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9月1日啟用!新編三科教材全解讀!教師怎麼教?學生怎麼學?

9月1日啟用!新編三科教材全解讀!教師怎麼教?學生怎麼學?

8月28日上午,教育部召開2017年首場教育金秋系列發布會,介紹義務教育三科教材有關情況。

根據中央要求,教育部統一組織新編了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這三科教材將於今年9月1日在全國投入使用。

根據中央對三科教材統編統用、三年實現全覆蓋的要求,2017年秋季學期,全國所有地區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統編教材,2018年覆蓋小學初中一、二年級,2019年所有年級全部使用統編教材。

現在,小編將著重為各位讀者介紹三科教材的兩大精神、新教材解讀,以及這些改變後老師該怎麼教,學生該怎麼學。

「三科教材、兩大精神」

1、落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道德與法治教材]

培養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親切感

新編語文教材介紹了傳統節日、民歌民謠、傳統美德、民族精神、古代輝煌科技成就等內容,培養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親切感,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同。

[語文教材]

所選古詩文數量有所增加

所選古詩文數量有所增加,體裁多樣。小學有古詩文129篇,初中有132篇,其中以古詩詞為主,如《木蘭詩》《憫農》《遊子吟》《出塞》《過零丁洋》《示兒》,還有一些文言文,如《愚公移山》《十二章》《二章》《出師表》《少年中國說(節選)》;增設專題欄目,安排了楹聯、成語、諺語、歇後語、蒙學讀物等傳統文化內容,使學生在積累語言的同時,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

[歷史教材]

涉及歷史文化名人40多位

科技文化著作30多部

歷史教材主要在中國古代史部分體現,內容涵蓋中國古代的思想、文學、藝術、科技等諸多方面,涉及的歷史文化名人40多位,科技文化著作有30多部。

2、強化革命傳統教育

[語文教材]

收錄革命傳統經典篇目:

小學約40篇,初中30多篇

收錄了大量革命傳統經典篇目,如《紀念白求恩》《為人民服務》《清貧》《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擔》《狼牙山五壯士》《開國大典》《黃河頌》《我愛這土地》等文章,小學約40篇,初中30多篇。

教材中既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領袖,也有江姐、趙一曼、劉胡蘭、董存瑞、黃繼光、雷鋒等革命英雄人物,以及錢學森、鄧稼先等為新中國建設做出巨大貢獻的著名科學家,還有魯迅、茅盾等著名文學家的作品。

同時,指導學生閱讀《紅星照耀中國》《長征》《紅岩》《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紅色經典名著。

[歷史教材]

專門有2冊講解黨史

專門有2冊系統講述中國共產黨建立、發展,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史實,涉及老一輩革命家40多位。

完整介紹了中國抗日戰爭從局部抗戰、全民族抗戰到最終勝利14年的史實,強調了中國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的巨大貢獻和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團結抗戰中發揮的中流砥柱作用。

[道德與法治教材]

講述革命歷史,發揚革命精神

講述了革命領袖、英雄人物、革命事件、革命故事等具有代表性的內容,繼承和發揚「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

新教材解讀

[語文教材]

一年級學拼音推後一個多月

《語文》教材總主編、北京大學溫儒敏介紹,《語文》教材採取「語文素養」和「人文精神」兩條線索相結合的方式編排教材內容。

《語文》教材一至六年級每冊6-8個單元,由課文、口語交際、習作、語文園地等板塊組成。

七至九年級每冊6個單元,包含閱讀和寫作兩大板塊,各單元穿插安排「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名著導讀」、「課外古詩詞誦讀」等欄目;

八至九年級每冊設置1個「活動·探究」單元,突出任務性學習理念。

溫儒敏說,《語文》教材適度降低了漢語拼音教學的難度,把拼音的教學往後推了一個多月,幫助孩子們建立對漢字原初的感覺,把漢語、漢字擺回到第一位置,強調拼音只是輔助學漢字的工具,進一步激發孩子認字讀書的興趣。

