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跟師父學走路:面無表情現呆相

跟師父學走路:面無表情現呆相





經行,即利用走路來修行,又名行道,與打坐同為佛所教授的參禪之道,一動一靜,證悟本性,為佛門必修課。




志心辦道者,於行走時修習經行之法,無論持咒、念佛、參禪,均可處處用功,時時攝心,不令空過。



本平台發布「

跟師父學走路

」系列,學習妙祥法師開示詳解的經行之法,

要點分為:眼睛、表情、呼吸、兩手、下腳、步伐、落地、

境等等。



本期要點:

表情






行道,

就是返樸歸真為行,


證得如來本性為道。


經行所謂的行,


就是要利用一切的方法,


達到無所行。


——妙祥法師




【面現呆沉小相不攀緣】




為什麼要面現呆沉小相不攀緣?因為面,是妄想心的一個表現。我們很注意我們的面孔,有時候歡喜,有時候愁悶。這些表情、動作,都是妄想心的表現。




一個妄想多,比較放逸的人,他這個面目表情也比較複雜。這種表情肌的活動,正是妄想心的表現,它對我們修行,是很有害的。我們對面目表情應該控制。




第一個,就要「呆」。什麼是呆?就像一個傻子似的,不再有表情。因為有像傻子這種心,才不為外面景象所動。沒有攀緣心,才像一個獃子。所以說這個呆啊,不是壞事,是好事。只有不被表情所支配,我們的心才會老實起來。




在九五年,我從五台山回來的時候,是行腳走回來,走了兩個半月。那時候我這個人不會笑。這個臉哪,就像一張布,或是像一個木頭,沒有表情。但內心確實很清凈。




所以說這個呆,對我們來講是很重要的。我們應該努力把自己的表情,也就是自己的內心的活動,控制到呆的程度。這樣我們的內心就會慢慢找回來了。




「沉」,不光要「呆」,而且要「沉」,不要歡喜。因為歡喜了,我們都知道有一個歡喜魔,在修行中,如果我們過多地歡喜,就和魔打為一起了。所以說這個沉,應該很沉靜,很沉穩。不再去對外面有所追求。這個沉,也是很重要的。




還有「小」,為什麼說小?小並不是卑小,而是真正的平等。只有卑小,我們的狂心,慢心才能收回。所以說這個小,也是很重要的。




就是說,我們要做到,在所有人面前,我是最小的。每個眾生都是前生父母,未來諸佛。我們用這種心情,去和大家相處,用這種方式去修行自己的內心。所以說我們永遠做一個最小的。




宣化上人曾經講過,他說我是最小的,如同小蚊子。所以說這個「小」,就是行菩薩道。佛在世的時候,也是把自己變成最小,往昔曾去做常不輕菩薩,禮拜一切的大眾。




為什麼表情要去掉這些不正常的表現?因為這是一種修行的需要,也是我們不再攀緣的需要,也是我們知道怎樣去修行,怎樣去抓住自己內心世界的需要。




在佛的聖法律中,敘述歌戲等的無知,《四分律》云:「歌戲猶如哭,舞如狂者,戲笑如小兒。」歌戲,即歌舞的歌,唱戲的戲,猶如哭,種種表演,就像人在哭一般。




舞如狂者,跳舞就像一種狂人。戲笑如小兒,我們的表情,不斷地戲笑,實際上是一種無知的行為,如同小兒一樣。在修行中是很障道的。所以說我們應該遠離戲笑。







還有一個「相」,小相這個相,因為一切眾生都依攀緣心而住。什麼是攀緣心?見相住相,就是攀緣心。所以說要遠離攀緣,就必須遠離一切相,特別是能夠吸引我們的相,一定要遠離。

首先把自己的面要控制好,這才好,這才能修行。




「不攀緣」,就是為了收回六根。在《清凈道論》里有收回六根的例子——這個《清凈道論》,在我們修行中是很重要的一部論。這裡有個記載:「在喬羅達格大窟中,有七佛出家的繪畫」。就是有一個山洞,山洞裡的頂有七佛出家的繪畫。過去七佛,就是從釋迦牟尼往前一共有七佛。




這七佛出家的繪畫,「非常精美。一次有很多比丘參觀此窟」,有很多出家人來到了這個山洞。「見了繪畫說:尊者,這畫很精美。」這個尊者,就是心護長老,「心護長老說:諸師,我住此窟已六十多年」。




這個長老住這個洞多長時間呢?是六十多年。他說:「我尚不知有此畫。」他說我六十年,都不知道有此畫存在。「今天由諸具眼者所說,才得知道。」今天是由大家所講,我才知道還有這幅畫。「這是說心護長老,雖在這裡住了這麼久,但從未張開眼睛而望窟上。」就是沒望過這個洞頂上。




我們想一想,六十年沒有望過這個山洞的頂。畫了那麼美的佛像的畫,他也沒有去看,這多高的修行。為什麼我們不得道?就是因為我們的眼睛到處亂看。所以說過去修道得來的,不是輕而易舉的,也不是三句兩句話說得道了,必須下很大的功夫來收回六根。




「據說在大窟的入口處,有一株大龍樹,他亦一向未曾仰首上望過。」就是說有一個大龍樹,非常高,他也沒有曾經仰首上望過,往上瞅過,「但每年見其花瓣落在地上,而藉知其開花而已。」他怎麼樣來辨別這個樹開沒開花?看它花有沒有落地,他就知道開花了或沒開花,從不抬頭去瞅。




當時國王慕長老之德,曾三度遣使請他入宮受供養。

節選自《經行》)







了解「

跟師父學走路:低頭垂目觀卧牛

」,請點藍字標題。更多資訊請回復「目錄」,或查看歷史消息。








[ 溯本歸源,續佛慧命。遼寧海城大悲寺—溯源佛教網官方微信公眾平台:suyuanfojiao ]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溯源佛教網 的精彩文章:

跟師父學走路:行走的蒲團
說病就病,想疼就疼——為啥我的身體我做不了主?
跟師父學走路:低頭垂目觀卧牛
佛教的「風水寶地」 不同尋常
農夫說出家人是不勞而獲,佛這樣回答,農夫出家

TAG:溯源佛教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跟師父學走路:走出境界要無相
跟師父學走路:隨處可行無所求
跟師父學走路:長久堅持功德現
跟師父學走路:念佛持咒除妄想
跟師父學走路:慢慢呼吸攝住心
跟師父學走路:行走的蒲團
跟師父學走路:狂風暴雨也淡定
寶寶一般何時學會走路?剛學走路時的現象很可愛喲
非洲的孩子們,從學會走路開始就跟著父母去幹活。
跟師父學走路:落地平穩腳不翹
跟師父學走路:下腳輕輕如踩棉
跟師父學走路:能所消失是真行
跟師父學走路:石坑屎水直接踩
跟師父學走路:得無所得方為道
情感問答:怕摔的人永遠學不會走路
跟師父學走路:兩手下垂少搖擺
跟師父學走路:低頭垂目觀卧牛
糾正不良跑姿,不如先學學怎麼正確走路
陳妍希現身機場,穿高跟抱孩子,表情、走路姿勢成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