之後,或許當面對跳出舒適圈還是留在舒適圈的時候,可能就變成了我是不是應該要做一些什麼來擴大自己的舒適圈這樣一個命題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才發展密碼筆記 的精彩文章:

TAG:人才發展密碼筆記 |

您可能感興趣

跨出你的「舒適區」
不屑待在舒適區的里奧哈酒
留學要勇於踏出舒適區
到底誰活在舒適區?
中國父親,亟待走出舒適區
電影也需要走出舒適區
跳出舒適區,豐富心世界
金牛踏出舒適區;天秤財運走好
如何利用微習慣走出你的舒適區?
愛穿基本款,偶爾也想跳出「舒適區」
鄧偉強:大灣區建設,澳門要走出心理舒適區
心理學:跳出舒適區,你才能野蠻生長
走出舒適區-打破自己的限制
挽回愛情 跳出舒適區,擁有高質量的愛情
你的舒適區,正在慢慢毀掉你
丁磊操刀,網易駛出舒適區
大部分人活在舒適區里,少部分人活在舒適區外
丁磊操刀 網易駛出舒適區
小米變得陌生,雷軍走出舒適區
子宮,牢房,飛越舒適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