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隱藏在《周易》中的丹道秘密:一陽來複

隱藏在《周易》中的丹道秘密:一陽來複

隱藏在《周易》中的丹道秘密:一陽來複


隱藏在《周易》中的丹道秘密:一陽來複


徵文進行時


「一陽來複」源自《周易》中復卦一陽五陰的特殊卦畫,漢代通常和具體天時聯繫到一起。後因《周易參同契》的引用,影響到了外丹火候的選擇,最終又成為內丹修鍊的一種狀態術語。


文/種方

一、消息卦理論


「一陽來複」之「復」,毫無疑問,指的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復卦,復卦上坤下震,也就是《象傳》所謂的「雷在地中(震為雷,坤為地)」,全卦上五爻都是陰爻,只有初爻是陽爻,這一特殊狀態使它成了後儒創造的十二消息卦之首。

隱藏在《周易》中的丹道秘密:一陽來複



復卦示意圖(資料圖)

1、消息卦起源


十二消息卦雖屬後人創造,但在《周易》原文中也有跡可循,剝卦《彖傳》中說:「君子尚消息盈虛」,豐卦的《彖傳》中也有「天地盈虛,與時消息」的句子。然而《周易》原文中只有「消息」二字,並未指明消息為何,且是否跟某些卦象有關。是漢代的易緯,發展了消息的概念。如易緯《稽覽圖》「唯消息及四時卦當盡其日」,這短短一句話,提供了大量可供推理的信息。首先由「消息及四時卦」,可見當時消息和四時兩個概念,都已經和具體的易卦聯繫在一起;其次由「當盡其日」,又可見消息卦和四時卦,也都已經和記日、記時聯繫在一起。

隱藏在《周易》中的丹道秘密:一陽來複



周易(資料圖)

據《周易集解纂疏》的作者李道平所說:「消息之義,蓋已古矣。孟氏傳其學,荀氏言之不能具,惟虞氏所注猶存其概。」這裡的「虞氏」指的是三國時代的經學家虞翻,漢魏《易經》古注多已亡佚,只有隻言片語保存了下來,其中虞翻《周易注》留存的內容相對較多,幸而清代學者張惠言在《周易虞氏義》中已將虞注一一摘出成書,貽惠後人。其實《周易虞氏義》中大部分內容正是摘自李道平所疏解的、唐李鼎祚編纂的《周易集解》,張惠言在自序中已經言明。因此我們現在能看到的對「消息」為何的描述,最早也只能追溯到唐代李鼎祚編纂的《周易集解》中,只不過其所收錄的是三國虞翻的說法,這一點是需要指出的。


虞翻在解釋復卦「反覆其道,七日來複」一句之前的「出入無疾,朋來無咎」時說到:「謂出震成乾,入巽成坤。坎為『疾』,十二消息不見坎象,故『出入無疾』。」這句話意思比較詳細明確,而且其中「十二消息」、「不見坎象」等說法都和現在可見的消息卦理論相合,可見虞翻之消息卦,確鑿無疑正是真正的消息卦。


2、消息卦理論


通過張惠言對《周易虞氏義》上節引文的詳細解釋,我們就可以完全理解消息卦的具體內容:「由復歷臨,至泰反觀,成剝入坤,為乾之消息六卦。由構(『構』字原書有誤,據上下文判斷,應為『姤』字)歷遁,至否反大壯,成夬盈乾,為坤之消息六卦。凡得乾、坤之卦八,震、巽、兌、艮卦各二,不見坎離。」此處論述,即李道平所謂「近惟武進張氏言之最精」的內容,也就是說,李道平很認同張惠言對虞翻消息卦理論的解釋。

為了更直觀地表現張惠言的說法,筆者做了下面這張表格:


乾之消息六卦,前三卦復、臨和泰,變化趨勢是自下而上陽爻逐漸替代陰爻。然而到了下一個觀卦,卻突然變了。由泰卦變為觀,四爻先由陰變陽,然後六爻都改變一次陰陽。接著由觀而剝、而坤,五爻、上爻再依次用陰爻取代陽爻。下面坤之消息六卦,是和乾之消息六卦相對的反向變化,不必贅述。


