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氣虛體質有什麼癥狀 應該怎樣治療

氣虛體質有什麼癥狀 應該怎樣治療

氣虛體質的入主要癥狀是疲勞乏力,即人的氣力不足,體力和精力都感到缺乏,說話沒勁,經常出虛汗,容易呼吸短促,稍微勞作便有疲勞之感。這種人機體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都比較低下,容易感冒,生病後抗病能力弱且難以痊癒,還易患內臟下垂比如胃下垂等。舌淡苔白,脈虛弱。常用的調養保健方式有:

1.飲食保健多吃具有益氣健睥的食物,如小米、粳米、糯米、黃豆、白扁豆、香菇、大棗、桂圓、豆腐、馬鈴薯、紅薯、牛肉、兔肉、豬肚、雞肉、雞蛋、鰱魚等。

2.藥物保健常用的補氣藥物可選用花粉、蜂王漿、人蔘、黃芪、西洋參、太子參、党參、靈芝、五味子、大棗等。食物中可以結合使用的這些藥物,常用的葯膳有黃芪燉雞、人蔘蘑菇湯、山藥大棗泥、茯苓煎餅等。平時也可適當服用一些有豐愾功效的中成藥。高血壓者劇艮人蔘、西洋參、五味子。常自汗、感冒者可服玉屏風散預防。

3.運動,導引保健 根據自己的體能,以柔緩運動,散步、打太極拳等為主,氣功可練「六字訣」中的「吹」字功,常練可以固腎氣,壯筋骨。平時可按摩足三里穴。

氣:指臟腑組織的活動能力,如五臟之氣,六腑之氣,經脈之氣等.精氣奪則虛語出《素問.通評虛實論》。是對虛證所下的定義。精氣,指人體正氣。奪,耗損之意。指因正氣過度耗損而出現的虛證。如大病久病,消耗精氣,或大汗,大出血損傷陽氣、陰液,都會導致正氣虛弱,機能衰退,表現為面白唇淡,神疲體倦、心悸氣短,自汗盜汗,脈細弱無力等癥狀。

【氣虛】:指「氣少」、「元氣虛弱」。多由於臟腑虛損、重病久病損耗元氣所致。一般癥狀有面色晄白、頭眩耳鳴、心悸短氣、動則汗出語聲低微、倦怠乏力等。如氣虛不能固攝血液,可使血不循經,發生崩漏便血、衄血等慢性出血病症,稱為「氣虛不攝」。

【脫氣】脫,耗損之意。泛指正氣耗散或虛脫的證候。指虛勞病出現行動則氣喘、手足冰冷、食不消化、腹脹、大便溏泄、脈沉小而遲等陽氣虛弱的證候(《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冶》)。氣虛的分類很多:

【肺氣虛】指肺氣虛弱。主要癥狀有面色淡白、短氣,聲音低弱,畏風,自汗等。

【肝氣虛】又稱「肝氣不足」。為肝本髒的精氣虛損,常兼見肝血不足。主要癥狀為面少華色,唇淡乏力,耳鳴失聰,容易恐懼等。

【脾氣虛】指脾氣虛弱,運化無力。臨床表現有乏力,食欲不振或食後易脹,伴有眩暈,倦怠,面色萎黃等氣虛癥狀。多見於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神經官能症、慢性痢疾,貧血等。

【腎氣虛】:氣短自汗、面色晃白、小便頻多、遺精早泄、腰膝酸軟,神倦無力。舌苔淡白、脈細弱。【心氣虛】即「心氣不足」。主要癥狀有心悸、短氣(活動時加劇)、胸悶不舒,自汗、脈細弱或結、代。多見於某些虛弱病人,以及貧血、心律不齊、神經衰弱等。

【膽氣虛】指膽氣不足,心慌易驚,或中氣虛弱出現短氣、倦怠、言語無力等症。

【胃氣虛】指胃的受納和消化水谷功能虛弱。主要癥狀有胸脘痞悶,不思飲食,或食不消化,甚則食入反吐,大便稀爛,唇舌淡白等。

【心腎不交】指心陽與腎陰的生理關係失常的病變。心居上焦,腎居下焦。正常情況下,心與腎相互協調,相互制約,彼此交通,保持動態平衡。如腎陰不足或心火擾動,兩者失去協調勵系,稱為心腎不交。主要癥狀有心煩、失眠、多夢、怔忡、心悸、遺精等。多見於神經官能症及慢性虛弱病人。【中氣不足】中氣指中焦脾胃之氣。中氣不足即脾胃虛弱。因脾胃虛弱而引起功能衰退,運化無力,不能上輸精氣。表現為食欲不振,食後易脹,面色淡白,眩暈倦怠,氣虛乏力,胃痛喜按,大便稀爛等。

【中氣下陷】(氣虛下陷)又稱「脾氣下陷」。是中氣不足的進一步發展。主要癥狀有面色淡白,眩暈易汗,短氣,倦怠,食少,便溏、腹部重墜,便意頻數,小便淋瀝等。多見於胃下垂、腎下垂、子宮下垂、脫肛及慢性腸炎、慢性痢疾等病。

