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為什麼有「鬧洞房」的習俗?
鬧洞房又稱「逗媳婦」、「吵房」,在迎親的當天晚上進行。古人鬧洞房,取辟邪驅惡之意,又有融洽新人關係,表達賓客祝福之願。
鬧房習俗始於先秦漢代時期,婚禮淳樸、肅穆。孔子在《禮記·曾子問》中描述當時的嫁娶情景時說:「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燭,思相離也;娶歸之家,三日不舉樂,思嗣親也。」反映了先秦婚禮的淳樸習尚,沒有喧嚷紛鬧大操大辦的場面。
入漢以後,社會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人們不再滿足古板而沉悶的舊式婚禮,不再固守「三日不舉樂」的古訓,開始大操大辦,使婚禮蒙上世俗的喜慶色彩。
關於鬧房習俗的來歷,我國民間有驅邪避災的說法。
神話故事類:
相傳,天上的紫微星一日下凡,在路上遇到一個披麻戴孝的女子,尾隨在一夥迎親隊伍之後,他看出這是鬼祟在伺機作惡,於是就跟蹤到新郎家,只見那女人已先到了,並躲進洞房。
當新郎、新娘拜完天地要進入洞房時,紫微星守著門不讓進,說裡面藏著鬼祟。眾人請他指點除魔辦法,他建議道:「鬼祟最怕人多,人多勢眾,鬼祟就不敢行兇作惡了。」
於是,新郎請客人們在洞房裡嬉戲說笑,用笑聲驅走邪鬼;果然,到了五更時分,鬼祟終於逃走了。
鬧洞房驅邪的風俗南北各地均有。
新人入洞房前,長江中下游地區,新郎前一晚就須睡在洞房,事先請兩名女童手執紅燭將新房內照一遍;天津人則請吹打班子在新房內吹打,以求吉利。新人入房後,驅房內邪氣依然十分重要。諸如在東漲,新郎進屋後要象徵性地向新房四角各射一箭,或手執單刀朝每個角落虛砍一刀,並歌曰:「一砍妖,二砍怪, 三砍魔鬼壞腦袋,四砍喪神快離開,笑看麒麟送子來。」
更普遍的習俗是在新房內置長明燈,所謂「洞房花燭夜」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歷史故事類:
鬧洞房的習俗起源於戰國晚期,由河北一帶向其他地區傳播。燕太子丹曾被作為人質押在秦國,後來伺機逃回。
為了保衛燕國,燕太子丹廣納賓客,搜羅勇士,企圖刺殺秦王。為此,賓客們調戲他的姬妾美人,他亦無所謂,甚至主動獻媚以結歡心。太子丹這種看重賓客輕視女眷的行為,對民眾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導致一國形成愚悍輕薄的風氣。
有客人上門,主人會薦婦伴宿,以為體面。舉婚禮時,聽任調笑戲弄,男女無別,認為是榮耀風光。山東一座漢畫像石墓中,就有一幅「鬧洞房圖」的畫像石,表現一男一女在第三者的強制下做親吻狀。這說明鬧洞房習俗在漢代已經流行。
不光是漢族,甚至北朝當政的鮮卑族,也有鬧洞房的習俗,並以「弄女婿」為重點,甚至貴為皇帝亦不能免俗。北齊文宣帝高洋納殷昭儀的新婚之夕,殷昭儀的嫂子元氏也去鬧洞房,竟然用世俗之「弄女婿法,戲文宣」,高洋為此懷恨。
現代人對「鬧洞房」的看法?
2014年11月,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79.2%的受訪者都曾經歷過「鬧洞房」,60.9%的受訪者直言並不喜歡「鬧洞房」婚俗。74.3%的受訪者認為「鬧洞房」無助於促進婚姻關係,17.0%的受訪者認為會有負面影響。
現在一些地方的「鬧洞房」存在什麼問題?
1、鬧的分寸掌握不好,造成不愉快;
2、一些做法太低俗,是對新人的侮辱;
3、還有「假鬧變成真為難」,引發糾紛,讓新人筋疲力盡,得不償失;
4、長輩參與「鬧洞房」,倫理秩序混亂。
如何應付鬧洞房?
