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年讀書25:《巨嬰國》讀後感

2017年讀書25:《巨嬰國》讀後感

與豆、丁2位小友聚會,聊起我的讀書號,他倆推薦了一本《巨嬰國》的書,聲稱被禁,不想因禁而愈鳴,推薦我抽時間讀一下。前段工作忙,也沒在意。不想,再次相聚時,丁居然很暖心的帶了一本送我,那晚喝了些許酒,但時時抱著此書生怕落掉,有一種知我心者、知我所求的共鳴和感動。

讀書前,心裡有一絲忐忑,此書因「質量」問題下架而自己還讀,私下讀也就算了,寫一些體會感悟,無論是批判還是贊同多少都是宣傳,不免滋生了些「負罪」感。

武志紅是心理專家,心理專欄作家。現工作於廣州武志紅心理諮詢中心。1992年入讀北京大學心理系本科,1996年入讀北京大學心理系研究生,200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臨床心理學專業碩士,導師是國內著名的心理治療學家錢銘怡。

對於我這個而立多一半、不惑少一半年齡段的人,讀這本書時,經歷了敬佩-不屑-認同-憤怒-平靜的過程,看來這書還有磨礪心性的功效。

1.為什麼會敬佩?

古今中外歷史上的學者文人,都在試圖找尋一把「金鑰匙」,去解開國民性這把億萬生靈歷經數千年打造的銹跡斑斑的鎖。魯迅的「吃人說」、李宗吾的「厚黑學」、柏楊的「醬缸文化」、吳思的「潛規則」,皆以批判的視角解構國民和社會,武志紅的「巨嬰國」也算是新時期的一脈延續。從這個層面看,無論「巨嬰國」這一論斷恰當與否,其直面問題、獨立思考、銳力批判的精神,值得點贊,值得敬佩。畢竟思想的爭鳴,才能帶來傳統文化積弊的反省和新時期文化的繁榮,靜默順從和違心屈從最終會導致思想、文化的僵化枯萎。社會上有幾隻牛虻、放幾條鯰魚,未嘗不是好事。

學者該說說,那是風骨情懷,所謂如梗在喉、不吐不快;文化部門該禁禁,那是崗位職責,所謂捍衛主流、糾偏正向;各方把住界限,自不必相互傷害,作為讀者應予理解,也不必激憤囂嚷。

2.為什麼會不屑?

作者是心理諮詢師,在書中以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發展的五個階段「口欲期、肛欲期、俄狄浦斯期、潛伏期、生殖期」為基礎理論依據,把國人的心理發展水平定位於口欲期,也就是1歲以前,甚至是6個月的狀態,美國和英國人是俄期3-5歲,德國和日本人是肛欲期1-3歲。指出巨嬰,即心理水平還停留在1歲前的成年人。多數國人,都是巨嬰,這樣的國度,自然是巨嬰的國度。

他把國人稱為巨嬰,認為國人的心理狀態與嬰兒的心理特徵是一致的。具有共生性:6個月的嬰兒覺得我就是媽、媽就是我,我們是一體。在國人中的體現就是大家庭、集體主義、沒有界限、拒絕AA制、以己度人、統一思想……具有全能自戀:6個月的嬰兒覺得我是神,無所不能,我一動世界應該按照我的意願運轉,否則我會成魔毀了世界或者自己。國人中的皇帝夢、太后夢,中國式的大家長、單位中的一把手都是此類,最典型的是「三綱五常」的孝文化就是為巨嬰設計的。具有偏執分裂:嬰兒判斷事物以自己為中心,我是好的、白的、善的所以我的意願才能存在,你是壞的、黑的、惡的你的意願不能存在。比如,家裡少了錢,父母怪罪孩子,逼孩子承認是自己拿的,不承認往死里打。邏輯是:丟錢,意味著失控;失控,就一定是我之外的力量乾的;這個力量是惡意的;最容易控制不了、但又最容易歸罪的是孩子,所以去怪他。

他說,國人處於口欲期,集體停留在1歲前最有力的證據就是中國的吃文化非常發達。說的好像美國人、英國人、德國人等就不好吃,不精於吃,不樂於吃,這有點扯淡吧!我看他們來到中國也見啥吃啥,還樂此不疲,難道是我們把他們拽回了「口欲期」?說廣東人從早茶吃到晚茶和夜宵,就像嬰兒在找奶吃;居然還把《西遊記》中各種妖怪想吃唐僧肉當成了證明。

作者找到「巨嬰」這把鑰匙,像是打開了認識國民性的大門,豁然開朗之餘,然後開始收集各種各樣的故事、案例一股腦的往裡填塞,這好像也印證了他所說的「偏執分裂」特性。對這個過程,其實我是冷眼旁觀、不屑去爭辯的。

3.為什麼會認同?

