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崇德與長壽——道家「以德養生」思想探析

崇德與長壽——道家「以德養生」思想探析

作者簡介


朱亞樓,江西省安福人,2008年西南大學宗教學碩士研究生畢業。撰寫的《與和諧家庭建設》一文獲國際道德經論壇清凈獎,在多個道教類雜誌發表文章多篇。2011年撰寫的文章《道教家庭倫理思想及其現實意義》入選國際道教論壇徵文。現為江西省安福中學教師。


道教的德壽思想,雖然脫胎於儒家的倫理道德,但是,它將倫理道德信仰華、宗教化,這樣增強了倫理道德的神聖性和威懾性,使得傳統倫理道德更具實踐性。

文/朱亞樓


摘 要


道家養生思想十分豐富,以德養生就是其中的重要內容。道家以德養生強調內功外行,德性修養乃修道致仙、養生壽老的基石和要旨。在長期的修行實踐中,道家形成了善惡承負、孝敬父母、儉樸寡慾的長壽思想。這種思想對於重建社會道德體系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

崇德與長壽——道家「以德養生」思想探析


淡泊寧靜(資料圖)


道家認為,「德」是對「道」的信仰的衍化,是「道」的法則在人類社會中落實於社會層次的人性、人倫、人情等方面的道德行為規範。道教認為:道之在我者就是德。《自然經》說「德言得者,謂得於道果」, 所以道教中人一定要重視修道養德,並將「道」和「德」作為其信仰及行動的總準則,在修行過程中必須做到既要修道,又要積德。在道教看來,要想長生不老,人們就應該效法「天道」,遵循天地自然的規律,去除私慾、摒除雜念,順其自然地把握自己,淡泊寧靜,滋養生息,成就完整正直的人生。


道教養生要求人們重視自己思想道德品質的修養,並且把這個看作是養生長壽最重要的前提條件。道教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要方》曾這樣教導養生者:「養性者,不但餌葯、丹霞,其在兼於自行。自行周備,雖絕藥餌,足以遐年。德行不克,縱服玉流金丹,未能延壽。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壽而自延,此養生之大旨也。」這個說的就是不修德行,不樹立高尚的道德觀,就算真有玉液金丹長生不死之葯也不能使人長壽,不斷修養道德,不作祈禱也有福,不求長生壽辰也會延長,所以,道行修養是養生的大旨與關鍵。


為了強化養生者的思想道德修養,道教的許多經典之中,及其道門中所制定的清規戒律,都強調必須做到與人為善,積功累德,忠孝友悌,正己化人,儉樸寡慾,諸惡莫作,諸善奉行,救人之急,憫人之孤等。通過這些具體的道教行為規範,凈化人們的心靈,自覺遵守和踐行道德的要求,最終就可達到不求壽而自延的目的。在長期的修行實踐過程中,道門中人形成了以下幾種「以德養生」的思想。


善惡承負與長壽的思想


承負說是道教立教的理論依據之一。承負說是《太平經》在《周易》「積善餘慶,積惡餘殃」說的基礎上所提出的。何謂承負?「承者,乃謂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積久,相聚為多,今後生人反無辜蒙其過謫,連傳被其災,故前為承,後為負也」。「負者,乃先人負於後生者也」。即為善可遺福子孫,作惡將遺禍後人。承負的範圍是承負前五代,流及後五代。如能行大功,可避免先人的餘殃。國家政治也相承負,前朝綱紀失墮,後朝遂被其災。但承負代代積累的結果,也可能出現力行善,反常得惡;或力行惡,反常得善的現象。


《太平經》認為,力行善反得惡者,是承負先人之過;行惡反得善者,是先人深有積蓄大功所致。道教把長壽看作是至善,所以承負災責具體體現在人的壽命上。《太平經合校》指出:「凡人氣,太陽太陰中和之命也。上壽一百二十,中壽八十,下壽六十……胞胎及未成年人而死,謂之無過」。《太平經鈔》記載:「天命:上壽百二十度,地壽百壽為度,人壽八十為度,霸壽以六十五歲為度。過此以下,死生無複數者,悉被承負之災責也」。即是說年不滿五十而死者,都是受承負之報應。至於胞胎及未成年而死者,謂之無過。


