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從慈母手中線到人造纖維:我們穿的是什麼?

從慈母手中線到人造纖維:我們穿的是什麼?

人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穿衣服的?這個問題不僅歷史學家感興趣,也曾引起科學家們的興趣。科學家們從人類體表寄生蟲的演化推測,人類穿衣的歷史已超過十萬年。從最開始可能存在的樹葉遮擋,到獸皮,到棉麻絲綢等天然纖維,到現在應用廣泛的合成纖維,衣服的形式和質料伴隨著人類工業文明的進化而發展變化著。人們對衣服的要求早已不滿足於起初單一的禦寒遮羞功能,而是不斷朝著耐用、舒適、美觀等更高要求和標準發展。


觀察一下我們身上的衣服,你很容易找到一個白色長條形的標籤,就像下面兩張圖:


從慈母手中線到人造纖維:我們穿的是什麼?

標籤上可以看到「錦綸」、「聚酯纖維」、「白鴨絨」這樣的名詞,這是製造衣服的各種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材料。然而,這些材料的稱謂除了能給人以「天然」、「非天然」的粗淺分類,並不能包含更多關於衣服的其他信息。比如為什麼衣服要用不同的材料?這些材料都有哪些原理和功效?


傳統的衣服是怎麼製造出來的


我們最常用的、比較早的天然制衣材料是棉布,棉布由棉紗織成,棉紗由棉花紡成。剛收穫的棉花是雜亂無序的、混有多種雜質的短纖維(長度只有25mm-35mm),這麼短的纖維是無法織布的。棉田裡採摘回來的叫籽棉,軋花去籽後就是原棉。軋花後的棉籽上殘存著短而粗的纖維叫棉短絨(cotton linter),一般只有2-3毫米長,無法直接用來紡織,但由於纖維素含量高,一般用於製造人民幣用紙和炸藥。


原棉送到紡紗廠松解,去掉纖維間不需要的聯繫,清除掉雜質;再將棉纖維集合進行梳理,使之沿軸向排列成需要的粗細程度,形成粗紗;最後回捻成線狀的細紗就可以織布了。總之,紡紗就是使短纖維相互糾結抱緊,形成細細長長的紗線,這一過程是通過紡紗機實現的。

從慈母手中線到人造纖維:我們穿的是什麼?半自動紡紗機


紡好的棉紗按照需要染成各種各樣的顏色,再繞成一個個紗錠送到織布車間。織布機會通過不同的工藝,將紗線織成成各種面料。有些面料可以直接使用,有的還會再加工,比如上漿、印花、塗膜等。由於纖維材質、紡紗工藝、編織工藝的不同,面料有許許多多的種類。面料織好後送到服裝廠,經過設計、裁剪、縫紉,製成市場上銷售的各種用途和款式的服裝。


一切都從纖維開始


最初,人們獲得纖維的途徑極其有限,無外乎絲、麻、木棉、棉花甚至動物毛髮。人類使用棉花的歷史悠長久遠,最早的棉織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幾千年;而棉花傳到中國的時間則相當晚,唐朝時中國還沒有能用來織布的棉花。「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那時中國人衣用纖維的主要來源是蠶絲和麻,直到宋朝才大面積種植。


動物的毛髮是稀缺資源,並且由於是蛋白質,也容易蟲蛀和腐爛;一條蠶一生只能結一個繭,能獲得的纖維重量1g都不到;一畝亞麻最多能收穫幾十公斤纖維,一畝棉田即便現在也只能收穫大約200kg籽棉。在溫飽線上掙扎的從前,普通人家添置衣服即使逢年過節,也不一定能有。

人類為滿滿足穿衣的需求,開始了纖維的探索歷程。1891年,英國科學家查理斯·克洛斯(Charles Frederick Cross)和愛德華·比文(Edward John Bevan)以棉纖維為原料,製成了纖維素黃原酸鈉溶液。這種溶液在酸的作用下,能重新析出纖維素,如果用很細的噴頭把纖維素黃原酸鈉溶液噴出的液柱,引入酸的環境,就能獲得纖維細絲。


