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走近孔子——讀《〈論語〉真義》有感

走近孔子——讀《〈論語〉真義》有感

作者:牟鍾鑒(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教授)


趙又春先生是我在北大哲學系學習時的老同學,曾長期在湖南工作,現僑居加拿大。雖相距遙遠,但我倆的心是相通的,都鍾情於中華優秀思想文化,並致力於相關學術研究。他多年用心解讀孔子和《論語》,已出版三部書,而今又由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新作《〈論語〉真義》,可見他一直在不停地探索、開拓,務求獲得孔子真義,使研究進入更完美的境界,這令我欽佩。我不是《論語》詮釋專家,但喜愛《論語》,百讀不厭其多,每讀總有啟迪從中生髮;也常常參閱古今注釋,以求理解確切。中國孔子基金會匡亞明先生提出讀經「三義」說:準確把握「本義」,多方參考「他義」,努力推出「我義」。趙又春先生把「三義」高度綜合起來,從返歸「本義」出發,吸收檢討名家「他義」,在與孔子深度對話中推出「我義」,從而形成了《論語》的「真義」,這是難能可貴的。由於時間和精力的限制,我只能有重點地讀一下他的書,提出幾點粗略的讀後感。


首先,作者用歷史的眼光,儘可能把語錄體的《論語》章句,放置到當時的語境之中,說明孔子講論及與弟子對談每一句話的由來和目的,從而作出比較合乎當時情理的解釋。例如長久以來被誤解為孔子主張「愚民政策」的《泰伯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句,作者指出,在孔子的時代,由於教育缺乏,普通民眾認識能力較低,「孔子這是說:對老百姓,你只可能讓他們按你指定的方式去行動,要他們理解其中的道理,那是難以辦到的」。這是事實的認定,不是有意不讓百姓知道。作者又聯繫《子路篇》中孔子主張在富民之後還要「教之」,說明孔子希望民眾懂道德、知禮義。作者點明:「民可」中的「可」,不是主觀上「應該」的意思,而是客觀上「可能(辦得到)」的意思,這樣誤讀就迎刃而解了。類似的例子還很多。

第二,作者借鑒名家又不迷信名家,在綜合他們的注釋基礎上,據實作出自己應有的判斷,體現出強烈的超越意識與創新精神。例如《學而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楊伯峻的譯文有代表性,即:「孔子說:『學了,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它,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作者指出:「這裡說的『學』,應是指學習做人」「哪能按一定時間去實習它」,而且「按這譯文的理解,這一章明顯是把並無關聯的三件事放到一起講了,孔子會這樣『語無倫次』嗎」?他的批評是很尖銳的,也很有道理。作者肯定有學者把「學」解說為「學為人也」和將「習」訓作「實踐」,但同時認為,既然「學」是指「學習做人的道理」,那麼「時習之」便是「一有機會就實踐所學的道理」;由此德才不斷進步,人望越高,以至「遠方的人也慕名前來求教、結交了」;學習的目的既然是「爭取自己成為君子」,那麼沒有遠方的朋友來,說明知名度不夠高,還要「努力學習」,「不可操之過急」,不要「怨恨生氣」。這樣一來,三句話的內在聯繫便昭然若揭了。作者進而指出:「你讀完《論語》全書,發現『學』字共64見」,學的對象「無一不是『做人(的)道理』」,這一點撥頗有益於正確理解《論語》全書的旨要。


第三,作者在熟練掌握《論語》文本用語訓詁知識的基礎上,充分運用哲學思維的優勢,在比較、關聯中整體把握《論語》的精義,如同作者在序言中所說「用《論語》全書詮釋《論語》章句」或者說「用孔子的整個思想體系說明他的個別提法」,因而使詮釋達到了一定的深度。孔子是偉大的思想家,《論語》是中華大智慧的結晶,單靠文字功夫是難以真正理解的。楊伯峻先生是著名文字學家,自有他的訓詁優勢,因而《論語譯註》能在社會上廣為流傳。但我讀他的書,總有不滿足感,主要是缺乏思想高度,因而許多文句的譯註與孔子意趣有距離。而《〈論語〉真義》作者能夠打破文字訓詁的局限,發揮哲學的反思功能,深入發掘孔子的社會人生智見,使《〈論語〉真義》真正超越了《論語譯註》,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例如《里仁篇》:「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傳統注家對「里仁」的解釋是人應選擇居處,以便生活在民風淳厚、鄰里忠厚的環境之中。但作者指出,這只是字面的理解,選擇居處是難以做到的,難道發現問題要不斷搬家不成?事實上這裡不是指擇居或擇業,而是指「道德選擇」,聯繫《論語》多處講選擇,皆是如此。如本篇「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再聯繫孔子多處講「求仁」「安仁」「歸仁」「為仁」,那麼此處「里仁」一段應理解為:「人做道德選擇,結果是讓自己進入仁境,那才是正確的;雖有所選擇,結果卻不是讓自己進入仁境,哪談得上有智慧呢?」再聯繫孟子說的「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正是孔子「里仁」的本旨。


