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賞析:西晉越窯青釉瓷盤口壺

賞析:西晉越窯青釉瓷盤口壺

青釉瓷是在東漢晚期浙江省上虞小仙壇率先成功燒制。首開越窯青釉瓷發展之先河。三國時期,瓷器的造型和裝飾基本上承襲漢代,較多地吸取了陶器、銅器、漆器等的形制和紋飾。如壺,壺與漢代陶壺及原始瓷壺相同,盤口較淺,肩部設半環形系耳,下腹內收,小平底。有的肩部刻劃弦紋、點紋等。此時盤口與底部者較小,重心在上部,傾倒食物比較費力,給人一種不穩定的感覺。西晉時期,隨著制瓷技術的提高,製作更加精巧。瓷胎比前期稍厚,為避免由此產生的厚重感,工匠們有意將器物的口沿做薄,盤口壺多淺盤口,盤口加大,粗短頸,最大腹徑偏上,底部加大,器型與前相比顯得穩重端莊。


鎮江揚中永鑫堂收藏的這件西晉越窯青釉瓷盤口壺,高20厘米,口徑13.5厘米,腹徑22.5厘米,底徑10厘米。淺盤口,口沿較薄,粗短頸、溜肩、球腹、平底,肩部有對稱的雙系。肩部飾斜方格紋,上下為聯珠紋,雙繫上飾葉脈紋。胎淺灰,質地堅硬,胎釉結合緊密,通體施釉,釉色呈青綠色。盤口壺是現在人的叫法,當時可能不叫壺,而叫瓶。1954年河南洛陽西效東漢墓出土一件陶罐,形制與盤口壺相似,其器身上寫有「解注瓶」字樣,用途為酒器。


盤口壺在三國時的盤口和底都較小,肩、腹部大,重心在上,給人一種不穩定的感覺;兩晉以後盤口加大,頸增高,腹部變長,重心向下,底部擴大,給人一種穩重感,為了提取方便,從雙系、雙覆系,發展到六系、八系、十二系等。如鎮江陽彭山磚瓦廠東晉墓出土一件甌窯青釉八系盤口壺,盤口,口稍外侈,短頸,溜肩,鼓腹,腹下漸收,平底。盤口底沿設雙系,肩部分設六橋形系,對稱均衡,是為穿繩懸提時更加穩定而不晃動所設。

浙江越窯在東漢燒制的瓷器是由原始瓷演變而來,因此在製作上都與原始瓷頗為相似。三國吳時期越窯窯址在上虞縣發現三十餘處,比東漢時期的瓷窯址增加到四、五倍。越窯窯址絕大部分分布在曹娥江中游兩岸的山腳下,瓷土和燃料充足,交通便利,促使越窯瓷器生產得到迅速發展。以上虞為中心的越窯產品經曹娥江運抵杭州灣,向西到達山陰(今浙江紹興),或經運河直達京口(今江蘇鎮江)以及當時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建康(今江蘇南京)等地,向東則入海運往各處。因此,在南京、鎮江這一時期的貴族墓葬中出土的越窯青瓷製作精細,造型優美,說明當時越窯所產的高檔瓷器大量進入都城建康等地。西晉越窯瓷業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僅在上虞一地發現這一時期的窯址達60多處,窯場數量較三國吳時期明顯增加,其中以上虞朱家山、鳳凰山、尼姑婆山、帳子山和紹興九岩等地瓷窯產品最佳。從鎮江出土的西晉越窯青瓷看,器型與前期相比顯得更加穩重端莊,而且所生產的瓷器已不僅僅限於實用,同時也比較注重器物的裝飾效果,使實用性與藝術性融為一體。

您可能感興趣

西晉越窯青瓷雞頭壺賞析
千峰翠色:大唐青瓷看越窯
千峰翠色之唐代越窯青瓷欣賞
穀倉——越窯青瓷
千古絕唱秘色瓷 唐上林湖越窯秘色釉瓜楞壺
東方典藏精品越窯瓷賞析:越窯鳳耳鷹頭尊
唐代青瓷看越窯
越窯秘色瓷與柴窯的淵源
越窯青瓷: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
龍泉窯是繼越窯之後重要的青釉瓷窯場
似冰如玉《母親瓷》——唐越窯
越窯青瓷,陶瓷界的「一代宗師」
唐宋越窯瓷的辨識
秘色瓷頂級大展或將掀起越窯青瓷收藏熱
千年越窯(一)金典居藏品賞析
一茶一席一人生:五代越窯青釉瓷茶具探秘
越窯瓷器與仿瓷的鑒別
秘色瓷頂級大展故宮開幕,或將掀起越窯青瓷收藏熱
耀州窯模仿越窯青釉瓷時顯示自身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