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菩薩應修法隨法行(3):二、於法正思(2)

菩薩應修法隨法行(3):二、於法正思(2)

菩薩應修法隨法行(3):二、於法正思(2)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八:

二、於法正思

解釋4、正思

「於法正思」顯勝利

是諸菩薩,由能遠離不應思議而思惟故,其心不墮迷悶錯亂。

(一)、由遠離不思議。

前面標出來「於法正思」的相貌,共有八段。下面是「顯勝利」,若能這樣的思惟,就會成就殊勝的功德,也是分八段,第一段是「由遠離不思議」。

這把前面第一段說的話解釋一下。這「諸菩薩由能遠離」,遠離六種不應思處,不要思惟有我、有情、世間、有情業果異熟、靜慮者靜慮境界、諸佛諸佛境界,若思惟會有問題。

若是不思維六種不應思處,「其心不墮迷悶錯亂」,心就不會迷惑、精神錯亂。

由能恆常無間殷重加行無緩而思惟故,先未知義,得正了知,得正決了。

(二)、由恆常等思惟。

「由能恆常無間殷重」,由於能發心,放得下,一定在這裡修學聖道。放得下是分二部份,一是不如意的事情不能動搖;二是如意的事情心也不動搖,也能放得下。「恆常無間殷重加行」,放得下才能在一個寂靜的地方,閑居靜處恆常思惟,能不間斷地思惟,能殷重地加行思惟。

「先未知義,得正了知」。因為能夠常思惟,無間加行的思惟,殷重加行無緩而思惟故,「先未知義,得正了知」,能這樣放下,這樣用功的時候,以前還沒有明白的道理,現在「得正了知」。以前只是文字上有多少明白,但是真實的情形,還是說不清楚!「得正了知」,經過了恆常、無間、殷重加行無緩而思惟故,就會真實明白、深刻了知。

「得正決了」,思惟所得到的智慧是決定的,不可動搖的。不會因別人說不對,心裏面就動,不會有這個情形。只是在文字上學一學,不能夠專精思惟的時候,四面八方的人,很多有學問、地位的人,說你是迷信,原來的信心能站得住嗎?所以聞所成慧沒有力量,一定要再思惟,「得正決了」,這個正決了,「決」字上有力量的,這就是決定不動搖。

先已知義,得無失壞,得不忘失。

因為常這樣思惟,明白的道理以後,就不會失壞。這個「失壞」有個意思,就是認識的很深刻,別人不能破壞。邪知邪見來了的時候,不失壞。人家說:「大乘非佛說。」心不動搖,不失壞,正知正見安住不動。「得不忘失」,正知正見,也不會忘掉了的。所以這個恆常思惟,無間加行,殷重加行,無緩的思惟,就會得到這樣的功德。這是第二段。

由於少分以理觀察隨悟入故,於隨正理觀察法中,不由他緣。

(三)、由少分觀察。

這是第三段。由於少部分,不是多的,「以理觀察」,聽佛所說的道理去觀察,就悟入、契合了這個道理。「於隨正理觀察法中」,隨順佛所說的正理,去觀察思惟的關係,就能「悟入」。

「不由他緣」,這「不由他緣」是什麼意思呢?聞所成慧要假藉外面的因緣,要假藉佛菩薩的開導,或者是學習經論了,從文字上去思惟,有所悟、有所理解,這是藉外緣來的。思慧和修慧不藉外緣,當然思慧、修慧,還是需要以聞慧為基礎,沒有聞慧的時候,思慧和修慧沒有辦法建立起來。聞慧是很淺薄的,但是還非常重要。「不由他緣」,在閑居靜處,專精思惟,是要自己努力才行,才有所得,別人是無能為力的。

