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後宮瓷器傳:瓷中帝王——這個瓷器有點黃

後宮瓷器傳:瓷中帝王——這個瓷器有點黃

黃釉瓷可謂是瓷中帝王了,

黃色在古代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

龍袍、聖旨、黃馬褂等等都是黃色的,

黃釉瓷更是只有皇宮內才可使用,象徵著天子,象徵著權威。

明 黃釉暗刻龍紋賁巴壺

1、黃釉瓷為何稱瓷中帝王

黃釉瓷在明清兩代可不是什麼人都能用的,

它是皇家尊嚴的一種體現,被宮廷壟斷,只可為皇家所用。

明代皇宮中,器里外都施黃釉的瓷器為皇上、皇太后、皇后的用具,

其他人絕對不可僭越,而皇貴妃則用器物內壁為黃釉,

外壁為普通透明釉的器物,貴妃用黃釉綠龍器或黃地綠龍器,嬪妃用藍地黃龍器,貴人以下則不可以用黃釉器。

清代則規定,里外黃釉龍紋為皇帝所用。

皇太后、皇后用里外黃釉器,皇貴妃用外黃內白器,

貴妃用黃地綠龍器,嬪妃用藍地黃龍器,貴人用綠地紫龍器,

常在用綠地紅龍器,答應則用各雜色瓷器,皇子、福晉用各色瓷器。

明嘉靖 嬌黃釉金鐘杯

2、黃釉瓷是怎麼燒制的

黃釉瓷分為高溫釉和低溫釉兩種,

以適量的鐵為著色劑,在氧化氣氛中燒制後呈現黃色,

黃釉的燒制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在素坯上直接施黃釉然後再燒制,另一種是在已燒制的白釉器上施黃釉。

瓷器上純正的黃釉始於明永樂年間,呈色淡、釉面薄。

以後各朝均有燒制,為宮廷專用瓷。

其中,宣德黃釉釉面肥厚滋潤。

嘉靖以後則成為皇室宗廟祭器的重要顏色,色較深。

明成化 黃釉龍紋綬帶葫蘆瓶

3、黃釉瓷的發展歷史

黃釉瓷最早是出現於唐代安徽淮南的壽州窯,

四川的邛崍窯,河南的密縣西關窯、郊縣窯,陝西的黃堡窯,

山西的渾源窯,河北的曲陽窯,其中以壽州窯黃釉瓷最為著名。

明晚期時,黃釉瓷還曾一度停燒,直到清順治時期才又恢復了燒制,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黃秞瓷主要是在沿襲明代黃秞的基礎上,

以仿宣德和弘治黃釉瓷為主,

把暗刻、劃、印、雕等各種裝飾工藝以及釉上彩繪共同運用到黃秞瓷器上,

這樣既豐富了黃秞瓷器的品種,又體現了創新的色彩,

一改之前單色黃釉瓷「素麵朝天」的面貌,成為了黃釉瓷發展史上的一個新的高峰。

明弘曆 黃釉青花折枝花果盤

4、黃釉瓷有多少種不同的黃色

黃釉瓷清代黃釉瓷在沿襲明代黃釉的基礎上逐步地發展,

並在器形、紋飾上有所創新,黃釉釉色的種類也隨之增多,

有嬌黃、鵝黃、麥芽黃、蜜蠟黃、雞油黃、蛋黃、粉黃、檸檬黃等不同色澤。

其中,蛋黃釉創燒於康熙時期,

色如雞蛋,色淡而薄,滋潤且無細小開片。

雍正時,蛋黃釉為淺淡且含有粉質的乳濁色。

乾隆時釉中摻有玻璃白,使釉呈色鮮嫩。

蛋黃釉盤

皇天后土,率皆為黃,

黃釉瓷以其尊貴的氣質彰顯著藝術的魅力,

其豐實的文化內涵,著實令人心生敬慕,回味無窮。

下一期我們將要介紹後宮瓷器傳:瓷中太監——

了解更多景德鎮和陶瓷的資訊盡在景德壹瓷

文 / 景德壹瓷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木指南 的精彩文章:

五十變三萬!這版人民幣的價格翻了六倍
不做年薪20萬的古玩主編,卻愛上玉石,這個90後姑娘,守住了「玉」魂!
紅木貿易讓東南亞的生態受到嚴重破壞

TAG:紅木指南 |

您可能感興趣

傳說中的瓷器:秘色瓷
黃釉瓷器:「帝王之色」
瓷器的趣聞:宋徽宗一心求「雨後天空色」瓷器 元代瓷器均是白瓷
黃釉瓷|自古的尊貴之色,帝王獨寵的瓷器到底有多美
「灑藍釉」瓷器——瓷器中的精品鑒賞
陶器瓷器陶瓷器?
各朝代的帝王釉 黃釉瓷器欣賞
顏色釉瓷器中的綠色釉瓷器
瓶中美人,瓷如花,骨如梅,梅瓶是古董瓷器中的高貴器型
瓷器鑒定那些事——茶葉末釉瓷器(下)
我國瓷器發展史,其中邢窯瓷器有哪些特點呢?
瓷器鑒定那些事——茶葉末釉瓷器(上)
帝王御用——琺琅彩瓷器
瓷器 神秘汝瓷
宋瓷:是世界瓷器的千年第一品牌!
藏在碎片中的瓷器史
顏色釉瓷器中的貴族-紅色釉瓷器
老窯瓷與明清瓷誰才是瓷器中的皇馬?
乾隆皇帝年間最養眼的精美瓷器
玉壺春瓶,瓷器中的一朵美麗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