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新年送健康,這套養生年曆值得收藏

新年送健康,這套養生年曆值得收藏

◆ ◆ ◆ ◆

去年底,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二十四節氣作為農耕社會生產生活的指南,幾千年來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其實,二十四節氣與重視天人相應的中醫養生密切相關,古聖先賢早已為我們總結出了節氣養生的要點。

◆ ◆ ◆ ◆

2

新年送健康,這套養生年曆值得收藏

1

7

羊蹄踏雪辭舊歲,金雞報曉迎新年。新的一年,美好的生活從健康養生開始。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養生專家為您精心打造的農曆養生月曆吧。

新年送健康,這套養生年曆值得收藏

農曆一月

節氣

立春

雨水

關鍵詞

降火

春捂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也是春天的開始。春在五行屬木,與肝相應,所以春季養生一定要重視養肝。除了遠離煙酒,注意飲食之外,養肝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伸懶腰。伸懶腰後,血液循環加快,全身肢體關節、筋肉得到了活動,睡意皆無,這樣也激發了肝的機能,使肝得到「鍛煉」,從而達到對肝的保健效果。伸懶腰時要使身體盡量舒展,四肢要伸直,全身肌肉都要用力。伸展時,盡量吸氣;放鬆時,全身肌肉要鬆弛下來,同時盡量呼氣,這樣鍛煉的效果會更好。

從雨水節氣開始,氣溫逐漸回升,降水逐漸增多,但冷空氣在減弱的過程中仍與暖空氣頻繁較量。所以,雨水節氣是最容易出現「倒春寒」的時候。要適當「春捂」,穿衣要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點在於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預防寒氣損傷陽脈之海的督脈,減少感冒概率;腹部保暖有助於預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瀉。「寒從腳下起」,腳下神經末梢豐富、敏感,足部保暖才能使身體真正地暖和起來。

新年送健康,這套養生年曆值得收藏

農曆二月

節氣

驚蟄

春分

關鍵詞

防蟲咬

清熱

潤燥

驚蟄節氣有句諺語叫「春雷響,萬物長」。「九九」艷陽天正好在驚蟄節氣的區間內,氣溫回升,雨水增多。「春雷驚百蟲」,外出踏青要防被昆蟲咬傷,在野外特別是林區和山區旅遊時,應注意自我保護,穿長袖衣褲。如果發現有蟲叮咬或皮膚有紅斑,應及時到醫院檢查,千萬不要麻痹大意。

春分節氣後,氣候溫和,雨水充沛,陽光明媚,正是「春困」的高發時段,但也是人們調整陰陽平衡的保健時機。一年之計在於春,健康也是如此。在春分時節的餐桌上,不妨多點香菇、香椿和香麥菜。這裡特別為大家介紹一下香麥菜。香麥菜也叫油麥菜,有防治神經衰弱、清燥潤肺等功效,是一種低熱量、高營養的蔬菜,春季適量食用,有助於睡眠。

新年送健康,這套養生年曆值得收藏

農曆三月

節氣

清明

穀雨

關鍵詞

控血壓

排毒

清明前後的薺菜最養人。農曆三月初三,不少地區都有吃薺菜煮雞蛋的風俗。薺菜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皆很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產後出血、痢疾、水腫、腸炎、胃潰瘍、感冒發熱、目赤腫痛等症。初春是高血壓好發的時候,薺菜含有乙醯膽鹼、谷甾醇和季胺化合物以及大量粗纖維,不僅可以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而且還有降血壓的作用。要注意挑選不帶花的薺菜,這樣才比較鮮嫩好吃。薺菜可寬腸通便,便溏者慎食,體質虛寒者不能食用。

「清明斷雪,穀雨斷霜」。穀雨節氣前後,各地氣溫開始回升,降雨增多,空氣濕度大,要注意祛濕排毒。穀雨節氣前後是被譽為素食第一品的竹筍破土而出時候,它也被稱為春天菜王。竹筍入菜可達到通便護腸的作用,有助於排毒養顏。

新年送健康,這套養生年曆值得收藏

農曆四月

節氣

立夏

小滿

關鍵詞

養陽

祛濕

拿五經

立夏節氣之後,溫度逐漸攀升,人們就會覺得煩躁易上火,食慾、睡眠質量也會有所下降。這裡教大家中醫經典養生方法「拿五經」:先用五指分別點按頭部中間的督脈,左右兩旁的膀胱經、膽經,共5條經脈,所以稱為拿五經。每天回家後,用手梳頭三五次,每次不少於5分鐘,晚上睡前最好再梳3次。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首,梳頭拿五經可以刺激頭部的穴位,起到疏通經絡、調節神經、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經常梳頭,可使面容紅潤,精神煥發。此外,拿五經還能防治失眠、眩暈、心悸、中風等。

