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2016「漢學與當代中國」座談會在京開幕

2016「漢學與當代中國」座談會在京開幕


2016「漢學與當代中國」座談會在京開幕


中宣部副部長景俊海及文化部副部長丁偉出席座談會開幕式


2016年10月24日上午,由文化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共同主辦的2016「漢學與當代中國」座談會在京開幕。此次座談會共邀請了來自全球26個國家的31位漢學家、中國問題研究專家和智庫學者,以及國內的17位著名學者,共同圍繞會議主題「全球視野下的『一帶一路』」展開交流和對話。中宣部副部長景俊海、文化部副部長丁偉、中宣部文藝局局長湯恆、文化部外聯局局長謝金英、中國社科院國際合作局局長王鐳、文化部外聯局副局長朱琦以及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李蕊出席了開幕儀式。



2016「漢學與當代中國」座談會在京開幕


中宣部副部長景俊海致辭


開幕式上,景俊海副部長和愛爾蘭國際與歐洲事務研究中心主任、愛爾蘭前財政部長與教育部長奎恩(Ruairí Quinn T.D.)分別代表中方和外方致辭。景俊海副部長表示,自1814年法國漢學家雷慕沙在法蘭西學院設立第一個漢學課堂算起,專業化的漢學研究,或者說中國學研究已經走過了200多年的歷史。時至今日,漢學研究的視角越來越多元化,從中國哲學、歷史、文學藝術等傳統領域,發展成為囊括中國當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內容的龐大知識體系。他指出,今年會議的主題為「全球視野下的『一帶一路』」,這是緊扣中國發展和國際合作的大趨勢、大思路而確定的。「一帶一路」的倡議不僅將為世界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也將為世界中國學研究帶來新的歷史機遇,為中外學者的學術交流合作開闢更為廣闊的天地。社會各界都對本次全會充滿期待,對中國的發展前進給予熱情關注。景俊海副部長希望各位漢學家朋友利用這個近距離了解的好機會,結合長期以來對中國的研究成果,從各自的專業視角進行觀察、分析和討論,為中國的改革和發展建言獻策。



2016「漢學與當代中國」座談會在京開幕


愛爾蘭國際與歐洲事務研究中心主任奎恩致辭



奎恩在致辭中表示,和諧的世界秩序只能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而相互理解則需要深層次地了解對方的歷史和文化特徵,更要正確地評估歷史對於當今和未來的影響。本次論壇的主題正好契合了當今世界的全球化進程和中國所倡議的「一帶一路」國家之間的宏偉合作。中國的發展對國際格局和全球的平衡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各國學者都要深入地了解中國的治國理念和對經濟飛躍的把控,特別是要了解「十三五」規劃的進程,以保證正確認識中國的戰略發展方向和將對世界產生的巨大影響。奎恩代表與會各國學者對主辦方提供這樣一個高端交流的平台表示感謝。

應邀參加本屆座談會海外學者共有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紐西蘭、澳大利亞、日本、印度、新加坡、巴基斯坦等全球26個國家的31位著名漢學家、中國問題研究專家和智庫學者,其中有10位學者來自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中方共有17位各領域頂尖專家參與不同議題討論,包括著名學者陳平原、范迪安、房寧、葛劍雄、黃平、李國強、劉夢溪、阮宗澤、王巍、張維為、張蘊嶺等。



2016「漢學與當代中國」座談會在京開幕


文化部外聯局副局長朱琦接受記者採訪



中國「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構想提出兩年多來,引起沿線國家的廣泛共鳴。本次座談會以「全球視野下的『一帶一路』」為主題,就中國「一帶一路」的建設與發展、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交流與合作、「一帶一路」沿線各國之間的歷史淵源與文化傳承以及「一帶一路」在全球的影響與作用等內容展開討論。會後,中外學者還將赴南方絲綢之路起點——「天府之珠」四川成都考察,深度體驗這座融合了古代與現代文明的魅力城市以及當地的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近距離感受其豐厚的人文積澱和日新月異的經濟活力。


2016「漢學與當代中國」座談會在京開幕


參加開幕式的領導、嘉賓合影留念



「漢學與當代中國」座談會由中國文化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共同主辦,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承辦,自2013年起每年在華舉辦。座談會旨在為各國中國學學者、智庫專家搭建學術交流與信息溝通的專業平台,增進中外思想交流與合作,提升國際中國學研究水平。座談會先後邀請了逾百名中外著名學者圍繞國際漢學和當代中國研究的前沿話題展開研討,已成為中外高端思想文化對話的新平台,獲得國內外學界的一致認可和高度評價。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文化 的精彩文章:

丹·米爾曼:只有一次的人生可以這樣過
邱華棟自述:最初的出發
【文化觀察】金庸狀告江南:同人小說需要王法嗎?
清朝的成功,靠的是「漢化」還是不同於漢族的統治方式?
全球史下看中國:古人類的演化和遷移

TAG:騰訊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2017「漢學與當代中國」座談會在京開幕
26國30餘學者在京參加2016「青年漢學家研修計劃」
「把漢學中心奪回中國」 ——20世紀20年代中國現代文史之學的形成歷程(中)
美國著名漢學家狄百瑞在紐約去世 享年98歲
來自29個國家的30位青年漢學家齊聚上海是為了啥?
200年前的日本漢學家賴襄:性格豪邁,寫中國書法龍蛇飛動!
水煮日報617期:陳垣要奪漢學中心回來!
美國儒學泰斗狄百瑞獲唐獎漢學獎 首屆得主為余英時
美國漢學家對中國古詩的朝聖
日本長崎大學教授連清吉:日本漢學發展的當代啟示
國際漢學家在中央社院講儒學
中國駐捷克使館舉辦座談會祝賀獲獎漢學家
美國漢學家李克教授的「中國學情結」
蔡昉:青年漢學家是加強世界與中國交流互動的橋樑和紐帶
聽法國漢學家講「馬克龍與中國」
「孔子新漢學計劃·京師哲學暑期學堂」開學
《我的好漢學院》第2季光碟第1卷詳情宣布 特典附送廣播劇
著名漢學家卜正民專訪:站在窗戶外看中國
金鐸文化沙龍名師講座在世界漢學研究中心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