《太平經》謂天地及人身中皆有眾多之神,受天所使,鑒人善惡,掌人命籍,「善自命長,惡自命短」。對人之善惡,天皆遣神記錄在簿,過無大小,天皆知之。天賞罰分明,行善者可得天年,如有大功,可增命益年;若作惡不止,則減其壽算,不得天年;或使凶神鬼物入其身中,使其致病。

《太平經》卷四十有「努力為善法」專論,指出努力為善是延年益壽,避免冤死的重要法門


凡人行,皆以壽盡為期,顧有善惡盡耳。……而人不肯為善,樂其魂神,其過誠重。『何謂也?』一人生乃受天地正氣,四時五行,來合為人,此先人之統體也。此身體或居天地四時五行。先人之身,常樂善無憂,反覆傳生。後世不肖久苦天地四時五行之身,令使更自冤死。……子既來學,不欲聞此,即且努力為善矣。努力為善,無入禁中,可得生活竟年之壽。不欲為善,自索不壽,自欲為鬼,不貪其生,無可奈何也。」

崇德與長壽——道家「以德養生」思想探析


《太平經》書影(資料圖)


《太平經》用道教的神鬼觀對「努力為善,可得生活竟年之壽」作了宗教化的詮解。這對於信奉「舉頭三尺有神明」的中國人來說,起到了威懾作用。內心中有了這種畏懼感,這自然會讓人自覺地去惡從善。


關於積善與長生壽老的關係,東晉道教養生家葛洪也認為積善養德是長生久壽的前提,他說:「然覽諸道戒,無不雲欲求長生者,必欲積善立功,慈心於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蟲,樂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窮,手不傷生,口不勸禍,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貴,不自譽,不嫉妨勝己,不佞諂陰賊,如此乃為有德,受福於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葛洪強調為道者當先立功德,「若德行不修,而但務方術,皆不得長生也」。「善功未足,故不能升天耳。」值得特別指出的是,葛洪還認為,如果一個人道德善行做得好,雖然並不通曉養生方術,依然可以受到蔭庇福佑而壽老:「世有了無知道術方伎,而平安壽考者,何也?抱朴子曰:『諸如此者,或有陰德善行,以致福佑』」。由此可窺見葛洪的以德養生思想。


唐代孫思邈在《千金藥方·養性》中說:


「夫養性者,欲所習以成性,性自為善,不習無不利也。性既自善,內外百病皆悉不生,禍亂災害亦無由作,此養性之大經也。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意義也。故養性者,不但餌葯餐霞,其在兼於百行,百行周備,雖絕藥餌,足以遏年,德行不克,縱然玉液金丹,不能延壽。故夫子日:『善攝生者,陸行不遏兕虎』,此則道德之佑也,豈假服餌而祈退年哉?」


道德修養一方面是個人性情的修養,另一方面是行善積德。為善而生,為惡則死;善則長生成仙,惡則與仙無緣。這樣,長生成仙即成為至善的標誌,只要行善,生命就是充實的。人的道德表現有善有惡,所以人的命運也有好有壞,壽命有壽有短。道教告訴人們,上天不僅在冥冥中注視人的一言一行, 一舉一動, 它還有各種專門監視人善惡功過的下屬,這些神祗窺伺著人的行為乃至思想, 有功, 則記上一筆, 將來給你延年益壽, 或是賜你大富大貴,,或是賞你子孫; 有過, 則也記上一筆, 將來損你的壽數, 或讓你在人間受苦,,或讓你在陰間下油鍋上刀山,或讓你來世做牛做馬, 這就叫「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而且一絲不差, 無論你把罪過隱藏得多麼巧妙, 總是要受懲罰。



孝敬父母與長壽的思想


古代中國人信奉「百善孝為先」,在傳統倫理道德中,善惡之標準,最重要的就是孝、忠。古代行孝者可被薦舉為官,不僅現世榮貴,而且還會受到天佑神敬,乃至白日升天;不忠不孝者,則罪不容誅,天地鬼神皆惡之,令其凶夭,魂神受考。道祖老子常常讚美人間慈母的無私的愛心, 他說:「我有三寶, 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儉, 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自謂生命中的三寶, 首先就在於其母德之慈。在老子看來,「慈」是母體天生的自然之愛,「孝」則是子女自覺的反哺之情, 這些都不是人為的, 唯其天生自然, 故最為可貴。

崇德與長壽——道家「以德養生」思想探析



百善孝為先(資料圖)


