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周一葯之麻黃

每周一葯之麻黃

麻黃

原來你是個「麻煩草」

有位孤苦伶仃的挖葯老人收了一位徒弟,誰知這位徒弟狂妄自大,才學了一點皮毛知識,便看不起自己的師父了。傷心的師父讓徒弟自立門戶,並在臨行前叮囑他,有一種「無葉草」不能隨便賣給病人,這種草的根莖用處不同,發汗用莖,止汗用根,用錯會死人。徒弟並未用心記住師傅的叮囑,不久就因錯用「無葉草」而導致病人死亡,最終入獄,他也因此把「無葉草」叫做「麻煩草」。之後,改過自新的他在使用「無葉草」時就格外小心。後人因「麻煩草」的根是黃色的,才給名為麻黃。

牛刀小試

答 案

1.A

2.B

3.B

飲片解析

A 地骨皮飲片為筒狀或槽狀,長短不一。外表面灰黃色至棕黃色,粗糙,具縱橫皺紋或裂紋,易成鱗片狀剝落。內表面黃白色至灰黃色,較平坦,有細縱紋。質輕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外層黃棕色,內層灰白色。

B 麻黃飲片呈細長圓柱狀小段。表面呈淡綠色至黃綠色,有細的縱稜線,觸之有粗糙感。節上有膜質鱗葉。體輕,質脆,易折斷,斷面呈纖維性,外圈為綠黃色,中央髓部為紅棕色。

C 木賊飲片性狀呈長管狀,不分枝。表面灰綠色或黃綠色,有18-30條縱棱,棱上有多數細小光亮的疣狀突起;節明顯,節間長2.5-9cm,節上著生筒狀鱗葉,葉鞘基部和鞘齒黑棕色,中部淡棕黃色。體輕,質脆,易折斷,斷面中空,周邊有多數圓形的小空腔。

【藥典之言】

【性味與歸經】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用於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水腫。蜜麻黃潤肺止咳。多用於表證已解,氣喘咳嗽。

【各家評述】

《神農本草經》:味苦,溫。主治中風傷寒頭痛,溫瘧,發表出汗,去邪熱氣,止咳逆上氣,除寒熱,破症堅積聚。

《名醫別錄》:微溫,無毒。主治五藏邪氣緩急,風肋痛,字乳余疾,止好唾,通腠理,束傷寒頭痛,解肌,泄邪惡氣,消赤黑斑毒。不可多服,令人虛。

《藥性論》:君,味甘,平。能治身上毒風痹,皮肉不仁,主壯熱,解肌發表,溫瘧,治瘟疫。根節能止汗。方曰:並故竹扇杵末撲之,又牡蠣粉,粟粉並根等分末,生絹袋,盜汗出即撲手摩之。

《日華子本草》:通九竅,調血脈,開毛孔皮膚,逐風,破症癖積聚,逐五藏邪氣,退熱,御山嵐瘴氣。

《珍珠囊》:去榮中寒。

《葯類法象》:若去節,發太陽、少陰經汗。去節,煮三二沸,掠去上沫,不然,令人心煩悶。不去節,止太陽、少陽經汗。

《藥性賦》:味苦、甘,性溫,無毒,升也,陰中陽也。其用有二:其形中空,散寒邪而發表;其節中實,止盜汗而固虛。

《藥性解》:麻黃專主發散,宜入肺部;出汗開氣,宜入心與大腸、膀胱。此驍悍之劑也。可治冬月春間傷寒瘟疫,夏秋不可輕用,惟在表真有寒邪者可用。或無寒邪、或寒邪在里、或里之人,或陰虛發熱、或傷風有汗、或傷食等症,雖發熱惡寒,其不頭疼身疼而拘急,六脈不浮緊者,皆不可用。雖可汗之症,不宜多服,蓋汗乃心之液,若不可汗而汗,與可汗而過汗,則心血為之動矣,或至亡陽,或至衄血不止,而成大患。丹溪以麻黃、人蔘同用,亦攻補之法也。

《醫學衷中參西錄》:凡利小便之葯,其中空者多兼能發汗,木通、萹蓄之類是也。發汗之葯,其中空者多兼能利小便,麻黃、柴胡之類是也。傷寒太陽經病,恆兼入太陽之腑,致留連多日不解,麻黃治在經之邪,而在腑之邪亦兼能治之。蓋在經之邪由汗而解,而在腑之邪亦可由小便而解,彼後世用他葯以代麻黃者,於此義蓋未之審也。