由於少分但信解故,於極甚深自少覺慧不能達法。仰推如來,言如是法是佛所行非我境界。如是於法,不生誹謗,不自損害,遠離衰患,無諸過罪。

(四)、由少分信解。

第四段「由少分信解」。

「由於少分但信解故,於極甚深自少覺慧不能達法」,「於極甚深」,佛法裡面有極甚深的道理的事情,這個甚深的道理,「自少覺慧」,知道自己的智慧小,智慧很少。「不能達法」,不能明白那甚深的道理。這個時候,會怎麼樣的情形呢?「仰推如來,言如是法」,心裏面這樣想,這種甚深的佛法是佛的智慧所行境界,「非我境界」,不是我的智慧境界,我的智慧不能夠去觀察思惟。

「如是於法,不生誹謗」,對於甚深的教法,不要誹謗,不要說這非佛說,不要說「這不是佛法」。「不自損害」,因為不誹謗,所以也就對自己沒有傷害。「遠離衰患」,將來也就不會有苦惱的事情來苦惱。「無諸過罪」,就沒有過失,沒有罪過。這就是凡夫的時候,自己要知道自量。

由諸菩薩思惟法時,但依其義不依文故,於佛世尊一切所說密意語言,能隨悟入。

(五)、由依義思惟。

第五段「由依義思惟」。「由諸菩薩思惟法」的時候,「但依其義」,就是重視它裡面的道理,不要去執著那句文。若這樣子去思惟的話,「於佛世尊」,於一切世尊。於「一切所說」的教法,「密意」那裡面,有隱密的意思在裡面,從文字的表面上看不出的。如果從表面上看,就容易有過失。

要重視裡面的「義」,這樣去思惟,佛所說有「密意」的語言,就能悟入,就明了。

由諸菩薩,普於一切默說大說得善巧故。於真實義,無物無法能傾能動。

《瑜伽論記》卷第十(之上):「更成八相中,泰師釋云:於真實義無物無法能傾能動者。無人物能傾無教法能動。」

(六)、由了知默說大說。

第六段,「由了知默說大說」。

「由諸菩薩普於一切默說大說得善巧故」,由於諸菩薩普遍地對於佛所宣說的一切的小乘佛法,大乘佛法,「得善巧」,得到大智慧了,得到善巧的智慧,通達什麼是小乘佛法,什麼是大乘佛法。

「真實義」就是三自性:遍計所執自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自性,「真實義」最重要的是圓成實性。

「無物無法,能傾能動」,通達了小乘佛法得了善巧的智慧,善巧智慧不是說是聞所成慧、思所成慧,而是得到了聖道的智慧了。對小乘佛法的煩惱障凈智所行真實,斷除見煩惱,愛煩惱的時候,那麼「無物能傾能動」,就是沒有煩惱能障礙。通達了大乘佛法,就是所知障凈智所行真實,就得到一切智智了。得了一切智智,「無法能傾能動」,就成了佛了,能通達無礙一切法。

是諸菩薩正能悟入初思惟故,能得先來所未得忍。

《瑜伽論記》卷第十(之上):「正法悟入初思惟者,思慧名最初思惟也。」

(七)、由悟入最初思想。

這是第七段。「是諸菩薩正能悟入初思惟故」,最初就這樣思惟,觀察一切假名安立的一切法是畢竟空的,到現在能悟入,悟入假名安立的一切法是畢竟空的,能忍可這件事了。

「能得先來所未得忍」,以前初開始這樣用功修行,心裏面沒有這樣的忍力。現在悟入了以後,心裏面就能有這個忍力了,能得先來所未得的忍力。

得無生法忍是初歡喜地,那是聖人,現在是說在暖、頂、忍、世第一這個時候,這個時候得到的忍,不是初歡喜地的那個忍。這個時候是相似的無生法忍,不是初歡喜地真實的境界。這時候在暖位、頂位、忍位的時候,也得到忍,能得以前所沒有得到的忍。這個時候心裏面有多少定,「明得三摩地,明增三摩地,入增益一分三摩地,無間三摩地」,在這個定裡面,能忍可假名安立的一切法都是畢竟空的,我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有我空、法空的智慧。

