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太少兩感證治療醫案280期

太少兩感證治療醫案280期

今日練習

李某,男,49歲。

患者1年多前發現四肢感覺逐漸遲鈍,逐漸發展為肌膚麻木不仁,肢體強直,屈伸不利,行步不穩,頭重腳輕如踏棉花,伴腰痛,腹部拘緊如有束帶。舌苔白略膩,脈澀遲。

處方:__湯。

上方服二劑後,各種癥狀均有減輕。

原方加大劑量,又進六劑後,患者兩腿已能行走,不用他人攙扶而來就診。

繼服上方加味,另開利水之劑,二方交替服用共約四十餘劑,上述癥狀全部消退,恢復正常工作。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麻黃附子細辛湯

註: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上一期:四逆湯症的臨床治療【279期】

上期原醫案

男性,30餘。患感冒咳嗽,遷延未愈。

曾服西藥和中藥,咳嗽不能止。肺部透視無異常。經服藥一月,咳嗽仍不好,來我處就醫。

體溫37.5℃,喉癢咳嗽,痰白而稀量少,神形憔悴,聲微嘶,睏倦嗜卧,舌淡有薄潤白苔,脈沉弦而尺部獨浮。

據脈證分析,當是風寒入於少陰。雖然不是「少陰病始得之"的證候,但它是少陰病的見證則無疑義。

於是乎,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方,給服二劑,微熱退清,咳止聲揚。原方出入,兼予調理,體力康復。

按語

風寒侵入少陰,肺氣上逆而咳嗽,此屬太少兩感證。

《張氏醫通》說:「暴啞聲不出,咽痛異常,卒然而起,或欲咳不能咳,或無痰,或清痰上溢,脈多沉緊,或數疾無倫,此大寒犯腎也,麻黃附子細辛湯溫之,並以蜜制附子噙之,慎不可輕用寒涼之劑。」

學習經典

《傷寒論》第301條: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細辛附子湯主之。

各家論述

《註解傷寒論》:麻黃之甘以解少陰之寒,細辛、附子之辛以溫少陰之經。

《醫方集解》:以附子溫少陰之經,以麻黃散太陽之寒而發汗,以細辛腎經表葯聯屬其間,是汗劑之重者。

《古方選注》:用麻黃髮太陽之表汗,細辛散少陰之浮熱,相須為用。欲其引麻黃入於少陰,以出太陽陷入之邪,尤借熟附合表裡以溫經,外護太陽之剛氣,內固少陰之腎根,則津液內守,而微陽不致外亡,此從里達表,由陰出陽之劑也。

——END——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承有道 的精彩文章: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茜草
紅糖、白糖、冰糖,作用天差地別,您用對了嗎?
腎病被稱為「沉默殺手」出現這些情況,一定要注意
8月5日早9點直播預告——採藥活動
四逆湯症的臨床治療279期

TAG:醫承有道 |

您可能感興趣

顛證治療醫案463期
厥陰症治醫案478期
虛勞症治醫案459期
溢飲症治醫案475期
驚狂症治醫案473期
胸悶心悸症治醫案470期
胃下垂醫案530期
真武湯醫案529期
瀉心湯醫案527期
枳術湯醫案536期
脾虛氣滯症治醫案453期
心陽不振症治醫案517期
痰飲咳喘醫案539期
膽囊炎醫案523期
胃氣不和症治醫案467期
白虎湯醫案525期
抵當丸醫案521期
四逆湯醫案456期
附子湯醫案513期
口舌潰瘍醫案5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