進入小滿節氣後,我國大部分地區會跨入夏季。由於高溫、多雨等原因,人體陽氣容易受損,體內濕氣會增加,情緒更加煩躁,汗液排泄加快。中醫認為氣隨汗脫,而氣者陽也,所以人體的陽氣也會因此受損。此外,熱天人們比較貪涼,使用空調、吃冷飲等易受寒濕之邪而傷陽。此時需養護陽氣、補中益氣,比較適合按揉足三里穴。

新年送健康,這套養生年曆值得收藏

農曆五月

節氣

芒種

夏至

關鍵詞

驅蚊

養心

明目

芒種節氣常與黃梅時節連在一起,空氣中的濕度更大,勞作會讓人體內的汗液無法通暢地發散出來,所以讓人感到四肢睏倦,精神萎靡,還容易導致痰濕內聚,影響學習和工作效率。中醫講的痰濕,通俗地講就是體內代謝廢物堆積。芒種節氣後,很多人喜歡晚上吃大排檔,常吃辣的甜的,肥甘厚膩,會困住脾胃,濕排不出去,進而出現痰濕體質的特徵,如偏肥胖,食量大,容易疲倦,面色發白,舌苔白膩,不愛喝水,大便不成形等。如何健脾胃祛痰濕呢?不妨喝些薏仁粥或者冬瓜鯽魚湯。

「夏至三庚數頭伏」。夏至節氣後不久就進入伏天了,夏天的「烤」驗才真正開始。高溫、悶熱的氣候,不僅讓人體感覺很不爽,人的情緒也會受到一定影響。夏季讓心靜下來可以試試練習中醫經典健身氣功六字訣。六字訣中的「呵」字訣適宜夏季練習,可防治心病,緩解焦躁情緒,對心神不寧、心悸怔忡、失眠多夢等症,有一定療效。練功時注意加添兩臂動作,這是因為心經與心包經之脈都由胸走手。念「呵」字時,兩臂隨吸氣抬起,呼氣時兩臂由胸前向下按,隨手勢之導引直入心經,沿心經運行,使中指與小指尖都有熱脹之感。念「呵」字之口型為口半張,腮用力,舌抵下齶,舌邊頂齒,亦要連作六次。

新年送健康,這套養生年曆值得收藏

農曆六月

節氣

小暑

大暑

關鍵詞

防中暑

祛濕

進入小暑節氣之後,高溫讓更多的人躲進了空調房,殊不知這也是乾眼症的一個誘因。對於常在空調房中的上班族而言,不妨吃些河蚌湯。中醫認為,蚌肉有清熱解毒、滋陰明目的功效。河蚌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對人體有保健功效。但需要提醒的是,河蚌味道清淡,湯汁鮮美,但因其性寒,脾胃虛寒、腹瀉的人不宜吃。

俗話說,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三伏中最熱的中伏通常是在大暑節氣。此時高溫悶熱,且雷陣雨最多,易挾濕。暑濕之氣乘虛而入,最易使人心氣虧耗,尤其老人、兒童、體虛氣弱者,往往會引發中暑等疾患。陰虛的人比較容易中暑,尤其是對熱敏感的人,更要注意防暑祛濕。

新年送健康,這套養生年曆值得收藏

農曆七月

節氣

立秋

處暑

關鍵詞

貼秋瞟

護髮

立秋節氣之後,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經過一個漫長酷暑的煎熬,人體內的蛋白質、微量元素及脂肪等耗損不少,適當進補貼秋膘,有益於恢復體力,但若貼補過分,相對運動不足,消耗的熱量過低,則易導致肥胖。

處暑節氣,表示炎熱的暑天快要結束了。處暑之後很多人發現頭髮脫落得多了,護髮是此時的養生重點之一。大家洗頭前要記得按摩頭皮,主要是能使頭皮表面的污垢鬆散脫離;然後用溫水將頭髮全部浸濕;將少量洗頭水放在掌心,擦出泡沫再塗在頭髮上。用指尖輕柔地按摩頭皮,然後用手指輕梳髮絲,最後對髮絲做徹底的清洗。

