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送你養生大全
今日冬至。
夜長晝短,古人這一天要祭祖,然後彼此賀冬。
「其夜,家奉神佛前並主人卧室燃燈達旦,主家宅光明,攢火圍爐,合家共坐,以助陽氣」,與除夕守夜差不多了。
北方人愛說「冬至餃子夏至面」,其實,《燕京歲時記》的說法也是「冬至餛飩夏至面」,因為餛飩頗似天地渾沌之象,正應合冬至一陽初生。
一候,蚯蚓結
蚯蚓感陰氣蜷曲,感陽氣舒展,六陰寒極時,糾如繩結。
二候,麋角解
鹿屬陽,山獸,感陰氣而在夏至解角。麋屬陰,澤獸,感陽氣而在冬至解角。
三候,水泉動
水乃天一之陽所生,現在一陽初生,所以,水泉已經暗暗流動。
俗話說「冬至不過不寒」,這話有一定道理,因為從今天起正式進入「數九寒天」。
《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鮮為人知的是,
冬至也是冬季養生的最佳時間。
冬至養生重點記
禦寒
冬至是「數九」的開始,冬至養生的首要任務就是做好防寒保暖。在飲食上以溫熱為主,如食用糯米、狗肉、大棗、桂圓、芝麻、韭菜、木耳等,少吃冷飲、海鮮等寒性食物;外出時注意保暖,老人在早晚氣溫較低時盡量少出門,適度保暖、適量運動。
養藏
冬至後,天氣寒冷、陽氣伏藏,順應這一變化,此時養生當注重於「藏」,早睡晚起,勿過度操勞;避免急躁發怒,以免擾動閉藏在內的陽氣。補養腎臟十分重要。
補陽
冬至時陰氣已達到極盛,陽氣開始萌芽。順應這一趨勢,冬至養生亦應適當補養陽氣,可以適當吃一些羊肉、枸杞、韭菜等葯食,注意生活規律,定時開窗換氣,常呼吸新鮮空氣適當進行室外體育鍛煉。
益陰
《內經》有「秋冬養陰」之說,而北方冬季氣候一般比較乾燥,常有大風天氣,因此,滋益陰精也是冬至養生的重要內容。辛辣厚味、燒烤油炸食物少吃為妙,平時多喝水、多吃水果,卧室內要適當通風並注意保持一定的濕度,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晚上泡泡腳
正所謂「寒從足下生」,在中醫的陰陽屬性上,寒邪屬陰,下半身屬陰,所以冬天腿腳的保暖尤為重要。對於血寒的人,可以每天堅持用熱水泡腳。泡腳的時候,最好選用高一點的塑料桶或木桶。一是可以將整個小腿的下半段都泡到。二是水量比普通的盆大些,也不容易涼。如果頭部微微出汗,是最好的。根據各人喜好,還可以加入幾片姜或些許鹽,也有助於驅寒和治療腳部皮膚等疾病。此外,怕冷的朋友早上起來的時候,也可以喝杯薑糖水,能溫脈養血。
預防感冒
冬天除了用飲食預防感冒外,還可以食用一些特別的手段來保護身體。比如將麝香虎骨膏貼於湧泉穴上,24小時更換一次,這樣可以起到預防感冒的效果。
另外將食用的小蘇打用涼開水配成6%的水溶液或5%的醋溶液,每次滴鼻2~3滴,或用棉簽蘸取擦鼻孔,每3小時一次。用茶壺或者茶杯一個,倒入開水後使鼻孔對著冒出的蒸汽呼吸,距離以能忍受為宜,直至水不冒氣為止,每日5次,對預防感冒和鼻炎都有一定好處。
冬至養生攻略收
1科學養生「躲」為上
冬藏要藏陽氣!冬天陽氣藏得好,春陽才能煥發出勃勃生機。而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是人體陽氣最弱的時節,要學會 「躲」才能養護好體內微弱的陽氣。
躲
暴飲暴食
冬至正值歲末年初,很快就會迎來元旦,此節氣期間多有聚會,切記不要暴飲暴食。因為此時,陽氣最弱,無法幫助身體運化過多的食物。
躲
寒冷
冬至時節人體的陽氣太弱,所以身體的抵抗力也較差,這時要躲著寒涼,外出時一定要戴圍巾,捂好背、腹和足底,避免風寒的侵襲,才能不感冒生病。
躲
房事
在人體陽氣虛弱時,宜養精蓄銳,切不可過思邪淫傷身。
躲
大汗
中醫認為,大量排汗同時也會耗費大量精氣。冬季應順應天時,注意養藏,安靜休養,不宜劇烈運動,大量出汗。
躲
是非
冬季是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躲去是非,就能避免因情緒激動引起的突發疾病。
2保健康補陽氣
曬後背 補陽氣
天下第一補陽品是——太陽!