人造纖維的歷史從此開啟。


纖維素黃原酸鈉溶液的粘度很大,因此被命名為粘膠(Viscose),由它製得的人造纖維被稱為粘膠纖維。這種生產纖維的方法可以將以前難以利用的纖維素,比如碎木屑、稻草、棉短絨等利用起來製成纖維。用粘膠纖維製成的紡織品,手感柔軟舒適,透氣性、吸濕性、可染性都與棉花相似。


1905年,粘膠纖維進入工業化生產階段,開始被大量製造,纖維的來源擴大了。隨後,又出現了另一種與粘膠纖維類似的再生纖維素纖維——銅氨纖維,它的質量更好、檔次更高,用它製成的紡織品具有更良好的觸感,被用於製造高檔面料。人們還把纖維素的醋酸酯也製成纖維,稱作醋酸纖維,除了製造香煙的過濾嘴和撲克牌,還和其他纖維製成混紡面料。


動物的毛髮由蛋白質構成,撫摸起來光滑、柔軟、舒適。羊毛等動物毛髮用於紡織雖有悠久的歷史,但是動物毛髮相對於天然植物纖維來說更加稀少,更難以獲得。於是人們開發出了蛋白質纖維——從牛奶、玉米、大豆中提取蛋白質,溶解於適當的溶劑中,再製成纖維,用它們來模仿動物的毛髮。比如酪素纖維和玉米蛋白纖維都屬於人造蛋白質纖維。

合成纖維技術的誕生


上述各種纖維所使用的生產原料,全都屬於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高分子,但人們直接利用這些高分子,通過物理和化學的方法製成纖維,因此把它們統稱為人造纖維。粘膠纖維、銅氨纖維、醋酸纖維、蛋白質纖維都是人造纖維。然而天然存在的高分子受到各種自然條件的限制,產量依然是十分有限的,世界上2.5%的可耕地被用於種植棉花,目前的年產量也只有大約2500萬噸。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產棉國,棉花仍然需要大量進口,在中國,「糧棉爭地」已經成為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


自己動手彌補自然界的不足,人為製造更多的高分子纖維——人類對豐衣足食的追求和對科學的探索,促成了一系列合成纖維技術的誕生。


(作者:雯熙她爸)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壓力大、虛胖、失眠,原來是它惹的禍!
慈禧口中的夜明珠到底是啥?
晚上睡覺前喝水究竟好不好?
你不相信美人魚,是因為你心裡沒有童話
您可能感興趣

說到膳食纖維,還是這樣吃更營養!
什麼是纖維囊腫?都是良性嗎?
乳腺纖維瘤,是「切」還是「留」?
纖維是什麼,能吃么?雖然你不會消化,但是吃了你就可以更健康!
膳食纖維到底有啥好,真的安全嗎?
打玻尿酸纖維化傷害大!不花錢的它其實就是皺紋剋星,聰明的女人都在用它
這5個奇怪的身體跡象是在提醒你:你沒有攝入足夠多的纖維!
從椰殼上撕下纖維,在他手中,成為堅韌的捆紮工具
用木頭纖維做的汽車你敢開?日本人說這車又堅固又輕便
纖維肌痛,你護理對了嗎?
膳食纖維雖好,就怕有些人走極端
想做健康瘦美人?膳食纖維的這些秘密你不得不知道!
恐怖!腸道菌吃不到足夠的膳食纖維,就會開始吃你的腸子……
一直把毛豆當下酒菜,才知道它是美食界的纖維冠軍
豐富的膳食纖維,哪裡會再怕孩子營養不夠!
救命!膳食纖維吃不夠,腸道菌群就要開始吃你的腸子了!
營養專家告訴你:膳食纖維是什麼?
讓麵包多汁,只需一步,還悄沒聲的,多吃了粗纖維
纖維素原來這麼有用 我們身邊竟然充滿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