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打回去不如贏回去

打回去不如贏回去

孩子之間發生衝突,有觀點認為:被人打了,你要打回去。我個人不主張「打回去」,因為「打回去」有兩種可能:你可能會贏,也可能會輸。贏了,也是暫時的,但是,輸了可能終身都輸。所以,我更願意叫「贏回去」。

「贏回去」需要有智慧。處理校園欺凌,有長遠處理和應急處理。應急處理要分析不同情況:第一種是同伴間的相互衝突;第二種是某個孩子有攻擊習慣;第三種是蓄意欺凌,以此滿足自己;第四種是校園暴力,如敲詐錢財等,或糾集小團體以眾凌弱。不同的情況要採取不同的應對方式。

對於第一種同伴衝突,如果是自己錯了,該道歉就要道歉,緩解衝突是最高原則;對於第二種,如果遇到有攻擊行為的孩子,應急處理就是躲開,然後再報告老師、家長,而不是與其發生正面衝突;對於第三種,遇到了蓄意的暴力,就要用智慧先保護自己的生命,避免玉石俱毀。跑開還是回擊,視情況而定。但是,這只是應急處理,關鍵還是要長遠處理。

長遠處理就是「贏回去」。美國電視連續劇《成長的煩惱》里有一集講到孩子在學校與同學發生衝突,兒子要讓爸爸打回去。爸爸啟發他,如果用拳頭打回去,對方用槍再打回來,從大炮升級到原子彈,衝突的升級只能兩敗俱傷,怎麼辦?爸爸對兒子說:我能不能陪你到學校去,跟對方和解做朋友可以嗎?電視連續劇最後,兩個衝突的孩子握手言和,成為了好朋友。這就是智慧的處理。關鍵是父母,特別是父親要出面,要與對方的家庭一起解決。

有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之間的事應該讓孩子自己解決,一定要涉及對方的家庭嗎?我認為不僅應該讓對方家庭參與解決,而且要涉及整個班級學生的家庭。父母千萬不能僅僅教孩子幾招,把眼前的矛盾對付過去就完了,把保護孩子的責任推給孩子自己是不負責任的。即便孩子練了三頭六臂的功夫,還是需要父母給予精神上的支持。

孩子之間打過了,如何化解、和解,關鍵是有成年人介入的「握手言和」,這點非常重要。父母與父母、家庭跟家庭做朋友。有一位爸爸,他請教育專業機構在學校建立「家庭教育聯合會」,組織許多家庭一起學習和活動。假如大家一起去郊遊,孩子們玩在一起,父母也互相熟悉、建立情感,既能更掌握孩子的情況,又能避免許多衝突,這樣,校園欺凌事件才能更好地防患於未然。

對於校園欺凌,有一些學校和家長會認為還不至於那麼普遍,或者認為如果公開討論這個問題,擔心別人以為自己學校就有校園欺凌。其實這是「報喜不報憂」的心態。我們進行消防教育就表示天天著火嗎?進行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就意味著天天出事嗎?防患於未然非常重要。實際上,校園裡的關係,也受到社會的影響,成年人的世界如果是弱肉強食、恃強凌弱,自然會影響到孩子們。

我們常常感嘆社會不公,可自己盡了多少責任?你不可能獨善其身,以為自己的孩子不受欺負就好了,假如你的孩子欺負別人呢?為什麼出現復旦投毒案、馬加爵殺人案等?你讓自家孩子不要成為馬加爵,但是你家孩子遇到馬加爵怎麼辦?每個家庭都是社會的細胞,「推動搖籃的手是推動未來的手」,所以我在這裡要呼籲每一位家長,別人家孩子的成長也是自己的責任。唯有每個家庭都盡到責任,我們孩子的未來、社會的未來才可能是美好的。(作者林志敏,繫上海炎黃文化研究會齊家教育研究室主任)

《中國教育報》2017年08月27日第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校長,怎麼還不開學?」
經合組織報告指出:高質量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
幼兒的話語不該被充耳不聞
為山裡娃播種科學種子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不能打回去
我不想再回去了
不是不想回,沒錢哪敢回去?
滿清遜位後不是不想回東北,而是回不去了,回去了也站不住腳
爆笑神回復:最近不知道怎麼回事,回去老婆不讓我碰她
誰打了你,你就給我打回去
北京,我不想回去了
我們憋回去的屁去哪裡了?
嘴賤就該懟回去
曾經不能回去,但是可以回憶
來到這裡,就把「寧靜」打包回去
這金魚是買回去養還是買回去吃?
憋回去的屁去了哪裡?
找不到回去的路,我多希望自己從來就沒離開過
聽說生完孩子3個月肚子收不回去,以後就回不去了?
微小說,我們總是,在知道回不去的時候才最想回去
剛剛有人說國漫不好,我該怎麼懟回去?
你的蛙都回家了,你還不回去嗎?
大臣要請假回家成親,朱元璋不準:你不用回去了,我幫你娶回來!
憋回去的屁去了哪?看完再也不敢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