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節氣食養,你的孩子吃對了嗎?

節氣食養,你的孩子吃對了嗎?

節氣食養,你的孩子吃對了嗎?



趣媽想說:感謝栩栩老師再次為我們趣媽的寶爸寶媽帶來專業、紮實、細緻耐心的精彩講解,這次的講解讓我們感受到一種厚實深重的文化力量,頓時恍然大悟,原來簡單的食養背後有那麼學問,原來老祖宗給我們留下那麼多可以追尋和學習的生活經驗,原來最好的老師來自大自然。栩栩老師的講解總是帶給大家特別多啟發和收穫,為我們打開一扇通往開闊天地的窗,真心感謝栩栩老師。

民以食為天,飲食是非常重要的,吃得健康,生病就少,我們的宗旨「最好的醫院是廚房,最好的藥物是食物,最好的醫生是爸爸媽媽」,爸爸媽媽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老師,不但要會教育,還要在生活生理方面給予比較好的看護照顧。


1


關於食養與中醫


關於食養

食養有兩部分「食」和「養」,食在養前,食比養重要,我們老話說:起居飲食,民以食為天……吃佔據我們很大一部分時間和精力;


同時,吃也是我們中華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每個地方都有不同飲食文化,例如四川要麻辣,閩南不怎麼吃辣等等,然而,是什麼造成的不同文化?「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們生活在這裡,就要按這裡的規律來生活,才會是自然健康的方式。


認識中醫與食養


我接觸中醫開始是因為看病,最終發現都會回到根本——吃,葯也是要吃進去的,中醫本身就是吃的文化,從黃帝內經、本草綱目開始就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吃、怎麼生活。黃帝內經告訴我們應該主要以五穀為主,但會發現吃五穀的依然會生病,為什麼?這是「矩」,無人能越「矩」,任何東西都會同時帶來正能量和負能量。所以飲食也是一個相對性的概念,如果按我們比較熟知的認知就是凡事都是辯證的,凡事都有兩面,道家講陰陽,所以我們吃的時候盡量找到平衡點,也才會讓身體找到平衡。看身體的平衡過程:身體會自動選擇和吸收,身體會代謝功能,代謝掉的就是不好的東西,選擇好的東西留下,選擇它不要的,通過腸道、毛孔、唾液、鼻涕等排出體外,所以看到孩子生病不要著急,往往都是通過這些方式代謝掉不好的東西。


從中醫角度看食養,什麼是中醫,中醫強調「天人合一」,天人是怎麼合一的,天指的是大自然,人只有融入大自然,順應大自然的規律,才有可能達到平衡階段。

中醫認為人體和自然的關係是需要遵循的,例如人會生病這是自然規律,我們要遵循。中醫面對這個關係的時候,是以找到與大自然的對抗性的方式來遵循自然的,對抗性指的就是平衡,就是相生相剋,相剋的東西就是我們講的對抗性,比如感冒,身體有病菌,我們會叫大家喝紫蘇水等,這就是對抗性。只有掌握了對抗性規律,才能知道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什麼情況輔予什麼措施,這需要生活經驗積累。


關於中醫的終極目標


中醫終極目標就是治未病,就是吃得好。我們有個普遍觀點「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在關於什麼是「好的」方面的觀點上大家都不同,有的人認為是牛奶雞蛋等是有營養的東西,但其實營養價值高不等於好的,蛋白質高也要分不同情況吃才是好的。早上是生髮的時候,一天之際在於晨,早對應於春,對應於肝,肝的核心是不要讓肝負擔太重,而是要減輕肝的負擔,雞蛋等會加重肝的負擔,所以我們主張早上要吃簡單清淡的,例如白粥豆漿之類的。同時,簡單的飲食也有很大文化,例如,我們建議早上可以吃點綠豆粥,綠豆成人不要超過50g,孩子不要超過20g,一點點就好,不是吃量,而是吃形氣,但身體寒的人就不太合適吃了,所以要解自己的身體,依據自己身體來選擇適合自己的飲食。


