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海外鄭氏: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海外鄭氏: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台灣文化就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漢文化進入台灣有二種途徑,

一是官方所為,以維護統治秩序、宣揚儒學等統治倫理、主辦官學和科舉考試為主;一是移民的到來,帶來先進的生產方式、生活習慣、語言文字、宗教信仰、民間技藝,加快台灣的開發。

來台的男性漢人因為移民女性奇缺,逐漸沖開官方禁婚的限制,與當地平埔族或高山族女性通婚。高山族也接受漢族先進文化,與移民和睦相處。從友好相處到共同合作,加快了閩粵移民和原住民的融合過程,促進了社會和經濟的發展。






漢文化有組織、系統的進入台灣是在鄭成功收復台灣後。鄭氏集團在台灣建立承天府和天興、萬年二縣的政治統治體制;鄭成功病故後,鄭經把天興、萬年二縣升格為二府,並設南路、北路、澎湖三個安撫司。

在政權建設基本穩定的情況下,開始進行一些文化教育建設,建孔廟設學校,教育分為「學院」、「府學」、「州學」和「社學」四類。與教育一致的是開辦科舉。社學為初級教育,三年兩試,州試上榜者送府學,府試上榜者送學院,院試上榜者則進太學。這種完整的教育、科舉體系在台灣是第一次出現,很快成為當地的主流文化。




漢文化在台灣流行過程中,儒學也得到傳播。台南市的孔廟,和它門額上所書的「全台首學」一樣,是在台灣最早建立的孔廟

。1665年,鄭成功兒子鄭經採納咨議參軍陳永華的建議,在寧南坊修建儒學講學所「明倫堂」,第二年正月第一座孔廟落成。

陳永華出任「學院」,也就是鄭氏政權的「教育部長」;葉亨為「國學助教」,在孔廟設立「太學」。以儒學為主幹的中華傳統文化自此開始全面、系統進入台灣。陳永華在鄭氏政權推行漢文化過程中,起過很大的作用。因此流傳著「鄭成功開之,陳永華營之」的說法,可見兩人在推行漢文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清朝統治台灣期間,台灣的教育得到了相當規模的發展。自鄭經在台南建立第一座孔廟後,隨著社會的發展,為紀念這位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宣揚四書五經,在台灣一些經濟文化發達地區均建有孔廟。清代開辦的官辦最高學府——「儒學」就設在各府、州的孔廟內。



清朝台灣知府蔣毓英於1684年,在台南府城東安坊、高雄左營等地,創辦官辦學校「社學」,後來成為文人結社集會的場所。




台灣還有另外一類像台北士林文昌祠、台北板橋的枋橋大觀「義學」那樣的學校。義學專收貧寒家庭的兒童、少年入學,不收學費,初為官辦,後由民間捐資主辦。文昌祠、大觀義學則是台北當時小有名氣的義學。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台灣的民間學校也興辦起來,在台被稱為「民學」。民學純屬私立,也就是「私塾」、「書房」、「學堂」,大多招收富家兒童入學,學習時間不固定,由各人需要而定。








島內「書院「也很盛行。在台南市,1683年(康熙22年)施琅開辦第一所書院——「西定坊書院」;1704年又出現規模完善的「崇文書院」。此類學校為公有私辦,到光緒年間台灣共創辦了44所規模不等的書院。




當時還有一類特殊的學校,即「土番義學」,這是專門設立在平埔族(熟番)地區的「社學」,專收平埔族和高山族兒童入學,由漢人執教。土番義學在雍正年間多達50多所,漢字、漢語、漢文化在高山族中廣泛流行,有力地促進高山族各族群文化的發展,也推動漢人和高山族的融合。同樣,漢文化的推行和學校相對增加,對平埔族的「漢化」產生很大的作用。




台灣漢文化的傳播和文化素質的提高,增加了中華文化的內涵,也增加了對大陸治學人士的吸引力,大陸的思想理論、文學藝術也傳入台灣,廣泛傳播。台灣本身也出現一批藝苑群星。如主修方誌出名的高拱乾、劉良璧、周鍾瑄等;以詩文著稱的陳鵬南、陳維英、

鄭用錫

、吳德功、吳子光等;大陸來台的季麒光、郁永河、藍鼎元、姚瑩、林鶴年等。他們既成為台灣文化的創導者,也豐富了中華文化。




台灣設省後,第一任巡撫劉銘傳較為重視教育。於1887年在台北大稻埕創辦台灣第一座西學堂。他在任內大力提倡新式教育,創辦現代化的學校,聘請西方人教授外語、數理化、史地、測繪、製造等現代科技理論和知識,由此台灣教育邁入現代化時期。