萬物生長靠太陽,尤其是在冬天!想要補充人體的陽氣,最簡單的方法是——曬太陽!但需要注意的是,能有效補陽的方式是曬背部。
因為背部是人體督脈所在,中醫認為督脈是人體的陽經,有調節陽經氣血的作用。
方法:可以在中午找一個向陽的窗邊晒晒後背,全身都會很溫暖。
搓後腰 養陽氣
腰眼為經外奇穴,位於人體腰部第四腰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處。
用手掌搓腰眼和尾閭,不僅可以疏通經脈、強壯腰骨,還能起到固精益腎和延年益壽的作用,且男女都適用。
方法:雙手搓熱後,緊按於腰眼處片刻,再向下重推至尾閭部,每日反覆50-100遍。
3飲食咸傷腎
冬季養生飲食不宜過咸,過咸會傷腎,損傷陽氣。此外,飲食上還要注意不可過食辛辣刺激之物。
冬季進補可食用羊肉、牛肉等溫熱的食物防「三九寒冷」。但不可過食,過食易上火。
此外,冬至時節,天氣寒冷乾燥,導致鼻咽乾燥、皮膚缺水,易上火,別忘補充津液,可食用荸薺、藕、蘿蔔、白菜、獼猴桃、柚子、桔子等滋陰去燥的食物。
4增強免疫力做艾灸
冬至艾灸督脈:大椎、腎俞、脾俞。
冬至艾灸任脈:太溪、關元、神闕、中脘。
冬至是陰陽二氣自然轉化的時候,在陰陽交接的時候艾灸肚臍(神闕穴)最能激發身體陽氣!
方法: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鐘。
功效:調整陰陽平衡,調和氣血,增強免疫力,益壽延年。
附送:素餃子製作大法
今日冬至,記得吃餃子哦
※帶上瑜伽去旅行,我的人生之路,有瑜伽和遠方
※瑜伽大師——宋光明老師
※7個瑜伽體式緩解頭痛,要你氣血舒暢!
※瑜伽,解放你的肠胃,缓解消化压力
※七夕,我和瑜伽de約會
TAG:瑜伽部落 |
※今日冬至 冬至習俗和養生方法大全
※養生 今日立冬
※今日立秋,道家養生旺運全攻略,立秋養好生,冬天不生病!
※今日冬至 冬至習俗和養生方法大全(3)
※今日冬至 冬至習俗和養生方法大全(2)
※今日冬至 冬至習俗和養生方法大全(4)
※節氣養生 今日立冬
※大雪養生,今日必知
※夏季 養生 大全!
※【時令養生】今日大寒
※今日小暑,趁熱好養生
※夏日來襲,三款養生粥讓全家輕鬆過炎夏
※今日大雪,禦寒養生,安穩過冬
※今日立冬 立冬養生知識大全
※31℃!炎炎夏日再次來臨,夏季養生「四怕」你知道么?
※今日夏至 日常養生有何妙招?
※今日寒露|奉上最全養生攻略
※今日小滿:養生方子送給你
※今日小寒,養生做好這些,春節前不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