十二消息卦分別為何,歷來並沒有什麼爭議,正是張惠言所列的這十二卦。和上文虞翻的說法相對照,虞翻所謂「十二消息不見坎象」,指的就是組成這十二個六畫卦的上下兩個三畫卦中,並沒有坎、離兩種,在這一點上,張惠言的說法也並沒有違和。然而「出震成乾,入巽成坤」這一句,卻並不符合。主要問題在於消息卦的變化順序,由泰而觀、由否而大壯時,是否應該陰陽反轉,如果不進行反轉,消息卦的排列則為下表


在這種情況下,「出震成乾」中的震可以解釋為復卦下面的震卦,而由復卦中的震卦開始變化,最終成為乾卦,正是「出震成乾」。同理,「入巽成坤」中的巽,即姤卦下面的巽卦。這樣一來,就完全能夠對應上虞翻的說法了。實際上也正是在上圖的前提下,所謂的「一陽來複」才能夠具有特殊的意義。另外下文論及丹道著作時,也會提供支持該圖的新證據。所以下面的討論,我們直接先以第二張表格為準。


二、一陽來複及其象徵


1、「一陽來複」是陽消陰長的第一步


結合上文消息卦理論可知,復是由坤卦變為陽卦的第一步。在傳統觀念中,「乾健坤順」,乾卦需要成為主導,而坤卦則以順從乾卦為美德。所以在陰陽消長的世界觀下,由坤變成乾,是正確的變化。因此和純陰之卦坤卦相比,復意味著一陽初生,由下而上漸漸開始成長,並且最終必定戰勝坤卦的群陰,成為純陽的乾卦,因此虞翻有所謂「小人道消,君子道長」的說法


復卦的「一陽來複」標誌著這種正義變化的第一步,自然意義深遠。當然「盈不可久」,因此也會有相應的、陽消陰長的時候,例如一陰生的卦,就是正好和復卦相反的姤卦,初爻為陰爻,上五爻都是陽爻。姤卦的《彖傳》中雖然也有「柔遇剛也」、「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等以一陰初生為前提引申出的句子,但其象徵意義,自然不可以與復卦的一陽生同日而語。


2、「一陽來複」與中國曆法的結合


在《周易》卦爻的闡釋史上,漢代是各種理論蓬勃興起的時代,此時卦爻也和很多其它的概念正式地聯繫起來,如五行說、納甲說等等。復卦本身所對應的概念,無一例外,仍舊來自於其「一陽來複」的特徵。在時令中,復卦對應的是冬至,《漢書·五行志》記載「冬至陽爻起初,故曰復」,我們都知道,冬至是一年中陽光最弱、白晝最短的一天,然而這反而意味著,再往後發展,必然會是太陽回歸,所以如果將這一天對應六十四卦之一,古人自然而然地選擇了復卦。


大量易學書籍中,又會以復卦來指代「建子」這個時間點,其實建子就是冬至。《大易粹言》引郭雍《易說》「自夏至陽始剝,而於卦為姤。建亥剝盡,建子而一陽來複」。有建子、有建亥,可見此處是利用十二支建立了十二個節點,而始自夏至。夏至陽始剝,又是姤卦,而到建亥剝落為坤,經歷六卦,可知夏至就是「建午」。

隱藏在《周易》中的丹道秘密:一陽來複



六十四卦圖(資料圖)


既然有十二支、有節氣,那麼以十二消息卦等分一年為十二份,這一點毫無疑問,只不過等分的方法,和現在通行月份劃分不同而已。既然夏至是等分的最中點「建午」,那麼等分的起點「建子」,也就是和夏至相對的冬至。因此在郭雍《易說》中,雖然思路稍異,但仍然是以一陽來複指代冬至的。