在中國近代經濟發展史上,台灣成為全國經濟發展最先進的省區之一。特別是在大陸很多較難實行的洋務,在台灣得以實現,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台灣的教育和文化較為發達,民眾文化素質較高,思想、觀念也較大陸開明,因而成為經濟發展的動力。






語言上的一致





要說兩岸文化、習俗上的一致,首先得數語言上的一致。

在台灣把普通話稱為「國語」,這本身就反映出台灣同胞對祖國大陸的國家認同感。

在台灣「國語」廣為流行,即使在偏僻落後的山區也是這樣。要說兩岸相同的文化習俗,最直接的體現是語言的相同,正是因為「國語」的存在,所以兩岸之間毫無語言障礙,成為加深兩岸感情的基本紐帶,成為促進兩岸交流的主要因素之一。







台灣流行的還有「閩南話」、「客家話」。到本世紀初,隨著台灣社會和經濟文化的發展,人們遷徙頻繁,族群分布有了很大的改變。在台灣說閩南話的約佔57.1%,說客家話的約佔21.4%,講原住民方言的約為2%,其餘則講其它漢語方言。無論是閩南話,還是客家話,都是由大陸移民帶到台灣併流行於台灣的。




台灣話中的「福佬話、台灣話、台語」,屬於「閩方言」中的「閩南話」。中國漢語方言大致可以分為「北方、吳、湘、贛、客家、粵、閩」七個系統,閩方言又可分為以「廈門話」為標準音的「閩南話」、以「建甌話」為標準音的「閩中話」和以「福州話」為標準音的「閩北話」。




在台灣位居第二的是客家話,客家話源於廣東梅州、潮州、惠州等三州地區的客家人。既是「客」則也是來自中原腹地,為避連年不斷的戰亂,攜家帶口南下,直到明初才在南方定居。客家人移民台灣稍晚於閩南人,台灣開發較早的西部的中南部地區已有閩南人佔據,因此客家人只能是開發相對晚一些的北部地區和內地半山區。在他們的定居圈內,客家話自然成為基本語言。








正如台灣流行「國語」以外,漢字也是兩岸共同使用的文字。在島內,漢字是唯一的文字,

從篆隸楷行草,到電腦中文使用,倉頡創造的字成為兩岸共同的文化工具。要說兩岸文字上有何差別,則大陸的簡漢字多一些,台灣的繁體字多一些。在使用漢字的同時,「漢語拼音系統」也成為兩岸學習、使用漢字的基礎,成為使用漢字的電腦軟體的依據。台灣一些人主張以「通用漢語拼音系統」取代「漢語拼音系統」,只能造成台灣同胞學習、使用傳統語言的混亂,只能破壞已被全世界接受和流行的電腦軟體系統。






習俗上的同根





要說兩岸人民在生活習俗上的一致,實在是太多了。他們同出一地,又同到一地,習性要改是很難的。在澎湖島上,在「火燒風」橫行季節,當地婦女出家門都要用頭巾把頭包起來,只露出雙眼,脖子上圍著毛巾,小腿上紮起綁腿,手上戴著手套。這種打扮起自當初移民時期,至今還保留著。




因為城市文明的擴延,移民時的習俗保持較完整的是在農村地區。台灣農村地區穿著「對襟仔衫」、「大裪衫」、「短水褲」、「和尚衫」、「押胸衫」、「肚仔褲」、「密底鞋」的老年男女、嬰兒、兒童、農家婦女,這種服飾來自祖國大陸東南沿海,尤其在閩南人和客家人中間更是普遍。如果不是祖上相傳和民間愛好,有些服飾恐怕很難讓人接受;相反,因為是世代相傳和民間愛好,有些服飾想禁也難禁掉。




家鄉的建築更是讓移民及他們的後代難忘。在桃園、新竹、苗粟縣東部地區等客家人聚居地,街上是石板街道和風俗民居。這種石板鋪、「凹」型的宅院和鋪著青石板的街道,幾乎完全和客家風格一樣。再聽著熟旁的粵語和粵調,真是不知身為客,以為是在家鄉游。至今保持著家鄉民居風格,是一種心靈上的追求,是對家鄉的思念。




台灣更是吃中國菜的好地方,它集結了大陸所有地方菜系。不可否認的是,今天台灣的烹飪技術、食品風格、飲食習慣開始西化,但佔主導地位的,存在於家家戶戶中的依然是中國菜。可以說台灣的烹調藝術、傳統菜肴、飲食習慣、食物結構、食補方式,幾乎和大陸一個模樣。




