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夏末初秋,除濕好時機!

夏末初秋,除濕好時機!

朋友啊


不知道你最近有沒有這種體會


整天感到昏昏沉沉想睡覺

頭髮油膩還伴隨脫髮


便便粘膩難沖乾淨


早上起床照鏡子覺得臉腫腫


如果是這樣

那就說明你濕氣有點重啦



夏末初秋,除濕好時機!



夏末秋初,身體濕氣最重的時間就是現在了!雖然已經進入初秋,但是炎夏的暑氣還沒有完全散去,當下的氣候特點是偏濕,加上夏季吹空調、喝冷飲等行為使身體積累了濕氣,使脾胃受寒,導致人體抵抗力下降。濕氣與寒在一起,成為濕寒;與熱在一起,成為濕熱;與風在一起,成為為風濕;與暑在一起,成為為暑濕,所以如果不及時祛除體內濕氣,形成濕病,會困擾人一生!因此早秋階段的養生,重點就在祛濕!


怎麼看自己是否體內有「濕氣」?

一般體內有濕氣,都伴隨有脾虛。因為脾虛,所以對於食物水谷的消化功能就減弱,導致無法消化吸收部分以濕氣或痰的形式留存體內。從以下4個徵兆里可以判斷出自己身體內是否有濕氣!


1、頭髮油、脫髮.頭髮愛出油是體內濕氣重的一個徵兆。因為濕氣導致脾虛,會使得皮膚毛孔變大,油性強烈,滿面油光。有的人皮膚一直很油,吃完辛辣刺激的食物或者大量運動之後,出汗多了,皮膚反而清爽,這就把體內的「濕氣」排出來了,油脂堆積的現象就會有所好轉。


2、大便粘稠、不成形.通過大便也可以觀察體內濕氣的問題,如果大便特別粘稠、不成形狀、便秘,這都是濕氣重的表現。如果你分辨不出大便的形態,可以看馬桶,馬桶是否總是沖不幹凈,如果是,則證明有濕氣。濕氣的粘膩性會讓大便粘在腸子上,被腸子吸收,而不讓它排出體外,使得毒素全又回到人體了,長期下去所有「亞健康」的癥狀都會出現!


3、四肢無力、容易睏倦.中醫里講「濕重如裹」,這種被包裹著的感覺就是身體對濕氣的感受。有些人明明身強體壯,就是感覺使不出勁、容易睏倦、注意力難以集中,感覺被什麼束縛著一樣,精神狀態差,甚至因為部分氣血運行不暢,關節也會出現一定的病症,有四肢關節酸痛沉重、無力等,這都可能就是濕氣嚴重導致的。


4、水腫、虛胖.有些人是真胖,有些人是虛胖,如何判斷呢?如果氣足力氣大,則是「真胖」。如果「胖而無力」,體虛手腳軟,那就是虛胖,意味著有些水腫,因為體內有濕,水液不能隨氣血流動,滯留在體細胞之間,使人體迅速膨脹起來,這時候就需要及時祛濕。

夏末初秋除濕應注意什麼


防外濕。外濕多由淋雨、涉水或久處濕地引起。外出時要帶好雨傘、雨衣和雨鞋等,淋雨或涉水後,要及時將身體擦乾,更換衣服。夏季不宜在游泳池或澡堂內長時間浸泡、洗浴,以免給濕邪可乘之機。勞動、休息時要盡量避開水濕之處,不可久居濕地。尤其是老年人,在外走累了,也盡量別坐潮濕的木椅木凳等。


防內濕。內濕多因大量食用生冷瓜果、冷飲等性寒之物,損傷脾胃陽氣所致。防內濕要杜絕貪食生冷及油膩食物,忌暴飲暴食。飲食以清淡芳香為主,清淡之品易於消化,芳香之品具有醒脾、振奮脾陽的作用,從而刺激食慾。可用扁豆、薏苡仁、赤小豆、茯苓、燈心草等健脾利濕之品煮湯或熬粥。


