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孔子告訴顏回的治國方略

孔子告訴顏回的治國方略

孔子告訴顏回的治國方略


丁啟陣


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論語·衛靈公》

顏淵向孔子請教如何治理國家。「為邦」的「邦」,古代學者有不同理解,有說指天下,顏淵謙虛,只說「邦」;有說指諸侯國,實際上就是魯國。我贊成後者。理由是,當時已經沒有統一的天下了,顏淵不會不切實際到有統一天下的念頭。皇侃說「顏淵魯人,當時魯家禮亂,故問治魯國之法也」,可信。


孔子告訴顏淵:「時間採用夏朝的曆法,車輛採用商朝的木車,禮冠採用周朝的款式,音樂採用舜的《韶》樂。禁止鄭聲,遠離花言巧語之人。鄭聲淫逸,花言巧語者危險。」


這裡,孔子告訴顏淵的治理邦國的方法,限於禮樂制度。大概,顏淵當時正在跟孔子學習禮樂制度方面的內容。


孔子的這些方法,背後都是有理由的。採用夏曆,一是當時人普遍認為,夏時得天之正,適用於農業生產;二是魯國舊法,即是採用夏曆。車輛採用商朝木車,是因為木車質樸牢固且實用,而周朝的大車,以金玉象牙皮革之類東西鑲嵌裝飾,浪費而不結實。採用周朝的禮冠,是因為周朝的禮制「文而備」,好看而保守。實際上就是前有垂旒擋住眼睛,側有黈絖遮住耳朵,不讓眼睛耳朵受到周圍聲色的迷惑與干擾。音樂採用《韶》,是因為它盡善盡美。孔子在齊國第一次聽到這支曲子時,如痴如醉,三月不知肉味。鄭聲,指鄭國的歌曲(見於《詩三百》鄭風),情色內容較多,容易使人採取放縱態度。佞人,口才好的人,孔子雖然自己善於言辭,得意弟子榜中也有「言語」分榜。但是,對花言巧語者,孔子一直持反感態度。

孔子給顏淵支的這些治國安邦的策略,道理並不錯,但思路屬於復古路線,都是千百年前的夏商周的老套路,有刻舟求劍之弊。學霸顏回又是個無比崇拜孔夫子、謹遵孔夫子教誨的好學生。因此,可以斷言,即使顏淵活到七八十歲,有機會出去做官,也未必能有多大作為。因為,這一套理論太迂腐了,不合時宜。子貢之所以於外交、為政、經商等領域左右逢源,那是因為他懂得審時度勢,隨機應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啟陣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說說孔子的治國理政思想:你真的了解孔子嗎?
帝王手筆治國方略:故宮牌匾里的大學問
《韓非子》如何倡導「依法治國」
康雍乾的讀書與治國
人民幣國際化:治國方略的衝突(下)
為什麼曾國藩認為《資治通鑒》是最好的經世治國之書
天書《黃帝陰符經》,內含治國方略,養生之道,兵法戰術之道!
他是大清國的鐵帽子王,治國有方,兒子頑劣被他一句話罵死
朱元璋的鐵腕刑法:剝皮治國
用孔子以德治國、寓法於禮的思想,鑄造中華民族魂!
周公作《康誥》,告誡康叔要以仁德治國
雄才大略漢武帝治國之道
皇帝問怎麼治國,眾皇子侃侃而談,唯獨老四大哭,於是立他為太子
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劉邦與呂雉的治國之道
提倡「以儒治國 以佛治心」的耶律楚材簡介
摩洛哥富豪國王如何治國理政?
謀略天下之治國方略——技術的差距與謀略的淵源
戰國四公子之孟嘗君,是追逐名利還是治國大才
他是大權在握的王爺,治國無能貪財有方斷送一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