【脾肺兩虛】脾主運化,攝取營養,把精氣上輸於肺以養全身。如脾虛則精氣不足,以致肺氣也虛,出現面色蒼白,手足不溫、食少、便溏、短氣、咳嗽、痰多、肌肉瘦削,舌淡苔白,脈細弱等。多見於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慢性消化不良病。

【心虛膽怯】指心中空虛,容易恐懼的一種證候。多因心血不足,心氣衰弱所致。與精神因素也有一定關係。可見於某些虛弱證、貧血、神經官能症等。

【失氣】指人體過分損耗,津液不能運化,失於精氣而全身衰弱,不能化生食物的精微,身體不能吸收營養。【脾胃氣虛】指升清降濁機能障礙。當脾胃陽氣不足,運化功能減弱,不能腐熱水谷,化生精微,反而聚濕生痰,阻滯中焦,就會形成清陽不升,濁陰不降的病理變化。主要病狀有頭重眩暈、胸悶腹脹、食少、倦怠、大便溏瀉、舌苔白膩、脈濡滑等。

【氣陰兩虛】(氣陰兩傷)指熱性病或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過程中出現的陰液和陽氣均受耗傷的現象。程度較輕的稱為「氣陰不足」,較重者稱為氣陰兩虛。臨床上有三種情況:見於熱性病的極期,熱退或未退,大汗氣促,舌嫩紅或干絳,口渴,脈散大或細數有虛脫傾向者;見於熱病後期,肝腎真陰虧損,元氣大傷,低熱,手足心灼熱,自汗,盜汗,神倦,食少,口乾舌燥,舌絳苔少,脈虛大;見於內傷雜病,如肺結核,糖尿病之類,出現神疲形倦、少氣懶言、口乾咽燥、自汗、盜汗、潮熱、口渴、舌紅無苔、脈虛數等。

【氣虛中滿】脾主中焦運化,如脾胃氣虛,則失於健運,易致腹部脹滿。主要癥狀為食欲不振、腹脹滿時輕時重,按之不痛或喜溫喜按,面白唇淡,舌苔白滑,脈象弦弱等。

【脬氣不固】(膀胱氣虛)脬(音「拋」),是膀胱的別稱。脬氣不固,指膀胱之氣虛弱,不能約束小便而出現小便失禁或遺尿,故稱。膀胱與腎相表裡,膀胱氣虛多與腎陽虛有關。以上根據《中醫名詞詞典》 整理。以上列舉了很多與氣虛有關的名詞解釋。具體治療還需要辯證施治,有針對性的選擇用藥。常用補氣的食物:1、主食及豆類的選擇:選擇粳米、糯米、小米、黃米、大麥、莜麥等礦物質豐富的食物可補氣。2、肉蛋奶的選擇:雞肉、鵝肉、牛肉、兔肉、狗肉、鵪鶉、野雞、豬肚、青魚、鰱魚、刀魚、鯧魚、章魚、驢肉等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豐富的食物有助於補氣。3、蔬菜的選擇:補氣的可選擇山藥、馬鈴薯、南瓜、冬筍、胡蘿蔔、香菇、扁豆等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物。4、水果的選擇:栗子、蓮子、榛子、大棗、椰子等微量元素豐富的食物對於補氣有特殊功效。補氣的食療:

【薏米山藥芡實粥】組成:薏米、山藥等量,芡實量減半製作:將這三樣東西淘洗乾淨,泡三四個小時,倒入九陽豆漿機中,用五穀豆漿功能,20分鐘左右就做好了。

【薏米紅棗山藥蓮子粥】組成:薏米100克。山藥30克,蓮子30克,紅棗10個.製作:同煮45-60分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補氣 的精彩文章:

避孕非小事,中國人為何愛上環?
你知道,山藥為什麼被稱為「神仙之食」嗎
豬肚這樣做養胃更補氣,一般都給准媽媽吃,好吃到連湯都不剩!
山藥枸杞烏雞湯,女人的最愛,補氣養顏,美美噠~~

TAG:補氣 |

您可能感興趣

氣虛、陰虛,什麼樣體質補什麼樣食品
氣血兩虛型人群應怎樣調養身體?用這種艾灸法可改善虛弱體質
什麼是陰虛體質?陰虛體質怎麼?幾招食療方幫你輕鬆解決
虛胖體質是怎麼回事 應該如何改善
濕氣重=虛胖?「痰濕體質」應該怎麼辦?
氣虛體質吃什麼中成藥好呢?
什麼是痰濕性體質,痰濕體質怎麼辦
氣虛體質不治療容易生病嗎?
氣鬱體質有什麼癥狀 要如何調理比較好
血瘀體質是什麼?
體質虛該喝什麼茶才好
什麼樣的體質容易得病?你是什麼樣的體質?
不同體質應該喝什麼茶
為什麼會變成氣虛體質
女性有血虛體質怎麼最有效
陽虛體質的你應該有什麼要注意的嗎?
氣虛體質應該吃什麼好?推薦這5種食物調理!
你屬於氣虛體質嗎?
血瘀體質的癥狀是什麼?血瘀體質的表現有哪些?
血虛體質 應怎樣進行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