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吃得好≠營養好健康飲食必須知道的4個不等式

吃得好≠營養好健康飲食必須知道的4個不等式

吃得好≠營養好健康飲食必須知道的4個不等式



吃得好意味著營養好,越新鮮就表明越安全……你是否想當然地將這些詞語畫上了等號。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副主任馮翔副教授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很多情況下,這些等號是不成立的。

花樣多≠營養全。有些人認為自己所攝取的食物花樣夠多了,卻沒有意識到很多食物是同一類的。比如,燉排骨、炒豬肉片、醬豬蹄、回鍋肉等其實都是「豬肉」;饅頭、烙餅、麵條其實主要的用料都是「麵粉」。全面的營養來自於飲食多樣化,不是花樣翻新而是食物類別吃得越多越好。應當經常挑選不同種類、不同品種的食物。比如用牛肉、羊肉、禽肉、魚肉來代替豬肉;用小米、燕麥、玉米、紅豆、綠豆、芸豆等粗糧代替部分精製麵粉。


吃得好≠營養好。有些人認為有魚有肉就是營養好。這種想法來源於食物匱乏時代,總是忍飢挨餓,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上大魚大肉,滿足口腹之慾。現在市場上食品種類豐富,如果長期吃大魚大肉,容易導致能量過高,造成營養失衡,增大肥胖、高血脂等慢性疾病風險。建議人們要按照平衡膳食原則,穀類為主,粗細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適量吃魚、禽、蛋和瘦肉等。


價格高≠營養高。不少人以為,越貴的食物營養價值越高,尤其是給老人和孩子選購食物時,更不吝嗇花錢。其實,食物的營養並不與價格成正比,比如市面上有土雞蛋、五穀柴雞蛋、寶寶蛋等「高價蛋」。但並沒有研究表明,它們的營養比普通雞蛋高。同樣的道理,普通的水果並不比高價進口的營養價值低。


越新鮮≠越安全。從食物安全的角度來講,有些食物越新鮮反而越不安全,如鮮黃花菜含有秋水仙鹼,易引起食用者中毒,因此,選擇干制的黃花菜會比較安全。又比如新鮮泡菜在腌制後的1~3天內,亞硝酸鹽濃度最高,有致癌性,應該避免食用這個時期的泡菜。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吧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美麗健康的指甲養護必不可少,營養補充與飲食得注意這些
健康的飲食習慣有哪些_4種必知的良好飲食習慣
滋補養血,好飲食好味道
寶寶營養不良飲食吃什麼好?要怎樣調整膳食
飲食健不健康 看臉一秒鐘就知道
營養專家:偏好某一種飲食口味可能是健康異常的信號
良好的飲食習慣要有四個「不」
吃補品、喝湯不能補營養!6 個常見飲食誤區要注意
擁有好心情好身體,飲食就需要好「色」
養生:3個你應該知道的飲食健康常識,做到這些健康常在!
合理飲食很重要 吃得過飽影響健康
健康資訊:孕婦飲食需注意 吃這些耐飢又營養
飲食習慣也具有「傳染性」,培養良好喜歡也要擇伴而食
哺乳期媽媽需要的飲食與營養,很多小細節都不知道
健身黨怎樣均衡飲食 這種早餐必須要做 健身餐的做法很簡單 健康有營養
那些你不知道的幾大飲食誤區,要美食更要營養
癲癇病人的飲食必須要有營養
寶寶健康飲食篇:營養早餐不可少,但這些不要給孩子吃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可以養生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