道教認為「父母者,生之根也;群者,授榮尊之門也;師者,智之所出,有窮之業也。此三者,道德之門戶也。父母,乃傳天地陰陽祖統也;師者,乃觀知天地之意,解凡事之結;君者,當承天地,順陰陽,常務得其意,以理道為事。故此三者,性命之門戶也。」(《太平經合校》)道德與性命相一致,忠君、敬師、孝父母是得壽成仙的前提。三者之中,尤以孝道為最。「壽者,乃與天地同儕也;孝者,與天地同力也。」所以,「壽孝者,神靈所愛好也。不壽孝者,百禍所趨也。」(同上)「不孝而為道者,無一人得上天也,」(《太平經合校》)《太平經》中勸人們遵守忠君孝親、認為最大的罪過是不孝,「夫天地至慈,唯不孝大逆,天地不赦。」「孝善之人,人亦不侵之也;侵孝善之人,天為治之。」對父母應盡孝,對君王則應盡忠。「為帝王生出慈孝之臣也。夫孝子之憂父母也,善臣之憂君也,乃當如此矣。」


葛洪在《抱朴子》卷三《對俗》中引《玉鈐經》說:「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務方術,皆不得長生也。」


在道教經典《文昌孝經》里也多次提到孝對養生的重要作用,「百先之行, 根從心起」,「始知百行, 惟孝為源」, (《文昌孝經·體親章第二》,《辯孝章第三》)《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說,凡修道之人,「其能壯事守善,能如要言:臣忠、子孝、夫信、婦貞、兄敬、弟順,內無二心,便可為善,得種民矣。」強調「事師不可不敬,事親不可不孝,事君不可不忠,仁義不可不行。」


凈明道認為孝能讓天下人長壽。凈明道從養生的角度出發,認為要向長壽,首先要修孝道。《凈明忠孝全書序》說:「學者能出忠入孝,由存誠持敬為入道之門,服膺拳拳無斯須之不在焉,一旦功夫至到,人慾凈盡,天理昭融,虛靈瑩徹,自得資深之妙,於以合天地,於以通神明,莫知其然而然造夫大道之奧也,又何難矣。」(《凈明忠孝全書序》)


以上這些都表明道教認為要想長壽,必須踐行孝道,基於其宗教神學的目的,道教以神佑鬼懲為孝道維持手段的神學論證,是孝壽思想的最大特色之一, 這也是道教孝道觀制約民眾心理與行為的有力手段, 是道教孝道觀對傳統孝道文化的吸收和創新的主要貢獻。其一改傳統孝道里重倫理教化,輕宗教信仰的做法,將人們的長生理想跟宗教修行實踐結合起來,尤其是將「神」的威懾作用與人們的精神追求結合起來,從而加強了傳統孝道觀的社會影響力和制約力,並促進了傳統孝道的傳播和發揚。

崇德與長壽——道家「以德養生」思想探析



人們之間的親情往往被金錢所蒙蔽(資料圖)


當今社會,人們之間的親情往往被金錢所蒙蔽,家庭親子關係被扭曲,子女不願瞻養父母,甚至無情摧殘、虐待,以致逼死、殺害父母等等。現實向人們提出了建立一種適應社會需要,反映現代家庭親子關係的「新孝道」的緊迫性和必要性。道教的孝壽觀念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促進「新孝道」的形成和發展。



儉樸寡慾與長壽的思想


道教以老子的崇儉抑奢、少私寡慾思想作為教徒的生活準則。少私,是指減少私心雜念;寡慾,是降低對名利和物質的貪念。被道教尊之為道祖的老子在《道德經》中結合養生學的原理,以個體的生命為價值標準,闡明了節慾、崇儉的必要性,將少私寡慾、崇儉抑奢這些道德要求與人們希圖健康長壽這一生理需要密切結合起來,將做人之道與養生之道密切結合起來。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他認為沉溺於聲色犬馬等感官享受之中,將會大大的損害身體。有些人本來可以長壽,卻短命而終,也是「以其生生之厚」,即放縱嗜欲的結果。因此,老子主張「去甚,去奢,去泰」,即去掉過分的貪求和過度的奢華。老子希望人們「見素抱樸,少私寡慾」,即減損慾望,過一種儉樸的生活。《內經》也說:「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以從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篇第一》)對人來說,如果私心太重,嗜欲不止,慾望太高太多,達不到目的,就會產生憂鬱、幻想、失望、悲傷、苦悶等不良情緒,從而擾亂清凈之神,使心神處於無休止的困擾之中,導致氣機紊亂而發病,這自然會減損人的壽命。