繼續往下看時,作者批判「中國式孝道」、解構「中國式家庭」、反思「中國式婚姻」、譏諷「中國式情感」、抨擊「中國式好人」,提出了一些很尖銳、較普遍的社會問題,可謂針針見血、刺痛人心。這裡我梳理了幾個問題:

為什麼「一切為了孩子」成為家長的活法?

為什麼孩子長大後總想要逃離父母?

為什麼父母思想意志上想要與孩子捆綁在一起?

為什麼我們會對別人「好」、而對家人「差」?

為什麼別人有一點不同意見我們就感覺被批評了?

為什麼我們的家庭里不尊重界線?

為什麼女人的幸福取決於找一個什麼樣的男人?

為什麼一個成年人會始終被當成孩子催促結婚?

為什麼中國式大家庭會有虛假的親密?

為什麼我是你的晚輩就要任意受你支使?

這些問題歸根到底是一個世界觀、人生觀問題,核心是怎麼認識和處理我與家人、我與愛人、我與社會的關係。正如梁漱溟說的,人一生要解決三個問題:人與物,人與人,人與自己。在這方面,我覺得「每個人是獨立個體」這個價值觀念是基點,尊重自己才能尊重他人。書中引用了俄羅斯大文豪索爾仁尼琴的名言:每個人都是宇宙的中心。這也許是個人主義的極致,也是每個人應該建立的做人、做自己的信念。

對上面那些問題,我一直以來也在反覆的思考,個人的觀點是:

1、為誰活是偽命題!無論我們說「一切為了**」,其實根本是為了自己。因為你就是你、我就是我!

2、作為父母,感恩子女,是子女帶給我們養育的喜悅和付出愛的幸福時光。至於子女感恩不感恩我們,那是他們的事。

3、孩子逃離父母,是掙脫愛之名義下的束縛;成熟後的愛是放手,放手反而會收穫,真愛在此。

4、對別人「好」有時是因為恐懼和偽裝(當然也有助人的心靈慰藉和快樂),而對家人的「差」是真實的自己。

5、別人提不同意見感到被批評,其根源是自卑,有事實的自卑也有心理自卑,內心強大的人不在乎不同意見,哪怕自己是錯的,別人是對的。反正對錯那是我的思想!

6、幸福婚姻的基礎是人格獨立,唯獨立方能尊重,不獨立的兩種狀態:百般順從或千般控制。

7、孝的真諦,是子女的需求(精神和心靈上的慰藉,孝順父母時充滿著幸福快樂,不孝會內心不安寧);強孝,是父母和傳統文化的悲哀(法院判決敬孝,是枯萎沒營養的,孝了又能怎樣?)

8、血緣、血脈是不可靠的!情的本質在思想交融、愛的交互,相扶相助。有情,天下一家人;無情,親人如陌路。

這些都是我自己成長中對人生的一些思考和感悟,借這本書簡單的羅列一下,以後有機會會一一詳細闡述。不喜可拍磚。所以,這些觀點上我對作者是有一定認同的,雖然我不太贊同他用「巨嬰」來解構這一切,太牽強附會。

4.為什麼會憤怒?

再往下讀的時候,我的怒氣一點一點的積攢,後來批註居然用上了國罵!人家說無對比、無傷害。說國人的問題,再尖銳、再刻薄,我覺得也能接受,畢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可思想上始終把外國舉過頭頂、奉為基準,就真有「崇洋媚外」之嫌。作者引用台灣學者孫隆基的觀點:把孩子穿開襠褲、隨地小便說成無數不文明的根源,對比西方人訓練孩子定時定點排泄、由孩子來掌握,還說大小便的哲學是他律他制。把國人爭搶上公交和電梯,解釋為「我們將彼此視為非我,又因缺乏共情,非我就直接降成非人,可毫不理會對方感受」。還說中國人去其他國家必須抱團,為了在團體中形成一個「自我」;竟然說我們國家忍受不了分裂、一心追求統一,古希臘那麼小地盤卻有一千個聯邦,歐洲和我們國土面積差不多一直大小國家林立、從未統一,歐盟想統一英國鬧分裂、國內蘇格蘭也鬧分裂。

真他**的!中國人「吃文化」是嬰兒「口欲期」的證據;穿開檔褲是不文明根源;擠公交和電梯是互相絞傷;求統一也是嬰兒期的共生特性;出國抱團是為了在團體中形成「自我」;居然國家追求統一也成了「共生」,真奇葩,美國怎不讓50多個州獨立啊?我也是真的憤怒了,難道外國人不抱團、不擠地鐵、不丟垃圾、不追求統一嗎?先不管他們怎麼樣,總的結論就是中國人不文明唄!中國有中國的國情和現狀,什麼事都以外國人的標準來評判、來責難國人,這就是「巨嬰」邏輯?國人為什麼穿開檔褲、丟垃圾、擠火車、抱團、追求統一,這用得著解釋嗎?文明是有條件的,老祖宗早就講過「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是需要有物質支撐、時間積澱的。最無可救藥的,竟然歐洲分裂也是好的,中國分裂了就好了,就從嬰兒期過度到俄期了?怪不得書有「質量」問題被下架,說明有關部門還是認真的!