受風水腫之證,《金匱》治以越婢湯,其方以麻黃為主,取其能祛風兼能利小便也。愚平素臨證用其方服藥後果能得汗,其小便即頓能利下,而腫亦遂消。特是,其方因麻黃與石膏並用,石膏之力原足以監製麻黃,恆有服之不得汗者,今變通其方,於服越婢湯之前,先用白糖水送服西藥阿斯匹林一瓦半,必能出汗,趁其正出汗時,將越婢湯服下,其汗出必益多,小便亦遂通下。

【細解麻黃】

《本草新編》:麻黃,味甘、辛,氣寒,輕清而浮,升也,陽也,無毒。入手足太陽經、手太陰本經、陽明經。榮衛之葯,而又入足太陽經、手少陰經也。發汗解表,祛風散邪,理春間溫病,消黑斑赤痛,祛榮寒,除心熱頭痛,治夏秋寒疫。雖可為君,然未可多用。蓋麻黃易於發汗,多用恐致亡陽也。

或問麻黃既是太陽經散榮表肌聖葯,凡太陽經有榮邪未散,而表症未解者,似宜多用之矣,而子何戒人多用也?夫君葯原不論多寡也。太陽榮邪,能用麻黃,即為君主,用之則邪自外泄,而不必多用之者,蓋麻黃少用,邪轉易散;多用則不散邪,而反散正矣。

或問麻黃易於發汗,用何葯制之,使但散邪,又不發汗耶?曰:麻黃之所尤畏者,人蔘也。用麻黃而少用人蔘,則邪既外泄,而正又不傷,何致有過汗之虞。倘疑邪盛之時不宜用參,則惑矣。夫邪輕者,反忌人蔘;而邪重者,尤宜人蔘也。用人蔘於麻黃湯中,防其過汗亡陽,此必重大之邪也,又何足顧忌哉。

或問麻黃性寒,而善治風邪,殊不可解矣。傷寒初入於衛,原是寒邪。因入於衛,得衛氣之熱,而寒變為熱矣。邪即變為熱,倘仍用桂枝湯,欲以熱散熱,安得而不變為更熱乎。故仲景夫子不用桂枝之熱,改用麻黃之寒,祛邪從營中出也。從來治風之葯,未嘗不寒者,以寒葯散寒邪,似乎可疑,今以寒散熱,又何疑乎。

或問麻黃氣溫,而吾子曰氣寒,繆仲醇又曰味大辛,氣大熱,何者為是乎?曰:麻黃氣寒,而曰微溫猶可,曰熱則非也。蓋麻黃輕揚發散,雖是陽葯,其實氣寒。若是大熱,與桂枝之性相同,用桂枝散太陽寒邪,不必又用麻黃散太陽熱邪矣。惟其與桂枝寒熱之不同,雖同入太陽之中,而善散熱邪,與桂枝善散寒邪迥別。故桂枝祛衛中之寒,而麻黃解營中之熱。不可因桂枝之熱,以散太陽之邪,而亦信麻黃為大熱也。

【葯膳】

麻黃牛肉湯

原料:炙麻黃15克,生薑10克,牛肉250克,蔥白10克

做法:先將牛肉洗凈、切塊,然後將麻黃加水煮沸,去掉浮沫,再煮10分鐘左右,撈出麻黃,再將牛肉放入麻黃湯中,用文火煨燉到牛肉爛熟,將生薑切絲、蔥白切段,加入湯中,加入適量食鹽,煮沸後即可吃肉飲湯,早晚兩次溫服。

適用:緩解風寒感冒癥狀。

註:本文飲片辨識圖片及說明

來源於校飲片辨識課件

編輯丨秀一 、白琦瑤

技術丨趙世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中醫藥大學 的精彩文章:

千年古法,點翠工藝
陪你度過北中醫的春夏秋冬……BUCM專屬月份壁紙

TAG:北京中醫藥大學 |

您可能感興趣

每日一葯——麻黃
每一味中藥背後都有一個美麗傳說之麻黃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麻黃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麻黃
古中醫講故事 一兩麻黃
淺談麻黃三兄弟
古樸學經方07桂枝麻黃各半湯
零基礎學中醫第12期:麻黃湯
麻黃附子細辛湯六醫案
香麻黃瓜藕片這樣做,水煮蓮藕,調製底料,黃瓜藕片齊下就好了
為什麼說麻黃湯是萬方之王?看看它的這些變幻化裁之後,就明白了
麻黃加術湯與九味羌活湯
麻黃為主治療六月寒
被稱為「夏月麻黃」的香薷,也是一味利水消腫的良藥!
緬北帕敢兩女一男販賣25970顆麻黃素毒品
香薷—「夏月麻黃」解暑熱
胎教音樂 青春木麻黃
每日一葯麻黃用於治療外感風寒表證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治療風疹
哮喘用藥之首:麻黃的寒溫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