中國古代的曆法,一度曾經以冬至為一年的開始,上古時期中國曾有過三種曆法,夏正即現在的陰曆,殷正以現在陰曆的十二月為正月,周正則以現在的陰曆十一月為正月。不僅如此,《尚書大傳》記載:「周人以至日為正,殷人以日至後三十日為正,夏人以日至後六十日為正。」因此周正的正月一日,就是冬至這一天。


十二月、十二消息,看似完美的對應,但這實際上和《周易》「七日來複」的原文產生了矛盾,如果按照十二個月來對應十二消息卦,乾卦到復卦應該是七個月,而非七日。


3、「一陽來複」與「七日來複」


因此孔穎達在《周易正義序》中提出了異議:「(江南義疏)至若復卦雲『七日來複』,並解雲七日當為七月,謂陽氣從五月建午而消,至十一月建子始復,所歷七辰,故云七月。今案輔嗣注云:『陽氣始剝,盡至來複,時凡七日』,則是陽氣剝盡之後凡經七日始復,但陽氣雖建午始消,至建戌之月陽氣猶在,何得稱七月來複?」這正是對七日、七月產生的合理質疑,然而下文給出的解釋似乎又有相當程度的妥協:「故鄭康成引易緯之說:建戌之月以陽氣既盡,建亥之月純陰用事,至建子之月陽氣始生,隔此純陰一卦,卦主六日七分,舉其成數言之而雲七日來複。仲尼之緯分明,輔嗣之注若此,康成之說,遺迹可尋。」


這段話的前半段,是以卦對月的思路,「建戌之月以陽氣既盡」正是五陰一陽的剝卦,「建亥之月純陰用事」即坤卦,「至建子之月陽氣始生」則是復卦一陽生,這三個例子,也仍然屬於十二月十二消息的解釋系統。然後為了達到反對七日即七月的目的,《正義》又引入了六日七分說。

隱藏在《周易》中的丹道秘密:一陽來複



日晷(資料圖)


六日七分試圖將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按照日子分配給六十四卦,使每卦有所代表的相應日子,這個理論最早見於漢代緯書《易緯稽覽圖》,鄭玄為之作注,也就是《正義》所謂的「鄭康成引易緯之說」。《易緯稽覽圖》中說:「坎六、震八、離七、兌九,已上四卦者,四正卦,為四象。毎歲十二月,每月五月(按月字當作卦),卦六日七分。」六十四卦中,坎、震、離、兌屬於四正卦,代表四象,不算在內,剩下六十卦平均分配三百六十五日,每卦約得六日七分。因此《正義》認為,所謂「七日來複」,指的是由坤卦至復卦,中間要經歷六日七分,約為七日。


三、丹道理論中的「一陽來複」


1、守時辰一陽來複


以一陽來複指代冬至,且為周曆建子,這是儒家易學家們的主流看法。後來一陽來複的所指更趨複雜,主要歸功於研究道教丹道的學者們。俞琰在他的《周易參同契發揮》中,進行了簡練完備的總結,他說:「復,一陽之卦也,律應黃鐘。以一日言之,為夜半子。以一月言之,為初一至初三半。以一歲言之,則斗杓建子之月是也。」一陽來複不僅在一年中指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而且在一月中指月初、一日之中指夜半子時。後面兩個時間點,也都是陰氣滿盈,陽氣漸生,很符合一陽來複特點的時間。


俞琰這段話,是在解釋《周易參同契》「朔旦為復章第四十九」:「朔旦為復,陽氣始通,出入無疾,立表微剛。」單看本章,似乎還不足以確定這裡指的是一陽來複,那麼看一下後面幾章,就確鑿無疑了。第五十章首句為「臨爐施條」,五十一章為「仰以成泰」,五十二章「漸歷大壯」,五十三章「夬陰以退」,五十四章「乾健盛明」,分別是復、臨、泰、大壯、夬和乾,正好符合陽爻漸長的消息卦序列。如此高度的一致性,必非巧合。

隱藏在《周易》中的丹道秘密:一陽來複



冬至一陽初生(資料圖)


因此在丹道學者看來,冬至、月初(特別是朔旦第一天)和子時,都可以是一陽來複的時間。一陽來複在丹道中為什麼如此重要?


