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阜外醫院建立中國首個CRT患者預後評分系統:僅4個簡單指標

阜外醫院建立中國首個CRT患者預後評分系統:僅4個簡單指標

阜外醫院建立中國首個CRT患者預後評分系統:僅4個簡單指標

阜外醫院劉志敏等在本刊發文報告,針對接受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的患者預後評估,該研究團隊建立了第一個基於國人的評分系統——HEAL評分,且該評分系統區分度優於優於國外常用的EARRN 評分。

該評分系統結合了臨床、超聲及生化指標,包括高敏C反應蛋白(hs-CRP)、大內皮素-1、紐約心臟協會(NYHA)心功能和左心房前後徑四個簡單指標。

研究者指出,該評分系統「演算法相對簡單,易於計算和記憶,臨床實用性較強。將心臟移植納入終點事件,貼合目前臨床現狀。」

隨後,他們在中國患者群中進行了驗證,發現該評分在預測CRT 患者死亡及心力衰竭再住院的發生風險時,有良好的區分度和擬合度。

建模組分析顯示,高敏C反應蛋白(HR=1.137)、大內皮素-1(HR=1.934)、左心房前後徑(HR=1.045)、紐約心臟協會(NYHA)心功能Ⅳ級(HR=2.583)是CRT 患者不良預後的獨立危險因素。

依據危險因素β 偏回歸係數建立HEAL 評分,根據分值劃定患者危險分級:<4 分為低危,4~10 分為中危,>10 分為高危。

低、中、高危分級在建模組和驗證組的 ROC 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719和0.708,該評分可良好地區分不同危險分級患者的臨床預後。

研究者對367 例患者分別採用HEAL 評分與EARRN評分,發現HEAL 評分(AUC:0.763)較EARRN 評分(AUC:0.602) 區分度更高(下圖)。

阜外醫院建立中國首個CRT患者預後評分系統:僅4個簡單指標

EARRN評分包括5個指標:NYHA 心功能Ⅳ 級、eGFR<60 ml/(min·1.73 m2)、年齡≥ 70 歲、心房顫動、LVEF<2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循環雜誌 的精彩文章: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學者在Circulation撰文,揭示血管新生內膜形成新機制
安徽省立醫院嚴激等研究稱:CRT治療電機械不同步的三度房室傳導阻滯效果更好
PURE研究稱「人應該多吃肉,少吃主食」,這是一個被帶到溝里的結論

TAG:中國循環雜誌 |

您可能感興趣

FDA批准首個IDH1靶向藥物用於治療AML患者
ECCO 2018精彩內容搶先看:從研究看20年間IBD患者處方變化
ECCO2018精彩內容搶先看:COPD患者罹患IBD風險增加
NEJM三重磅齊發,PD-1抑製劑完勝肺癌標準療法,首次證實中國患者可從PD-1抑製劑治療獲益
吳一龍教授:NSCLC患者EGFR-TKI耐葯後的治療選擇—抗癌管家
「ACC2018」被忽視的重要問題:CAMI研究揭示中國僅10%心梗患者呼叫急救車就診
阜外團隊發布最新數據!ACC新標準下中國成年高血壓患者已達5億
JACC文章建議改變指南,心血管病患者應首選ARB,而非ACEI
CA19-9可作為BRAF突變結直腸癌患者預後不良的標誌物
MRI 評價接受新輔助化療的原發直腸癌患者預後:GEMCAD 0801 研究長期隨訪結果
《The Lancet》:中國學者探討患者數量高達1億的COPD
AIS機械取栓患者術前平掃CT-計算機輔助ASPECTS評分
JS001工藝變更前後在晚期NSCLC患者中的PK相似性研究
阜外醫院生物可吸收支架(IBS-FIM)臨床研究公開招募患者
「IBD患者安全成長」 -2018 ECCO會議極速報道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基於電子就診卡的患者精準服務平台CHIMA 2018 案例分享
穩定胸痛患者通過高危斑塊檢測進行危險分層——PROMISE研究二次分析
中國約1/4卵巢癌患者存在BRCA基因突變 專家出招
國內PD-1/PD-L1抗體競爭格局:57項臨床試驗、7000名癌症患者
國內首個PD-1獲批上市,非小細胞肺癌及多個種類癌症患者或將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