崇德與長壽——道家「以德養生」思想探析



寡慾才能長壽(資料圖)


唐代道醫學家孫思邈認為寡慾才能修得長壽,他說:「晉宋以來,雖複名醫間出,然治十不能愈五六,良由今人嗜欲太甚,立心不常,淫放縱逸,有缺攝養所致耳。」(《千金要方自序》)在孫思邈看來,由貪慾造成的疾病和短壽非醫家可治。在宗教修鍊過程中的作用上,他從醫學的角度指出「無欲」或「少欲」的重要作用,並歸納出「多思」、「多念」、「多欲」、「多語」、「多笑」、「多愁」、「多樂」、「多喜」、「多怒」、「多好」、「多惡」等十二種違背「少欲」思想的行為。認為其令人「神殆」、「志散」、「智損」、「形勞」、「氣爭」、「藏傷」、「心懾」、「意溢」,以致享受不到生的快樂,最後還會斷送長壽的可能。因而,他鄭重指出:「夫養生者當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行此十二少者,養生之都契也。」(《正統道藏》)


凈明道認為奢華縱慾的生活方式會嚴重損傷人體的臟器從而導致短命,凈明忠孝全書》卷六云:「又有立心雖稍良善,卻不肯講究衛生之道,飲酒無算,廣殺物命,滋味求奇,不知節約,遂致病生,這是獲罪於脾藏。」(《凈明忠孝全書》卷六)有些人雖然有心向善,但是不講究衛生之道,飲酒沒有限度;廣殺生靈性命,以求滋味的鮮奇,追求感官的享受;不知道節制、約束自己,導致生病,這是傷害脾藏。其又云:「又有色慾偏重,亡精滅神,至於隕軀,這是獲罪於腎藏。」(凈明忠孝全書》卷六)。有些人貪色縱慾,使自己的精氣消散,精神不濟,以至身軀滅亡,這是傷害腎臟。人體的內臟一旦受到傷害,人體的機能就會遭到損害,這樣自然會危及到人的壽命。

崇德與長壽——道家「以德養生」思想探析



酒色財氣會傷身(資料圖)


道教的德壽思想,雖然脫胎於儒家的倫理道德,但是,它將倫理道德信仰華、宗教化,這樣增強了倫理道德的神聖性和威懾性,尤其是它把人們的長壽追求和宗教信仰及其修行結合起來,使得傳統倫理道德更具實踐性。正如呂大吉先生在《中國傳統宗教與傳統道德的歷史關聯》一文中指出:絕大多數芸芸眾生都是感於長生增壽、減算夭折之說,懾於因果報應、生死輪迴之教而行於忠孝節義,實踐道德要求的。


在這方面,一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宗教故事,勝過十卷百卷「子日」、「詩云」的儒家經典。沒有宗教化的道德,枯燥乏味,僵死無力,既不神秘,也不神聖,缺乏實踐它的驅動力。在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的今天,許多人被外在的功名利祿所左右,因貪婪、自私、嫉妒而鋌而走險,究其原因還是在於其內心無所畏懼所致。這種將倫理道德宗教化的德壽思想,對於重建社會道德體系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編輯:憶慈)


溫馨提示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壽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皇帝越是長壽,廢太子的事可能性就越大
長達23年的隨訪數據再次驗證辣椒延長壽命
長壽秘密 輕攏慢捻抹復挑 通開此穴,壽即增!
歷史上有記載的長壽老人,活到800歲那都不是事,娶24個老婆
常吃這10種食物,會比同齡人更長壽!

TAG:長壽 |

您可能感興趣

道家老子養生哲學核心思想
李鴻章的私家養生之道
道教養生方法·道德養生
黃老道家「身國同治」的養生思想
儒家養生大道:先賢論孝
彭祖的養生長壽之方法
養生粥做法大解析 探訪長壽老人的秘密養生偏方
以氣養生"與"以德養生
朱權以道養生思想簡論
「道身德心 煉丹養生」訪道團拜會中道協 孟至嶺道長答疑解惑
儒家養生大道:朱熹養生觀
玄德堂——道家養生腹部養生功法
琴與道家養生
莊子的長壽養生之道
隱修老道長傳授《養生延命論》這才是真正的道家養生
如何才能長壽?推薦中醫長壽養生法
道家養生重丹田
乾隆皇帝養生之道
《心經》空無思想與養生意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