此外教材有意解決不讀書少讀書的問題,整個教材課文數量是有所減少的,但是衍生閱讀的量是大增的,就是讓語文課往課外閱讀延伸,往學生的語文生活延伸,同時教材要重視語文知識的積累和讀寫能力的培養。

[歷史教材]

講述釣魚島、南海諸島的歷史淵源

《歷史》教材執行主編、首都師範大學教授葉小兵介紹,和《語文》一樣,《歷史》教材也進一步加強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涉及歷史文化名人40多位,科技文化著作有30多部。

教材系統介紹了中華民族近代鬥爭史,突出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建立和不斷發展的歷史,分別介紹了40多位老一輩革命家,以及為中華民族解放事業而英勇獻身的革命英雄。

同時教材還注重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國家主權和海洋意識教育、國際理解教育。揭示出自秦以來中國就是一個不斷發展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以史實為依託講述西藏、新疆、台灣及附屬島嶼釣魚島、南海諸島等作為我國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歷史淵源;在世界史中重點介紹人類文明起源的多元性,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樹立熱愛和平的觀念和憂患意識。

[道德與法治]

六、八年級各設法治教育專冊

《道德與法治》教材執行主編、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高德勝介紹,教材按照由近及遠、由淺入深、螺旋上升原則,從家庭-學校-社區-國家-世界生活場域逐步拓展,突出德法兼修,強化實踐體驗。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共12冊,安排了六大生活領域:我的健康成長、我的家庭生活、我們的學校生活、我們的社區與公共生活、我們的國家生活、我們的共同世界。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共6冊,圍繞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國家、世界振凱編排,設置情境或活動導入,聚焦主題,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法治教育。

為了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的要求,新教材小學涉及30多部法律法規,初中涉及了50多個法律法規、6部條例和司法解釋,六年級和八年級設置了法治教育專冊。

此外教材還有國家主權意識教育、民族團結教育等主題,並專門設置了中國夢、總體國家安全觀等專題。

新教材該怎樣教?

語文教材

1、反覆誦讀是教好古詩文的關鍵

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

怎樣教好古詩文的課?最好的辦法就是反覆誦讀。

怎樣教好古詩文的課?最好的辦法就是反覆誦讀,讀得滾瓜爛熟,不用有過多的闡釋,也不要太多活動,寧可多讀幾遍、多讀幾篇。

小學生學古詩文,是比較難的,要求別過高,不必在所謂主題思想、意義價值、藝術手法等方面講太多。

古詩詞教學要注重讓學生感受詩詞音韻之美,漢語之美,也許一是說不清美在哪裡,總之是積澱下來,有所感覺了。

2、教師要落實4點

一是語文教師要像研讀閱讀課文那樣來研讀推薦名著。

要把個人的閱讀偏好擱置起來,用心閱讀、欣賞每一本推薦名著,獲得豐富的閱讀體驗,發現名著的魅力。

要注意收集與名著有關的研究、賞析資料,形成自己對作品的獨特認識和評價。

最好能夠用心記錄自己的閱讀體驗,系統整理有關研究資料,建立每一本名著的閱讀檔案。

二是要在學期教學計劃中安排適當的課時,從時間上保證、落實名著導讀。

每一本名著的教學計劃,要做好讀書活動的整體規劃,兼顧課內和課外。

要實現培養讀書興趣的目標,在名著導讀教學中,就必須以興趣為先導。

要針對學生的已有基礎來設計讀書活動,找到讓學生愉快地走進名著的切入點,才有可能使學生對讀書活動真正有興趣。

三是閱讀分享的主體自然應該是學生,但在具體活動過程中,教師要發揮應有的作用:

要有意識地創造條件,讓各種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有分享的機會;

要能夠在分享中發現有價值的討論話題,引導分享由淺入深,使分享能夠漸入佳境;

要善於適時和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體驗,以自己示範性的分享來帶動、激發、提升學生。

四是名著導讀教學不應「用力過猛」

為防止名著導讀教學中出現「用力過猛」的現象,教師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名著導讀的關鍵是讀,要讓學生「連滾帶爬」地讀書,讓學生海量地閱讀。