中國人的生活習性中,喝茶最為突出且普遍。和祖國大陸的茶俗一樣,台灣民眾尤其喜好飲茶。台灣產茶以坪村鄉出名,茶葉以烏龍茶出名,飲茶更是講究。台灣人喜歡「飲安樂茶」。即先用滾水把已經放有茶葉的茶壺、茶杯澆洗一遍;第二道滾水沖入後再倒入杯中,邊品邊飲。轉圈斟茶叫「關公巡城」,壺中水快要沒有時逐杯點滴,叫「韓信點兵」。這種喝茶方式,顯然是祖上流傳而來。







喝茶喝出文化來的還很多。女兒訂親,稱為「吃了男家茶禮」;新娘第一次回娘家,岳丈家喝著女兒帶來的女婿的茶葉,稱為「新姆茶」;筵席前要先敬一杯「禮貌茶」;「請茶」是迎客;「看茶」是送客;用茶葉加入食品中,稱為「茶餐」。




兩岸習俗的相同,也體現在民俗節氣的相同方面。台灣重要的節日有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冬至、送灶、除夕;還有春節「拜年」,元宵節吃元宵、賽花燈、猜燈謎,端午吃棕子、賽龍舟;中秋賞月吃月餅,重陽節登高遠足,除夕闔家團圓等。歲時節俗,最能反映出民族文化的特點。台灣的傳統節日和閩粵地區如同一轍,大同小異,這真是中國人過中國人的節日,中國人在自己的地方過中國人的節日。





在紅白喜事中,兩岸民眾生活習性的一致性體現得更為完整最為典型。當然,今天的婚喪嫁娶儀式已經有了許多變化,但在民間依然盛行傳統的方式。婚姻中的媒人、相親、訂親、定婚、成婚和大陸民間一樣。至於隆重、熱烈的結婚儀式,古風猶存,更是閩粵地區的風俗,至今也為當地人所接受。




祖國大陸在傳統文化、文字語言、倫理道德、衣食住行、時令節氣、婚喪嫁娶等方面的習慣,能夠在台灣得到完整的體現,並非是簡單的文明傳播、文化流通所致,而是兩岸中國人共同的文化基礎、共同的倫理道德、共同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來的成果,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藝術上的同源





同一民族產生相同的文化,同一文化產生相同的藝術,台灣的文學戲劇就是中國文學戲劇的一部分。說起台灣的戲劇,最受民眾歡迎的莫過於歌仔戲和布袋戲。




歌仔戲起源於閩南漳州薌江一帶的「錦歌」、「採茶」和「車鼓」等民歌,在明清時期由移民帶入台灣,以後又揉合當地的「七字四言」小調,再吸收京劇中的行頭、道具、場面、音樂、劇本等特色,形成今天的歌仔戲。歌仔戲長盛不衰,流行全島。




不僅表演方式的相同,歌仔戲的劇目也大都是根據大陸傳統戲劇劇目改編而成,宣揚忠孝節義,代表作有《梁山泊與祝英台》、《陳三五娘》、《劉秀復國》、《八仙過海》、《濟公傳》等;歌仔戲劇本也和大陸傳統戲劇的舊式表演方式一樣,一般都無固定劇本,大都由老演員面授和演員自己揣摩而成。因此,歌仔戲無論是起源,還是其發展和完善過程;無論是劇目,還是宣揚的主題;無論是演出方式,還是傳授方式,都有濃郁的中國風格,典型的中國方式,當然也就深受中國人的喜愛。




藝術的力量是難以估量的。正是因為歌仔戲是中國戲,演的是中國人,唱的是中國曲;正是因為歌仔戲深植台灣民眾心中,所以日本殖民統治期間,在瘋狂推行「皇民化」時,其中一個主要酷令就是按照日本方式改編歌仔戲,強迫演員穿著日本和服演唱宣揚「皇民化」的內容。台灣人民堅決抵制,把「皇帝」改為「董事長」,把「宰相」改為「經理」,文武百官改為「職員」,把傳統戲裝改為時裝,而動作、台詞、唱腔、場景不變,轉入地下、鄉間繼續演唱。愛國主義、民族主義並不是一道政治禁令就能禁止的,歌仔戲的遭遇說明民族文化的生命力。