首先在外丹領域,此時需要起火。彭曉說:「……故從子初起陽火也……鼎內受微陽之氣,始造砂汞之基。」類似的說法舉不勝舉,此處只引一句作為證明。而且火候的掌握,也得遵循一陽來複的特徵,《金丹大成集》中有一首口訣,記錄了由復至乾,再至坤這個過程中,火候的大致變化:「復卦起潛龍,戊己微調未可攻。九二見龍,臨卦主神通。從此爐中次第紅,泰卦恰相逢。猛火燒乾藉巽風,煉就黃芽並白雪奇功,還返歸坤道始窮。」乾卦初九「潛龍勿用」,口訣的第一句正是針對復卦變坤初六為陽爻,成乾卦第一步而說的,這時候雖然起火了,但只合微調,不能發動大火猛攻。經歷了臨、泰等卦之後,到了乾卦,這時不但要施以猛火,而且要加上風力,口訣中的「巽風」即指乾後姤卦下面的巽,因此功成之後返回坤卦,整個流程結束。


一日之一陽來複為子時,一月之一陽來複為月初,那麼月初子時修鍊起來,是不是更加事半功倍呢?古人也是這樣認為的。另外特殊月份的月初子時,效果再次加倍,如冬至所在的十一月的朔日子時。另外還有一個特殊的時間也被予以重視,即八月十五的子時。《悟真篇》中明確說:「八月十五玩蟾輝,正是金精壯盛時。若到一陽來起複,便勘進火莫延遲。」宋代的翁葆光解釋說:「八月十五正是金水氣旺之時,子時乃一陽來複之時,外、內二丹火功並進。」八月十五金水之氣旺盛,子時又是一陽來複的時候,因此不論內丹還是外丹,都適合在這個時候進行修鍊。


2、身中自有一陽生


然而隨著丹法的進步,對一陽生的解釋又有了發展,以至於出現了下面這種闡釋學上的有趣現象。


首先源自呂祖純陽寫過的一首《沁園春》丹詞:「七返還丹,在人先須煉己待時。正一陽初動,中宵漏永,溫溫鉛鼎光透簾帷。」「七返還丹」、「在人」、「煉己」說明這是在講內丹修鍊,而「待時」、「一陽初動」、「中宵」則完全貼合了上文所述的一陽來複理論,因此呂祖實際上認為,內丹修鍊需要等待子時一陽來複的時刻

隱藏在《周易》中的丹道秘密:一陽來複



子時一陽來複(資料圖)


然而人稱毗陵的道光紫賢真人薛式,在《丹髓歌》中解釋呂純陽這首丹詞時,認為:「煉丹不用尋冬至,身中自有一陽生。」也就是說,人身中自然能夠感受到一陽生,因為畢竟內丹的變化都在體內,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因此不必等到冬至行功。然而這一句詩中,只說了冬至,而未提及是否要遵守子時行功的規矩,因此還並未直接違背呂祖丹詞的意思,然而他似乎已經開啟了後人反對守時的先例。


於是蕭廷芝進一步發揮薛式的思想:「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毗陵師曰:『煉丹不用尋冬至,身中自有一陽生』,時中有時之工夫,刻中有刻之工夫。」時時刻刻都有功夫,自然不但冬至、朔日,而且子時行功的規矩也不必遵守。然而「一陽生」的現象仍然存在,沒有了具體的時間點作為產生一陽生的必然依據,又怎麼定義一陽生呢?


