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克拉克:一個舊傳統的絕響兼論「科幻文學黃金時代」

克拉克:一個舊傳統的絕響兼論「科幻文學黃金時代」

阿瑟·克拉克(Sir Arthur Charles Clarke,1917.12.16.~2008.3.19.)逝世了。他被稱為「最後的科幻大師」,「科幻文學黃金時代最後一位大師」,而他的逝世被視為「宣告了一個時代的落幕」。在一片頌揚聲中,我倒是願意冒著被「克粉」們討伐的口水淹死的危險,說幾句不太中聽的話。


先看「科幻文學黃金時代」這個提法的實際意義。所謂「黃金時代」,從來都只是一個文學性的修辭手法,總是被用來建構今人想像中的往昔太平盛世。所以,當我們稱讚往昔某一段時間是什麼什麼的「黃金時代」時,幾乎從來都不意味著我們當下就不如那個我們回憶中的時代——通常我們只是想借用那個時代來說當下的事而已。


對於「科幻文學黃金時代」,也應作如是觀。

對於那個黃金時代的大師,「考核指標」也不外大獎和小說銷量兩項。克拉克得過3次雨果獎,3次星雲獎,1次星雲科幻大師獎;他的近100部科幻作品據估計全球銷售了2500萬冊,平均每部作品銷售25萬冊。從這兩項指標看,克拉克的大師資格當然沒問題。


但是,比克拉克晚些的作家,也有很暢銷的科幻小說呀,比如邁克爾·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的一系列小說,比如丹·布朗的小說——他的《數字城堡》、《天使與魔鬼》、《騙局》絕對都是典型的科幻小說,只是現在大家通常不把他算到科幻作家行列中。這也是因為「科幻」的邊界正在越來越模糊(或者可以說是在擴張)。


克拉克最著名的作品,當然是小說《2001太空漫遊》(2001: Space Odyssey,1968),以及另外三部一直寫到1997年才結束的續篇(2010、2061、3001,他自己認為不是續篇,而是「變奏」),但這很大程度上是拜庫布里克導演的同名科幻影片之賜。與通常先有小說後有電影的模式(亦有少數相反的模式)不同,這兩部作品是同時合作創作的。克拉克對於他和庫布里克的這段合作,此後多年來也一直津津樂道。


但是,比克拉克晚些的作家,也有很著名的改編電影呀,比如克萊頓的《侏羅紀公園》、《時間線》、《剛果驚魂》、《深海圓疑》等等。而在與克拉克約略同輩的科幻作家中,菲利浦·迪克(Philip Dick)在這方面有著遠遠超過克拉克的成就——只要提起《銀翼殺手》、《宇宙威龍》、《少數派報告》、《記憶裂痕》、《黑暗掃描儀》這些著名科幻影片就夠了。

也有人將《太空漫遊》與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的《1984》相提並論,這倒是一個頗有創意的比較——這兩部小說代表了科幻的兩個傳統,或者說兩個時代。


老實說,克拉克代表的是科幻中一個舊傳統。中國讀者最熟悉的是這個傳統中儒勒·凡爾納的作品,這些作品呼喚科學技術,讚美科學技術,為科學技術向我們許諾的美好未來吟唱頌歌。這個傳統標榜「硬科幻」——以有很多科學技術的細節為榮,更以能夠預言某些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榮。這是一個樂觀的傳統。



克拉克:一個舊傳統的絕響兼論「科幻文學黃金時代」



另一個傳統,其實在19世紀末已經開始,那是一個悲觀的傳統,著重反思科學技術發展給人類帶來的負面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它就是反烏托邦傳統。這個傳統中有許多「軟科幻」作品,因為這個傳統並不以科學技術細節之多為榮。上面提到的奧威爾、迪克、克萊頓,甚至丹·布朗,都是後一個傳統中的重要作家。

克拉克的作品,基本上一直停留在前一個傳統中。他自己也以此為榮。證據是,在他前後寫了30年的太空漫遊四部曲中,他寫過許多篇序、後記、新版序之類的文字,在這些文字中,他反覆提到自己小說中某些與後來航天事業吻合的細節,深以為榮。這些細節,歸納起來其實也就是三件瑣事:一、飛船阿波羅十三號出故障時宇航員向地面報告的語句,與他小說類似情節中的語句非常相近;二、通訊衛星「棕櫚棚B2」發射失誤的情節,與他小說中的某處情節類似;三、電影《2001太空漫遊》里木星的一連串畫面,與航海家號宇宙飛船所拍攝的畫面「其相似之處令人拍案叫絕」。


