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羅子君重返職場就是成功的嗎?

羅子君重返職場就是成功的嗎?

《我的前半生》大結局一段時間了,但話題的熱度依舊還在。

在劇中,我們一路見證了羅子君重返職場完成人生「大逆襲」的全過程——丈夫出軌,自己和兒子被掃地出門,然後在閨蜜的陪伴和勸說下,重返職場,從全職媽媽走向「成功職場女性」,然後手撕小三,華麗逆襲,不少人羨慕嫉妒恨。

然而,這簡直是全職媽媽被黑的最體無完膚的一次。羅子君離婚前,養尊處優,十指不沾陽春水,這哪裡是全職媽媽,分明是千金小姐嘛。羅子君最後雖然走向職場,完成逆襲,但她同時也放棄了最有挑戰性的事業。

有人可能會問,什麼是最有挑戰的事業?

有一個短片講過一個HR招聘的故事。一個有著各種嚴苛條件和責任的職位,但是卻零報酬,你要不要做?你肯定會很詫異,怎麼會有這樣的職位?事實上,這個職位隨處可見,那就是----母親。

這就是人們公認的最具有挑戰性的事業。孩子的成長、陪伴和教育是一份最艱苦、最需要時間和精力的工作,卻又是世界上最不要求回報的工作。

不知道為什麼中國的很多電視劇都喜歡黑全職媽媽,彷彿做了全職媽媽就沒了事業,沒了事業就沒了人生,分分鐘小三就上門了。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引導。

全職媽媽就一定沒有事業嗎?其實有很多全職媽媽,都變成了「事業有成」的自由職業者。有的媽媽給孩子做烘焙,做成了烘焙達人;有的給孩子一年讀幾百冊繪本,變成了兒童讀物達人;蜜芽網的CEO劉楠,也是因為給孩子買東西,買著買著就變成了超級買手,變成了估值最高的母嬰電商平台……

全職媽媽和職場不是冰與火的關係。電視劇為了製造戲劇衝突,會故意設立兩者的對立關係,其實在現實中,完全是可以實現平衡的。關鍵是看你願意不願意、有沒有用心去做。

而且,我們一定要明白,上面提到的這些「事業」,只是全職媽媽的「副業」。全職媽媽的「主業」,還是家庭教育。

聶耳曾說:腦筋若無正確的思想的培養,任它怎樣發達,這發達總是畸形的發達,那麼一切的行為都沒有穩定的正確的立足點。家庭教育是決定孩子未來的起點,也是他們成長道路上最大的一個變數。

所以你看很多西方國家,都在用政策的方式鼓勵「全職媽媽」。

德國和法國都會給全職媽媽發放津貼,德國每月300歐,法國補貼最高800歐,再加上200歐的住房津貼,總額有1000歐,和上班族收入沒有太大差別。

日本全職媽媽不僅不用交稅,還可以享受社會保險,65歲以後不管上沒上過班,都可以領取國民年金。

他們只是因為錢多任性所以福利好嗎?不是。因為他們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學者指出,國家間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競爭的根基,就是家庭教育的競爭。

誇張一點說,全職媽媽關乎國運。所以你要問羅子君成功回歸職場就是成功嗎?答案是,它也許是羅子君一個人的成功,但更多的可能是一個社會的失敗。

那麼問題又來了,全職媽媽的角色這麼重要,她該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家庭教育家」讓孩子更加健康、全面的成長呢?

朋友認識一位校長,學而思的楊付光老師。這所教育機構教過400多萬個學生,從這400多萬個學生的學習數據和成長數據中,他們總結出了能夠讓孩子「受益一生的能力」。具體歸納下來,是六點:閱讀能力、溝通能力、探究能力、抽象性思維、思辨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

閱讀給人的啟迪是無法估計和替代的。

閱讀影響的是個人素質中最基本且核心的東西——審美觀、道德觀和人生觀。它不僅是孩子了解世界、發現世界和思考世界的過程,更是他們內在提升養成的習慣過程。

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其實就是在幫他解鎖一種「終生學習」的能力。這也是為什麼兒童讀物備受家長和孩子青睞的原因。作為學習成長的基礎,良好的閱讀習慣與能力的擁有,讓知識儲備不再是問題,「讀萬卷書」也能體會百態人生,遇到問題和困難的時候,更能遊刃有餘的積極處理。

