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臨床醫生要重視基本功 重視個體化醫療

臨床醫生要重視基本功 重視個體化醫療

臨床醫生要重視基本功 重視個體化醫療

臨床醫生要重視基本功 重視個體化醫療

關於臨床問題的幾點看法。——林治湖

首先要重視基本功。問病史也好,臨床的基本檢查也好,我覺得基本的東西還是醫生本身的經驗,醫生經驗越多,問得越仔細,那麼他的診斷正確率越高;一點經驗沒有的醫生可能還是不太行的。現在的事情是這樣的,教學方面還是強調「三基三嚴」,但真實的世界,我不知道帶學生是不是還是像過去那樣,就像葉緒瑛老師、柯若儀老師教我的時候那樣,聽診我不會聽,柯老師、葉老師可以把聽診器擺在聽診部位,拿手比量著告訴我收縮、舒張,聽雜音什麼的,我不知道現在是不是還這樣。現在的診斷,只要我們的醫生真實地基於我們自己的經驗仔細地問病史,仔細地聽病人的敘述,張孝騫教授的經驗(50%的診斷可以從病史中得到)還是成立的,當然病人敘述也有真有假,你要學會判斷,加上自己的經驗,仔細地去做基本的望、觸、叩、聽就可做出診斷。記得20世紀80年代,一天我值班遇到一位急診「昏迷待查」的70歲老農,他是上山幹活暈倒在地里的,看過病人後總覺得不像「腦血管意外」,懷疑是「服毒」,但家屬堅決否認有服毒的可能性。請柯若儀教授會診,柯教授仔細觀察病人,發現瞳孔小、微汗、肌肉細顫,與病人的老伴詳細交談,追問病史,終於得知病人襯褲是他老伴為了滅虱用敵敵畏浸泡過的,農藥中毒診斷成立,經搶救成功挽救老農生命,可見仔細問病史有多麼重要!現在有的醫生是這樣的,心內科的醫生不量血壓,聽診是不是真的聽了,我都不知道。心臟大不大,要看心尖搏動,拿手摸一摸就知道了。當然現在也有一個問題,臨床太忙了,看不完病人,叫病人不停地說也是沒有完,要學會抓住重點。我還是覺得張孝騫教授的觀點是正確的,我不敢講50%,但至少30%以上的病人可以基於病史診斷。

第二個要重視個體化,這麼多年大家都在講循證醫學,我覺得循證醫學不能說不好,循證醫學是對的,是做了大量的工作的,總體來講,醫生還是應該按著循證醫學的臨床指南來辦。可是,我總覺得我們看病是看一個具體的病人,不是看一個群體,年齡、性別,大人、小孩,思想狀態,精神狀態都不同,應該針對具體的病人更好地個體化。其實有些看心內科的病人,就是神經衰弱,我跟他們半開玩笑地講:「你回家好好乾活,沒事,多勞動,你少生點氣。」有一個過一段時間回來看我說:「林大夫,你說的真對,我今天又來了,我來不是看病了,我是看看你來了。」確實有這樣一部分病人,你耐心地、也可以半開玩笑地做他的心理工作,就是要個體化。現在臨床是不是過多地強調了規範化,強調了大規模循證醫學這些東西,而忽略了個體的事情?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幾歲的小孩確實有不少得房性早搏,一看到房早,家長嚇得要死,如果我們大夫語言上再說:「你這個將來事就多了……」麻煩了,這個家長就從大連跑到北京,從北京跑到上海,最後再跑回來,大概看病的醫生觀點都是一樣的:「別著急,以後觀察看,也許長長就好了,不一定都是心肌炎。」所以我覺得應該個體化。現在循證醫學講得多,個體化醫療講得少,就拿高血壓來講,現在規定是150/90mmHg,可是80歲也要150mmHg嗎?160mmHg不行嗎?160mmHg真的就有事嗎?血糖現在要求的很嚴,動不動降糖葯就上來了,一個80歲的人8.0mmol/L可不可以,算病嗎?7.5mmol/L行不行,要打胰島素嗎?我覺得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生理會有一些變化,老年人有一些變化也許是生理性的,血壓、血糖、血脂都是大規模數據獲得的,是不是我們現在的規定都適合每一個年齡段?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重視控制過度醫療,至少從三甲醫院這個範圍內,個人感覺過度醫療的事情應該引起注意,不管是裝支架也好、裝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也好、裝起搏器也好,真正地、嚴格地按照需要去做,這個事應該引起臨床醫生的注意。很早以前是我們醫療不足,沒有那個技術和設備,不敢做,該做的也不做,現在技術、設備有了,我們是不是做的過了?過的原因很多,一個是醫生的認識不夠,認為應該做,比方說,心動過緩是不是應該裝起搏器?但如果這個人就是有那麼一回出現了三度,心肌炎確實有恢復了,動態心電圖檢測沒有發現新的問題出來,還要做嗎?按從前的觀點,有過就應該做,保命嘛,現在都是這樣,我覺得過度了。一個人裝7個支架,就像胡大一教授說的一句話:「身上裝7個支架不成了鋼管心臟了?」第二個原因,某種醫療技術過去沒做過,現在要做啊,要趕啊,別的醫院做1000例,我要做1500例,要比誰更先進嘛!當然也不否認有一個經濟因素的問題,但這個不是第一位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空間 的精彩文章:

重視惰性病變的辨別與臨床處理
慢性病分級診療的整合醫學觀
真正的免疫治療時代到來了嗎?
抗精神病藥物與催乳素水平的關聯性研究進展
磁共振T2Flair像下擴大切除腦膠質母細胞瘤

TAG:醫學空間 |

您可能感興趣

肝纖維化,治療有術需重視
重視教育,更要重視教師待遇
冬季更要重視養生
重症心力衰竭需重視營養治療
肝硬化患者需要重視營養支持
肝硬化患者更需要重視營養支持
患者需要重視骨性關節炎的護理
治療內傷雜病需重視脾胃
重視胃黏膜萎縮,積極探索治療方法
給孩子補充維生素要重視三個「合理」
中醫治療晚期胃癌:扶正注重胃氣、祛邪著重化痰、組方重視理氣
冬季體檢的六大好處 三類人應重視體檢
健康大影響老人失眠要重視
養生為什麼要重視「陰陽」?
冬季養生保健,睡眠要重視
血友病患者要重視預防治療
站樁要重視對膝關節的呵護
治療頸椎病應重視心理疾患
重視蠕形蟎性瞼緣炎的診治
佛教更重視現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