這些細節上的吻合或相似有多大意義,是另一個問題,但反覆提到這些細節,足以說明克拉克心目中的價值標準——在這些序、後記、新版序之類的文字中,能解讀為後一個傳統的內容,連隻言片語也找不到!克拉克確實是前面那箇舊傳統的「最後的大師」。


順便插一句,反覆談論這三件瑣事,是不是顯得挺可愛?事實上,克拉克晚年很喜歡這調調。例如,他在《3001太空漫遊》序中說:「讓我又驚又喜的是,我發現《牛津英語大辭典》從我的書里引用了超過66處,用以解釋某些字辭的意義與用法!」這番統計工作讓克拉克有點得意忘形,他接著說:「親愛的《牛津英語大辭典》,如果你在這幾頁里發現了什麼可用的例證,再一次的——別客氣,儘管用!」而在此書末尾「最後的感謝」中,克拉克感謝一家酒店的老闆為他寫作提供了套房,但「或許更令人鼓舞的是入口處所懸掛的牌子」,因為牌子上羅列了光臨該酒店的卓越人物,包括蘇聯宇航員加加林、電影明星格里高利·帕克、費雯麗等等,最後他告訴讀者,「我很榮幸看到我的名字列在他們之間」。


也許有人會說:這兩種傳統有什麼高下之分?你有什麼理由厚此薄彼?


在所謂的「科幻文學黃金時代」,這樣問或許能顯得相當雄辯,但是到了今天,情形已經完全不同。今天的科學技術,已經是脫韁的野馬,人們對於科學技術,早已不是擔心它發展得太慢,而是擔心它發展得太快,擔心它會失控。今天的科學技術,早已不需要《太空漫遊》所代表的前一個傳統來呼喚它,卻迫切需要《1984》所代表的後一個傳統來反思它。

所以,如果我們非要找出一個「科幻文學黃金時代」的話,我寧願說,今天當下,才是這樣的黃金時代。


本文原載《新發現》雜誌2008年第5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史與未來 的精彩文章:

《十字》:科學怎麼越來越讓人不放心呢?
瑪麗雪萊:還能當科幻的祖師奶奶嗎?
夏平:是科學的亂臣賊子嗎?
那一個個噴射子彈的科學碉堡
飲用水加氟:一個溫故知新的故事

TAG:科學史與未來 |

您可能感興趣

日裔英籍作家石黑一雄斬獲2017諾貝爾文學獎//兼論諾貝爾文學獎的普世性
金庸武俠史上最客觀的武功排名,兼論各個時代的高手!
道德的魔法——兼論一種可能的政治倫理
「成吉思汗」,還是「成吉思合罕」?——兼論《元朝秘史》的成書年代問題
凋寒:《鏡溪》的創作及兼論科幻
《毛澤東傳略》作者考——兼論莫斯科出版的幾種早期毛澤東傳記
拉斯維加斯的槍聲,兼論美國人的持槍權
論中國史學譜系的層累和延展——兼論中國史學史體系的發展模式
從清朝文字獄看《紅樓夢》成書年代,兼論胡適派紅學的荒謬
「涉險的快感」中國當代繪畫實踐處境考察兼論馬軻、徐赫、趙銀鷗繪畫
劉浦江:太平天國史觀的歷史語境解構——兼論國民黨與洪楊、曾胡之間的複雜糾葛
唐代畫直官考——兼論唐中央官署的空間布局與畫直任用的關係(一)
唐代畫直官考——兼論唐中央官署的空間布局與畫直任用的關係(二)
唐代畫直官考——兼論唐中央官署的空間布局與畫直任用的關係(三)
蛋白桑:農桑立國畜牧興邦兼論中國飼料作物的三元結構
公子哥賈寶玉為何中舉出家?——兼論賈雨村和賈奉雉之悟
朴而不俗,直而不拙——兼論探春的理性、詩性與獨特的女性內涵
熊長云:秦詔銅箍殘件與秦桶量之復原——兼論桶量與斛量之更替
蕭萐父先生的精神遺產——兼論蕭先生啟蒙論說的雙重含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