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真的會相剋?保質期短的食物一定好?食品安全博士揭開飲食真相!
本文專家: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研究員、食品安全博士 鍾凱
有毒的會致死,相剋的食物會傷身……諸如此類觀點在朋友圈裡流傳很多,其實這些未必可信,食品安全博士鍾凱為大家盤點了幾條比較常見的誤解,給大家在食品安全領域的盲區掃掃雷
保質期短的一定好?
現在大家都追求食物的新鮮度,所以很多人買食品選擇看的就是保質期和生產日期。而據鍾凱博士透露,他自己對保質期的理解並非按時間長短。
一般,食品包裝上所標示的保質期,企業都會通過做很多實驗來確定的,不同種類的食品保質期的長短會有很大差別,麵包、果蔬等的保質期一般短,而餅乾、飲用水等保質期則相對較長,不必過分糾結於保質期的問題。
比如,牛奶的保質期有的長達半年,而有的則只有幾天的時間,它們的保質期不同只是因為加工的方法不同,營養差別不是很大。
食物真的會相剋?
「食物相剋」的說法流傳很久了,所謂螃蟹和柿子、紅薯和香蕉這兩對不能一起吃,否則身體會有一些不良反應,其實很多專家曾就此親自做了試驗,發現這些食物一起吃身體並未產生不適。
鍾凱表示,很多相信食物相剋論的人,還會認為酸性體質就是致癌的體質,還大力倡導吃鹼性食物來調節身體的酸鹼度。其實,身體是一個巨大的酸鹼調節器,一般情況下,人體pH值大概在7.35左右,而且這個pH環境很穩定,不會因吃口飯就變成酸性了,吃口菜就變成鹼性了,沒那麼簡單。
有防腐劑的食品不好?
一提到防腐劑,很多人滿臉嫌棄,他們認為防腐劑對人體的健康很不利。
對此,鍾凱表示,有些食品根本不需要加防腐劑,常溫酸奶因為通過高溫殺死了微生物,不需防腐劑;純蜂蜜水分含量低,不易壞,也不用加防腐劑。
即使有防腐劑,只要添加不過量,食用沒有太大問題,況且,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不含添加劑的食物也不一定健康。
比如,油炸的鍋巴水分含量少,不需加防腐劑,但其實,其中的油脂含量卻很高,要盡量少吃。
有毒物一定致死?
現代醫學鼻祖、瑞士醫生巴拉塞爾薩斯有一句名言:「萬物皆有毒,關鍵在劑量」。鍾凱表示,「萬物皆有毒」,嚴格來講最適用於毒理學中的急性毒性,比如,短期內喝水過多,可能引起水中毒,同樣一下子吃掉1斤鹽可能會要你命。
他還舉了一個例子,楊白勞被逼無奈,最終喝了一碗滷水死了。所以,還應該考慮劑量,比如,同樣是滷水,而即使天天吃少量用滷水點的豆腐卻沒事。
因此,我們在日常飲食的時候,不要走極端,任何食物都不能吃太多,總歸還是要飲食均衡化、多樣化。
覺得不錯,底部隨手點贊喲
來源:微信公眾號【健康時報】(jksb2013)綜合自健康時報,健康時報記者彭艷/文。
值班主任:楊小明本期編輯:范洪岩





※關於無麩質飲食的真相
※嗜食甜食是不良的飲食習慣
※垃圾OR健康食物?不可錯過的飲食大揭秘
※你買過「超級食物」嗎?揭開健康飲食的秘密
※飲食養生要把好食物的「脈」
※【飲食】不吃主食更健康?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並不適合所有人
※「相剋」食物吃了會中毒?這些「假的」飲食禁忌,你肯定聽過!
※素食飲食方式對機體的健康真的好嗎?
※甲魚和什麼食物相剋 讓你的飲食變得更加健康
※你的飲食健康嗎?春季要吃這些養生食物
※氣虛體質的飲食禁忌 這些食物別吃
※飲食營養與健康:真的相關嗎?
※哪些食物對肝臟有好處?飲食調理保護肝臟!
※體質為寒性的女性朋友在飲食上要多吃與寒性相反的食物
※秋季飲食必備食材,好的食材勝過各種保健品!
※飲食健康的重要性 食物搭配禁忌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真那麼好?專家:並非都適合
※食物搭配的飲食禁忌 如何讓自己的身體更健康
※長壽飲食是怎樣的?盤點讓你保持健康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