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解讀丨《尚書》中的「修德」與「敬畏」

解讀丨《尚書》中的「修德」與「敬畏」

流傳至今的《尚書》共有58篇,其中33篇是由漢代伏生所傳《尚書》29篇文獻拆分而成,是《尚書》真本。它分為三大部分:虞夏書4篇,商書5篇,周書20篇。虞夏書記載了上古時期堯、舜、禹的事迹。他們是中國古代的傳說人物。雖然是傳說,但卻有上古社會的史影在。商周書是反映商周兩代歷史的檔案文獻。

解讀丨《尚書》中的「修德」與「敬畏」

《尚書》中的「天」「帝」「天命」「天威」等觀念

中西方文化雖然不同,但有許多可以相類比的方面。例如,西方有至上神「上帝」的觀念,中國也有類似的天和上帝(天、帝一體)的觀念,今天中國人們也常會說「我的天!」「人在做,天在看」之類的話。中國人這種觀念來源甚古,而最早的記載便見於《尚書》之中。

從上古以來,中國人就有這樣的觀念,認為天帝高高在上,時刻注視民間,能賞善而罰惡,尤其重視統治者的行為,《皋陶謨》篇就曾陳述堯舜時代的「天命有德」「天討有罪」的觀念。《湯誓》篇記載商湯伐桀,認為這是替天伐罪:「桀之多罪,天命我誅殛之。」周朝人同樣相信「天命」,周公強調要繼承先王明德,以保天命之永久,《君奭》篇載周公告召公之語說:「天命不易,天難諶,乃其墜命。」(其意說:天命不易測知,天難倚信,周人無德也會墜失天命。)總之,《尚書》中所記之聖王賢臣言論,大多以敬畏「天命」相訓導。

西周時期開啟了中國古代王朝政治的正統文化,其政治的法理根據便是「天」,而「天」給人的印象,與其說是可愛的,不如說是威嚴的,於是而有「天威」的觀念。在記載周公對召公談話的《君奭》篇中,周公就4次用了「天威」一詞。對「天威」的敬畏,反映了當時周族貴族之間的一種文化心理。我們以前認為,周族貴族強調「天威」,是為了嚇唬殷商遺民和王朝小民的,其實周貴族本身也是相信「天威」的。對這種相信「天威」的文化心理,我們不能簡單以一種「迷信」來看待。應該說,周人對待自然和人事,對於當前和未來懷有一種「敬畏」的心理。這一點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解讀丨《尚書》中的「修德」與「敬畏」

崇重「敬畏」的人生態度

《尚書》中有關「敬」的論述,大體可以分為「修己之敬」「事天之敬」「臨民之敬」「治事之敬」四個方面:

修己之敬

《召誥》篇說:「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意思是:王者當以「敬」作所,即在任何處所皆不可不敬德。)《無逸》篇說:「小人怨汝詈汝,則皇自敬德。」(意思說:小人心怨你、口罵你,應該更加敬修其德,而不應責備於人。)

事天之敬

《立政》篇說:「以敬事上帝。」對於上天要保持一種敬畏的態度。

臨民之敬

中國古來就有一種「天民一理」的思想。天心見於民心,民心即是天心。君主既要「敬天」,也要敬民。《康誥》載成王告衛侯康叔之語說:「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見。可不敬哉!」(意思說:天威雖可畏,常輔至誠之人。觀民情向背大可見天之輔與不輔。怎麼可以不敬呢!)

治事之敬

古人言「敬事」,猶今人言「敬業」。要對所從事的職業持慎重、認真的態度,不能出現差錯。尤其是對於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更不能疏忽。《尚書》開篇《堯典》即記載堯「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意思說:堯乃命羲和之官,使之敬順昊天之日月星辰,制定曆法,考究農時,敬授於人。)《洪範》記載周武王滅商後訪殷商舊臣箕子,箕子授洪範九疇,其第二項便是「敬用五事」。所謂「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視,四曰聽,五曰思。」這是講「敬事」之人在言論行為上所應有的恭謹態度。

解讀丨《尚書》中的「修德」與「敬畏」

講「敬畏」就要講「不敢」,「不敢」是一種戒律,有許多事情不應做,不能做,這些「不應做」「不能做」的事情,便用「不敢」二字來表達其「敬畏」之心。

不敢違抗「天帝」命令

這種情況多指王者而言。我們或許可以說,這是統治集團表達其意志的一種巧妙方式,而王者(或准王者)正是通過類似的方式,借「天威」來增加自己的權威。如《湯誓》載商湯之語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意思說:我實畏懼上帝,不敢不往正夏桀之罪)但另一方面,作為「王者」也不能為所欲為,他也要受著「天」的約束。

不敢背棄先王事業

《周書》中所言之「先王」,通常是指文王和武王,當然這主要是對周族子孫而言的。《大誥》載成王之語說:「予不敢不極卒寧王圖事。」這樣一種「不敢」,對後世統治階層而言,便意味要恪守祖訓,遵循先王所制定的大政方針來治理國家,防止自亂紀綱法度,以避免新興政權脫離正常運行的軌道。