新年送健康,這套養生年曆值得收藏

農曆八月

節氣

白露

秋分

關鍵詞

防過敏

暖胃

安神

「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處暑仍熱,每天須用一盆水洗澡,到了白露節氣,就不要赤膊裸體了,以免著涼。白露節氣晚上睡覺時不要再多露身了,以免夜裡的寒涼之氣侵入機體誘發疾病。白露節氣起居應做到早睡早起。早睡,可調養人體中的陽氣;早起,則可使肺氣得以舒展,可防止收斂太多。白露時節過敏性鼻炎、氣管炎和哮喘等疾病容易複發,特別是那些過敏者更要注意,在飲食上盡量少吃海鮮。此外,海鮮大都性涼,白露時節溫度又較低,不宜多吃,以免脾胃受涼。白露時節的適宜膳食有蓮子百合粥、銀杏雞丁、山藥等,這些飲食有清肺潤燥、止咳平喘、補養氣血、健脾補腎的功效。

秋分後,天氣漸涼,是胃病多發與複發的時節。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患有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統疾患的人應特別注意胃部保暖。中醫認為,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二經,能補中益氣,是這個時候暖胃護胃佳品。早餐煮粥時放幾塊南瓜,或者在晚餐桌上加一道南瓜粉絲湯,簡單方便,營養美味。秋分節氣之後,橘子大量上市,上班族不妨在辦公桌上或者卧室里床榻邊放一些吃剩的橘子皮,可以緩解秋乏。橘子具有芳香味,可化濕、醒脾、避穢、開竅、醒腦,當感覺乏力、胃腸飽脹、不想吃東西時,適當聞聞橘子的清香,還可以緩解不適,鎮靜安神。

新年送健康,這套養生年曆值得收藏

農曆九月

節氣

寒露

霜降

防晨瀉

民諺有「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紅了皮」一說。柿子不僅營養價值很高,還有清熱去燥、潤肺、化痰、軟堅、止渴生津、健脾、治痢、止血等功能,是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動脈硬化、內外痔瘡患者的天然保健食品。但因柿子含有較多的鞣酸及果膠,最好不要空腹食用和多吃。

一些中老年人到了霜降節氣後容易出現腹瀉,很多人以為是受涼引起的,但是如果總是在早晨腹瀉要注意是不是腎陽受損導致的晨瀉。晨瀉又稱雞鳴瀉、五更瀉,中醫認為是因腎陽不足、命門火衰、陰寒內盛所致,治宜溫腎健脾、固澀止瀉。五更瀉患者可在醫師指導下選用生薑、大棗等食材煲湯服用,輔助治療,比如大棗可健脾養胃,諸葯合用共奏溫腎暖脾、固腸止瀉之功效。此外,這類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還應注意避免受涼,尤其要注意腰腹部及下肢的保暖。

新年送健康,這套養生年曆值得收藏

農曆十月

節氣

立冬

小雪

關鍵詞

生吃蘿蔔,熟吃梨

養藏精氣,防五寒

立冬節氣前後,尤其要注意防「五寒」:防頸寒,薄圍巾立領裝出門穿;防鼻寒,晨起冷水搓鼻莫嫌煩;防肺寒,溫肺散寒來碗「神仙粥」;防腰寒,雙手搓腰腎陽暖;防腳寒,家庭足浴賽靈丹。立冬之後常見風寒感冒,癥狀較輕者選擇一些辛溫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即可,清代《惠直堂經驗方》中的「神仙粥」就是不錯的治療風寒感冒初期的食療方。民間廣為流傳的「神仙粥」歌訣說:「一把糯米煮成湯,七根蔥白七片姜,熬熟對入半杯醋,傷風感冒保安康。」

小雪節氣期間,天氣由冷轉寒,北方地區的降水形式由雨變為雪,而南方地區雖然此時「地寒未甚」,基本不會下雪,但是由於雨水與寒氣交織,濕冷天氣也開始增多。

平時大家習慣熟吃蘿蔔生吃梨,小雪節氣後最好生吃蘿蔔熟吃梨。梨具有潤肺清熱、養陰生津等作用,對於燥熱咳嗽型患者,熟吃梨能增加止咳的效果。中醫認為,蘿蔔生吃可以清熱生津、涼血止血、化痰止咳,而熟蘿蔔偏於益脾和胃,消食下氣,所以,從清熱生津的角度說,生吃效果更好。但是,脾胃虛寒者不要生吃蘿蔔,最好熟吃,以免引起腸胃不適。

新年送健康,這套養生年曆值得收藏

農曆十一月

節氣

大雪

冬至

關鍵詞

防寒

保暖

江南民諺有「大雪冬至後,籃裝水不漏」的說法。寒冷乾燥的天氣會讓人體出現不適,我們不妨在大雪節氣吃些雪藕搭配的菜肴和食療方,會起到一定的養生保健功效。中醫認為,「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對於中老年男性而言,大雪節氣後更要注意「養藏」。從飲食養生的角度來說,熟吃雪藕是不錯的選擇。雪藕是蓮藕的一種,因其「色白如雪」而得名。雪藕生吃可輔助治療肺結核咯血、淋病、衄血等症,熟吃有健脾開胃、止瀉固精功效。在大雪節氣適量吃些蓮藕粥,有較好的補益功效。