與歌仔戲同樣受台灣民眾歡迎的戲曲還有布袋戲,布袋戲起源於福建泉州。

布袋戲因別具一格的演出,很快在閩南地區廣為流傳。後來,在木偶和外套製作上吸收福州雕刻、泉州刺繡等技術,在曲調上吸收南管的內容,逐漸形成一種具有獨特藝術魅力的地方戲劇。因為木偶的衣服形似布袋,所以稱為「布袋戲」;布袋戲表演時演員把手掌插入當作木偶「身體」的布袋之中,以手指活動來操縱,所以又稱為「掌中戲」。無論是布袋戲,或是掌中戲,都反映出該戲的特色。




布袋戲是隨著閩粵移民帶到台灣的,在明末傳入台灣後,很快流行各地。台灣的布袋戲分成南管、北管、潮調三種不同流派。布袋戲的劇目比較廣泛,許多歷史故事、民間傳奇、神話傳說,都可作為表演內容。演出時,被稱為「頭手」的「手藝」高超的演員躲在幕後,一面用手操縱木偶,表演各種細膩逼真的動作,一面模仿各種人物的聲調,繪聲繪色地敘述劇情。台詞中有引人入勝的道白,有典雅婉轉的清唱,有幽默風趣的俚語。狹小的舞台,道盡人間悲歡離合、善惡美醜,難怪該戲能得到如此的歡迎。




布袋戲、歌仔戲發展至今,在東南沿海擁有相當多的觀眾,不僅是在大陸,也流行於台灣,而且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重要文化遺產。現在台灣戲劇界正在採取措施,推陳出新,加強與大陸戲劇界的交流,以使布袋戲、歌仔戲等曾經深受台灣同胞喜愛的藝術,能適應時代的需要,重放異彩。這樣的問題,不僅僅是布袋戲、歌仔戲所遇到,也是大都傳統戲種所面臨的問題。




傳入台灣的大陸地方戲戲種很多,流行於台灣的主要有採茶戲、車鼓戲、大人戲、童子戲、弟子戲、傀儡戲、皮影戲等。這些劇目和布袋戲、歌仔戲一樣,大都能從閩粵地區找到它們的源頭,大都是隨閩粵移民赴台而進島的。




不僅是適合南方觀眾的一些戲種在台灣有市場,大陸的許多劇種如京劇、滬劇、越劇、黃梅戲、崑劇、蘇州評彈、粵劇、川劇、漢劇、江淮戲、揚州戲、湖南花鼓戲、呂劇、河北梆子、陝西梆子等,在台灣也都有著一定的舞台,有著相應的觀眾群體。台灣的戲劇舞台簡直是中國戲劇的集錦,在兩岸文化交流日益發展的今天,兩岸戲劇交流會越來越多。




台灣的很多藝術和藝術人才、藝術大師都是深受祖國大陸相應藝術的影響。和戲劇一樣,在文化藝術領域,源自於大陸的更多。張大千和台灣畫家的國畫;台灣的律體詩和「紅學」研究會;台灣人文古迹中的宮殿、廟宇建築和現代建築藝術;在民間體育領域,到處都洋溢著濃郁的中華民族氣息。真正的藝術家只有立足民族文化基礎,才能有發展前途,他們生產的藝術品才有生命力。




兩岸文化習俗的相同是多方面的,從台灣的居民組成,到生活習俗、文化體育等方面與祖國大陸深層的聯繫,這決不是簡單的文化影響、風格模仿、強行灌輸的結果,也不是偶然的巧合,只能充分證明兩岸同根相連,同屬一源,同承一脈,同為一體,血脈相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堂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尷尬的姓氏,叫什麼都不好聽,這都怪其先祖的名字中有此字
精明的乾隆為什麼離不開和珅?
傳統文化如何進入現代生活?
蘇武牧羊始末 漢人蘇武為什麼要到到北海牧羊?
諸葛亮北伐失敗居然還有這麼一說,只因錯殺馬謖?

TAG:國學堂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的「門」文化
中國的「福」文化
黃銅文化:中國的文藝復興
海外遺珠:日本大和文化館的中國藝術收藏
中國墨文化
季羨林:中國文化的內涵
紅包里的中國文化
王殿卿:歐洲百年的「中國文化熱」
韓國人看中國:中國的4種特殊娛樂文化
韓國人看中國:別具一格的旗袍文化
為什麼韓國、越南繼承了中國的姓氏文化
李鐸:中國雞的二奶文化
姓氏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符號
弘揚中華文化,了解中國三大國粹
銅鏡中的中國歷史和文化 3
銅鏡中的中國歷史和文化 4
銅鏡中的中國歷史和文化
「關係」文化:中國文化中的一種痼疾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風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