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搖頭療法」 治腦癱?

「搖頭療法」 治腦癱?

湖北婦幼保健院的官網介紹,其中腦癱治癒率達80%以上的表述引發業界質疑。(網路截圖/圖)

(本文首發於2017年8月31日《南方周末》)

先是右手托住幼兒的脖子後面,突然猛烈地約45度上下晃動幼兒整個頭部。緊接著左手手掌握住幼兒臉部,迅速而激烈地像揉麵糰一樣左右搓揉幼兒頭部。

近日,一個醫患糾紛事件迅速讓一名湖北醫生火了,其罕見的「搖頭療法」也引髮網友、醫療界爭議。

先是右手托住幼兒的脖子後面,突然猛烈地約45度上下晃動幼兒整個頭部。緊接著左手手掌握住幼兒臉部,迅速而激烈地像揉麵糰一樣左右搓揉幼兒頭部。在整個過程中,幼兒都被家長鉗住雙手,一直裂開嘴在大哭。

這一場景發生在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康復理療科醫生李頌江的診室里,實施者正是李頌江。

2017年8月24日,這一視頻被一名家長楊女士發布在微博上,稱自家1歲兩個月的兒子鑫鑫因此治療後成了腦癱。她在微博里寫道:「我要一個交代,讓我去死都可以,希望不要再有我這麼傻的媽媽。」

這一視頻迅速在網上炸開了鍋,多家媒體跟進報道。一時間,李頌江成了焦點人物。

如今,李頌江已聯繫不上。南方周末多次撥打李此前掛在網上的聯繫方式,均無人接聽。「李頌江醫生是去暑休了,但與鑫鑫事件無關。」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宣傳科一名工作人員這樣回復道。

這已非李頌江第一次引發輿論關注。這名被稱為「搖頭爺爺」的醫生,其「搖頭療法」在2016年就曾被發到網上,引髮網友質疑其「虐童」。不過,當地電視台介入報道時,不少患兒家屬出面為其辯解,稱治療有效。

患兒鑫鑫側睡著,一條纖細的鼻飼管從鼻腔探入胃裡。(家長供圖/圖)


「兒科推拿須有資質」

2017年8月29日傍晚,熟睡了近20小時的鑫鑫側睡在病床上,一條纖細的鼻飼管從鼻腔探入胃裡。「他現在不會吞咽,不能自主進食。」父親吳先生說。

在此3天之前,湖北省婦幼保健院發布一則說明,稱鑫鑫出生6個月時,因先天性心臟病在外院接受過手術。後於2017年兩次在該院住院治療,分別診斷為:肺炎、腦發育不良、先天性心臟病術後;肺炎、支氣管狹窄、腦發育遲緩等。

病情診斷。(患兒家長供圖/圖)

2017年7月11日至19日,鑫鑫在該院康復理療科治療。19日突發病情轉入急診。一個月後,8月19日檢查腦平掃,結果為:雙側大腦半球廣泛皮層壞死等。

GIF/1327K

光照無反應。(患兒家長供圖/圖)

GIF/951K

鑫鑫治療視頻。(視頻截圖/圖)

目前,在患兒從康復理療科轉入急診這一過程的時間、是否因「搖頭療法」導致患兒現狀等問題上,醫患雙方各執一詞。吳先生表示,患兒從理療科抱到急診室前後不足1分鐘時間,並非院方聲明所稱的「離開理療科數小時後」。8月30日,該院宣傳科一名工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目前在走醫療鑒定程序,近期會統一發布信息。

在正式鑒定出來之前,尚不能確認鑫鑫「大腦皮層壞死」的癥狀是否由「搖頭療法」導致的。但對於嬰幼兒推拿保健、腦癱患兒康復理療的行業亂象卻值得引起重視。

我國康復醫學起步較晚,從事康復醫學有關從業人員,多是從中醫和其他門類臨床學科轉來。腦癱雖是醫學難題,但治療的辦法有多種,宜在柔和無痛舒適情況下開展,同時應遵循規範化康復治療。

而針對兒科推拿來說,對於兒童尤其是5歲以下的嬰幼兒,需要有專門的手法。「推拿需要資質,兒科推拿更須有相應資格。」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理療科專家程凱(化名)告訴南方周末,不能把成人激烈的粗暴的手法用在孩子身上。

據了解,工商審批的保健服務機構「保健按摩」類小兒推拿店只需到工商部門註冊,並無專業資質要求。而另一種由衛生部門審批的小兒推拿診所因開辦要求相對較高,需要相關人員具有醫師執業資格證。

南方周末發現,網路上有不少宣稱辦理人社部認定《保健按摩技師》國家職業資格證(中級)、《高級小兒推拿師證》或《高級中醫兒童調養師證》等證書的宣傳廣告,價格從幾千元至上萬元不等,培訓數周至3個月左右即可領證。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屬於三甲醫院,在其官網介紹里,康復理療科成立於1984年,是集現代康復醫學與中醫傳統醫學於一體的綜合性科室,共有8名醫務人員,在小兒腦性癱瘓、嬰幼兒斜頸的診斷和治療方面有獨特的方法和良好的療效。

在康復理療科的官網介紹頁面,李頌江穿著白大褂,與其他醫護人員在一起合影。

在2016年引發爭議時,湖北省婦幼保健院醫務部副主任黃自明接受澎湃記者採訪時稱:「康復科是我們自己的科室,沒有外包」。據黃介紹,李頌江1978年畢業於荊州衛校,已有多年從業經驗。但因文憑所限,2011年才考取醫師從業執照。