為了避免洞房出現難堪,新郎新娘最好事先準備一些節目,如唱歌、跳舞、舞蹈或小魔術、笑話等自己擅長的小節目。
在洞房裡,新郎、新娘要積極配合,協調行動。特別是新郎,一定要時刻注意為新娘解圍,別讓她陷入難堪的境地。
應對計策
第一計:「借計」
如果遇到一些低級趣味的人強迫新人們講隱私,說下流話,甚至當眾做一些難堪的動作,新人們一定要冷靜克制對待。你可以去找一些德高望重的長輩或領導來制止他們,切忌不可默默忍受,亦不可與對方爭吵。
第二計:「賴計」
遇到難度太大或可能影響夫妻感情的問題,可採取「耍賴」的方式迴避。但要注意的是新人的態度一定要笑容可掬——「態度誠懇,堅決不做」,不要破壞新婚的喜慶氣氛。
第三計:「拖計」
一般來說,鬧洞房不會太久,大約1-2小時,所以我們的第一計就是「拖」,盡量把時間拖過去,大家齣節目時,可以在規則上盡情地討價還價,在表演時不要一次成功,運用你的聰明和智慧把時間拖過去。如果有個別不懂事的客人越鬧越晚,還全然沒有要走的意思。那麼新人可以委婉地表述自己累了,切不可直接下逐客令。
第四計:「詐計」
一般鬧的最起勁的都是沒結婚的,這時,你要嚇唬他們。對於已結婚的,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並表示出誠懇的樣子,要求齣節目的人作示範。如果實在找不出表演節目也不要緊,可以事先準備一些謎語、對聯,並說好答不出者表演節目,這樣就能順水推舟地把節目轉移到別人身上。鬧洞房時,一般都要講講羅曼史,你不妨事先理頭緒,把要講的內容想好。
在成功鬧完洞房後,新人們儘管身心乏力,但還是要熱情歡送客人離去,要誠摯地感謝別人為婚禮所增添的歡樂氣氛,並懇切歡迎大家日後常來做客。
總之,「鬧洞房」無論是民間習俗也好,故事傳說也罷,作為屬於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應該有選擇性的保留和發揚。在如今文明社會,鬧洞房方式應該鬧的有分寸、鬧的有文化,鬧出親情、鬧近距離。


※《勇者斗惡龍11》女格鬥家人氣高漲成網紅
※努比亞發飆!Z17開啟大降價,「死扛」小米6和榮耀9!
※小浠療愈8月1日-15日半月星座運勢:愛情來了就去迎接,感情沒了隨緣告別
※八字中國印、學堂、德秀貴人的交代
TAG:生活觀察號 |
※走進這座文化氣息濃厚的中國古城,了解那些你不知道的中國古代民俗文化!
※印中文字」和「中國文化」究竟有沒有區別?
※什麼是中國唐代的「母訓文化」?
※為什麼中國沒有品酒文化
※【文化】為什麼韓國所有燒酒瓶都是綠色的?真相在這裡!
※秦始皇焚書坑儒,為什麼沒有造成中國文化的斷代?
※為什麼不能和有文化的人聊文化?
※{葛洪大道} 英國和中國,茶文化有什麼區別?
※千古中華是留給中國的最大文化遺產嗎?
※中國石窟藝術與佛教文化有哪些淵源?愛學習的你都知道嗎?
※文化|什麼是禪?
※盆景為什麼是中國的國粹和珍貴的物質文化遺產
※你真的了解中國的酒文化嗎?
※《詩經》中的「巫」文化都有哪些?
※身為中國人不知道中國傳統文化精粹是什麼?你好意思嗎?
※濃郁中國文化氣息 文房小器:硯滴
※中國哪有什麼酒文化,全是「往死里喝」!
※「白雲法系」 之中國佛教特有的文化現象
※中國為什麼會有武俠文化?箇中原因恐怕連專家都不知道
※游中國古都,悟中華文化之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