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培養學生終身讀書的習慣。

歷史教材

1、 教師備課,必備活動

新教材新增3大輔助欄目:

課文前設:

導言——結合本課內容要點,以問題設置為主,以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參與教學。

旁設:

相關史事——提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史事,作為知識的補充,如名詞解釋、事件說明、現象描述、歷史小故事、文物賞析等。

人物掃描——介紹重要的歷史人物,作為知識的補充或拓展。

材料研讀——列出簡要的文獻材料,並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分析材料,思考問題。問題思考:結合課文內容提出思考題,引導學生討論。

課文後設:

課後活動——作為課後作業,以形式靈活的題型,使學生複習鞏固所學。

知識拓展——介紹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引起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部編本歷史教材主編葉小兵:

教師在備課時,不但要備課文,還要備活動。

這些活動設計往往是該教科書的特點所在,教師在使用教科書時,不能只注重對課文的講授,還應注重對書中活動設計的靈活運用。

因此,在備課時,不但要備課文,還要備活動,把教學活動的設計落實到教學方案中,尤其是史料研習的活動,使之配合併深化對課文知識的學習。這樣,才能更充分發揮教科書的作用。

2、學會巧妙利用教材插圖

部編本歷史教材主編葉小兵:

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有意識引導學生從圖像中提取有效信息。

新教材設有大量的插圖,平均每頁都有兩三幅圖,達到了圖文並茂。

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研究這些插圖的功能和所含的信息,考慮如何運用這些圖像材料,如何引導學生從圖像中提取有效信息,如何指導學生掌握識圖、用圖的方法,如何通過插圖的教學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設計插圖的運用時,要考慮與插圖內容有關的問題設置和學生活動,調動學生更好地對插圖進行學習。

道德與法治教材

1、以學生個體經驗為教學起點

部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總主編朱小蔓:

每一課內容的展開都包含著一條引領生活經驗的線索:課堂活動要以「運用你的經驗」開始,把學生的個體經驗作為學習的起點。

一線名師支招:

首先,要注重研究學生面臨的各種社會問題。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大眾傳播媒介的現代化和多樣化,為中學生接受信息提供了廣泛的渠道。

他們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獲得了各種各樣的信息,有些是和我們政治課的教育是一致的,這就進一步增強了政治課的實效性,但也會有不少信息與政治課的教育是相抵觸的,處理不好就會削弱了政治課的實效性。

因此,作為新時代的政治教師,要深入社會實際,加強調查研究,注重研究學生面臨的各種社會問題。

其次,實行課中課——上微課,師生共同成長。

七年級的《思想品德》更名為《道德與法治》,不只是名稱的變化,整個教材從內容到形式都有很大的變化:

內容上——邏輯性更強、可教性更強、可讀性更強;

形式上——版面更活、顏色更爽、比例更好。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尚睿通教育 的精彩文章:

TAG:尚睿通教育 |

您可能感興趣

教育教學:一位教師的10年「青春悅讀」實踐
兒童美術教師到底應該教什麼?怎麼教?
教師親吻17歲補課女生,教育局撤銷教師資格!家長呢?
教育教學:整本書閱讀中的教師角色
2018北京中醫藥大學優秀教師及青年教師投票活動開始啦!
「教師力」修鍊No.5丨如何處理教師、學生、教材的關係?
最新!解讀「新時代高教40條」,思政、考試、教學、教師都逃不過……
教育部組織開展2018年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學科教師全員培訓
乂學教育栗浩洋:用AI+教育替代特級教師
教師讀書筆記大全20篇
學生、教師、學者的文本解讀
各教學部教師簡介
「我是幼兒園教師」!2018年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喊你來參加
9月10日教師節 送什麼禮物給老師呢?
教師節日話教師
幼師之美——學前教育宣傳月:我是幼兒園教師
2018期末最全複習清單!(教師、學生、家長適用)
教師如何生成學科教學知識
2019年原民辦代課教師養老問題有何新政策?
北舞附中教師 王錦松教學 3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