據胡渭說,那就是俞琰所謂的「彈指聲中巽門豁開,而心覺恍惚之時」。俞琰這一段論述是一種過於主觀的描述,並不見於俞氏著作,只見於胡渭《易圖明辨》所引。其中俞氏還犯了一個錯誤,認為「煉丹不用尋冬至,身中自有一陽生」這句話出自白紫清的《珠玉集》。這不由得令人懷疑它的真實性,筆者通過對比句意,發現俞琰在《周易參同契發揮》中確實有類似的表述。即在解釋「發號順節令,勿失爻動時」這一句原文時,有如下內容「地雷震動巽門開,龍向東潭踴躍來。此身中一陽爻動之時也,此時暖氣沖融,心覺恍惚,便堪進火,勿可緩也。」然而此句既然說「巽門」,又說「一陽爻動」,似乎更合由乾至姤的變化,而非由坤至復的變化。除此之外,唯一能證明俞琰承認「身中自有一陽生」的句子,只有《周易參同契發揮》中解釋「長子繼父體,因母立兆基」時的「知『煉丹不用尋冬至,身中自有一陽生』,而不泥乎年月日時之說矣。」因此可知他的理論並沒能比蕭廷之更進一步。


總之,雖然在具體感受和狀態上有些難以把握,但一陽生在內丹修鍊中,必然屬於最初的一個階段。正如陳致虛在《金丹大要》中所說「一身內外盡皆陰,莫把陽精裡面尋」,《性命圭指》又說「蓋人之一身徹上徹下,凡屬有形者,無非陰邪滓濁之物。」人身有形之物都是陰邪的,修鍊的目的正是求得陽精,因此不難理解,復卦的一陽來複,在丹道理論中為什麼能成為重要象徵。


3、一陽生需要怎樣尋求?


那麼一陽生需要怎樣尋求呢?「大道無言非有問,忘形忘象求鉛汞。守中一物莫存些,專意身心要守定。呼吸一應便神清,六脈自然朝性命。精神魂魄各歸元,至此身心寂不動。一陽生至二陽遷,只待溫溫行火今。」根據余洞真所說,身心守定、呼吸相應、魂魄歸元,做到這些基礎要求之後,也就是真正進入修鍊之正道的時候,才會有第一階段一陽生的成就,隨之而來的是二陽遷等等。另外最初以要慢慢溫火進行,這一點倒是和上文外丹煉製時的要求相似。


總之,一陽來複這個概念,雖然在內丹領域中多被稱作「一陽生」,但其發展過程正如本文所論,源自《周易》復卦之一陽來複,漢代之後時被附會指代天時,從而因《周易參同契》等書的說法而影響了對外丹修鍊時機、火候的選擇,最終又成為內丹修鍊的一種狀態術語。它的發展的脈絡和思路是連貫而清晰的。(編輯:若水)

隱藏在《周易》中的丹道秘密:一陽來複



(騰訊道學整理髮布,文:種方,原文《「一陽來複(一陽生)」及其在丹道理論中的演進》發表在《中國道教》2016年第4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怎樣才能長久生存?知足知止
赤松黃大仙師父到底是誰?
雖不曾重視 但它卻決定你一半的生命質量
道家養生養法身 借假修真去往自然
第三十八回赦蕭何凌虛求旨

TAG:騰訊道學 |

您可能感興趣

一陰一陽謂之道,八月誦讀《周易》
周易:一陰一陽就是道
《周易》中的「象」
周文王的《周易》與老子的《道德經》的關係
陰陽是《周易》的基礎
神秘天書《周易》中,暗藏的十大生活智慧!
李守力專著《周易詮釋》《周易密鑰》在京發布
告訴您:《周易》中我們經常掛在嘴裡頭的一些成語
《周易》中的成語:領略古老而深沉的智慧
周易里透露的金錢秘密
《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中的三塊石頭,周易解玄機
《周易》陰陽學與靈璧奇石有何關聯?
南懷瑾:閑坐小窗讀《周易》
《周易》:大道之源
《周易》說驚蟄:陽和啟蟄,春暖花開;四陽大動,時來運轉
《周易》中最洒脫的一卦:做人要「隨」
揭秘《周易》六爻暗動與日破的真正區別
《周易》中暗藏的十大生活智慧
《周易》是一部什麼樣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