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媽媽網專訪著名育兒專家張思萊:隔代教育利弊談 請多理解老人

媽媽網專訪著名育兒專家張思萊:隔代教育利弊談 請多理解老人

齊魯晚報03月30日訊:小E是個28歲的年輕二胎媽媽,生娃之前是個思想前衛、上進的職場OL,生大寶的時候,因為聽很多媽媽說了隔代教育的種種不好,所以暗暗下定決心,大寶是一定要自己帶的。但無論為了心愛的職業還是經濟壓力,小E實在無法放棄職場,只能把婆婆接到了家裡幫忙帶孩子。不知道是小E觀念先入為主的原因,還是因為婆婆真的方式不對,果不其然,小E各種看不慣婆婆的育兒方式,又不敢對婆婆直說,怕影響關係,每天都覺得自己有苦說不出。

小E的例子是現下很多家庭的縮影。隨著二胎政策的全面開放,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因為客觀條件不允許,會把孩子交給家裡的老人撫養和教育。隔代教育也成了許多家庭不得不去面對的問題。大家都說「隔代親」,擔心老人帶孩子不能保證孩子個性的健康發展,這個觀點你認同嗎?隔代教育到底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出現矛盾到底該怎麼溝通調解?

3月25日,著名育兒專家、國內最早網路在線諮詢專家張思萊教授蒞臨廣州,參加2017中國母嬰健康成長萬里行全國巡講公益講座。張思萊教授是隔代教育的經歷者也是受益者,她親手帶大了兩個小外孫,對這個話題非常有話語權。張教授演講結束後接受了媽媽網的專訪,針對時下年輕爸媽非常關心的隔代教育問題分享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一、隔代教育是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

對於隔代教育,很多人往往是「談虎色變」,這是現下很多年輕家長不得不去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大家對於隔代教育的看法,往往可以說出一大堆的不好,但其實隔代教育也有它的好處。在這裡張奶奶就想對年輕人說:要正確認識隔代教育,老人並沒有義務去幫你帶孩子,如果你沒有條件做到自己親手養育孩子,那麼就請多理解寬容老人一點。

隔代教育的好處有以下幾點:

1、老人擁有更多的空閑時間可以陪伴孩子,觀察孩子的成長特點,及時發現孩子成長的問題並及時指正。並且老人的育兒經驗和社會經驗也比年輕人更為豐富,有助於孩子的成長指導;

2、許多年輕家長可能正處於事業的上升階段,壓力比較大,沒辦法做到全職帶孩子。老人幫忙帶孩子能及時緩解當下忙碌家長的勞累程度。

3、隔代教育可以有效緩解老無所養的問題。孩子們和老人一起共同生活,這樣既能照顧孩子,又能照顧老人,相得益彰。

但也不可否認,隔代教育也有它存在的一些客觀問題。比如老年人的價值觀及生活習慣可能跟當下的年輕人不太吻合。再比如老年人的年齡問題決定了老人沒辦法像年輕人一樣有很好的體力。所以說,隔代教育既有優點也有缺點,我們要正視它的優點,家長們要對隔代教育有個正確的認識,兩代人互相理解,改善它的缺點,一起做好它。

二、隔代教育中如果出現了矛盾,應該怎樣調解溝通?

兩代人觀念不合是隔代教育中出現矛盾分歧的主要來源,當矛盾出現了,年輕的爸媽們該怎麼做?

張奶奶建議家長們別劈頭蓋臉地指出老人的錯誤,換種方式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你不想老人喂孩子吃某種東西,千萬別對老人直接指出:「媽,我都跟你說了多少次了,不要給孩子吃這個東西,你怎麼不聽呢?」。換一種方式說,比如:「媽,您今天辛苦了,記得要多休息,今天聽同事講她給孩子吃了XXX(你不想老人喂孩子吃的東西),醫生說吃這個對孩子不好」。換個角度對老人來說就更容易接受,而且老人也願意改正。

三、溺愛和寵愛傻傻分不清,兩代人育兒觀念不合怎麼辦?

俗話說說「隔代親」,其實老人都是疼愛孩子的,為此很多年輕的爸媽可能擔心老人會對孩子寵溺過度,影響孩子健康成長。那麼當你不同意老人的育兒觀點的時候該怎麼做呢?

張奶奶的建議是,可以事先溝通好雙方都認可的育兒方式,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就可以大大降低後面的矛盾出現幾率。同時要特別注意,兩代人有問題進行溝通的時候,要盡量避開孩子,這會對孩子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四、家長工作忙碌,高質量的陪伴該怎麼做?

「我想回家陪孩子,可工作那麼忙,怎麼辦?」「為什麼有的父母可以事業有成,同時又是好爸爸、好媽媽?」「為什麼孩子總不聽我的話?」…… 工作忙碌的爸爸媽媽總想在陪伴孩子的有效時間裡將效果最大化,但是卻找不到行之有效的方法。

張奶奶認為高質量的陪伴其實沒那麼難,很多家長之所以不了解孩子,是因為你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不夠專註,不夠耐心。想要做好高質量陪伴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到足夠耐心,足夠專註,多聽聽孩子的想法,相信這樣能大大改善年輕家庭的親子關係。

五、正在經歷隔代教育的你,請聽聽張奶奶的忠告是什麼?

張奶奶想對老年朋友說的是:在帶孩子的過程中,記得要有自己的生活,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及時學習育兒新知識,與時俱進,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有意義。

最後幾點忠告給媽媽網的年輕父母們:

1、請你們正視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未必一定差。當出現問題時,兩代人可以坐下來好好溝通,沒有溝通解決不了的問題,換個角度看待問題,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其次,多理解老人們,這個階段的他們本該安享晚年,過著退休後的安逸生活,賞花釣魚、怎麼舒服怎麼來。但為了讓年輕人好好拼搏自己的事業,他們放棄了自己安逸的晚年生活,承擔起照顧孫輩的責任。請珍惜家中幫你帶孩子的爸爸媽媽,多理解他們、尊敬他們。

3、與孩子共同成長是很重要的,錯過孩子的童年是無法彌補的。現在是網路時代,希望年輕的爸爸媽媽從網路的虛無感中走出來,一定要踏踏實實地從生活點滴做起。孩子就是你的作品,如果這個作品培養得不好,它的影響將是終生的,這不像機器零件壞了可以重新換,孩子的成長沒有第二次,希望家長們特別重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教育 | 英國教育專家:人工智慧時代,孩子該學啥?
老人如何健康長壽 專家教您四字經
中醫專家教您家庭防護小兒呼吸道疾病
專家教你:胎教環境孕育高智商寶寶
備孕二孩,需先治療哪些疾病?——訪婦科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彭少芳
情感專家教你說挽留女朋友感人的話
徐凱文專訪:成為專家心理諮詢師就這一個定律
孩子說髒話該怎麼辦?教育專家教你妙招
父母得了癌症怎麼向孩子解釋?美國教育專家告訴你
腸道專家與兒科醫生教你分辨寶貝便秘
英國生殖專家談大齡媽媽備孕之道
美國健康網專家教你們如何夜跑!
專家答疑:延安大學附屬醫院楊小娟教授為您答疑解惑
媽媽幫孩子刷牙到幾歲?兒科界權威專家鄭玉巧給你答案
專家呼籲加強校園人文教育和傳統文化滋養
情感專家教你編輯挽回愛人的句子
協和醫院專家為您解答:糖尿病病友如何孕育健康寶寶
請問教養專家:乖女兒瞞著我買東西,怎麼辦?
專家稱人工智慧對道德倫理問題提出重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