關於中醫五行


飲食的基本原則就是中醫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對應春夏秋冬,春天養肝,夏天養心,秋天養肺,冬天養腎,脾土是四季都要養,對應一天,早上養肝,中午養心,下午養肺,晚上養腎。在選擇食物方面,每個食物都有自己的屬性,這些屬性我們可以通過網路或書籍找到,食物的選擇與身體、季節時節等有很大關係。比如中午養心,心在五味里屬苦,苦入心,例如苦瓜,就是入心,根據食物特點來選擇,同時,中午就是要讓自己靜下來。再比如肝在五味里屬酸,春天出的東西也比較酸,比較愛吃酸的人,肝都會比較好,但特別愛吃酸的人,物極必反,也是肝有問題。再比如下午的時間養肺,吃辛的東西,晚上養腎,腎屬水,要靜。所以了解五行,對自己的飲食有很好的指導作用,五行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

關於四時養生


養生從一天放大到一個季節,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會發現,我們七月開始是遠日點,我們現在地球距離太陽最遠的時候,一月反之。為什麼太陽最遠的時候我們是夏天?為什麼同樣一個點,南半球是冬天,北半球是夏天,這個自然規律從哪裡來?和我們人體關係是什麼?等等,我們找了很多資料,發現,地球和人一樣,是會呼吸的,有出有入,有吐有納,在呼和吸之間,造成了兩級的不同。這和人體相同,和人體關係息息相關,人體也是根據這些規律生長出來的。


養生也要按這個規律,一呼一吸地養。如果不養會怎麼樣?春天不養肝,夏天就很容易感冒咳嗽,夏天不養心,秋天就很容易拉肚子,氣兜不住,就會往下泄,寒熱堆積不散,秋天肺熱就會上來,就會咳嗽,秋天如果不養肺,咳嗽就會持續到春節,春天就會出現疲倦的狀態,冬藏,冬天水下溫度比水下溫度高,也是因為這個自然規律導致的,所以在冬天藏的時候不要大補,要降熱,所以「冬吃蘿蔔,夏吃薑」,發現熱的時候,反而需要吃熱的東西補,而不是吃寒的東西降,冬天反而要吃蘿蔔降內熱,但苦瓜為什麼又生長在夏天,是因為需要吃熱的東西補的時候,還需要排一些毒,苦瓜就起到這個作用,老天爺很能給到我們適合的能吃的東西。這些都是相生相剋的,需要補但又需要排毒的時候,就給你荔枝龍眼等,同時又給你苦瓜絲瓜冬瓜等,所以我們認真觀察,會發現四季食物是什麼狀態,我們跟著這個狀態走,跟著這個狀態去選擇,就沒錯了。


故: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天生天養、四時而食,依食物屬性而吃。

2


關於「食」與「節」


關於「食」


現在是夏天,夏天出的食物,是出各種瓜類的季節。


荔枝跟龍眼,普遍會認為上火,不敢多吃,這裡存在誤區。我今年自己親身試了一下,發現真不是我們平常認為的那樣,相反,吃得少容易上火,吃得多了反而不上火,身體很奇妙,只要突破極限它就會往回降,龍眼荔枝只吃七八顆,反而會上火,因為這是發物,所謂發物通常指比較毒,容易發,而其實不是真的那麼毒,是沒有吃對,如果一天吃一斤以上(無論大人小孩),反而不會上火了,因為它會自動達到一個身體的平衡點,前面幾顆會加重肝臟負擔,然後需要代謝,代謝需要能量,你超過八顆的部分就在增加代謝能量,一斤和八顆需要代謝的毒素是沒差別的,但能量上有差別,沒吃夠,能量不足,代謝力量就不足。