第四,作者不僅勇於面對歷來《論語》詮釋中存在的各種爭議,而且還能夠對似乎已成定論的解說提出質疑,又能給出更合乎情理的解答,有的為我所不及,有的與我同心,都很重要,有力地推進了《論語》學的新發展。例如《述而篇》「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人們都說很重要,但注家往往不能把四句連成一體。作者明確加以概括:「這一章是孔子在申明他的教育方針,或者說教學總綱」,這就很精練地表述了孔子的核心教育思想。而「游於藝」並非錢穆先生理解的「游泳在藝上」,乃是指學習「六藝」。又如《顏淵篇》:「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通常注家把「天下歸仁」解說成:如果人們都能克己復禮,則天下就回歸到仁德了。作者認為,孔子這裡講為仁不是一般理解地指社會,而是特指願意克己復禮者,所以應理解為:「只要你真正做到了克己復禮,你就會感到全天下人稱許你是仁人了。」我以為這是正解。再如《衛靈公篇》:「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者高度評價了「恕」道,認為「忠信」雖然重要,但實行需要條件,常常事與願違,而「恕」道乃是寬容,「行恕道,亦即將心比心待人,前提是承認別人和自己是平等的人,如果認為一些人有權把自己不欲的東西強加於人,恕道就行不通了」。作者還指明:「恕」道的提出,「說明孔子的道德思想達到了相當的深度」。此解深契我心,我認為有加以強調的必要。曾子認為,孔子一以貫之的是忠恕之道,而孔子更重視恕道,因為它包含著平等互尊的思想,這乃是孔子學說中精華的精華。孔子講仁愛,仁愛要體現為忠恕之道。朱熹說:「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忠道要求人關心他者、幫助他者,是積極的仁愛,但容易被異化成「己所欲施於人」,即單向、強迫的愛,從而使仁愛變質為怨與恨。恕道要求人尊重他者、體諒他者,看起來消極一點,卻體現出平等和互尊的愛,這是真正的仁愛。社會要實現和諧,必須實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費孝通先生認為孔子儒學最核心的思想是「推己及人」、將心比心。現代人類陷於爭鬥之泥潭,危機四伏,最缺乏的不就是一個「恕」字嗎?


最後,再說幾句。《〈論語〉真義》是一本有價值的好書,但不是完美無缺的,作者也希望聽到批評。我認為,某些注釋仍有商榷的必要,僅舉一例。《雍也篇》:「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作者認為,既然中庸是平易之道,怎能說人們很久沒擁有了呢(傳統將「鮮」作「缺少」解)?所以他認定「此章的『鮮』字應訓『嘉』」。這當然有文字訓詁上的根據,古字往往一詞多義或同音假借。但我以為不必如此求新,「鮮」訓作「少」是其通義,而且講得順,已被公認。中庸雖是平常、平易之道,但它是行仁的最佳狀態,並不容易做到,更多的是作為理想起引領作用。由於人性有動物性,是善惡相混的,還由於貧富不均,利益相抵,加上少數掌權者貪婪有野心,現實中的社會生活常常偏斜反常乃至向野蠻倒退,禮崩樂壞的春秋末期,社會更是動蕩不安,所以孔子感嘆:中庸作為至德,民眾已經很久享受不到它的好處了。我想,這樣講是可以的。

目前,作為中華第一元典《論語》的注家多了起來,我手頭即有出版不久的清華大學錢遜先生的《論語》注(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教師讀本)、中國社會科學院趙法生先生的《〈論語〉讀本》(大眾儒學經典),各有特色,不僅學術含量高,而且能夠對應現實生活而作創造性詮釋。我以為,趙又春先生的《〈論語〉真義》以其獨特的價值能夠在參與新《論語》學的百家爭鳴中作出應有的貢獻。不僅僅是《論語》,其他四書五經和道、佛及諸子百家經典皆不斷出現各種經注最新版本,昭示著新經學、新子學正在興起,這是中華文化復興的重要學術基礎。


《光明日報》( 2017年02月04日 11版)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手機大河網 的精彩文章: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引導學生尋訪傳統手藝
楊麗萍:停不下來的舞步
春節在美國越來越紅火
文化惠民暖巴蜀

TAG:手機大河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讀不懂《論語》《孟子》
《論語》與《孟子》該如何讀?
讀《論語》悟孝道
讀四書的好方法:《論語》要冷看,《孟子》要熟讀!
對《論語》中「君子」的解讀
一節課,讓孩子讀懂《論語》
《論語》經典語句,都是人生真諦
欲知孔子離不開《論語》,而李長之《孔子的故事》是首選閱讀書目
讀《論語》所帶來的感悟
那些被誤讀的《論語》句子,你知道嗎?
《論語》的讀書札記之絮語
讀懂《論語》中的「知命」
《論語》晨讀,君臣綱義
側眼看《論語》
孔子最大的貢獻不是《論語》而是《十翼》
讀《論語》《孟子》法(下)
《論語》誦讀與學習心得
《論語》「子禽問於子貢」章研讀札記
為什麼叫《論語》?《論語》十五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