另外要格外注意飲食衛生,不吃腐爛變質和不潔食物,可適當吃些大蒜、醋、茶等具有殺菌、抑菌作用的食物。食物要妥善保存,對各種餐具也要定期消毒,注意勤洗手。另外,多雨的長夏,是洪澇災害高發季節,大災之後須防大疫,此時要格外加強防疫工作,防止傳染病流行。

四招教你去除體內的濕氣


1、食療,薏仁是能去濕氣的食物,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薏仁和紅豆搭配驅寒健胃則是祛濕第一粥,如果嫌麻煩,也可泡薏仁茶喝。製作方法:把薏仁用水洗一下,撈出來。找個乾淨的平鍋, 打開小火,把薏仁鋪在鍋內,慢慢炒熟。


把炒熟後的薏仁,像泡茶一樣用開水泡著喝。炒薏米時,注意火不要開大了,要不停翻動薏仁,至出香味或是微黃為止。用水泡開的薏米茶有淡淡的米香,可以祛濕、美白、利脾,還對浮腫性肥胖有幫助。


2、拔火罐,拔罐療法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近來質疑這個方法的聲音很多,但是髮姐認為至少在去濕熱方面上拔火罐是有效果的。拔火罐過程中,如果該部位有淤血的話,形成的罐斑會呈現出深紅色,有風的話,該部位一般會有癢的感覺,若是熱氣比較重則罐斑會呈現出鮮艷的紅色,若是濕氣重,罐斑會呈紫色,並且罐內一般有大量水珠,若偏寒,則罐斑則會呈暗黑色。火罐拔完後雖然有點疼痛,但是人體內的風寒濕熱就給拔出來了。


3、按穴位,立秋過後終伏期間,按摩委中穴穴位,可讓脾胃變得強壯起來。委中穴在腿窩的中心點上,走的是膀胱經,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去濕通道,而委中穴便是這個通道上的排污口,是化濕要穴,如果不通暢,濕氣就排不出去,還會導致關節痛等疾病。平時隨時就可以按摩此穴位,可以補中益氣、通經活絡,不失為一種祛濕養脾胃的簡單實用方法。


4、熱水泡腳,人的雙腳上存在著與各臟腑器官相對應的反射區和經絡分布,用熱水泡腳可以刺激這些反射區,促進人體血液循環,調理內分泌系統,可以祛濕驅寒。用熱水泡腳幾分鐘後,你會感覺到身體發熱,這種發熱和天氣熱不一樣,是由內向外的,這就是在祛濕了,尤其是南方濕氣大、冬天冷,熱水泡腳是最佳的祛濕養生方法。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養生調理 的精彩文章:

愛上她,有道理!盛凱元三伏貼灸第8天!
小身材大療效——艾艾貼,隨時隨地想貼就貼
養生就是固本扶陽,而艾灸是補元陽第一大法!

TAG:中醫養生調理 |

您可能感興趣

夏天是祛除濕氣的最好時機
夏季,正是除濕的大好時機!錯過再等一年!
澳門人秋季除濕正當時,千萬別錯過除濕的絕佳時機!
從立夏開始吃它,第一天就能感到暖意,一周能除濕,到立秋時,神清氣爽,家家都有!
夏季是祛除濕氣的最好時機,這4道菜一吃一個準兒!
春季濕氣淤積,夏季是最佳除濕時節,只要一個食療方,連吃2個星期,輕鬆去除濕氣!
夏季是祛除濕氣的最好時機,這4道湯水一吃一個準兒
夏季艾灸:除濕好時機,分清你是什麼體質!
秋收冬藏,除濕以食
七月去除濕氣最好時機,錯過再等一年,堅持喝一周濕毒排光!
夏季除濕「吃起來」
燥熱之後的雨季里,你不打算除除濕嗎?
夏至艾灸 祛寒除濕最佳時機,千萬不要錯過了!
盛夏7月是身體除濕氣的最好時節,教你簡單除濕法!
立秋防濕氣,除濕正當時
入秋多吃這三寶,除濕補虛,一個冬天都不感冒!
夏天, 勿將「濕氣」當上火! 教你一招除濕氣!
夏天,勿將「濕氣」當上火!教你一招除濕氣!
夏季不除濕 四季徒傷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