暖位的時候,這是下品的無義忍。頂位的時候,是上品的無義忍。暖位是下品,這忍是下品,就是初開始得到的那麼一點功夫。頂位的時候,這個忍就加高了,這上品的無義忍,到了暖頂忍,忍位的時候,這是諦順法忍。

在《攝大乘論》裡面,說暖是下品,頂是上品,沒有說忍位是下中上,只是諦順法忍。在下品和中品的忍的時候,暖位和頂位的時候,還有可能會退;到了忍位以後就不退轉了。雖然不是聖人,但是這時候不退轉。這高過前面的暖、頂那個境界。那麼這個忍,是在以前沒得到,在資糧位的時候沒得,到暖頂忍世第一這時候才得到。

韓清凈《披尋記》:「能得先來所未得忍者:謂如勝解行住菩薩下中上忍差別而轉,創初獲得,名先未得。

「能得先來所未得忍者:謂如勝解行住菩薩下中上忍差別而轉」,就是暖、頂、忍、世第一,分下品,中品,上品的差別而轉。「創初獲得,名先未得」,才開始得,以前沒有得到的。當然這是相似的無生法忍,而不是初歡喜地的無生法忍。

是諸菩薩,由即於此已所得忍,數數作意令堅牢故。能於其修隨順趣入。

(八)、由數數作意堅固。

這是第八段「由數數作意堅固」。菩薩,「由即於此」,修止觀了。「於此已所得忍」,已經得到的忍,還要繼續的努力修行,「令堅牢」。為什麼還要修行?因為所得到的忍還不堅固,就是暖位、頂位,這個忍還不堅固,有可能會退。到了忍位,這時候才堅固,到了世第一更堅固了,一剎那間就入聖位了。

「能於其修隨順趣入」,所修的止觀,觀這個第一義空,漸漸的深入,由下品忍能入上品忍;由上品忍又入諦順法忍;諦順法忍經過世第一,就到了無生法忍了,漸漸地深入,能趣入了,這是說是作意堅固。

菩薩由是八種相故,能正修行正思所攝法隨法行。

結束這一段文。由這八個相貌,能夠「能正修行」,屬於思所成慧的範圍內,是超過了聞所成慧。在思所成慧範圍內的法隨法行,還不是聖人。

「於法正思」,是說思慧,已經關涉到修慧了,因為這個地方一定有點禪定,在禪定裡面修思慧,就是和修慧有點涉入,不純是思慧,也和修所成慧混雜在一起,混合在一起,有這樣意味。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瑜伽行派包括法相與唯識兩方面內容
由《出曜經·無常品》引發的思考 之——經文詳解(一)
經驗之談——改變休息的方式可以大大提升生活質量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9):二、住攝善法戒(1)
《菩薩戒本經》(5):四重戒(3)二、慳惜財法戒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 四種他勝處法(3)二、慳惜財法戒
《菩薩戒本經》(7):四重戒(5)四、謗亂正法戒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 四種他勝處法(5)四、謗亂正法戒
菩薩學處之斷除四黑法、修學四白法(2)——《粹煉精金》(音頻文字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2):一、住律儀戒(2)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8):一、住律儀戒(8)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5):一、住律儀戒(5)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4):一、住律儀戒(4)
法華玄義 |(171)六度菩薩,通別圓益
53.彌勒菩薩向文殊菩薩請法法華經淺釋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四十三輕戒(6):六、障法施戒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 四種他勝處法(1)
法華玄義|(034)菩薩佛界,亦九亦十
「無法愛」——《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參學(56)
【5.28南師語錄】:菩薩道的四攝法
法華玄義|(107)三藏菩薩,上草之位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四十三輕戒(3):三、不敬有德同法戒
《菩薩戒本經》(8):四重戒(6)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