芒果雖然長在這個季節,但只能適量吃,一天不能超過二兩,即兩小片,看「芒」這個字,草下亡,它是特別發的,體質越濕熱、陰虛的,越不行,孩子相對好一點。蓮霧,也是應季水果,通常不超過三顆。百香果不能吃籽,泡蜂蜜水喝就很好,不應該整顆放在水裡,而是過濾掉籽,把汁兌進水裡喝,為什麼不能吃籽?百香果的籽是不會被消化吸收的,只能被排出腸道,這過程中籽是很容易刮傷胃腸粘膜的,時間久了,一定會破壞腸道菌群;檸檬也是應季水果,也不是整顆泡進水裡喝,而是應擠出汁喝。


這裡說的水果都是本地水果,不是外來的,因為不同土地不同屬性,養出來的水果也不同,就如人蔘長在長白山和漳州是不一樣的。


還有吃水果的時間:通常是下午3-4點後就不吃水果了。從起居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出陽氣、狀態都在頂峰,身體狀態在頂峰,日落,需要減輕身體負擔,讓身體回歸平靜狀態,所以此時不適合吃生冷、寒的食物。


以上基本上是夏季大致的飲食指導,如果要分細,還會有很多內容。


關於「節」


所謂「起居有常、飲食有節」,節從哪裡來?為什麼要跟著節氣走?節氣對人體影響到底是什麼?我們說的二十四節氣,其實就是一個天地陰陽、呼吸吐納的過程,每個節氣都是一呼一吸一吐一納的節奏,一年會有十二個節十二個氣。


節是節點的意思,最早是農耕文化很重要的標誌,到了節氣重要的時候,例如到了穀雨,下雨了,雨水到,要插秧了,後面驚蟄,驚雷響,這個時候告訴你再不插秧就晚了,所以先給你一個警告,再給你一個操作時間,這個就是生長節奏,等等。我們的食物、植物都需要按這個規律走,這個是總結下來的規律。


節是節點,氣就是大地、雨,太陰太陽的關係,這個說起來會有點書面化。所謂太陰太陽,就是呼吸,人活一口氣,其實就是呼吸,一呼一吸之間才有氣,沒有呼吸沒有氣,這個節奏要怎麼把握,我們必須對大自然有了解,要知道大自然的呼吸節奏,才能結合我們人體節奏與大自然之間產生呼應,順應天時地利,我們才可能獲得大自然的力量。最終因為天時地利,才能到達人和。我因為曾經做電影的,無常無節,因為這樣的生活節奏,會發現最終導致身體各部分問題,為了胃痛,我整整吃了一個月的饅頭,慢慢把胃粘膜養好,才養回來,包括睡眠等問題,我都接受到懲罰,變得很糟糕,一年大半年都在感冒,得了鼻炎,這個主要是因為身體沒有得到休息,免疫力就下降了。還有一點,根據我的體驗,早上起來不要喝白開水,一喝就會破壞胃粘膜,影響早餐吸收,如果喝50ml淡鹽水,對胃粘膜是有好處的,慢慢免疫力就會上來。


節氣最主要的功能在於給我們一個劃分,根據自然規律和人體規律總結出來的一套經驗,很佩服前人的智慧。


節氣不僅跟身體有關,跟情緒也有關,為什麼下雨情緒會低落,天晴情緒會高漲?這個是因為我們有天人感應,我們的身體跟大自然做呼應,也許不是所有人都這樣,但大多數是這樣的,下雨所有都會往裡收,天晴會往外發,情緒也一樣。


情志在中醫里,和五行五味五色是分不開的。情志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甜是入脾的,所以小孩為什麼愛吃甜,但不能過量,要知道甜食怎麼吃,麥芽糖、花生糖、紅糖等自然的糖,不是果糖添加的,對孩子脾胃是有保護作用的。