南方周末查詢其醫師執業註冊信息顯示,李頌江的執業範圍是康復醫學專業。

不過,該科室的一句介紹稱,康復理療科對腦癱患兒的治癒率在80%以上,幾乎所有接受採訪的醫療界相關人士都表示質疑。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一位醫生向南方周末表示,「其治療手法聞所未聞,見所未見。」而深圳美中宜和婦兒醫院兒外科副主任醫師裴洪崗也公開提出質疑:「目前全世界都無法治癒腦癱,治療只能改善癥狀,說治癒率在80%以上,要麼不可能,要麼在把大量的非腦癱孩子當腦癱在治療。」

2016年,湖北婦幼保健院相關人員接受媒體採訪時,如是介紹李頌江。(視頻截圖/圖)


不止「搖頭爺爺」

對於腦癱患者家屬來說,病急亂投醫的急切心情與高額復健費用的雙重壓力,也常常把這些遭遇不幸的家庭壓得更加喘不過氣來。

天津的張女士兒子也是腦癱患兒。早幾年,她也買過一種名為「神經節苷脂」的特效藥,因為腥味很大,每次都是灌給兒子喝。後來兒童醫院和殘聯工作人員都說,不要相信藥物,腦癱孩子只能靠肢體康復訓練,她又開始陪著伸不直手腳的兒子去進行康復治療。「醫院的康復都是針對肢體的,給他做拉、拽、劈腿等動作,從沒見過給孩子按摩揉搓腦袋的。」張女士說。

看到鑫鑫被「搖頭爺爺」大力揉搓治療的視頻,她覺得很震驚。「我聽說蹦床久了對孩子的腦子都不好,這種治療對大腦損傷可能更大。」

丁香醫生診所負責人楊澤方表示,他之前聽說過「搖頭」的治療方式,但像視頻中這麼暴力的手法,還是第一次見,「別的醫生無非也就是輕柔地按摩」。

程凱說,中醫確實有按摩治療的傳統方法,「但小兒頸椎和大腦還在發育過程中,極其脆弱,暴力手法甚至會帶來致命的傷害」,因此對嬰兒頭部的劇烈搖晃是絕對禁止的。

受訪專家和一些知名醫生在公開文章中,都提到了「嬰兒搖晃綜合征」。這指在劇烈的搖晃之下,嬰兒頭部急劇加速減速,腦組織會因為慣性和顱骨發生衝擊擠壓,頭外部看不到明顯的撞擊傷,但可能造成腦組織損傷和出血。

嬰兒搖晃綜合症。(資料圖/圖)

楊澤方說,對神經系統發育障礙,科學的早期康復是非常必要。目前全國各地都有很多針對嬰幼兒腦癱患者的康復機構。「嬰兒還太小,很多家長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所以會不惜代價做各種嘗試。」因此,很多家長不惜砸下血本,也容易被一些機構「過度醫療」。

楊澤方曾參觀過一些大型的婦幼保健院,兒保科里各種「神奇的經絡理療儀器」讓他很震驚。「大多沒有科學依據,甚至根本不屬於醫療設備。」

在他看來,國內理療保健行業的混亂由來已久,目前沒有統一的管理標準。「『搖頭爺爺』一定不是個案,未來還會有各種問題出現。」楊澤方見過很多城市的兒童醫院周圍,都有這種康復機構,「幾個人租間房子就敢開康複診所」。

這確非個案。在南方周末採訪的一些腦癱患兒中,幾乎都被家長抱著四處求醫。目前已17歲的腦癱患者沈丞晴,對8歲時的一次就醫遭遇還記憶猶新。

當年,有個按摩師對沈丞晴父母說,孩子的病要倒立才能治好,於是就拎起她的雙腳,強迫她貼牆倒立。「我記得那會兒就呼吸很困難,我媽說我憋得臉都充血了。」幸虧發現得及時,她被家長急忙「救」了下來。「那是我最後一次治療我的殘障。」沈丞晴說。

而對鑫鑫來說,目前鑒定未果。而患兒父母對「搖頭療法」已後悔不已。

吳先生說,湖北省衛計委和湖北省婦幼保健院都告訴他,相應的醫學鑒定正在進行當中,但目前尚無結果。

湖北省衛計委一名負責宣傳的工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家屬的申述已受理,「我們現在也在引導家屬積極溝通,走相關協調程序」。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周末 的精彩文章:

美俄關係遇冰點 新大使如何破冰?
幸福之地還是地獄之門
美國金融史學者約翰·戈登:人類在「跳出框框思考」上要比機器好得多
德國人是怎樣「克服過去」的?
王德威:原來中國文學是這樣有意思!」

TAG:南方周末 |

您可能感興趣

奶塊治癒法杖怎麼附魔,治療法杖怎麼弄
治療胃疼綠色療法
頸椎病,中醫治療法!
拔罐療法——頸椎病的治療
拔罐療法——胃痛的治療
五音療法巧治病
「康復吧」「懸筋」療法——幾根「紅繩」拯救你的頸源性頭痛
治療腦鳴要選對療法
針灸療法——肥胖症的治療
腦萎縮患者的康復治療法 腦萎縮患者怎麼治療
痴獃頭針療法
「常規治療+背部放血療法」治療麥粒腫
治癌症先治心,五大心理療法!
飲食療法能治療哪些兒科病?
推拿療法——面癱的治療
「喝水能治病?」——最神奇的療法!
拔罐療法——蕁麻疹的治療
得了肝病還能治好嗎?哪種療法能徹底治療?
宮頸癌治療也有免疫療法了!
醫用蛆蟲療法,治療潰爛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