至於書中對集體主義的抨擊,我更是出離憤怒了,作者稱「發明集體之心者,自己也有私心,最後成為,集體之心是用來統一中下層民眾的,而高層則知,這是一種愚弄」。歷史不斷被遺忘著,血雨腥風、任人宰割、受盡欺凌的時代才過去不滿百年,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割地賠款的恥辱,八國聯軍18000多人闖進北京的燒殺搶掠,一切好似煙消雲散,「四萬萬人一盤散沙」這樣的教訓難道還不夠深刻嗎?在肯定個人獨立自主、自立自強時,便要把「集體主義」的功勛抹殺掉,這樣的論調太可怕!無集體、無團結、無犧牲、無奉獻,何來勝利,何來今日之繁榮,何來中華民族的復興。也許在作者心中,中華民族本來就不值一提,個人全面自由發展才是正道。可是,無國、無民族、有個人的獨立自由嗎?「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可以說這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切實感受。

至於作者就解決「中國歷史輪迴,即集體自我不斷構建與破碎的問題」,開出了切斷輪迴的藥方:法治與自由。哎,法治、自由、民主,這話誰不會說,可是在世界格局、中國國情下,怎麼樣法治、怎麼樣自由,要什麼樣的法治、要什麼樣的自由,這是一說了之的事嗎?當下,中國共產黨,只有中國共產黨,無論她有什麼樣的問題,可正是這個黨在不斷地自我革新、自我凈化,在實實在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矢志不渝地追求著中國特色的法治、自由、民主,在為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而不懈奮鬥,這是無可辯駁的事實。

5.為什麼會平靜?

書讀到一半時是憤怒,3/4處基本是前面一些觀點的重複和再論證,這部分讀的有些不耐煩,也感覺到這本書看似成體系,其實應該是微博一些零散文章的合集與重組,整體上缺少系統的邏輯和嚴謹的論證。

到最後1/4部分,又出現一些精彩的論段,一些事例和描述也比較平和,有人情溫度和哲理深度。

比如,引用弗洛伊德著作中的故事,3歲小孩在黑屋子裡叫「阿姨,和我說話,我害怕黑」,阿姨說「那有什麼用,你又看不到我」。男孩說「沒關係,有人說話就帶來了光」。

說的真好,「有人說話就帶來了光」,我們平時給父母打電話,夫妻間的溝通,回應孩子的表達,這些都會給彼此帶來「光明」。相反,無回應之處,就是絕境。

還有《蝙蝠俠》的對白「你內心深處如何並不重要,你的所作所為決定了你是誰」「感受被看到,就是最好的治療」「財富對孩子可能是一個詛咒」「我明白,真正自信的基礎,是愛;而自卑的基礎,是因為愛的匱乏」「有意義的忙,反而可以是一種治療」。這些都說的很好,一下子就打動了我。

漸漸的我的情緒平復下來,心也平靜了。對於這本書,我想說的是,需要一分為二的看。作者有自己認識問題的視角,也是基於自己的經歷解析問題,我們不能過多的去苛求什麼,他已經表達了自己,至於我們怎麼去接收,那是我們自己的事。那些觀點照亮了你,你就響應它,把它栽在心田裡、成為心芽,悉心澆灌培育;一些觀點不認同,那就摒棄掉,把自己思考的觀點說出來,這也是促進自己認識和分析問題。

人人活出自我,世界才更多彩。最後,借用伏爾泰的名言: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句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感謝小友贈書,這也是我交的作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夜辰讀書 的精彩文章:

TAG:夜辰讀書 |

您可能感興趣

《閱讀悅讀》2017年度選編——《我們的2017》入選文章
《中國1927》,讀懂1927,參透2017
2017年12月 《我們仨》
2017年12月的詩
2017年讀書筆記
「2016 2017年度閱讀空間新榜樣」之九淵書吧
《讀者》2017年度書單
2017年的15本好書
2017年的讀書總結
2017-2018年美國新聞評選的前20家美國醫院排名
1991《跛豪》2017《追龍》
2017年回顧與2018年計劃
阿里巴巴2012年到2017年財報閱讀筆記
2017年讀書總結(八)
2017最後一天,祝福2018年!
2016 2017年設計跟蹤
沈國2017年自選18首
兔兔の空瓶記┇2017年12月~2018年2月
2007-2017,10年隨想
2017年11月-12月份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