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修行是貫穿日常生活的體悟—禪佛山水間

修行是貫穿日常生活的體悟—禪佛山水間

一位住在山上茅屋中修行的禪師,有一天趁夜色到林中散步,在皎潔的月光下,他突然開悟了自性的般若智慧。


他喜悅的走回住處,眼見到自己的茅屋遭小偷光顧。找不到任何財物的小偷要離開的時候,在門口遇見了禪師。原來,禪師怕驚動小偷,一直站在門口等待,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錢的東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脫掉拿在手上。小偷正感到驚愕的時候,禪師說:「你走老遠的山路來探望我,決不能讓你空手而回呀!夜涼了,你帶著這件衣服走吧!」


說著,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著頭溜走了。禪師看著小偷的背影穿過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說:「可憐的人呀!但願我能送一輪明月給他。」

禪師目送小偷走了以後,回到茅屋赤身打坐,他看著窗外的明月,進入空境。


第二天,他在陽光溫暖的撫觸下,從極深的禪室里睜開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齊的疊好,放在門口。禪師高興的喃喃道:我終於送了他一輪明月。


這是林清玄文章里講過的一個故事,這裡禪師用自己的正念喚醒了小偷心中的妄念。引用這個故事的目的是事實上小偷步入的誤區,也是我們身上或多或少的妄念。在佛家看來我們眼中的各種功名利祿和喜怒哀樂,都是我們心裡種下的楔,只有通過修行才能獲得戒、定、慧的正念,自渡者渡人,這也是佛家善意的普世觀。


其實撇開宗教上的門檻和戒律,佛家的修行也適合一般普通人業餘修習。古人講修身養性,普通人更需要養身修心,這裡養即恢復,修即修復。長年身心疲憊的職業人,更應該像終南山那些來自紅塵又去之紅塵的修行者那樣,在炎熱的夏天,找一座清涼的大山,忘了所有的別人和自己內心糾結的困擾,擇一上佳山水去修復自己身心的磨損。

在夏天,下面的這些同樣適合普通人修行的方式,去那些名山寺院有開放的禪房並在禪師指導下尤為不錯的消夏新意:或乾脆學學古人的風餐露宿,選一處山房或洞穴自己練習,也不是難事,乃至成為以後日常生活的一個修行習慣。


經行:


經行一般和禪坐配合練習,對普通人而言能明顯提升注意力和專註力。經行的方法就是來回的走,限定在十五步到二十步之間,不可以兜圈子,只能來回走直線。左腳動的時候,心中要知道是左,右腳動的時候,心中要知道是右。簡單的說就是始終觀察自己正在做的動作,不能注意身體以外的事情。經行「不語」指的是互相之間除了手勢交流,不能說話。但心裡還是要專註的念,做什麼動作就念什麼,如坐時念"坐…坐…坐…",走時念"左…右…左…右…",站時念"站…站…站",轉時念"轉…轉…轉",要一面清楚地知道腳的動作,一面在心中念著動作。


佛家的修定,修慧,修觀,修止。反應在日常生活就是吃飯只想吃飯的事情,不會胡思亂想擾亂心智,始終專註於你當下的事情。


禪定:

禪定就是打坐,宗教為修定,武術為修鍊內功,增加意力。打坐是一種休息和治療兼顧的修行方式,適合任何體質的人,以坐姿和呼吸調節的靜坐為主,在瑜伽禪式裡面也會有一些結合簡單動作的動禪。打坐通過呼吸的調整和身體的放鬆,補氣益血並打通全身的經絡。一念放下,萬般自在,也是身體自我內觀的練習。


打坐的姿勢要點是雙腿單盤或雙盤(跏趺),頭要正,脊要直,雙肩放鬆下垂,左手在右手下雙手自然疊放臍下,眼睛微閉,舌輕抵上顎。


六根清凈,心無雜念,這個對初學者來說是一道坎,初學者最好有人指導。


素宴


去山水間修行,純正的素餐只能去有名的寺廟或酒店特設的素餐廳品嘗,日本、台灣的素餐發展比較成熟,國內目前還在擴展之中。素餐的選擇一般以當季新鮮時蔬為原料,烹飪上以顯現食材本身的鮮美真味為根本,出品上則講究清新素雅,返樸歸真、素雅養生。天熱正是排毒減肥的最好時機,吃幾天素餐能清理血管和腸道中的污垢。

禪茶


「人在草木間」,即為茶。草木之間有天然的和諧,天地有生化之力,也滋生清養之氣,天人合一是古人追求的境界。佛法講因緣,茶之為天地人之媒,也是常人的一大事因緣,所以茶是禪機之物。


禪茶講究和而清凈之心,茶沾口則正念起。禪茶正、清、和、雅的意趣內涵,則是感恩、包容、分享、結緣的意起之舉。


抄經

抄經,亦稱為寫經,即是用最虔敬清澈的心境來抄寫佛經。在《金剛經》、《法華經》、《藥師經》,乃至《地藏經》、《維摩詰經》等諸多重要大乘經典中,都明示書寫佛經有極大的功德,於凡人也是一種內省的修行。


抄經跟祭祀一樣要有隆重的儀式感,更衣沐浴,發願虔誠是必要的準備,素齋後抄經倒更顯誠心。至於抄寫過程,保持頭正身挺,心無妄念則可以了。抄經修的也是一個過程,至於字寫的好不好,是否有錯字倒不是重點了。一般人到不了書法境界,事後隨舊書堆處置並無不當。


以上大概都是修行山水間的雅事了,其實隨心即緣,如果你喜歡在山水間跳躍奔走,或學動物長嘯,也不失為師法自然的一種。畢竟,縱情山水,人只是回歸自然,遠離都市的壓郁,何況這樣的背景,就是為了清除你是董事長還是清潔工的都市符號。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沒有隱於野的修行,也往往不會有大隱於市的從容。有人說古代的很多名人隱士,隱世只是為了更好的出世,但他們那份隱士的功課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如果你在山水間釣魚也不如人家,彈琴也不如人家,種花還是不如人家,甚至身體也不如人家,你如何在紅塵中做到萬千寵愛於一身呢?



修行是貫穿日常生活的體悟—禪佛山水間




修行是貫穿日常生活的體悟—禪佛山水間



佛光---攝影/王建平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元喜 的精彩文章:

TAG:元喜 |
您可能感興趣

修行的貫徹日常生活的體悟—居住風水
在安靜中體悟生命
心悟到體悟的過程
學習太極拳要「心知、體悟」!如何「體悟」?
在自然中用心體悟瑜伽,塑形又安心
端正體悟心學的動機
五個小故事,體悟「道」的真諦
哲學小體悟之麻醉操作篇
何為心性,如何體悟心性
「真心」體悟「大方廣」
臨證體悟:我自己發現的心絞痛特效穴位
與時間慢慢賽跑的修書人:體悟古人敬惜字紙精神
體悟自然 境生象外-訪宋文華水彩畫工作室
自製馬克杯 過程中體悟人生
「攢天攢地,攢不下力氣」,真實體悟太極拳之發力訓練!
閑談學習《道德經》的一些體悟
人生經歷了一些磨練,得來的體悟才真實
值得體悟回味太極拳修鍊的真話,句句精彩!
《姐姐好餓2》透過美食體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