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養生:健脾祛濕為要_孫麗紅
原料:牛腩250克、佛手20克、番茄100個、青椒1個、熟玉米粒20克,姜、鹽、植物油和桂皮等適量。
做法:牛肉切大塊,洗凈後放在清水中浸泡20分鐘,將血水倒掉,再反覆清洗2次,放入涼水鍋中,水燒開後,撈出洗去表面的浮沫備用。另燒滾一鍋水,放入汆燙過的牛肉、生薑和桂皮等香料,大火煮開轉小火燉1小時以上至牛肉酥爛。取出牛肉,切厚片備用;番茄、佛手、青椒分別洗凈,切成滾刀塊備用。炒鍋燒熱加入2大勺油,放入桂皮炒出香氣,然後放入佛手、番茄翻炒,加入煮熟的牛肉和1碗牛肉原湯煮開,調成小火燜煮,最後放入青椒和玉米粒並調入鹽、胡椒粉,煮至青椒成熟即可出鍋。
佛手是常用的葯食兩用之品。《本草便讀》謂其「理氣快膈,惟肝脾氣滯者宜之」。中醫認為,本品可舒肝理氣,燥濕化痰,對於脘腹脹滿、食少嘔惡者,常食療效甚佳。尤其是夏至前後,雨水偏多,濕氣較重,脾胃功能受損者,常用本品可燥濕醒脾,調理脾胃氣機。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含量少,蛋白質所含的氨基酸比例接近人體需要,吸收率高。中醫認為,牛肉有補中益氣、強筋健骨等的作用,適用於體質虛弱,筋骨酸軟和貧血久病者。番茄為夏季人們尤其喜愛的果蔬,生、熟食皆宜,常食可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熱解毒、降低血壓。青椒能增強人的體力,緩解因工作、生活壓力造成的疲勞。增進食慾,幫助消化,促進腸蠕動,防止便秘。
絲瓜薏米老鴨湯
原料:老鴨1隻、薏米50克、絲瓜200克、干香菇10克,鹽、姜、蔥、植物油等適量。
做法:老鴨先用沸水汆燙過,再用清水洗凈,切成大塊放鍋里,焯去血水;薏仁先用清水浸泡一小時備用;絲瓜洗凈切成小塊;干香菇泡軟後去蒂頭,切成片狀。砂鍋內加入清水燒開,將老鴨、薏米、香菇、蔥和薑片放入鍋中,再次煮開後轉小火煮2小時左右,加入絲瓜再煮,將熟時加入鹽和味精調味即可。
鴨肉可清肺解熱,滋陰補血,利水消腫、健脾補虛,對於水腫脹滿,失眠,脾胃虛弱者是補益佳品。本品性味甘涼,尤其適合於夏季有低熱、虛弱、大便乾燥之人。薏苡作為一種葯食兩用的中藥,有其悠久的歷史,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即有記載,具有利水滲濕、除痹消熱、健脾止瀉之功,是健脾祛濕珍品。對於夏季,尤其是梅雨季節濕氣重損傷脾胃,見胃口欠佳、泄瀉、身體困重者,可用苡仁做成相應食療方,起到健脾利濕的作用。絲瓜是夏季佳蔬,含防止皮膚老化的維生素B1,增白皮膚的維生素C等成分,能保護皮膚,是不可多得的美容佳品。
豆蔻雞蛋餅
原料:肉豆蔻5克、雞蛋2個、麵粉200克、鹽、雞精
做法:將肉豆蔻研成粉末,備用。將肉豆蔻粉、雞蛋放入麵粉碗中,加適量的水,鹽,雞精調味,攪打成麵糊。平底鍋加油燒熱,舀用一勺麵糊,攤成圓餅,小火煎至一面定型翻面,直到兩面微黃,餅熟即可。
肉豆蔻乃葯食兩用之品。《綱目》謂其可:暖脾胃,固大腸。中醫認為,本品可溫中澀腸、行氣消食,常用於脾胃虛寒、泄瀉、脘腹脹痛、宿食不消者。對於夏季貪涼飲冷、過度使用空調致腹部虛寒、食欲不振、食谷不化者,可用肉豆蔻研成末與薑汁同服。本品味辛,還可作調味品使用。雞蛋蛋白質豐富,其中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必需氨基酸,人體對雞蛋蛋白質的吸收率可高達98%。蛋黃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D等營養素,可增進神經系統的功能,是老幼皆宜的家常養生食品。肉豆蔻與雞蛋一起做成蛋餅,可緩解肉豆蔻的辛味,且營養價值明顯提高。
如果您喜歡,請推薦給您的家人和朋友!
孫麗紅
上海中醫藥大學副教授
醫學博士
世界中聯葯膳食療研究專業委員會理事
全國高級營養保健師
高級營養指導師






※夏季健脾排濕的養生食譜介紹,養生貼士!
※白癜風養生,健胃消食的陳皮
※盛夏酷暑,如何美食養生_孫麗紅
※立夏養生飲食:健脾祛濕養心首當先
※穀雨養生:重在健脾除濕
※夏季三碗養生粥 健脾利濕又養胃
※兩款夏季養生湯品 健脾養胃祛濕醒腦
※養生 健康食譜,健康又養生
※夏季喝湯更養生 清熱祛濕健脾消暑
※盛夏養生勿忘健脾
※夏日養生來碗健脾祛濕粥
※夏日養生 來碗健脾祛濕粥
※夏季如何養生 熱養更健康
※健康一夏,夏季養生指南!
※白癜風養生,健脾之谷小米
※夏季養生小常識 輕鬆祛濕又健脾
※秋冬養生:滋養肝腎、止咳化痰、理氣———紅樓「療妒湯」
※秋季養生:生活中的小紅薯 大健康
※拔罐的養生保健哲學!中醫健康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