不敢侮鰥寡

所謂「鰥寡」,概指孤獨窮苦之民,猶如我們今天所說的「弱勢群體」。王者應心存仁愛之心,自然會獲得國人歡心。而得人心所以得天下。所以《尚書》不厭其煩地講述這個道理,如《康誥》載成王告衛侯康叔說:「克明德慎罰,不敢侮鰥寡。」(意思說:能明其德以化民,謹其罰以防民,不敢侮慢鰥寡無告之民。)

不敢自求安逸,不敢沉湎於酒色

人之失德多因誘惑而起,而「誘惑」總與逸樂有關。如耽於安逸,沉湎酒色,樂於游遨田獵等。若帝王染此惡習,多有身敗名裂、亡國亡家之痛。所以《尚書·酒誥》說:「成王畏相,……不敢自暇自逸,……罔敢湎於酒。」(其意說:成王敬畏輔相之人,……不敢少自寬暇,少有安逸。……不敢沉湎於酒。)

解讀丨《尚書》中的「修德」與「敬畏」

重視「修德」的思想

「德」在《尚書》中是一個十分重要而突出的概念,「德」與「力」是相對的,「德」指道德,「力」指實力。殷商後期,周邦逐漸強大起來,《左傳·襄公三十年》載北宮文子之語說:「《周書》數文王之德曰:『大國畏其力,小國懷其德。』」這是說,當時周邦既有道德,又有實力。但就《尚書》而言,它主要強調的是「修德」。「德」與「刑」(或「罰」)也是相對的。在二者之間,《尚書》重「德」勝過於重「刑」(或「罰」),如《呂刑》說:「有德惟刑。」(意思是:必使有德之人為明刑之官。)又如《康誥》說:「明德慎罰。」(意思是:明其德以化民,謹其罰以防民。)由此,我們可以將《尚書》的政治理念稱為「德治」主義,它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政治教科書。

《尚書》為什麼會倡導「德治」呢?這可能與上古社會統治階級的政治經驗有關,即凡一國的統治者,有德,則為國人所愛戴,從而國運長久;無德,則為國人所厭棄,從而國祚不永。這幾乎是一個沒有例外的歷史規律。而王權既然被說成是「天」或「上帝」所命,那麼,在邏輯上,「天」或「上帝」就一定眷顧有德之人,而厭棄無德之人。所以《召誥》篇反覆說:「惟不敬厥德,乃早墜厥命。」(意思是:若不敬其德,就會提前隕墜天之所命。)而周族後世子孫要想延續周朝政權,也只有自身「修德」一條路,即如《召誥》所說:「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意思是:惟王敏於敬修其德,惟德是用,方可以祈求天之永命。)

早期儒家的最高的「德治」理想是堯舜時期,堯的偉大在於能以平等共生的理念處理氏族、部落、邦國之間的關係,它的最高表現就是「協和萬邦」。《尚書》首篇《堯典》說堯「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儒家關於這一歷史傳說的記述,反映了中國原始共產制時代的史影。原始共產制時代一去不復返了,而先秦諸子百家所直接面對的已不再是「以德兼人」的時代,而是「以力兼人」的時代,正如韓非子所說:「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慧,當今爭於氣力。」(《韓非子·五蠹》)由此而有政治思想上的「德、力之爭」。任德不任力,是原始儒家處理國家之間政治關係的準則。但單純注重道德,忽視國家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導致奉行儒學的諸侯國先後滅亡。而法家任力不任德,也導致聲赫一時的秦王朝迅速滅亡。

《尚書》「德治」主張深刻影響於後世。漢代儒家總結歷史的經驗和教訓,主張德、力並重。既要重視道德,也要重視國家的實力。如王充總結說:治國之道,一曰養德,二曰養力,要「文武張設,德力具足」,「外以德自立,內以力自備,慕德者不戰而服,犯德者畏兵而卻。」(《論衡》卷十《非韓篇》)歷史上儒家和法家任德與任力之爭提供給我們這樣一條歷史啟示: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國,應繼承和弘揚「協和萬邦」的優良傳統,在國際關係上樹立道德大國的形象,同時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捍衛國家的主權,也要注意發展自己相應的經濟和軍事實力。

本文來源於《中華讀書報》(作者姜廣輝,湖南大學嶽麓書院特聘教授),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尚書》中的「修德」與「敬畏」
春季養生,「春捂」要做好
《詩經》里的煙花三月,古老而美好
三十條儒家經典智慧,提高情商和智商!

TAG:大道知行 |

您可能感興趣

解讀《道德經》中的「善」
對《論語》中「君子」的解讀
解讀丨《道德經》中的「五常」
皓然解讀《中庸》
姜夔《續書譜》及釋文 解讀
中國神秘文化解讀,對《易經》與《黃帝內經》精髓的全新解讀
《道德經》的法律解讀
《道德經》解讀(六)
老外讀《三國》:解讀諸葛亮 「精神戀愛」
解讀《海賊王》薩博的魅力
解讀丨《道德經》里的思想智慧
解讀丨《孔子家語》精神與領導智慧
葉式史解讀:王宗岳《太極拳論》的技擊內涵!
情人節之際,解讀《金瓶梅》中潘金蓮寫給西門慶、陳敬濟的詩
中國神秘文化解讀,《子平真詮》(二)論陰陽生克釋讀
解讀崔國強書法意境美-蓮韻詩書畫欣賞
解讀《西遊記》中的道家內丹修鍊思想
沃興華解讀蔡邕《九勢》
《中醫臨證思維》解讀