冬至節氣是養生的重要時間點。中醫養生理論認為,「冬至一陽生」、「陰極之至,陽氣始生」,因此在二十四節氣中,冬至才是最早出現的節氣。司馬遷《史記·律書》稱:「氣始於冬至,周而復始。」此時陽氣逐漸萌發生長,要用好兩種「餃子」來幫助自己養生。第一種餃子是用來吃的。俗話說,冬至餃子帶喝湯,不怕身上起凍瘡。第二種「餃子」長在我們身上,就是我們的耳朵。中醫認為,腎開竅於耳,拉耳垂、提耳尖和摩耳廓這三種按摩方法有利於這個節氣的保健。

新年送健康,這套養生年曆值得收藏

農曆十二月

節氣

小寒

大寒

關鍵詞

防風寒

護肝

小寒前後是比較冷的時間段,民諺說「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從字面上來說,大寒好像比小寒還要冷,但實際上,小寒比大寒冷,是全年最冷的時候。常有「冷在三九」的說法,而這三九天就在小寒節氣內。對於氣虛、陽虛、血虛這三類人群,這個時候最怕冷,不妨試試以下三種湯品驅寒取暖:氣虛怕冷者喝黃芪牛肉湯,陽虛怕冷者喝乾姜肉桂羊肉湯,血虛怕冷者喝雞絲阿膠湯。

大寒節氣讓很多人有些招架不住,加上年底應酬較多、工作忙,缺乏運動和鍛煉,室內的暖氣和室外的寒氣輪流考驗著大家的抵抗力,一不小心就會感冒。預防感冒除了加強鍛煉,還可以通過食療的方法增加抵抗力。這段時間所患的感冒大致分為三類,即風寒、燥邪和氣虛。風寒感冒可以試試「神仙粥」暖身散寒,燥邪感冒可以試試冰糖飲清肺潤燥,氣虛感冒可以試試麥胚餅固腎益氣。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

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

下半年來八、廿三。

知識鏈接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春雨驚春清谷天……」農曆二十四節氣其實就是24個時令點,古人將太陽運行的軌道等分為24份,每月2個。古人稱節氣為「氣」,即每月月首的一個稱為「氣」;第二個即月中的「氣」稱為「中氣」。這樣,全年共有12年節氣、12個中氣,合起來稱為「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與農事和生活的關係是不一樣的,可分為五類。第一類代表四季變化,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和冬至8個節氣。第二類代表氣溫的變化,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和大寒5個節氣。第三類反應降水情況,有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和大雪7個節氣。第四類反應物候現象,有驚蟄和清明2個節氣。第五類反應農事活動,有小滿和芒種2個節氣。這些節氣中古人最看重的是「四時八節」,即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和代表四季變化的8個節氣。

文/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 顧一煌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楊璞

圖/源自網路

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自助獲取轉載授權。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報 的精彩文章:

朗沐開創中國製藥工業史先河 國際化戰略初心不改(下)
用這四類葯,老年人該多注意
「周末推薦」大醫院要不要建全科?爭議還挺大
「周末推薦」「重口味」之「咸之傷」

TAG:健康報 |

您可能感興趣

老年人健康養生口訣大全,值得收藏
收藏起來—整年的道教養生日曆
一年,24節氣養生的謠,值得收藏
一整年的道家養生日曆,不收藏太可惜啦!
老祖宗留下的千年遺訓,值得收藏!
夏季養生記住8個最佳,百病不生!推薦收藏
百年難遇的穴位養生歌!終於找齊了,收藏分享
蛇年生肖紀念幣值多少錢 蛇年紀念幣值得收藏嗎?
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值得收藏
老年養生歌,收藏保你受益!
夏至養生,最重要的健脾收藏起來
雞年快到了,看名家畫雞,值得收藏!
最新長壽飲食順口溜,看一遍,多活10年!值得收藏
最新長壽飲食順口溜,看一遍,多活10年!值得收藏~
紅色年代的年畫,收藏!
達人種虎皮蘭年年都開花 超靠譜養護手冊趕緊收藏
2017年最全養生日曆,收藏一份,健康一年,別忘了告訴親朋好友
立夏節氣,重在養生!全家這樣做,一年不生病!值得收藏
二十年前的童年收藏,有多少人見過?幽游白書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