關於這部分的內容,大家有興趣的可以看黃帝內經,這部書非常簡單易懂實用。


節氣大概的概念就是這樣,強調我們依事實而養,正確認識和大自然的關係才能照顧好自己。


3


夏季食養重點


補陽平肝


陽氣生髮,夏季會到達頂峰,直到霜降,立秋以後會往裡收,這個時候就要補大量陽氣,很多人誤認為夏季補容易上火,其實這不是一個概念。夏季為什麼要喝十全湯、八珍湯,就是補充陽氣,夏天本身生髮,陽氣會一直往外放,如果只是往外放,而不補進去,那身體就會虧空,到秋天就一定會受不了,容易生病。


當然,夏天補陽就會造成肝臟的負擔,怎麼平陽,這時候就可以用苦瓜等平肝,黃瓜也可以起到這個作用。所以夏天可以兼顧一下這兩者,讓身體達到平衡。


養心


夏天屬心,養心角度,以形補形,可以多吃豬心、鴨心等,可以燉湯可以炒等。苦瓜除了平肝也可以解讀,苦瓜豬心是可以一起吃的。這些食物可以一直吃到入秋。


起居


飲食部分需要配合起居。


我們現在的問題,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缺乏運動。很多人認為孩子每天上串下跳,都在運動,其實這是對運動的誤解。運動指有規律地重複一個動作,而小孩的上串下跳、呼吸沒有節奏,其實是一種損耗,耗陽氣,有節奏的東西會保持在一個平衡點上,它是在一個良好循環和訓練之內,所以需要澄清一下運動的概念。孩子的玩耍是一種消耗,這麼大的消耗,就一定要補上去(所以多吃荔枝龍眼等,不要怕上火,而且上火是因為虛了,虛不受補,才會上火,很多人是因為看到上火了,停下了,就一直停留在虛不受補的上火階段,事實上過了這個極限,身體自然會達到平衡,會回來的。所以不要只吃幾顆,一定要吃就吃多,吃夠量)。


所以有規律地運動是很重要的,運動最好在早上7:30之前結束,太陽下山後就不要去運動了,晚上陽氣開始收了,就不要動了,晚上運動一開始沒有感受到,但多了,反倒就會越動越累,所以希望大家以後都是早上運動,7:30以前結束運動,9:00以前結束早餐。


睡覺的時間,冬天晚上9:00左右就可以上床睡覺了,小朋友7:00-8:00就可以了,夏天可以延長一點,到10:00多。


這基本上就是夏季飲食和起居的方向。


這裡給大家提供一個適合大暑的食譜目錄:


1、秋葵;


2、菜心;


3、孜然羊肉;


4、八珍湯。


最後強調我們的觀點:「最好的醫院是廚房,最好的藥物是食物」。


謝謝!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媽幫 的精彩文章:

TAG:趣媽幫 |
您可能感興趣

姥姥在家自己養的雞鴨鵝,都是用糧食養的,太香了
立冬後飲食養生,你應該這樣吃!
芒種飲食養生,你知道該吃些什麼嗎?
【素食養生】脾胃虛弱吃什麼?這幾種飲食少不得
素食養生 真的不是你認為那樣!
不吃晚飯能養生?小伙過午不食養出胃潰瘍!
吃多了,這碗消食養生湯能止肚脹、胃酸,中醫都喝它
秋季飲食養生我們該吃這些食物!
關於飲食養胃,你知道多少?有胃病的要看看了
這些零食養生效果好但也不能亂吃
飲食養生:早上空腹吃蘋果好嗎?
膳食養生 十大最難吃蔬菜!別說話,含嘴裡!
【素食養生】四種食物幫你吃掉「火氣」
春三月飲食養生,要注意多甘少酸,這樣吃才對!
【素食養生】飯後吃什麼水果減肥好?
立秋了,如何飲食養生?
飲食養生,經常吃這8種食物會壽命短,裡面有你經常吃的嗎
夏季飲食養生:這些食物真的能「吃哪補哪」
【素食養生】這幾種「補血之王」有奇效,男女都要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