溝通能力是人生活在這個社會上與人交往最重要的能力,對孩子更為重要。

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現在的實際學習和生活中,良好的溝通能力會使人很快贏得寬鬆的發展空間和較高的成就感。不少人一定有過這樣的體驗和經歷,大公司在招聘的時候都明確要求較高的溝通能力,可見,培養孩子們的溝通能力是多麼的必要,這是應對未來能力的必須之一。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說:「假如人際溝通能力也是同糖或咖啡一樣的商品的話,我願意付出比太陽底下任何東西都珍貴的價格購買這種能力。」你們說,溝通能力能不重要麼?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無論是在課堂內還是課堂外,都在積極為孩子尋找閱讀和溝通能力的提升方式,學而思的「大語文」課程體系,除了課堂內的教學主題之外,還會藉助課外活動和傳統文化學習兩翼,讓孩子學以致用,受益終身。

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是國內教育最需要提升的部分。

培養探究能力的前提就是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燃起他們的探究熱情。這就意味著需要對孩子們的好奇心進行合理的引導。孩子們擁有較高的探究能力,可以讓孩子對問題的解決方向較為明確,且思路清晰,能夠對問題進行有效的反思,並舉一反三。

而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更多的技術用在孩子的教學過程中,以學而思為例,在物理、化學等課程中,正在融入在線實驗室,用更生動的內容和課堂體驗來啟發孩子的探索力。

我們聽過很多全職媽媽的故事,她們最後之所以覺得自己「失敗」,很大程度上是覺得自己「犧牲」了過去的職業,全職在家教育孩子,結果,孩子感覺也沒教育好。所以覺得付出是沒有意義的。

這個問題何解?

其實,用全職媽媽的方式去完成孩子的家庭教育,是沒有錯的。但這個過程當中,千萬要注意「科學教育方式」的學習和運用。不是說你每天「看著」孩子,孩子自然就能變成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五好學生。除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也需要專業的、現代化的教育。

現在的教育其實跟我們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方式已經完全不同。

之前楊付光老師提過學而思現在的「人工智慧」教學模式,能通過智能化的ITS教學系統、IPS智能練習系統,讓老師掌握每一個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狀況,哪些部分是知識盲點,哪些部分就做重點強化學習。基礎的學科知識學習,在未來並不是一件難事。每一個人都可以在大數據、人工智慧的輔助下,快速的構建起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

書歸正傳。講這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想告訴大家,無論你是全職媽媽,還是兼顧職場與生活的超人媽媽,家庭教育和專業教育同樣不可替代和忽視。

無論是考高分當學霸也好,還是代表著綜合素質的六大能力也罷,都是可以通過專業的方式幫助孩子獲得的,而且這都是受益一生的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她刊 的精彩文章:

權志龍變土炮、陳偉霆發福……他們到底經歷了什麼?
酸奶、養樂多,是有利於減肥,還是越喝越胖?
劉亦菲楊洋的盛世美顏,也抵不過《三生三世》的廉價婚紗影樓風!
51歲生9個娃還管理著4000億資產,這個超人媽媽活成了勵志少女!
流放之路3.0技能改動 快來看哪些增強哪些削弱

TAG:她刊 |

您可能感興趣

全職媽媽如何重返職場?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輕鬆重返職場,職場媽媽工作哺乳兩不誤,我是怎樣輕鬆做到的?
李娜重返賽場旗開得勝,笑稱任務完成老公可有可無,孩子最重要!
寶媽如何快速重返職場?
??不雞血把女兒送進哈佛,50歲全職媽重返職場,她如何成就自己和孩子……
重返職場的媽媽們,後來怎麼樣了?
職場媽媽準備戰:重返職場前的背奶功課
買了C羅還嫌不夠?又想從皇馬身上薅羊毛?尤文重返巔峰的節奏?
全職媽媽重返職場所受的苦與壓力,真的不是你能想像的!
那些重返職場的全職媽媽,現在都怎麼樣了?看完很心酸
二度就業難,全職媽媽重返職場面臨哪些問題?
重返職場後最容易遇到小人的生肖,希望不要有你!
重返球場——膝蓋該如何康復?
科研領域的新手媽媽,重返職場談何容易?
職場女性如何帶娃?看看這位美國媽媽產假結束後,重返職場的生活日記
產後要重返職場卻捨不得寶寶?做到這3點,工作、帶娃兩不誤
生完二胎後重返職場,誰說職場媽媽欠孩子一個對不起
三星手機又「火」了!不是爆就是燃,還能「重返戰場」嗎?
產後重返職場 做好這些準備更從容
如果重返單身,你最想做的事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